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共情中包容过错
userphoto

2022.05.09 安徽省

关注

     (四)学业筑基(之8) 

                  【育子感悟】

               孩儿无知且懵懂,

               循循善诱费思忖。

               亲情爱意为动力,

               春风化雨育花红。     

            8、共情中包容过错

共情,是一种能够设身处地感受他人处境、理解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

孩子都喜欢在父母面前宣泄自己的情绪情感,都渴望获得父母的关怀关注。

父母拥有共情能力,加强亲子交流、适当包容过错,能让孩子敢于在父母面前袒露自己心声,能让孩子更好地进行自我表达和自我管理。

          01、替儿子写错字 

小学低年级孩子,需要学习很多生字生词。在书写生字时,对于笔划多少和笔划顺序,特别是笔划较多的生字,很容易出错。

孩子书写生字和矫正错误的过程,就是培养耐心、强化记忆的形式之一。

有一天下午放学后,先生把儿子接回家,先生黑着脸、儿子噘着嘴,我疑惑地问他们:“你们怎么都不说话呀?”

先生说:“他写错了字,要被罚写100遍,他就不高兴,我刚才训了他。”

我也不高兴地问儿子:“是什么字写错了?”

儿子说:“是老鼠的鼠字,我把上方的开口写成了封口。”

我听后又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你写了错字,就是不够认真,应该接受老师的惩罚,怎么能不高兴呢?而且还那么理直气壮?”

听我这么说,儿子却冲我吼道:“我是写错了,那么点小错误,罚写10遍不就记住了。为什么要罚写100遍呢?我就是不愿意写那么多。”

此时我又命令他:“你花这么多时间抱怨有什么用?不如现在开始写,一会儿就会写好的。”

儿子气呼呼地说:“你们就知道叫我写作业。今天作业特别多,被老师惩罚了,我本来心情就不好,你们见到我都是训斥,我不写了。”说完之后就溜了出去。

先生和我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我们商量了一会儿,觉得儿子说的话不无道理。这种情况,孩子需要通过牢骚或玩耍转移注意力,释放不良情绪,减轻压力、减少烦恼。

先生说:“今天我们都不冷静、态度不好。儿子本来想要从你那儿得到一些理解和安慰,结果你也批评他。等他回来后,我们要改变角度,支持他的观点。”

我说:“是的,我们都要反省一下自己的错误。他之所以敢于表达出真实想法,是因为他要发泄一下情绪,又希望能得到我们的认可。我现在就去找他回家。唉,谁让我是他妈妈呢。”

我顺着孩子叽叽喳喳的说话声音,看到儿子正在不远处和几个小孩子在一起玩“打弹珠”。

等我走近后,儿子一看到我,怒气冲冲地起身就跑。我一把拽住了他,说道:“我来是告诉你,刚才我的态度不好,你爸爸也说他批评你不对,你就不要生气了。生气对身体不好,又耽误写作业时间。”

解铃还须系铃人。儿子听完我说的话,瞬间消除了眼中的敌意,诚恳地说:“妈妈,我刚才生气跑出来也不对。现在我就回去做作业。”

回家后,我看到儿子面对许多作业,皱着眉头、面露难色,便告诉他:“作业多,也不能着急。你先把其它作业做好,鼠字写10个,你就会记住自己犯下的错误。剩下的90个,我代你写。”

儿子担心地问:“这样不行吧?被老师发现了,我又要受惩罚。”

我狡黠地说:“没有关系,我可以模仿你的笔迹呀。不过仅有这一次,下不为例哟。以后写生字、做数学题,你都要更加细心认真。如果出错被惩罚,既耽误玩耍时间,又让你心情不好,这是非常不划算的。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儿子在我左脸上亲了一口,高兴地说:“是的。妈妈,你真好。我一定记住你的话。今晚作业做好后,我要认真检查一遍,不能再出错了。”

从那以后,儿子更加一丝不苛地对待喜欢的游戏和该做的作业。他的认真和专注,让我们颇为欣慰。

我很清楚,获得好成绩,是孩子的最好出路;而认真学习,必须让孩子拥有好心情——父母无论多么疼爱孩子,都无法给予孩子需要的未来。孩子的未来,只能依靠他们自己去努力、去奋斗。

我们是第一次做父母,受“望子成龙”的思想主导,管教孩子时也会经常犯错误。

只是,我们会常常反思,特别是换位思考,尽量做到理解孩子情绪、修正自己言行。

教育呼唤同理心,化解矛盾需共情。后来,先生和我都常常告诫自己:孩子一晃就会长大,我们要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天,用爱心陪伴、用耐心指导,切记不能因为期望过高而急躁易怒。

         02、“南风效应”的启示

写完上述小故事,让我想起了一个心理学名词“南风效应”:它是指人们在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后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

南风效应,来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的一则寓言故事。

北风与南风比威力: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谁就是赢家。

北风率先发威,对着行人拼命地刮着凛冽刺骨的寒风,结果行人把大衣越裹越紧;南风只是轻轻地吹着,伴随着艳阳丽日,行人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下了大衣。

为了同一个目标,北风和南风釆取不同方法,结果迥异,最后南风获得了胜利。

北风虽然威力大,但是急于求成、冷酷无情,是没有对症下药的“盲干”;而南风温和地徐徐吹着,不急不躁、温暖和煦,是满足行人自我需要的“巧干”。

“南风效应”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在孩子犯错时,父母的大声训斥,好比寒冷的北风,让孩子“裹紧大衣”。孩子较小时,可能因为慑于父母的权威,迫不得已地随了父母心愿;稍大后,孩子我行我素,对父母关闭心门,在孩子的精神世界里,父母就会彻底“下岗”。

最终结果只能是父母着急瞪眼、束手无策。

而“细雨润物”的管教方式,好比温暖的南风,能让孩子自己“脱掉大衣”,从而收获孩子的成长进步、赢得孩子的尊重孝敬。这种美好感觉,就是孩子给予父母辛苦操劳的最好回报。

南风温暖北风寒。父母需要学习“南风”的处事技巧,在共情中营造温馨氛围,适当包容孩子的犯错、犯浑、犯犟,运用生动有情的语言和切实有效的行动,表达关怀关爱的情感,让孩子随时汲取他(或她)成长所需要的最宝贵养料——亲情,并将其转化成自己健康成长的动力。

暖风常吹、细雨常润,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让吼叫成为一种新体罚,戒吼指南来啦
“无效式”的教育, 会给后代带来多大的影响?
风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相见欢·北风败了南风】
“别人家的孩子”到底有多好?
用这五种方法教育孩子,教出来的一个比一个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