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案来了|从“无招”到“有招”,高效管理者的“三板斧
转型刚刚好设为“星标

文章更新即时到

 点击上方“转型刚刚好”关注公众号



Part1|第一部分:

厘清标准——优秀管理者的三大标准

何为优秀的管理者?

关于这个问题,见仁见智。无论是早年的科学管理之父泰勒、过程管理之父法约尔,还是决策门派的西蒙、流程学派的哈默,以及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德鲁克,尽管他们对优秀管理者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我们依然能找到大师们的惺惺相惜的部分,那就是目标导向、持续增长、组织健康

标准一:目标导向

所谓目标导向,意思是,优秀管理者的所有管理动作,都指向了目标达成。目标在哪里,管理者的动作就在哪里。绝不三心二意,更不会浪费注意力和时间资源。关于这一点,无论是当年带领苹果走上巅峰的乔布斯,还是说干就干、绝不拖泥带水的特斯拉马斯克,或者是面临制裁挑战,心无旁骛专注于技术突围的任正非,他们都是目标导向的卓越代表。而在企业中,无论一家公司对管理者的评价标准有多少,里面肯定有最重要的一个选项,那就是绩效水平,而所有高绩效的管理者,几乎都是一家公司里目标导向最坚决、最执着的一群人

标准二:持续增长

再看持续增长。这里的重点是持续。事实上,实现某一次的增长并不难,靠勤奋,靠机会,靠努力,靠技术,靠人际关系等等,难的是,如何引领一个组织实现持续增长。持续增长难在哪?难在业务模式,难在流程支撑,难在团队能力。如果业务模式不能匹配客户需求,再好的想法,客户也不会买单,更不要提持续增长了。比如,这几年风头正劲的新能源汽车,有多少造车新势力入局造车,然而,几年过去了,留在场上的又有几个?他们离开的原因有很多,但逃不过的一点是,业务模式不能匹配客户需求,还是停留在“闭门造车”的阶段,业务模式不支撑,梦想只剩下窒息了;

其次,如果流程不支撑目标,管理者再伟大的创意和想法,都无法得以实现,而流程说到底,就是一家公司的资源配置方式,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解决哪些问题、发挥什么作用等等。流程再造的背后,其实是资源的重新配置。比如,很多企业天生占据优势资源,但为什么产品价格高、服务跟不上、竞争力不够强?核心还是资源配置出了问题,流程不支撑目标,除了单靠短期垄断地位赚钱外,一旦完全进入到完全市场竞争的格局,这些企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再有就是团队能力。能力跟不上欲望,这是很多悲剧的起源,而团队能力一旦不支撑,管理者的很多想法无法实现。如何让团队有能力?除了前期的选人用人,最最关键的,其实是管理者的团队赋能水平。比如,前些年,很多互联网公司大干快上,无论是IPO速度还是资本市场估值,都是传统企业所不可比拟的。然而,一旦市场快速切换,风口转向,很多互联网公司很快盛极而衰,这里最大的问题是,风口掩盖了能力不足,一旦风口过去,能力短板就暴露出来,能力跟不上欲望,悲剧就发生了。对管理者而言,让团队成员有干劲、有冲劲、有路径、有策略、有成果,这才会有团队的争先恐后,才会有公司的持续增长。

标准三:组织健康

最后一个是组织健康。没错,我用到了健康这个词。过去这些年,我们见过太多高速增长的企业,但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房地产、新能源、互联网金融、电动汽车等等多个行业,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问题出在哪?答案是组织健康问题。业绩增长是一码事,但业绩增长,并不代表组织健康,比如只有某个单一爆款产品,严重依赖某个单品出业绩,这是典型的不健康;再比如,团队单靠某几个能人实现高速发展,能人在,一切都好办,能人不在,业绩快速下滑,这样的企业,也很难说健康;再比如,企业家很牛,创始人很厉害,天赋异禀,有超强的市场前瞻性和洞察力,也能雷厉风行的执行,然而,企业家之下,团队能力不足,一旦遭遇行业变迁或者产业下行,企业很难有持续增长。

