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学精神和我们的生活
传媒学院说让我讲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太“大”,我讲不好;我讲文学,文学只讲“”事,文学不讲“安史之乱”这样的宏大叙事,只讲“落花时节又逢君”,一个大的时代落幕了,历史下的小人物他们命运如何;“废科举,兴学校,这个县城又多了几个疯子”(汪曾祺《徙》),我一直以为汪老笔下的世界像桃花源,直到读到这句,他是有大悲悯的。他不去写时代洪流,他只写了这样一句话,和县城的几代知识分子。
我想讲“文学精神和我们的生活”。选这个主题是因为我刚站上讲台时,经常有学生问我:学文学有什么用?或者有学生直接说,老师你别讲了,我觉得没用。我并不生气,于是我一直在琢磨到底有什么用,想不明白,不是我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想了很久,我想出了以下几点:
我们在文学中完成了情感教育。
人格的教育。文学的教育功能是作为“副产品”完成的,如果我知道哪本书要教育我,我是不会读的。但我的确是被文学“感化”了、“教育”了。大家可以一起想一想,我们最早接触的文学、最早被感动的故事。我忘不了童年的一个民间故事“长发妹”,长发妹发现了泉水,两个选择:一个是独享泉水但是没有生命危险;一个是告诉村民,但告诉村民要受到山神的惩罚,但是她最后还是告诉了山神,风化成了石头……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久久不能忘记这个故事,这的故事的内核其实就是孟子的“舍生取义”。我们中国历史上很多仁人志士也是这么选择的,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可你对童年的我讲这些大道理,我是不会听的,但我被长发妹感动了,这也是叶嘉莹先生说的文学的“兴发感动”力量。我上三年级的时候,当时堂弟住在我家,忽然发高烧,大人都不在。我当机立断没有上学,把他带到了医务室,至于怎么去的我也记不清。当时医生和院子里父母的同事都夸我懂事,其实我心里大概是觉得我有机会变成了童话里的主人公“长发妹”,我要不畏艰难险阻带弟弟看病。
我一直给学生讲,要读名著,伟大著作里有伟大心灵。我至今也毫不怀疑这一点,这也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关于名著,有个小故事。初中,电台来我们班采访,记者一进门就向我走来:问最近都在读什么;我回答,我读的是世界名著云云。后来,我等着自己上电视,但是发现我被掐掉了,因为那期节目的主题是“中学生不读课外书”。不过,我说的是实话。当时我被《双城记》里的卡尔登深深地打动了(里面还有一点对爱情朦胧的渴望),卡尔登为了他爱的人露西小姐,和露西的爱人在监狱交换,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所以,我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在少年时代读这样的书,这样的故事会打动你少年情怀的,那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感受。你再大一点,就再也没有这样的心境了。我讲《史记》的时候,会问你们会不会像司马迁一样为交情不是很深的李陵说话,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不会,不会像他那么傻的。我总是有一丝怅然,的确,你们不傻,不傻所以可以过一种世俗的、安稳的人生,但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因为文学形象都是这种有情有义的“傻角”,太理性了,一点儿人情味都没有了。就连铁血人物,他感动你的,也是动了恻隐之心的一瞬,比如汉武帝,他的奶妈犯事要处死,东方朔给她出主意,你就一直看汉武帝,什么都别说,我来说,东方朔用激将法:快走吧,谁会记的你吃奶的情分呢?结果,汉武帝就感动了,他是喜怒无常,但是他是深情之人。
现在人工智能不断升级,大家很恐慌,怕所学的知识没有价值。我觉得的确教育变革很重要且迫在眉睫,但有几点是我们通过自我教育完成的——共情能力、心理重建能力、审美能力,也一定是以后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个手段还是阅读。
