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昌乐二中走进“卓越”

    班级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昌乐二中在班级建设中突出“现代”二字,努力建设一种“法治加情治”的学生“自主管理”和“自我管理”相结合的模式。

    笔者以昌乐二中高一年级32班为例,带您一起走进昌乐二中的班级文化。

走进“卓越”

——昌乐二中的“现代班级”

这个班级叫“卓越”

    高一(32)班的52名孩子给自己的班起了个班名叫“卓越”。他们不仅有班名,还有班歌、班徽、班旗、班规和班级目标……甚至还有自己的班花悬挂在教室门口的墙壁上——一盆装在精致的小篮子里的青翠的吊兰。

    卓越班的教室很别致。环顾四周,你会发现,教室的每面墙上都没有空白,展示的是这个班的墙壁文化——班歌、班徽、班训、班规、班誓、班报、卓越每日名言等,简直是琳琅满目。后墙上,一面巨大的红色班旗十分醒目,两个黄色的“卓越”大字,张扬着十足的青春活力,旗帜的左上角绣着他们的班标。假如你仔细查看,班旗上全是孩子们的签名。

    “……嗨!嗨!嗨嗨!我们是冲天的雄鹰,冲天的的雄鹰!用翅膀分割蓝天是我们的理想!我们是逐日的夸父,逐日的夸父!用双脚丈量大地是我们的方向!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团结拼搏,顽强进取,我们高唱凯歌奔向明天……”

    这首《胜利,是我们的语言》就是卓越班的班歌。说起这班歌的由来,同学们充满了自豪,因为那是他们集体作词、集体谱曲而完成的完全属于自己的作品。

    他们还通过了另一项集体决议:用实际行动让班歌永远嘹亮。此决议一出,孩子们的积极性更是空前高涨,无论是学习还是学校组织的其他各项活动,这个班都始终走在全校的最前面。用他们“狂妄”的话说,那就是:“卓越班牛,卓越班棒,卓越班就是不一样!”

    “我们是昌乐二中最优秀的学生;我们肩上担负着家长的嘱托、老师的期待、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明天。我们用奋斗捍卫尊严,用汗水浇灌成功,我要,我就要,我一定要!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行!”

    有人说,即使是一个第一次听到这慷慨激昂、乐观向上的誓言的人也会热血沸腾,情不自禁地被激发起拼搏进取、大干一场的壮志豪情!这就是卓越班的班誓。

    为了让这些班誓、班歌成为现实,为了这些孩子确实能够走向卓越,卓越班制定了自己的8条班规:

    1.日行一善。

    2.坚持写日记,搞好道德长跑,每日三省吾身。

    3.每日三千米长跑,野蛮体魄。

    4.落实班务承包制,“班级的事就是我的事”,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

    5.落实值日班长制、值日组长制,人人都是管理者。

    6.享受生命,享受学习,享受成功。“白天、黑天、星期天,天天快乐;家人、他人、世间人,人人可爱。国家兴亡,我的责任”。爱家、爱班、爱校、爱国,胸怀天下,志存高远!

    7.“四比四不比”:比品德、比胸怀、比志向、比学习;不比吃、不比穿、不比用、不比玩。

    8.“卓越八美德”:节制;勤勉;秩序;惜时;宽容;谦虚;少言;节俭(借鉴富兰克林的美德计划)。

52个兄弟姐妹的大家庭

    有班歌、班徽、班旗、班规和班级目标……这些也许不是“卓越”的创举,但是能像他们做得如此好的却是罕见的。

    走进“卓越”,就像走进了一个“场”,记者立即被“场”里的某些东西深深吸引和打动了——52个孩子那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阳光活泼的个性,学习压力之下却依然灿烂的发自心底的笑容,更为那种荡漾在卓越班里的融洽如亲人般的感情。几天下来,和这些学生相处,感觉这哪里是一个班级,俨然相亲相爱一家人。

    他们很团结。有一次全年级的拔河比赛,其实他们们班的人基本都很瘦,尤其是男生,而对手班的“壮士”又很多,他们根本就不占优势。但他们依然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因为比赛时他们每个人都很用心,把所有的力气都拧成一股劲。

    他们很互助,有些学习好的同学,可以用好几节课的时间给其他同学讲题。现在,同学们都以能帮助同学为荣,学习上如此,其他事情亦是如此。班主任徐振升说,在卓越班,没有“小心眼”,因为没有任何生存的机会。

    他们也很优秀,他们班获得的奖状都能当作壁纸贴满墙了。

    有位同学在谈到他对卓越班的感觉时,告诉记者:“我们每个人都对这个班爱得深沉,是爱把我们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我们真的已经成为一家人了。”

    有同学说,《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是他们的第二班歌。

今天我来做班长

    刘金丹原本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孩子,从小就不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她对笔者说,以前“我真的不希望也不习惯引起别人的注意”。

    一次当班长的经历改变了她!

