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魏书生:课堂教学后我特别讨厌写“反思”,这就是瞎闹腾
userphoto

2024.04.26 辽宁

关注

在这个追求效率与结果的时代,我们往往被各种形式的“反思”所包围。尤其在教育领域,每一堂课结束后,教师往往被要求写下所谓的“教学反思”。然而,对于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而言,他却对此持有一种近乎厌恶的态度。他认为,这种所谓的“反思”很多时候不过是瞎闹腾,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并无实质性帮助。

魏书生一直秉持着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他主张教师应将精力集中在课堂教学本身,而非过多纠缠于形式化的反思。他认为,真正的反思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的过程,而非刻意为之。

在魏书生看来,课堂教学后的“反思”往往过于形式化,缺乏真正的深度和针对性。很多时候,教师只是简单地回顾一下课堂内容,然后写下一些空洞无物的话,这样的反思又有什么意义呢?它既不能帮助教师找到教学中的问题,也不能为改进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魏书生进一步指出,课堂教学后的“反思”往往忽视了教学实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每一堂课都是独一无二的,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环境的变化等等。因此,简单的反思往往无法准确反映教学的真实情况,更无法为改进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课堂教学后的反思呢?魏书生认为,真正的反思应该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它应该贯穿于教师的整个教学生涯。教师应该时刻保持对教学的敏感和警觉,不断观察、思考、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之道。

同时,反思也应该是一种开放的过程,教师应该积极与其他教师交流、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他人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灵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学反思的价值,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课堂教学后反思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适当的反思确实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但是,我们应该明确一点:反思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因此,我们在进行反思时应该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

综上所述,魏书生对于课堂教学后写“反思”的厌恶并非无的放矢。他所反对的是那种形式化、缺乏深度的反思,而提倡的是一种真正基于教学实践、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的反思。我们应该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在追求教育进步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务实的态度。不要盲目跟风、追求形式化的反思,而是应该根据自身的教学实际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反思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育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题“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书
2015暑假教师优秀读书笔记(读后感)一等奖作品展
魏书生课堂教学的六个步骤
“农村小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初中思想政治课老师如何指导学生自学》课题研究方案
论以校为本教学研究的三种基本类型-余文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