文学教你爱和同情。同情,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理解成共情能力。我以前在一家汽车贸易公司工作,我们的同事有外贸专业的、英语专业的、机械专业的,后来我发现发展最好的不是你是哪个专业的,因为很多业务也是边做边学,但共情能力、沟通能力很重要。我给大四学生带一门课“教师语言艺术”,最终我发现语言艺术是表面的,内在的是“共情能力”,而共情能力其实是一种综合能力,文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等学科综合能力共同体现在你的语言表达能力上。因为这门课我读了很多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书,但读的时候并不吃力,我读理论书籍时,我脑子里用读过的书给他们举例。事实上,很多道理我已经从文学中悟出来了,只是没有形成理论的体系。
所以文学很很像庄子笔下无何有之乡的大树,无用乃大用也!那么文学又是怎么教人同情的。我一度想通过我的笔,淋漓尽致地写坏人,直到我发现:伟大的作家都是“菩萨”,他们原谅了所有的人,可爱的和不那么可爱的人,因为他用他的悲悯之心看到了“每个人的委屈和无奈”。毛姆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他有一则短篇小说《胆怯》,一个人在海浪袭来的时候,明明听见朋友的呼喊却假装没听见。后来,他和朋友都生还了,他受着良心的谴责,最终向朋友坦白。他朋友说,没关系呀,在那种情况下,我都不知道我会怎么做,你先保全自己的生命,这是无可厚非的啊。我读的时候,那种良心的拷问,也释怀了。因为我会把自己假想成书里人,我会怎么做,我不知道。那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当然这个小说也探讨了种族主义的问题,但不在我今天讨论的范围。)
我少年时代,喜欢读那种史诗般波澜壮阔的小说,也许迎合了我的少年心性。人到中年,我越来越发现好小说在于“求物之妙”,能够捕捉人类情感幽微之处的小说才是好小说,人心的深不可测,也是小说的魅力所在。
文学的主角基本上都是弱者,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被忽视,但在文学里获得了新生,站到了舞台中央。比如陈彦的《装台》讲了一群装台工人生活的酸甜苦辣,平凡中的不平凡。作者用“词语观看世界”,也带我们重新认识世界,学会包容、理解、爱。比如刘震云说,一碗豆浆五毛,老板自动加糖,但是他不喜欢脏兮兮的农民工,就会说放糖六毛,那你还放不放,农民工说那就算了。刘震云说,作家的感受比他的认识更重要,很多人不是不愿去体验,而是体验不出来。(陈俊涛《精神之旅——当代作家访谈录》)
对了,我前面提到的给我说文学没用的学生,我也理解他了。有一次在操场上,碰到他,他告诉我他的意思是文学很好,但不是他有条件学的。他能感到父母在艰难地供他上学,寒暑假他都在打工,争取把学费挣出来。于是,我懂了,虽然我还想说,但你仍然可以读文学啊,但是我没说。我也懂了,我面试研究生和博士时,老师们问了同一句话:你家里人支持你吗?(换句话说就是,你有条件读吗)我当时没听懂,我还反问老师,为什么不支持?(何不食肉糜)所以我现在也明白我写不出深刻的东西,我的生命体验太窄了。
文学可以帮你完成心理重建。我曾经对朋友说,我要写一本书,把我前半生所有吃的亏,撞的南墙写下来,让我的读者读了以后,不再走这些人生的弯路。朋友说,你就是写出来了,他们读了,该吃的亏、该走的弯路也还是要吃的、走的;但你还是要写,你写的意义是,你的读者在人生的路上跌倒了、爬不起来了,他拿起你的书,发现原来别人也遇到过这么多苦难,并且重新站起来了,那么我为什么不能?文学作品之于我们,就在于此,汲取生命的能量,像卖火柴的小姑娘划亮的火柴照亮并不平坦的人生。《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在草垛上点着煤油灯读《钢铁是怎样练成的》,难道不是一代人的人生写照、心路历程。《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并没有打动过我,可他打动了整整一代人,一定是里面的精神和那一代的时代精神相吻合。没关系,只要有一本书,帮你走过了漫漫长夜,无边的黑暗,帮你重见光明,重新拥抱生活,就足够了。
苏轼说他无论贬谪到哪里,都带着柳宗元和陶渊明的书,而苏轼又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偶像,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救赎。这就是文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文学帮你完成审美教育。作家毕飞宇说(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小时候,一次爸爸说快来看,他以为是什么重要的事情。爸爸让他云,天空漏下一个口子洒下万丈光芒。毕飞宇在几十年后回忆时,也禁不住满怀深情地说:审美能力太重要了!
