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孝敬父母最好的方式:给钱送礼已过时,现在需要“新三样”

作者:三瓣橘子 · 主播:吉米

来源:名著听书(ID:dushu3690)

往后余生,切记爱莫等、孝莫迟。

♬点击上方可收听369主播朗读音频

《增广贤文》有言:

孝当竭力,非徒养生。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

兽尤如此,人何以堪?
孝敬父母是人的立身之本,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基本准则。
有人认为给钱就是孝顺,有人认为保证物质充足就是孝顺。
其实,孝顺没有统一的标准,更没有固定的方式。
有的只是子女发自内心的爱护和敬重。
孝敬父母,金钱礼物固然很重要,但父母更需要的是以下这3样。

 01 

经营好自己,不给父母添麻烦

常听到这样的疑问:什么是真正的孝顺?
近些年慢慢觉得,经营好自己,不给父母添麻烦,就是真正的孝顺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讲过,自己受邀去少管所给“少年犯”上文化课的经历。
这些“少年犯”,最大的也只有十五六岁,却个个恶行昭著。
每次探监日,父母来看他们的时候,都是泪流满面、伤心欲绝,让人痛心。
可怜天下父母心,郑渊洁看到此情此景,心里悲痛不已。
于是,他回家便创作了《皮皮鲁和419宗罪》这本书。
用来警醒青少年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狂妄任性、胡作非为。让家人一同承担这种种罪恶,这对父母来说无疑是一种酷刑。
此书中写到:
“对父母最大的爱,就是看好自己别惹事生非。”
子女的一举一动,另一端牵连的必定是父母。你过得好,父母开心;你过得不好,父母忧心。
作为子女,最重要的就是过好自己的人生。
有句话说得好:子女的幸与不幸在父母那里都是加倍的。
去年回家时和母亲聊天,聊了很多事让我印象深刻。
邻居李阿姨的儿子在知名企业工作,妻贤子孝,家庭美满,不用为儿子操劳的李阿姨精神很足,看起来比同龄人年轻很多。
村头王奶奶的儿子以前是做大生意的,后来不知道怎么迷上了赌博,追债的人都跑到家里了,王奶奶老伴被气吐血了,没过多久,生了一场大病就离世了。
子女有出息,父母就有底气,生活中也会感到无比自豪。
子女没出息,父母只能叹气,毁掉的是他们的整个晚年。
不要到了为父母遮风挡雨的年纪,却活成了父母最担心的人。
常思养育之恩,常怀感恩之心,并为之付诸行动。
给父母住大别墅是孝顺,给父母发大红包是孝顺,每天嘘寒问暖也是孝顺。
但这些孝顺,都不一定是最好的。
最好的孝顺,就是过好自己的人生,不给父母添麻烦。
努力经营自己,你的努力里,藏着父母暮年的欢喜。

 02 

接纳父母的不完美,不对峙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赤足”。
父母只是普通人,要接受这个事实,并理解他们的不容易。
不要总试图去改变,要学着去接纳;
也不要总是去反驳,要学着去包容;
就像《人性的弱点》中写道:
“父母子女这一场人世相逢,是用来相亲相爱,而不是相恨相杀的,人最大的教养,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热播剧《我的前半生》里的薛甄珠,大家评价她贪婪又自私。
去大女儿家里,看到名牌包包和值钱物件,要强行顺走;去超市买菜,要把菜叶外皮全部扒掉,导致在超市打工的二女儿很无奈。
女儿只觉得母亲苛刻自私,对母亲的态度永远是埋怨,经常争辩不休。
可就是这样一位大家都不理解的母亲,不顾他人看法,为了大女儿在大庭广众之下手撕小三;不顾长辈身份,为了二女儿每天和二女婿斗智斗勇。
母亲最后躺着病床上的时候,告诉女儿,她存了三十万,全部分给两个女儿。
人人都谩骂这位母亲,可是她又为两个女儿操劳了一生,从大女儿家顺走的好东西补贴给了经济不好的二女儿。爱占便宜还抠门,却省吃俭用,偷偷为女儿攒下了三十万。
两个女儿瞬间羞愧的低下了头,意识到自己错了,母亲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她们。
母亲固执,是为了让女儿找个依靠,少吃一点苦;母亲贪心,是为了给女儿多攒点钱。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思想,不要站在父母肩膀上,看过世间繁华之后,嫌弃他们见识浅薄。
人这一生,对父母的亏欠,永远是最多的。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这不只是一句歌词,更是一脉相承的传统。
小时候,父母是子女的靠山;长大后,子女是父母的依靠。
子女对父母的缺点要学会接纳、对父母的看法要适当保留、对父母的生活方式要保持尊重、不要给父母压力和负担,与父母和睦相处。
《论语》有言: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意思是“现在的孝顺,只是能养活。就算犬马,也都有人养活。孝敬父母,不恭敬,那和养活犬马有什么区别呢?”
这句话重点在于“尊敬”二字。尊敬父母,包容父母,是孝敬父母的关键。
“尊敬”首先要从对父母有个“好脸色”开始做起。
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让父母舒心展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礼记祭义篇》中也说过:
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生活中,父母无条件的爱,让子女把好脾气留给外人,把坏脾气留给家人。
但父母老了,思想滞后,请对他们多一点解释;反应慢了,请对他们多一点耐心。
无论你有多少财富、社会地位有多高,在父母眼中,你只是他的孩子。
对父母多一个微笑,少一份责备;多一点包容,少一次挑剔;
最简单的孝敬,从对父母和颜悦色的说话开始。
真心接纳父母的不完美,尊重父母的生活方式,就是最顶级的孝顺。