目标导向、持续增长、组织健康,这是衡量优秀管理者的三个关键标准。

Part2|第二部分:

找到症结——那些“没招”的管理者,到底困在哪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其作品《安娜.卡列尼娜》中,这样说道,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同样的,对管理者而言,我们最终会看到,优秀的管理者几乎都是坚守目标导向、持续增长与组织健康的。然而,那些被问题困住、折腾半天没成效、拿勤奋来对冲业绩,希望用加班和开会解决问题的管理者,却是因为各自不同的原因,才把团队和部门管理,搞的一团糟。有两类典型的管理者:

第一类:把问题“外包”给上级

有的是因为能力问题,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那句话,能力跟不上欲望,这是很多悲剧的起源;有的是意愿问题,本来在技术序列发展的好好的,老板发神经,非得让那些不愿意和人打交道的技术专家搞管理,一开始就不情愿,后面的问题可想而知;还有的是因为认知问题,在很多管理者看来,管理多简单呀,就是带大家干活,过去一个人干,现在一群人干,没吃过大鹅,还没见过鹅跑吗,实在不行,就按当初上级搞定我的方式,来管大家。然而,事实证明,此路不通。总之,做不好管理的原因有很多,但症状表现却是出奇的一致,那就是遇到问题总是“没招”,这不仅让团队很着急,也让这位管理者的上级很窝火

比如,一遇到管理问题,只要过去的经验没用,马上就找上级抱怨说,领导呀,这个点我没想明白,不知道该怎么做。其实,遇到疑难问题找上级,这本身无可厚非,很多时候,上下级联动解决问题的效率更高。但这并代表说,一遇到问题就外包给领导,自己不动脑,或者认为上级教自己如何解决问题是应该的。关键是,很多管理者,每次找上级都说“这个点我没想明白”,而且很多过去发生过的事、已经有解决方案的事,也一样会说“这个点我没完全想明白”,这就说不过去了。几年前,在一家企业的半年度战略总结会上,我就听到一位高管气呼呼对那个说“这个事我还没完全想明白”的中层管理者说,既然你没想明白,那就换个能想明白的人,或者我帮你想明白,你把今年的绩效奖金给我。后来,我再去那家企业,就再也没见过那位中层了。

第二类:坐等上级来“救火”

还有一类管理者,遇到问题并不是求助上级,而是停留在原地,任凭问题发酵,或者等着上级来救火。在他们看来,宁肯等着上级来救火,也绝不求助上级,万一上级认为自己没能力,那还得了。于是就捂盖子,绝不让坏消息走漏风声,直的盖子捂不住的那一刻。事实上,最后的问题解决,依然是上级搞定的。只不过,这类管理者,和那种凡事都想不明白求助上级的管理者不同,他们是等到最后一刻,是上级发现问题自己找来的。从问题造成的影响,以及解决问题的成本而言,这类管理者还不如前面那位经常求助上级的管理者。

但事实上,只要组织存在这两类管理者,公司就要反省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后备管理人才梯队的培养问题。无人可用,或者长期只能“矬子里面拔将军”,是出现这两类管理者的温床。明明不胜任,还要推上去,更别说什么“良将如云,人才济济”了。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为什么长期无人可用,为什么总是选择“矬子里面拔将军”,公司的人才培养,到底是短期功利主义,还是长期投资主义;二是企业文化问题,尤其是承担责任这件事,是真的,还是假的?责任到底在谁身上?考核当真吗,考核结果兑现吗?无论是KPI,还是OKR,真的在发挥作用吗?那些看起来特别完善的流程机制与规章制度,真的在发挥作用吗?如果长期是这样,那显然是公司文化出了问题,“没招”一旦变成了中基层管理者的常态,问题就严重了。

Part3|第三部分:

