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明第一牛人的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很多人可能都看过,是美国探索频道制作的一档写实电视节目,由英国冒险家贝尔·格里尔斯主持,节目中,贝尔每一集都会去一个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地方,比如夏威夷火山、亚马逊雨林、撒哈拉沙漠、大沼泽地等,每到一地,他就要想法设法让自己生存下来,最终找到返回文明世界的路,可以说是惊险又刺激,让人惊叹。


其实在大约500年前的大明王朝,也上演过一次惊心动魄的荒野求生,只是年代久远,我们不能够用视频来观看,只能通过文献资料的整理,来体会当初的艰险与不易。现在假设我们穿越到了过去,真的拍了一部这样的电影或者纪录片。我想该片的基本信息应该是这样的:


片名:荒野求生


国家:中国


年代:明武宗正德初年


主演:王守仁(别号阳明,不是现在台湾的那个)


出品人:刘瑾


拍摄地点:贵州省修文县龙场驿站


影片时长:两年半


王阳明自然不是心甘情愿要去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而是因为上书触怒了大宦官刘瑾。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岁的太子朱厚照继位,他老人家登基后,大宦官刘瑾权势滔天,为非作歹,弘治时期的老臣很多都被赶出了朝廷,很多正直的大臣看不下去,纷纷上书弹劾刘瑾,结果都被处罚。一次,南京科道戴铣、薄彦徽等人上书参劾刘瑾获罪,在京的王阳明闻讯后上疏营救,结果也触怒了刘公公,被廷杖四十,屁股开花以后,投入锦衣卫大狱。


王阳明只能在黑暗潮湿的监狱中煎熬,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等待,没过多久,最新的处理意见出来了,刘瑾不打算杀王阳明,而是贬往贵州龙场做招待所所长,贵州现在的经济也不算太好,当年就更一般了,而且这个龙场的位置也比较偏,从那里到贵阳还要几十里山路呢,所以不得不佩服刘公公选了这么一个好地方,一般人恐怕都想不出来。


出狱后,阳明决定先回余姚老家,再做定夺,走在半道上,刘瑾改了主意,派出锦衣卫刺客暗杀王阳明,放现在,就相当于什么中情局特工之类的。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阳明机智地躲了过去,在南京拜别了状元爸爸王华后,收拾盘缠,带着随从,赶赴龙场就任。


南京到龙场相隔千里,王阳明走了几个月方才到达,当年苏轼被贬往惠州,路过大庾岭,曾感慨自古被贬之士大夫,过了大庾岭就很难再回,大多客死他乡,魂魄不散。如今王阳明被贬龙场,在那巴山楚水凄凉地,也不知道要呆多久,朝廷没有明说,也许几月,也许数年,也许永远,如果是最后一个的话,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反正,刘公公没想你回来。


正德三年春,一行人到达目的地,他们能够顺利到达也实属不易,当时没有高铁飞机,完全靠一条腿,在长江上可能会遇到百年一遇的龙卷风,在山上可能会遭遇土匪强盗,而且路途还特别遥远,更考验体力,此外,对盘缠也有要求,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路上很难有资金来源。王阳明本来身体就不好,小小年纪就身患肺病,安然无恙地到达龙场也挺强悍。


可到了以后,阳明和他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这个地方实在是太原生态,《王阳明年谱》这样说:“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中,蛇虺魍魉,蛊毒瘴疠。”荆棘丛生,百草丰茂,到处都是毒蛇巨蟒,猿猴野兽,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误入虎口,在这里,很多生物若放在别的地方,一辈子可能都见不到一次,而且龙场这地方开发程度较差,沼泽密布,空气稀薄,瘴气弥漫,瘟疫横行。王阳明本来就有呼吸系统的疾病,现在越发艰难了。本来朝廷的意思是叫王阳明来当个驿站管理员,但到了才发现,所谓的驿站名存实亡,只是挂了个名而已,当初政府在这里设置驿站本来是为了防止不测,想在用兵打仗的时候发挥下作用,可这多年没打仗,也就选择性的不管了。