    昌乐二中有很多班级实行“值日班长制”。假如你问二中的学生,你当过“班长”吗?有过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请大家一起“审议”自己的班级日志这样的经历吗?有过一声令下应者云集的“辉煌”吗?我相信多数学生都会举手。其实,不仅是在卓越班,二中很多同学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都感受过这般人生的辉煌。

    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当一天的班长,这样的班长叫“值日班长”。当班长就得证明自己!可对于从没有过当班长经历的同学,第一次当班长难免有点紧张,正像刘金丹同学表现的那样。可当他们战胜怯懦,跨出了心理关,敢于和老师和同学们大胆交流之后,那种战胜自我的喜悦又会让他们忘记了恐慌和紧张。甚至当这一天结束,该“卸任”的时候,已经开始对“职务”恋恋不舍了。

    由于52天才有一次这样的机会,机会难得,每个人都干得很卖力。

    刘金丹深有体会地说,当值日班长绝对是对自己的磨练。班长要带领同学们跑操,在众目睽睽之下带领全班,不仅要保持节奏、维持队型,还要高呼号子,这对容易害羞的女生来说真是一场挑战呀!正是有了当值日班长的经历,原本上课很少回答问题的她,从此变得活跃了起来。她开始抢着回答各种问题,原来的那种羞涩和怯弱神奇般地不见了。除了课堂上的变化外,值日班长制度给她提供了展现自己舞台,她现在越来越喜欢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性格也越发变得开朗起来。

    现在的刘金丹站在全班同学前面,吹起哨子来,那叫一个专业。

    不仅仅是一个刘金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你擦窗户吧。这里不干净,再擦一遍吧?”

    “地是谁扫的?这里怎么有一片纸?”

    一个一个平日的小调皮也摆出一副认真的样子,严肃地指挥着同学干这干那,因为他是值日班长!这些调皮鬼虽然平日里总是给班委和老师出难题,但是当他们自己当上了班长,便体会到了班委的辛苦,慢慢地,他们调皮的次数越来越少。

    “你这么柔弱,别人会听你管理吗?”记者问一个娇小的女生。这个小姑娘浅浅一笑说:“因为大家都有当班长的一天,如果你不配合别人,同样别人也不配合你。”哈哈,多么简单的道理。

    “卓越”的孩子们,人人都开始变得有责任心,都真正成为了这个班级的主人。

卓越的足迹

    为了记录“卓越”成长的历程,卓越有了自己的班级日志——《卓越的足迹》。

    值日班长在一天的工作结束时,总结一天的工作,并在《卓越的足迹》上留下自己的脚印。《卓越的足迹》是“卓越”的班史,记录着卓越班走过的风风雨雨和点点滴滴,浏览厚厚的四大本《卓越的足迹》,班里的每件大事都有案可查。

    不过,日志中更多的是琐碎的小事。外人大概不会对此有什么兴趣,但也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事情汇成了卓越班每一天的主要历程。

    有同学回忆道:“想起我们的班旗第一次挂起,当晚我在《卓越的足迹》上将这一振奋人心的事记录下来时的心情,那是多么地自豪!”

    还有同学说:“忘了第一次拿到这个本子是什么感觉,也忘了那天的值日班长我干了些什么,甚至忘了我曾经在那上面写过些什么,但是可以确定地是,它带给我的激动和责任感,是从未体味过的。那之后,《卓越足迹》已经用到了第四本,他们自然是被我们珍藏着的,那上面有我们每一个人的字迹,也有我们每个人的心血。”

    正如班级日志的名字一样,《卓越的足迹》上面有卓越班的孩子们走向卓越的每一个脚印,失败、迷惘、探索或是成功。也许并非每一步都是完美的,但可以看得出他们在争取。中间的每一次挫折,每一次痛苦,他们都忠实地记录下来。不管是经验也好,教训也罢,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努力的拼搏。

    对卓越班的孩子们而言,对于书写日志的每一个人而言,《卓越的足迹》是一份珍贵的回忆。试想,多年以后,当他们再次翻看这些日志,看到一个个熟悉的名字,看到一堆鸡毛算皮的小事,心中自会有一阵阵温暖。

卓越生日榜和爱心基金

    走近“卓越”的教室,你会在黑板左边的墙上发现一张“卓越生日榜”,上面记录着全班同学的生日。

    为了加强班级凝聚力,为了使同学体会到班级的温暖,让大家像一家人一样地生活和学习,班主任徐老师把班中所有同学的生日记了下来。每当到了某一个同学的生日,就把他请到讲台上,接受大家的祝福——生日快乐。就这一首普通的歌,让过生日的同学心中无比温暖。在这一天放学前,过生日的同学还会收到一张由全班同学签名的贺卡。

    有些糊涂鬼,自己的生日都不记得,当同学们为他唱生日歌时,才傻乎乎地站在讲台上不好意思起来。

    20076月的那段时间是学习最紧张的时刻,因为大家即将面临一次重要的考试,每位同学都在全力以赴地学习。李双双的生日就在考试的那几天。她心里想:学习这么紧张,还会有谁记得我的生日?可到了630她生日那天,从她起床的那一刻起,就不断有人对她说:“生日快乐!”吃完早饭后,卫生委员崔振在黑板中央写下“祝李双双生日快乐”八个漂亮的大字。李双双心里一阵热乎,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责怪自己多心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后,一首最动听、最温暖的歌在耳边响起。李双双说:“当时我感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现在,许多同学已经与大家在一起过了生日,这52个人似乎真的成了亲人一样。