 03 

多点陪伴,陪伴是有“期限”的

作家毕淑敏说过: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人总是在拥有时肆意挥霍,失去时才追悔莫及。
总觉得日子很慢,来日方长,还有大把时间去爱、去陪伴,可转身已是父母花白的头发,佝偻的背影。
其实,人老了,想要的不过就是子女的关心和陪伴。
人民日报曾报道过山东青岛一个19岁女孩陪伴患病妈妈的事件,让无数的网友感动落泪。
女孩名叫刘丽薇,从小父母离异,母亲含辛茹苦的把她拉扯大。
读大一的时候,她妈妈突发脑溢血变成半植物人,后来经过抢救,虽然醒过来了,但却出现了智力和情感障碍。
为了照顾母亲,女孩决定休学,并用手机记录下陪伴母亲的点点滴滴。

女孩陪着生病的妈妈,给她涂指甲油,推着妈妈出门晒太阳、散步,带上小玩具,像小时候妈妈哄自己那样,变着花样的陪伴妈妈。

她每天给妈妈按摩,经常和妈妈碎碎念,虽然妈妈听不懂,但还是会艰难的抬起手摸摸女孩。

刘丽薇在备忘录中写道:

“我要像小时候你教我那样教你说话,教你翻身,只要你在就好,下辈子换我当你的妈妈。

视频中患病的妈妈面容憔悴,甚至已经不认识她了。

即使这样,女孩还是相信,自己悉心的陪伴一定会让妈妈恢复,妈妈的病痛,她要一同承担。

病魔无情,最终还是带走了她的母亲,母亲离世的时候是笑着的,最痛苦的日子,女儿不离不弃的陪伴让她无比幸福。

无数网友为这个女孩动容,相信母亲最后的时光一定没有遗憾了。

人生在世,不过就几十年而已。来日并不方长,父母的面,见一次少一次。

余华笔下的遗憾是:

“你走了之后,我走遍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眼里挤满了老人的背影,唯独没有你。”

趁现在还来得及,不要让这样的遗憾照进生活的现实。

当年,陈红老师一首《常回家看看》火遍大江南北。

我想,火的并不是这首歌,而是子女封存已久的孝心;火的是父母深情的牵挂,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

这不该只是一句脱口而出歌词,更应该是常挂心间的惦念、不离不弃的陪伴。

趁着时光未老,记得常回家看看,忙碌的日程里也要给家留好位置,陪妈妈唠唠嗑,给爸爸捏捏肩,陪伴是父母最简单的幸福。

请牢牢握住父母渐渐变老的双手,余生陪他们慢慢走,不要给自己留有遗憾。

这世间的温柔,一定要给父母留一份。

弘一法师曾经说过:

“父母健在,说明我们的福报很大。很多人不知道,表面看是我们在孝顺父母,其实是父母在给我们机会,修养我们的德。”

都说世界上最不能等的事就是“行孝”。

物质充足的时候,不要总是用金钱代替孝心,父母需要的是“新三样”。

对父母常怀反哺之心,接纳父母的不完美、经营好自己、给父母多点陪伴,是我们这一生都要践行的孝,也是父母一生最简单的幸福。

往后余生,切记爱莫等、孝莫迟。

愿我们在行孝的路上,道路越走越宽,人生越来越顺。

点亮“在看”,与诸君共勉。

作者:三瓣橘子,本文首发名著听书(ID:dushu3690),同名著相伴,与听书同行,名著君与你一起,听国学经典,品中外名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日随笔‖我不是一个孝子
张韶涵,你身边缺一个曲妖精!
谈孝顺
对不起,我所理解的孝顺就是与你为敌
用“养老思想”思考原生家庭教育:父母想要的生活,也请送给孩子
各国孩子最尊敬的人是谁?一份榜单背后透露出中式亲情的弊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