解决方案——“没招”变“有招”,高效管理者“三板斧”

事实上,如果他们(“无招”的管理者)能有招,能解决眼前遇到的问题,也就没有所谓的把责任外包给上级,或者停在原地,等着上级就火了。所以,除了换人之外,回到管理层面,如何让管理者从“没招”变“有招”,这才是真正治本之道。有三个建议给到管理者:

第一,是找准问题,回到目标,才可能“有招”

没错,找准问题,先于解决问题,连问题都找不准,折腾半天肯定没结果。对管理者而言,问题不可怕,哪个管理者不是天天遇到问题?但优秀的管理者都明白,要回到主要矛盾,要抓住关键问题,要回到组织想要的目标。要被目标牵引,而不是被问题牵绊,这才是优秀管理者应有的样子。

如何找准问题?其实,真正该解决的问题有几个特征。首先,这个问题会直接影响目标的达成,且影响的权重较大;其次,这个问题不解决,会连带引发其他问题,给组织造成更大的影响;还有,这个问题和自己的管理职责密切相关,而不是那种老生常谈、公司层面长期无法解决、牵扯到方方面面,甚至连自己的上级出马都无法搞定的问题。这一点非常重要,问题都有各自的边界,那种无边无界的问题,并不是因为管理者有一腔热血就能解决的了

以马斯克为例,在SpaceX创业早期,马斯克就找准了“火箭能否可回收”这个关键问题,一旦这个问题解决了,后面的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再比如当下的万科,其实面对的并不是利润问题,万科去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仍有121.6亿,但短期现金流出了问题,偿债压力很大,千方百计解决流动性问题,后面的股债双杀、评级下调、融资受限、外债爆雷等问题,才能得以解决。找准问题,回到目标,这是管理者“有招”的第一步

第二,是厘清思路,找到策略,才可能“有招”

如果目标清楚,问题也清楚,那么接下来就要解决问题了。对很多管理者而言,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是自己的执行力强不强,而是脑子里没思路、没想法、没策略。那么,我们接着追问,为何面对问题束手无策?本质上是能力问题,但能力不是一定养成的,难道能力不够,这问题就不解决了?换个思路想,难道不可以整合资源吗?难道不可以借助外力吗?谁规定解决所有问题全靠自己?

所以,对管理者而言,在找准问题的前提下,需要做两件事:一是解决问题的路径和策略,可以是自己过去用过的策略,也可以借鉴别人的策略,还能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应用麦肯锡的MECE法则,通过逻辑拆解或者问题树的方式,找到尽可能多的策略和方法。这一过程,管理者需要激活过去的成功经验,需要平时关注和了解其他部门的优秀实践,需要群策群力,借助上级和团队的力量,找到更优的解决方案

而这里绕不开的,就是管理者的积极主动、日常积累、举一反三等能力;二是策略选择问题,前面找了这么多策略,到底该用哪一个?总不能随手拈来的,更不能陷入到选择恐惧症。这个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对所有的策略进行评估和排序,选择那个成本低、收益高,或者好落地、见效快的策略。找策略、选策略、把策略执行落地,这几点都很重要。

第三,复盘总结,举一反三,才可能“有招”

事实上,很多管理者遇到的所谓新问题,不过是原来的老问题,换了个马甲、变了个风格,又出现了。所以,这需要管理者透过现象看本质,需要识别出这个问题还是之前的老问题,唯有如此,过去的成功经验才可能被借鉴。

如何做到这一点,其实就是上一次问题解决后的复盘。复盘要深入,要彻底,要能举一反三, 不仅如此,如果还能找到引发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比如流程问题、机制问题、文化问题等等,并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预防这类问题不再发生,那么,下一次就不会受类似问题所困了,因为你已经到了预防问题出现的水平了。然而,话是这么说,为什么很多管理者经常做复盘,但老问题还是重复出现?