    他们还把这份温暖和爱心洒向更多的人。

    在班主任徐老师的倡导下,卓越班建立了自己的“爱心基金”。在湖南遭受水灾那段时期,他号召全班同学捐款。虽然,卓越班的多数同学来自农村,经济上并不宽裕,但大家仍尽其所有助人。有些同学比较贪嘴,自从有了爱心基金,大家开始把买零食的钱投入爱心基金。

    开始,他们准备将捐款捐献给受灾地区或支持黄河中上游植树造林。但是不久他们发现,灾区有很多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支援。后来,他们把钱捐给了一个患有白血病却无钱治病且导致失学的小女孩。现在,说起自己资助的孩子,每个同学脸上都是自豪的表情。

    卓越班的孩子们知道,他们现在的力量太小了。但是他们一定会把爱心基金坚持下去,等到他们有钱了,就会帮助更多的人。

 

“卓越日报”

 

    卓越班的墙壁文化,最出众的恐怕是贴在墙上的几张手抄报——卓越日报。

    作为卓越班的班报,卓越日报每天一期,每人出一期,所有的版式策划、内容选择以及最后的抄写工作都由一名同学来完成。班里52名同学轮流出版,每个人有51天的准备时间,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办报积极性,每周都会评选出最优秀的班报。

    第一次办班报的同学可以摘抄所有的内容,但是第二次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原创作品。除了几个固定的栏目,其他内容完全根据个人爱好,没有一定之规。

    翻阅往期的100多张卓越日报,没有两张是完全相同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都可以组成一个小百科全书了。虽然每篇文章都不长,但都很有“嚼头”。

    张云鹏喜欢美术。他谦虚地说,自己的美术天份仅仅限于画那一点点抽象的东西,但出一份手抄报对于他来说绝对不是一件难事。为了让每一份手抄报都符合自己对美的要求,他不惜花费自己有限的课外自习时间去绘制花边和背景图案,去写艺术字和内容文本。“我不是为了让别人满意,只是在不断地达到自己的要求。如果我的作品连我自己都不满意,那就没有任何价值了。”对于报纸的内容,他是很随意的。他会用最少的时间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然后把剩余的版面变成一个歌词王国。他把他喜欢的歌词写在了报纸上,像周杰伦的《菊花台》、蔡伊林的《舞娘》、孙楠和韩红的《美丽的神话》。也许这些不是班主任希望的,但是他自己喜欢。班主任也并没有阻止他,因为这本来就是给同学们的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开始的时候,卓越日报只是在教室内的墙上张贴。后来,他们又把它贴在教室外的墙上——昌乐二中每个教室外面的墙壁都是本班同学的自留地,可以张贴任何有益于学习和生活的文章等印刷品——引来全校的同学都前来驻足观看。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别人欣赏,卓越班的同学别提多高兴了。

班主任“老徐”

    “为了我们班,他付出了太多、太多他本不必付出的东西。我们都很爱他,很崇拜他。”

    “我们想叫他爸爸,但显得他太老,叫哥哥又显得太年轻,于是,我们干脆叫他老徐。”

    这个学生口中的“老徐”就是卓越班的班主任徐振升。卓越班之所以能有今天,做为“一家之长”的老徐功不可没,很多活动主要是由他策划并带领实行的。

    为了“卓越”,他一天到晚忙忙碌碌,苦口婆心地为他们讲人生,讲真谛。他坚定地说,一个学生的成才与否并不决定于考试成绩的高低,人格的高尚与否才是最重要的。

    老徐是怎样的一个人?

    他首先是“当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徐振升。他的语文课讲得很好,而且独具特色。每节语文课前510分钟,他要让一位同学讲讲他认为最好的诗。课前,诗抄在小黑板上,同学们再把诗抄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抄诗本上。这个环节被称为“卓越每日诗歌鉴赏”。

    老徐还是一个特别有爱心的人。他每天晚上都要给同学们念一篇有关孝道、尊师、尊重一切人的文章,还要求同学们写一些关于自己父母的作文,每周给父母打一次电话,回家给父母洗脚……老徐认为,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也不大可能爱别人。确实是这样,有位同学回忆道:“记得有一次过母亲节,老师提醒了我们。回到宿舍后,我给妈妈打了一通电话,说了一声:‘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祝您生日快乐!’妈妈在电话那头又哭又笑,感动不已。”

    老徐经常说,无私不是想一想就行的,只有每天都做无私的事,你才会真正地无私。他经常捐钱给贫穷的学生,他也希望卓越班的孩子们有爱心。在他的倡导下,班里建立了卓越爱心基金。他自己以身作则。第一次向外捐献的爱心款中,同学们一共捐了300元,老徐自己也捐了300元。他常常对学生讲:“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老徐也是这样要求他的上幼儿园的儿子的,每天早上,老徐都给他儿子一把糖,让他分给小朋友们。