没有遮风挡雨的房子,甚至连露宿街头的机会也都没有,因为这地方压根没有城镇街道。但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聚落,是苗民居住的小村子,可这些少数民族同胞不会说汉语,对汉人也比较鄙视,因为总有汉族的官员借着手中的权力欺负他们,不做好维稳工作,放大民族矛盾,这些天朝的大老爷平时对上级奴颜婢膝,对下级、百姓颐使气指,别说苗民,中原百姓也讨厌他们。如今见到阳明几个人来了,一看所穿的汉服,一听说的是汉语,印象自然就不会太好:万一跟前面见到人的一副德行呢?那么这里到底有没有汉族人呢?《年谱》中说是有的,但“皆中土亡命”。都是些亡命之徒罢了,想想也对,在那个时候,要不是犯了罪、杀了人、跑了路,谁会来这个地方?


真正的求生开始了,王守仁带了些食物、书籍、银子,还有两个随从。生存暂时不是问题,关键是要有个住的地方,于是他着手搭草棚,好遮风避雨。毕竟专业不是土木工程,也没有什么经验,搭的草棚还没他人高,一下雨就能体会到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写的那种感觉:“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因为条件太恶劣,水土不服,两个随从都病倒了,本来还指望这哥俩照顾阳明呢,得,变成王阳明照顾他们俩了,真是坑队友啊,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无奈之下,阳明找到了附近山里的一个山洞,把东西、队友都送了进去,用石头在里面搭了几张床,生火取暖,驱逐野兽,时光仿佛倒退到了几十万年前山顶洞人的日子。为了照顾随从,阳明要砍柴做饭,有时又怕他们心情不好,便给他们吟诗,哼哼家乡的越曲。


光靠自己带来的那么一点食物是不够的,迟早坐吃山空,想要持久的话,只有自己投入生产才行,正所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阳明没种过地,就模仿苗人的生产方式,当地的耕作方法比较原始,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时代,这种向简单粗暴的方法曾经毁灭了亚马孙无数的雨林,可又是无奈之举。在种地过程中,阳明一开始也不熟练,跟陶渊明一样,种得“草盛豆苗稀,”可不断的捉摸后,就入门了,甚至还可以总结出相当多的农业经验。


这样的生活简单而又寂寞,身处蛮荒之地的人最渴望见到中原人氏。正德四年秋季某月初三日,王阳明偶然在篱笆中间望见一个汉族书吏投宿苗家,好像还带着他儿子和一个随从,像是要去上任的。他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好久没看到中原来的人了,也不知道北京现在的政治情况,便想去问问,可天色已晚,就打算翌日再说。岂料第二天,这三个人早早上路了,中午时分,有人告诉阳明,蜈蚣岭那里有个老人死了,阳明大惊,肯定是那个书吏。到第二天,又有人对他说,三个人都死了,可能是旅途劳累,亦可能是毒蛇袭击,或者不耐环境等原因。


王阳明带童仆去安葬他们,顺便还带了一只鸡,三碗饭,童仆听说是收尸,不愿意去,王阳明说:“我和你们,本像他们一样啊。”没准我们死得时候,连埋我们的人都没有,就暴尸荒野了。葬罢,阳明给死者读祭文,其中一句是:“呜呼伤哉!纵不尔瘗,幽崖之狐成群,阴壑之虺如车轮,亦必能葬尔于腹。”翻译成白话文就是:“纵然不葬你们,那幽暗的山崖上狐狸成群,阴深山谷中粗如车轮的毒蛇,也一定能够把你们葬在腹中。”墓中人的今天极有可能就是阳明一行人的明天。