苏州博物馆是华裔建筑家贝聿铭设计的,他从小在狮子林长大(贝家花园)。他小时候本来和父母在南方,但爷爷特意把他接回来留在贝家花园度过了几年,怕他忘了自己的根。贝聿铭说自己设计作品时,脑子里总是浮现出童年时贝家花园的亭台楼阁,给了他无穷无尽的灵感。那就是儿时古典园林的审美熏陶,融入血液和生命里的东西。
有一次,我看见一张获奖的摄影作品,落日中的西安城墙,红灯笼随风飘动,很打动我,也让我想起了南北朝诗人庾信的诗句:日晚荒城上,苍茫余落晖。我甚至认为中国所有艺术的核心都是诗,好的电影,也必须“意在言外”,有诗意,不管导演意识没意识到。我看《白鹿原》时,是在北京,当时大屏幕上出现风吹麦浪时(其实,我当时并没有见过真正的麦浪),但是那是我们关中平原上特有的景象,那种乡愁马上就涌上来,这是“美”的感染力。但感知“美”的能力是在文学作品里习得的。我想到《静静的顿河》里,格里高利说他怕闻见顿河两岸牛蒡花的味道,那种强烈的思乡情绪让他厌战:他又看见了普照大地、融化着草堆边的残雪的太阳,听见了遍村都是春天麻雀的喳喳叫声,闻到了一阵阵已经飘到门口、淡淡的春天气息。生命重又回到他身上来了,并没有因为不久前的流血显得暗淡衰萎,反而由于可怜、虚幻的喜悦显得更富于诱惑力了。在已经融化了的黑土地上,残雪总是显得更诱人、更明亮……
网上不是有一句流行的话,你读过的每一本书、走过的每一段路、看过的每一处风景,最后都一起完成了现在的你。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最终完成了教育的作用,他变成了你的一部分。有过去的我,才有现在的我,尽管不完美。
文学是民族的心灵史,家国情怀自在其中。现在要求课程思政,我觉得文学根本不用特意思政,无处不在的家国情怀漫溢在字里行间。作为母亲,我经常在想东汉的蔡文姬她怎么能舍弃两个匈奴的孩子回到中原,匈奴的孩子也是自己的骨肉啊。且她的家人已经全死了,在汉人这边已经没有家了,后来终于想明白了:是没有家了,但是还有“国”,那是对家国、民族坚定地、矢志不渝的认同,这种信念甚至超过了人性的本能(母爱)。建国时,那些历经艰辛回到满目疮痍的祖国的那些人,也是一抱着一样的情怀。(虽然后面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古诗词里讲家国情怀的诗词,讲都讲不完。杜甫的“城春草木深,国破山河在”,连飘逸的诗仙李白也会说“长安不见使人愁”,“回首望长安”,“长安”甚至成为家国的一个意象,被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吟唱。这份家国情怀也不是我们独有的,在世界文学里都可以看到作家对自己生存的那片土地深沉的爱,哪怕被伤害、哪怕被驱逐出境……
文学的作用还有很多,可以使你很为一个有判断力的人,在时代的浪潮下不至于迷失自己,始终坚守一方心灵的净土。喜欢文学的人,可能有点儿任性(因为太真了),但不会太坏吧。
而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文学该多寂寞啊,因为就少了许多浪漫的炮灰和烈士精神的人,大概也没什么意思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文轩:我们需要文学的若干理由
亲子 | 清华附小:学生发展五大核心素养是什么?
【时文选粹】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文学
文学教育的反思及对策
张德恒:唐诗研究的当代价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