    老徐还很敬业。他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一直到晚上10点学生睡后才能回家。完成了学校布置的任务,他还要绞尽脑汁思考,怎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他想出了无数个让学生走向卓越的办法:值日班长、卓越日报、身体长跑、道德长跑,等等。先不说别的,老徐规定同学们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要跑3000,刚开始时,学生们都非常不愿意,嘴都撅到头顶,但是老徐坚定不移地跑在队伍的最前面。大冬天的,他只穿着保暖内衣,一跑就是半个小时。有个同学后来回忆说:“那个时候我们都在心里骂他,有病啊,死老徐,没事带我们跑什么?”这个挨骂的老徐,想必那个时候,他的妻子儿子都在骂他吧。那是他的自由时间啊,本应该回家享受天伦之乐,可是他没有,而是甘愿受着两头的骂。直到后来的那次很严重的流感,其他班半数同学都“倒下”了,而卓越班几乎没有人中招。学生们才慢慢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

    老徐还是读书活动的积极倡导者,全校读书最多的学生都在卓越班。

    关于老徐和“卓越”的故事,多得数不清。同学们都说,他是“卓越”这个大家庭的骨架,没有他,他们就要倒下;他是这个班级的父亲,没有他,他们就不复存在。老徐说,他不指望他们班中能出多少个清华、北大,只是希望他培养的学生对国家、对社会有用。

●●●阅读成为必修课

    在昌乐二中,阅读课跟其他课程一样,被列为了必修课。不但有着详细的课程安排,有阅读作业,还根据阅读课的特点开发了一系列读书活动。读书,让昌乐二中的孩子与同龄人相比,站在了更高的平台上,同时,也为高考打下了厚实的底子。

阅读成为必修课

——昌乐二中的特色阅读”

    假如把阅读纳入高中甚至高三学生的课程里,并严格规定每周不少于四个课时,你信吗?

    如今,在昌乐二中,这样的做法早已变成了现实——从2004年秋季开始,阅读课成了昌乐二中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从初一到高三,分别设置十节到四节不等的阅读课。之所以变成了现实,是因为这样的安排让他们尝到了甜头。

    “我们从来不叫课外阅读。‘课外’让人感觉名不正言不顺,感觉可有可无,所以首先要为阅读正名,开设阅读课。”昌乐二中教科室主任、书香校园行动的积极实践者徐振升说。

    “我们上语文课,用两节课的时间解析800字的一篇课文,而一节阅读课学生阅读量可以达到一万多字,800字解析量的效果和一万多字阅读量的效果是不能比的。这么大的阅读量,三年下来,他还能不会写作文吗?现在中学生不会写作文的难题就自然解决了。”

    随意走进昌乐二中任何一间教室,你都有可能会看见同学们在读《红楼梦》、《水浒传》、《家》、《春》、《秋》等名著。这还是记者第一次在一所“县中”里看到如此情景:学校安排自习课让学生读一般学校所称的“课外书”。

    前不久,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公布了一项对天津市14135名中小学生阅读状况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量普遍不足,仅有30.5%的中小学生喜欢课外阅读;课外书“魅力”不敌看电视;年级越高课外阅读量越少;课外阅读重读图轻读文;阅读“大部头”作品感到吃力等。

    这样令人失望和担忧的现象并不仅仅存在于天津,中国读书人口的大量锐减和学生读书“单调”到只有课本和教辅,这让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都感到了危机。

    有教育专家称,不是学生不愿读,而是学校不让读,即便学校让学生读,可他们哪有“闲工夫”?孩子尤其是高中学生没有时间读书,这是不争的事实!在高考抡得越来越“圆”的大指挥棒下,学生们已经被沉重的教科书和堆积如山的教辅书压得气喘吁吁,课外阅读岂能不成为奢求?

    多少孩子的读书欲望就这样在学校里被扼杀。说起来有点奇怪,中国传统上都称上学为“读书”,但是现在的孩子在学校里却读不了书,读不了自己喜欢的书。

    高中阶段新课程改革目前已经开始在全国铺开,新课标对“阅读和鉴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中三年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以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同时也提出了课外阅读的目标要求:“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这个要求的提出体现了新课改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而事实上,在目前的高中学习阶段,又有多少学校能够达到这个要求?

    在这种大的环境下,昌乐二中的做法可以说是一朵奇葩,昌乐二中的学生再也没有了“想读而不能读”的烦恼。

阅读走进课堂

    谈起为什么让阅读走进课堂时,赵丰平说,如果阅读不进课堂,学生课外时间太少,根本没有时间阅读。“学生在自习课上看《读者文摘》、《青年文摘》,多么好的读物,我们的老师上去一把抓过来没收,还要把学生狠狠地批一顿,这还算是学校吗?”