生存上的事或许更容易解决,但心里的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了。王阳明本来是状元之子,封建社会的状元意味着什么,不用多说,你懂的。身为官二代、富二代,可以衣食无忧,在天朝这个看脸拼爹的世界,他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老爸不忘对他严格要求,后来再接再厉,虽有些波折,终究还是考上了进士,顺风顺水的王阳明本来要大展宏图的,没想到因为一时的不冷静,被贬到了这个地方,非但被踢出了公务员编制,还拖累了两个随从,他们也上有老下有小啊。这里远离故乡,环境恶劣,孤独异常,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离开,你可以选择死,但又不是完全没有生的希望,不上不下的。要知道世界上最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等待死亡,死亡那一下有什么可怕的,一了百了,就是那种等待的过程更折磨人,比如唐中宗被赶下台后,降为庐陵王,迁均州、房州,每天都受尽精神折磨,因为武则天可能会杀他,也可能会重新立他,处境堪忧,但又不是完全没有生机。每次一听有神都的人来,就一哭二闹三上吊,韦后问他你到底怕什么,李显说怕是母亲派来赐死的,既然是赐死我还不如自行了断。


阳明每天晚上躺在自己搭建的石棺材里思索人生,没事还读读带来的《易经》,几十年来,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着他:怎样成为圣人?程颐、朱熹说理在万事万物上,格物致知就就可以获得理,可为什么当年格竹子一个礼拜却一无所获呢?苦思冥想,不知所以然,终于,在某一天,阳明突然跳起来哈哈大笑,随从都以为他疯了,阳明说,他想通了:心即理也,理不在外,就在每个人的心里。从这一刻开始,束缚、保守的程朱理学黯然失色,一场明朝中期的思想解放运动逐渐兴起,引领之人正是王守仁。


渐渐地,苗族同胞发现那几个汉人并不是什么坏叔叔,只是些失路之人,他乡之客,和咱们一样惨。便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王阳明看出这个地方落后的经济拖累了文化,人们基本上都没有读过什么书,更别说参加科举考试,走出大山了,于是农闲之余,王阳明就教苗族的小孩子读书认字,当地人非常感激,特地为他修建了龙岗书院,几百年才来一个大儒啊,千万不能委屈了王老师。由于阳明学识实在太渊博,很多外面的人都慕名而来,拜在王老师门下。现在阳明摇身一变,成为了当地民办学校的教师,已经和苗民打成一片。现在也有很多人去贵州偏远山区支教,做着和当年王阳明一样的事。当地人也特别尊师重教,有一次思州府的小吏侮辱王阳明,站在旁边的苗族同胞直接把他暴打了一顿。


起初贵州当地的官员也不喜欢王阳明,但跟阳明有过几次接触后,开始对他产生了敬意,你这位大神呆在龙场那个小庙不是屈才了嘛,来我们省城的书院讲学吧!于是阳明就去贵阳书院任教,这样前来求学的人就更多了。正德五年三月,朝廷下诏重新启用王阳明,升任庐陵知县,终于,王阳明迎来了自己人生的春天。五个月后,刘瑾倒台,本人被千刀万剐。


武侠小说里有这么一个说法,那些武林大师往往要闭关修炼个几十年,出来后,方可纵横江湖,天下无敌。在贵州龙场的那一段就相当于王阳明的闭关修炼了吧。离开贵州后,他平赣南、广西匪患,歼灭宁王十万叛军,创立阳明心学,成古今完人。平定宁王是旷世奇功,明武宗却没怎么赏他,甚至都有为难他的举动,弟子们都愤愤不平,阳明却淡定出奇,为什么?连龙场那样的逆境都能过去的人,还有什么能够让他“动心”。他的成就最终能够和孔子、孟子、朱熹并列,或多或少得益于在龙场荒野求生的经历。

(题头图为上海世博时贵州馆内的王阳明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人故事:王阳明龙场悟道
一代圣人王阳明,颇具神秘色彩的龙场悟道
千古完人王阳明这三句话,听懂一句就够你用一辈子了
心学导师湛若水和王阳明
王阳明(五):宦海沉浮
(1)禅诗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