这就和复盘走过场、走形式、停留在表面,没有触及到根本有关。孔子讲,不贰过,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回到问题的本质,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找准问题。要从目的、目标、过程、流程、机制等层面,进行深入的复盘总结,这个能力练好了,管理者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也就提升了。比如,华为之前受到过被卡脖子的痛苦,后来才有了2012实验室、海思芯片、鸿蒙系统等等,吃一堑长一智;再比如,小米手机也曾遭遇产能和质量问题,但后来雷军带领团队深入供应链一线,从源头层面解决问题,奠定了后来小米在供应链、产业链上的生态优势。

找准问题,回到目标;厘清思路,找到策略;复盘总结,举一反三。从“没招”变“有招”,这样的管理者谁不爱。

(全文完)

点击下方“转型刚刚好”关注公众号

转型快人一步,职场少走弯路

▲ 点击上方“转型刚刚好”关注公众号
点赞/转发/评论/吐槽,怎么都行


转型刚刚好 热点文章
TOP1:新年献辞|2024:吾心归处,向阳花开
TOP2:方案来了|开年打胜战:企业如何开好“战略两会”
TOP3:真相来了|造车向左,AI向右:苹果暂停“造车”的三个真相
TOP4:方案来了|管理者如何走出“越勤奋越低效”的陷阱
TOP5:方案来了|用光明反击黑暗:理想MEGA的三个战场
TOP6真相来了|勇敢者游戏:华为“造车”的三大挑战
TOP7:方案来了|高处要胜寒:“一哥”比亚迪要过三道坎
TOP8:方案来了|解决“等靠要”,就用这三招
TOP9:福特转型:是时候重回亨利·福特路线了
TOP10:真相来了|雷军造车,小米SU7的三场战事

转型新观察  热点视频
TOP1:Cybertruck开启交付,皮卡市场迎三大改变
TOP2:Open AI开除创始人,董事会里硝烟弥漫
TOP3:八年内送人类上火星,马斯克要建月球基地
TOP4:1094天造车,小米Su7的“百团大战”(上)
TOP5:阿里改革P序列,内卷时代怎么活
TOP6:苹果放弃“造车”?这可能是个误会(上)
TOP7:Sora不是视频工具,而是产业革命(之一)
TOP8:从登顶到卫冕:比亚迪的三大挑战(之二)
TOP9:MEGA这场仗,理想要打赢(上)
TOP10:马斯克又要搞事情,成了xAI意欲何为

管理麻辣烫  TOP 10 视频
TOP1:战略解码不复杂,三个抓手是关键
TOP2:目标刻在钢板上,计划写在沙滩上
TOP3遇到“等靠要”员工,管理者该怎么办(中)
TOP4:从管理向经营转型,三个策略非常重要
TOP5:警惕职场更年期,三个策略来应对
TOP6:方向只能大致正确,组织必须充满活力
TOP7:业务创新无响应,团队沉默为哪般
TOP8越勤奋的管理者越低效?(上)
TOP9:要远离大公司病,字节跳动有三招
TOP10:将军赶路不追小兔,聚焦目标避免花心

管理避坑指南  TOP 10 视频
TOP1:授权这事不简单,先过自己那道坎
TOP2:新员工留不住,真的是因为薪资低?
TOP3:怨天怨地怨空气,为何总是外归因
TOP4:新年又定新目标,讨价还价为哪般
TOP5:绩效面谈有障碍,根源还在面谈外
TOP6:警惕管理近视症,资源导向打胜仗
TOP7:复盘不是走过场,表面文章没效果
TOP8:争功诿过伤团队,透支信任难复原
TOP9:潜力要变真绩效,人岗匹配是前提
TOP10:总有员工想躺平,不想进化是假象

转发,点赞,在看,一起“转型刚刚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提高下属执行力只需八步骤
销售业绩低的八个原因,找准病根是关键
管理者的角色认知
为什么战略清晰,结果却不好?关键是策略性思考
管理者如何保证拿到好结果
华为中层管理干部团队执行力与领导力提升培训课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