    当昌乐二中宣布设置阅读课的时候,很多老师怀疑这样的阅读是否有用。不少老师还会想方设法占用阅读的时间讲语文课。“现在我们查得非常严,语文课可以上成阅读课,但是阅读课绝对不能上成语文课。”赵丰平说,学校下了很大力气才将阅读课推开。

    阅读课,跟其他课程一样,有着详细的课程安排,大部分的阅读书目都是老师规定的,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读好书”。此外,老师还会推荐一些课外阅读书目供学生选择,有精力的同学可以读得比较多一点。

    记者拿到一份本学期初的“学期阅读活动安排表”,上面要求学生在本学期内读40本书,大部分都是文学名著,如《红楼梦》、《子夜》、《围城》、《雷雨》、《巴金小说名篇》、《悲惨世界》等,也有名人传记如《卢梭传》,还有一些科普类的书,如《现代武器》、《航天科技——展开翱翔的翅膀》,更有中国传统文化,如《宋词选读》、《史记选读》、《于丹论语心得》。

    记者看到,每个学生的课桌上都有一本读书笔记。随便走到书桌旁,抽出一本读书笔记,你都会在里面发现惊喜。那些读书笔记虽然可能并不多么深刻,文字也没有多么华丽,但是你还是会惊叹,这么小的孩子竟然会有这样的思想!

活动促阅读

    记者在昌乐二中校园里见到了这样一份通知:

    昌乐二中高一年级关于阅读与写作成果展示的通知:

    为全面检阅高一年级学生阅读与写作的成果,高一年级将于11191124期间举行高一年级学生阅读写作成果展,现将通知如下:

    优秀阅读笔记本与优秀写作本展览:每班推荐优秀笔记本与优秀写作本若干进行展览,评委会将根据评比结果评选优秀班级、优秀指导教师与优秀学生个人。

    优秀作文评选:为全面展示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届时老师们将把同学们写作中精彩的作文推荐给评委会参与优秀作文评选,本次比赛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优秀作品结集出版,并择优向有关报纸杂志推荐发表。

    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希望同学们根据通知精神,认真准备,争创佳绩。

    昌乐二中的阅读不是读死书,而是要求学生活读。他们通过一系列的阅读活动,来刺激和引导学生读出感想,读出精彩,读出人生,读出成长。类似上面的这种活动还有很多。他们引导学生——

    每月都要举办读书会。可以做专题读书会,就一个专题展开讨论,也可以是漫谈。8月份举办漫谈性质的“走近大师,启迪智慧——暑假读书感悟交流会”;10月份则是专题读书会——“红楼梦阅读课题交流”;

    举办“好书大家看”活动:每人推荐一本自己读过的感觉不错的书,先向班里的同学介绍这本书,然后奉献出来,放进班里的“小小图书馆”,全班每位同学贡献一本,那么就有50本好书,大家共享;

    倡导“零食换名著”计划:少吃一些零食,多买一本名著。主要是鼓励家长在假期里给孩子买书;

    诗歌朗诵会:老师和学生同台演出,既有情节,也有表演;

    课本剧:虽说叫课本剧,但是不仅仅局限于课本,还可以对名著进行改编。课本剧表演成为二中学生的保留节目,每年元旦表演都有精彩表现;

    名著故事会:每读完一本名著,同学们便以各种自己喜欢的方式讲述自己喜欢的故事。看了《水浒传》,有的学生就讲山东快书“武松打虎”;

    举办学术报告会:每到周末的下午,一个个精彩纷呈、个性十足的学术报告会海报就会张贴在教学主楼门前:报告题目、报告人、报告时间,而且还会有一张主讲同学的照片,附带诸如“美女加才女”之类的“炫词”夺人视线,每每吸引大量同学和前来探望的学生家长驻足观看。接下来,若干个学术报告就会在学校几大报告厅展开一场PK。这类学术报告不但由学生主讲,也全部是由学生自发组织、策划和实施。

    读书活动,不只是督促学生读书,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展示的过程更是锻炼的过程。

    一位叫冯丝语的同学在作完一场关于《红楼梦》的学术报告会后告诉记者:“当我跨出报告厅大门时,心里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又兴奋,也有些不舍。兴奋的是,这些天来的准备总算没有白费,报告会总算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却也有些意犹未尽的意思,回想这几十分钟,这么快就过去了。”

    “说实话,刚开始准备的几天里,我一直很紧张,而且压力也很大,尽管我反复对自己说:‘我可以。’直到报告会的前一晚,回家我又打开书柜看《红楼梦》。我一直非常喜欢这本书,也看过许多关于它的书,像《红楼梦魇》等。就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忽然变得很自信,我想这算是我的一个宝贝,然后我去给大家展示,也许在大家看来,不够独特,不够新颖,甚至水平不够,但是这对我自己算是珍宝了。我就要用自己最好的方式把我最美的东西展示给大家。”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常有之。准备做一件事时,心中会有恐惧,甚至想要放弃。但当你硬着头皮走下去,努力不让这情绪扰乱自己,最后,也便真正地把它当成了一种乐趣。这就像一只经历过生生死死的毛虫,最终化蛹成蝶。

