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一词来源周易
很多人天天在讲文化,说文化,似乎什么都可以与文化挂上边。但是你知道什么是文化吗?“文化”一词是从哪儿来吗?
       其实,“文化”一词最早出自《周易》,《易》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那么《易》又是什么呢?
         《易》通常被认为是中华科学、思想文化的源泉。作为儒家六经之一的《易经》,最早提出“天文”的定义。
         《周易》虽然成书于战国时期,但他表达的确实是周代型成的天命思想。《易.系辞》说:“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等等,西周萌生的阴阳思想,对中国天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西周是中华古典文明的全盛时期,他的物质,精神文明对后世历史的发展有很深的影响。
           阴阳思想与后来在战国时期形成的“阴阳家”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中国文化的众多流派中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主要是儒家和阴阳家占统治地位。汉武帝独尊的儒家不是纯粹的孔子的儒家思想,而是儒家与阴阳家的合流!
           关于《周易》,让我们再多了解一点历史命脉,其实《周易》也有很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被后人称为河图、洛书的东西,是烧灼卜骨的表现,是远古先民在长期生活和占卜的实践中感悟出的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互相串连、互相渗透的反映。相传伏义氏将其归纳总结,对蓍草反复排列,而画为八卦,将天地间万物的现象都包括于其中,这是原始的易。
        如今也就学者认为《周易》是西周周文王所著。据说经过周文王的悉心钻研,将其规范化、条理化,演绎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有了卦辞、爻辞,人称《周易》。它以简单的图像和数字,以阴和阳的对立变化,来阐述纷纭繁复的社会现象,显示成千上万直至无穷的数字,具有以少示多,以简示繁,充满变化的特点。有人认为《周易》是从从客观世界的辩证发展中抽象出了理论上十分丰富的朴素的辩证法。
      孔子对《周易》也是很有研究的,《周易》对孔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旧说到春秋后期,孔子对《周易》进行解释和论说,完成十翼,即《易传》。《周易》发展成为一部内容博大精深的阐述宇宙变化的哲学著作与孔子的研究与编辑完善是分不开。儒家思想里的也吸收了《周易》的精华和合理部分。中华文化的生命之源来自于《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序言
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荀子等各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张涛:论《易传》的成书与学派归属
读懂易经天书,遵从宇宙规律
孔子得道于老子之启发——孔子与《易传》金...
关于《周易》学派归属问题的新认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