书卷气是一个人最好的气质

    昌乐二中的图书馆是绝对值得一提的,25万册藏书可是一个让一般中学可望不可及的数字,就连在很多书店都难买到的书,在这所图书馆里却可以找到。

    除了学校图书馆,每个班级还有自己的图书“私馆”。在每个教室的一角都有个书橱,这些书都是学生自愿捐献的,由大家共同分享。

    除了图书,报刊阅览室也是阅读的好地方。学校订阅了所有能够查到的适合学生阅读的人文的,各学科的报刊,共近400种,一式两份。学校规定每个老师必须订阅两份以上的报刊,领导三份以上。大家订阅的刊物,看过之后放到阅览室再供大家分享。

    徐振升说:“中学生,都是一些十三四、十五六的孩子,是一个人读书的最佳年龄,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就像海绵吸水一样,给他什么他就吸收什么,我们成人可以回想,什么年纪读过的书对你的影响最大?我觉得应该是中学,大学以及参加工作后读的书可能很快就会忘掉,记忆都不深。而且,中学时代的六年是人一生当中金子般的六年,所以我们希望在读书的黄金年龄一定要让这些孩子读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开拓他的视野。书卷气是一个人最好的气质,书香气是一个学校最好的氛围。”

    根据昌乐二中的读书课程安排,记者粗略算了一下,三年下来,一个学生最少也要读上百本书,多的一年就可以达到百本。

    读书让孩子越来越善于思考。也许他们还不能读懂书的全部,但已经在这个过程中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并被书中的精神和理念潜移默化着。

    甚至,这些只有十几岁的孩子已经对读书有了自己的见解。初三一位学生在其《魅力读书》一文中写道:

    读书是快乐的事情,是心灵独语,是灵魂散步。

    读书,让我们学会“珍惜”。如果昨天是美好的,让回忆永驻;如果昨天是酸涩的,让憧憬永驻;如果昨天是平淡的,让珍惜永驻。如果昨天是一掬欢笑,把欢笑收藏;如果昨天是一滴眼泪,把泪水擦干;如果昨天是一道伤口,把伤痕忘记。让烦心的琐事随轻风飞袅,把美丽的感动缓缓沉淀。

    ……

    读书,让我们学会感激。人生,像玻璃弹球、水滴一般,被童年的掌心托住,泛着迷人的光泽,让我们今天仍能感到手心微凉。

    读书塑造了学生的品格。一位学生在总结读书带给他什么时写道:

    每当我遇到困难退缩时,书本告诉我:火无法征服的,水可以征服;现实难以实现的,梦可以实现;笑无法表达的,泪可以表达;争斗不能改变的,微笑可以改变;风揭不穿的,心可以揭穿;雪无法覆盖的,爱可以覆盖;足迹难以到达的,心灵可以到达。

    读书,让这些孩子与同龄人相比,站在了更高的平台上,读书的习惯将会让他们受益终生。

读书营造纯净的精神世界

    赵校长经常说,要让生命厚实,就要读书;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生命成长史;他告诉孩子们,教育家吕淑湘在回答怎样是成功时,说他的成功课内知识占30%,课外阅读占70%。没有阅读的人生是灰暗的,就像四季里缺了亮丽而明媚的春天。

    熟悉赵校长的人都知道他有个习惯,出去开会他可以不去景点,但有一个地方他一定会去:书店。在机场候机,稍有点空,他也会一头扎进候机厅简易的书吧里,不到安检时间他绝对不出来。平时出门,他的衣箱里准不忘塞几本书进去。近年他在教育界的名气大了,难免有不少地方请他去作报告,途中他一准是一路捧着书津津有味地读,读到兴处自己禁不住咯咯笑,给他开车的司机早就见怪不怪了,说是“近朱者赤”,跟着这样的校长服务,浑身都浸染了淡淡的书香。

    他的办公室里全是书,一张大办公桌,除开撑两只胳膊的那块方寸,一堆堆一层层一摞摞的都是书。他被书围着,假如不是因为身板大,你真的只能看见他的头顶。他爱书,说读书如饮醇酒,那自然是喉生津香;他读书很杂,也很博,他既读中文的,也读外文的,原因是他本来就是教英语出身的。

    他读教育,也读经济;读历史,也读宗教;读《论语》,读庄子,读《道德经》,也读禅宗。他什么书都读,惟独不读死书,因而他既读出了深刻,更读出了辨证;他读风,也读雨,读四季,读心灵,更读人生,因而他学会了诗意,更理解了生命。

    因为爱书,他发誓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读到好书。

    是阅读,也是悦读。

    校长读,老师读,让学生们也读;校长多读,也让孩子们多读,因而昌乐二中在学校里推行“海量阅读”。

    他们还营造更加浓郁的读书氛围,比如组建二中文学社,编辑《同学少年》校刊,出版“首阳山”校报,开展“百日读书节”和“园丁读书工程”,利用校园广播每天课余时间播颂经典美文欣赏……学校到处都洋溢着书香。

    赵丰平说,不读书,就会思维僵化。他在评价昌乐二中的读书时这样介绍,这种“海量阅读”的方式,看上去挤占了别的课时,却也逼着老师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效率,扩大自己的阅读面,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目前来看,大量阅读并没有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学生们的视野大为开阔。虽然没有具体考评,但是学生受益是显而易见的。

    他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东营一离异单身母亲哭着打电话感谢赵校长,原来她在昌乐二中读书的儿子有一次晚上给妈妈打电话时说的:“妈妈,如果你感到寂寞的话就读书,读书就不会寂寞了。”

    读书让人明智,读书让人明理,读书的孩子懂得了关怀,也学会了感恩!

    学生读,教师也要读。在昌乐流传着一个关于赵校长“十本书治校”的故事。

    他借助《为了理想的教育》、《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细节决定成败》、《卖产品不如卖自己》、《赏识你的孩子》、《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英才是这样造就的》、《杜郎口旋风》等十本书作为他最好的助手和教育思想的载体,来达到修炼教师人格的目的。每每读完一本书,都要开展读书讨论会,大家相互交流心得。慢慢地,书,成了老师们的朋友;书,给了老师们另一个宽广的视野;读书,成了老师们的生活。

    有人和赵校长开玩笑,说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你是十本书治学校。

    赵校长说,读书就是营造一个纯净的精神世界,读书就是为生命打好底色,读书就是积蓄人生的巨大力量。昌乐二中这些年高考领跑,靠让学生多读“打底子”,也算个经验。

●●●课堂教学“271法则”

    我们的课堂到底还有多少“效益”?

    他让老师们计算“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他让老师们量一量、称一称课堂还有多大价值,他让老师们自己回答这样的课能不能让学生满意……

    他斩钉截铁地说,我情愿要“乱”,也不要“死”。“乱”是暂时的,“活”却是必然的。

    昌乐县周边全是火山口,整个山头都像一朵朵怒放的石菊花,煞是壮观。那些冷凝的暗黑色石头,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源于亿万年前的一次火山喷发。

    二中也经历过“岩浆喷发”。世界上的万物,或许都必须经历沧海桑田的嬗变,没有生与死的涅槃,就没有浴火的凤凰。

    那时的昌乐二中属于典型的“县中”,刘树忠副校长说。

    往事不堪回首,刘副校长回忆说,为了应对高考,教师撵在学生屁股后面疲于奔命,而学生几乎榨干了最后的那点精力,咬着牙苦学苦撑,可到头来并未得到他们期望的好成绩。刘副校长很形象地说,那“一网网地撒下去”,为什么老是“空网”?他们决定非总结个子丑寅卯来不可。尽管那时二中的高考成绩在全县并不差,却也未表现出比别的学校高出一筹的绝对实力。

    有人说,算了,总结什么呢,这不就很好吗,何必再折腾呢?比上不足,咱总比下有余吧,不是说知足常乐吗?可赵校长不答应,他说不揪出问题,绝不放手!

    可“问题”在哪里?老师们垂头丧气,领导们更是疑惑。那时还在老校,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聚在一起,会议室的空气是凝滞的,充满了绝望和气急败坏,让领导和教师们的心出现了裂隙。难道是时间投入得还不够?难道是学生每天练习的题量还不够?难道拼劲和强度还不够?难道……

    这一系列的“不够”让昌乐二中很多老师苦恼不已。有位老师憋不住站出来说,付出总得有回报,广种薄收假如不是“地”的问题,那一定是“种”的问题。

   “种”的问题?!

   有人眼前一亮。这位老师接着说,“地”的问题是学生的问题,而“种子”的问题就是我们的教育问题了,给“土地”什么样的种子是关键,怎么种同样关键……

    一“种”激活了思维。他的话一下打开了大家的思路,教师们开始围绕着“种子”和“怎么种”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赵校长回忆说,这位老师的“隐喻”真是醍醐灌顶,教育涉及最基本的两个问题,一是优质种子,二是科学种植。简而言之,就是一个课堂教学的问题——我们在课堂上,到底撒播什么种子,又用什么办法撒播种子。

    可另外有些老师不同意这样的说法,他们认为,种地是种地,教书是教书,两者并没有可比性。不管什么样的课堂,假如没有时间保证,不让学生刻苦顽强地学习,任你是什么“种子”,也是瞎扯。

    双方争执不下,赵校长宣布停止争论,决定先带人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他的提议得到了大多数老师的拥护,他们觉得与其这样争论个没完没了,真的不如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很美丽,或许看一看会有启发。

    他们去的第一站是湖北黄冈中学。今天回忆这件事的时候,赵校长说,说心里话我根本不信黄冈搞的是所谓的应试教育,假如是应试,为什么大家都以时间+汗水为圭臬,却独有黄冈的显赫?难道黄冈每天有25个小时?!

    在黄冈考察了两天,赵校长说,虽然仅仅两天,但黄冈教育的一些做法,却让这些第一次出远门的二中老师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一个老师激动地说:“黄高的教育不是‘时间+汗水’,是典型的‘轻负高效’。”

    在考察中,他们看到,黄冈高三周六都不上晚自习,周日下午还放假,周末基本都是自习时间。而且黄冈还面向全体学生举办美育节、球类运动会、秋季运动会、理化生晚会、辩论赛、“五四”歌手大赛等,还组织春游、青年志愿者活动……每个星期六晚上还会放最新的电影。

    简直是不可想象!他们开始很是疑惑,觉得这么“浪费”学生的时间简直是不负责任!他们憋不住了,向人家请教。黄冈一位老师对他们讲,这有什么奇怪的,我们的教学模式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黄冈的教育是面向大学的教育,面向学生未来发展的教育。而这一切,源于高效课堂做保障!

    一语惊醒梦中人。老师们感慨地对赵校长说,黄冈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原来高效课堂是保障。咱二中缺的是“高效课堂”!

    真是不虚此行,带着沉甸甸的收获,他们满载而归。

    瞄准课堂下手!回来之后,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是中层以上的领导走进课堂,他们把这次行动叫“课堂查体”。连续几天下来,领导们的眉头紧皱起来了,他们发现了二中课堂最致命的问题,他们觉得必须把孩子们从“时间+汗水”里解放出来,必须砸烂无效甚至消耗生命的课堂,必须改变仅为高考而教学的陈旧观念,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教育,就是对学生个性和发展的践踏。

    从此,昌乐二中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这是里程碑式的改革,改革不仅波及了全体教师,也波及到了潍坊教育界。有人说,老老实实办学得了,想出名也不能拿学生的前途开玩笑吧。赵校长坚定地说,我们就是为了给学生一个更加有意义的前途才改革的。

    县教育局陈绍贵奎局长了解二中,更了解赵丰平,他亲自来到二中,握着赵校长的手只说了一句话他:校长就要有追求。时任潍坊市教育局局长的李希贵也专程来二中看望了赵丰平,这位著名教育家把自己亲笔签名的那本《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专著送给了赵丰平。

给学生原生态的学习环境

    赵校长喜欢举这样一个例子,他说,小孩子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家长从来都是呵护备至、不厌其烦,孩子的“学习”从来没有遭遇到“厌学”。他还说,孩子们在一起玩耍,谁见过搭积木有搭烦的时候?这样的学习环境就叫“原生态”。

    教育只有还原到这样的“原生态”,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能。

    赵丰平校长一直认为,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展现学习环境的“原生态”,才能追求“高效益”。因而,昌乐二中多年来旗帜鲜明地唱响这样的理念:高效课堂是打破制约学校发展瓶颈,突破传统,走向名校唯一的钻石途径。他说要打造高效课堂,“唯一”的途径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敢于做课堂的真正主人。

    面对那些总闪烁其辞,无限留恋传统课堂或借故不肯放手的老师,他用两个“唯一”启发大家。他说着说着就激动起来,他大声向着台下诘问:我们的课堂到底还有多少“效益”?

    他让老师们计算“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他让老师们量一量、称一称课堂还有多大价值,他让老师们自己回答这样的课能不能让学生满意……

    他斩钉截铁地说,我情愿要“乱”,也不要“死”。“乱”是暂时的,“活”却是必然的。

    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要打破“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模式,打破教育的单向传承形式,打破教师压抑学生学习天性的课堂霸权。他说我们要变教师的“传道”为学生知识的引路人;变“解惑”为学生发现问题的启发者;变“授业”为学生“创业”的参与人。要建立平等、民主、人本的的课堂氛围。

    他大声地宣布,我们要追求这样的课堂理念:

    第一,课堂教学应给思维的“活”提供条件。只有学生得到解放,教材变得开放,教学过程、教学时空得以开放,才能改变传统教学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听得乏味,课堂沉闷、死寂的现象;只有摆脱传统课堂对学生的限制、支配、束缚、控制和压抑,才能根治学生的唯唯诺诺、亦步亦趋、俯首帖耳、盲从依附。

    第二,应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和权利。赋予学生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的权利;质疑、批判教师观点或教材观点以及其他权威的权利;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课堂教学并受到平等对待的权利;免于因自己见解的独特性或不完善性乃至片面性,受到精神或肉体处罚以及不公正评价或对待的权利,等等。这些权利大大地解放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第三,应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课堂教学不能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重组,并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同时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超越。“教学过程”不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能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教学目标必须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突破“课堂教学”的传统观念,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不局限于教室,而是拓宽到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延伸至整个自然界和社会这部“活”的无字书。

    第四,应加强课堂教学的灵动与鲜活。这不仅表现在内容、形式、情境上,还表现在实质上的知识吸收、经验形成、智力活动、能力提高、情感体验、精神升华和生命发展上。课程教学应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中班级公约》10大精品
我与学生之间的故事
让爱心永驻课堂 让激情燃烧梦想——浅谈班级管理和分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做法
小学二年级学生评语(二)
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8班班级管理量化细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