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经典、分析、案例1(学中医辨证来这里)《四》

中医、经典、分析、案例1(学中医辨证来这里)《四》

今天再写一贴,以后就慢慢来吧。坚持就是胜利。
这两天南极雪龙号被因的过程,大家也许都听说了。电视也详细说了。里面海洋那个主任说了一句话,给我很大的动力。
他说:一个失败者,关键不是在他失败了,而是他差一点点就成功了。
这句话细细想想很有道理的。
接着学习感悟吧。
2.3.6.3脾虚证
1、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我习惯称为朴姜半甘人参汤)
第六十六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厚朴半斤(炙,去皮),生姜半斤(切),半夏半升(洗),甘草二两(炙),人参一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条说的很简单,发汗后,腹胀满者,朴姜半甘人参汤主之。意思就是腹胀满者,用朴姜半甘人参汤主之就是了。
中医针炙理论里有句话是: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颈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大意就是腰背找委中,因为委中是太阳膀胱经的要穴,什么穴忘了(井荥输原经合),肚腹的毛病找足三里,这里的三里是指足三里,虽也有手三里。后面就不说了。
经过前面的学习和体会,对医圣的这些药,大体上也有个体会了。厚朴:宽胸理气,生姜和胃止呕,半夏也是辛温的,常和生姜合用来和胃止呕,炙甘草,后世有一个国老膏,说的就是炙甘草,和事老吗。人参益气生津。
我觉得主要是学医圣为什么用药这么精简。连一味多余的药都不多加,这是我们非常值得学习的哦。
本方是,厚朴半斤,生姜半斤,半夏半升,炙甘草二两,人参一两。组方简单。含义深刻。用于脾虚气滞的腹胀满等情况。
按我的想法,一般脾虚则湿滞,这里生姜和半夏就是化湿的药,厚朴宽胸理气,但这里没有用破气的药,注意理气与破气不是一回事的。而这里没有用茯苓和白术,我觉得这两个药也是对湿邪内留的情况也是很合适的。为什么医圣这里没有用茯苓和白术呢。如果加上这两个药不是更能全面一些吗。
如果真人版主或其它高手看到这里的话,能不能就这个问题讨论一下呢。朴姜半甘人参汤加茯苓和白术会怎么样???这里都不敢说再加泽泻,猪苓之类的呢。
医案:
叶某某,男,39岁。1973年8月10日就诊。患者行胃次全切除术后,恢复良好。惟出院后逐渐感觉胃腹痞满,嗳气频作,大便不畅,虽少食多餐以流质软食为主,亦感痞满不饥,病情日见明显。脉象细弱,舌白润。病者虽属手术之后腹胀满,但与(伤寒论)(发汗后,腹胀满)对照,病因虽不同,而病证相同,故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味论治。党参12克,法半夏9克,枳壳6克,厚朴9克,炙甘草6克,佛手片9克,广木香6克,生姜片3克。5剂后,自觉气往下行,腹胀、嗳气大减。继服至20余剂,每隔一至二日服一剂,治疗二个多月一切正常。一年后腹胀未发作,消化良好,体略发胖。(新中医药杂志1977年第6期)
看这个医案,我第一个要看的是方子。朴姜半甘人参汤:厚朴半斤,生姜半斤(医圣很爱用三两的,这里重用再加五两,到半斤(原因就是半斤八两吗)其嗳气厉害,重用生姜到半斤),半夏半升,炙甘草二两,人参一两。
这里的方药为,厚朴9,生姜3,半夏9,炙甘草6,党参12,(枳壳6,佛手片6,广木香6),我感觉其生姜用量是不是有点少,因为郝万山的视频里说过,咱们是开药的,而不是做饭的,生姜量该大的就要大,后面的三个加味药属于行气止痛的。
医案里说,5剂后才自觉气往下行,如果生姜量大一点,会不会效果更快一点呢。效果是很好的。
其实前面我分析的时候,就有点想说,这个方子偏于气滞的,如果是湿滞重一点,我觉得应该加上茯苓和白术的。
我本人最爱用参苓白术丸或散来健脾利湿,小儿爱用也是健脾散之类的,效果还是很好的。
我觉得这里当细细体会气滞与湿滞的区别。
2、小建中汤证
第一百零二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掰),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胶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这条得与前面的方子做一下比较,我前面的贴子刚分析了适于心悸与脐悸的四个方子:桂枝甘草汤方,与桂枝加桂汤,还有苓桂甘枣汤与苓桂术甘汤。
桂枝加桂汤是治疗奔豚已发的病证。
桂枝甘草汤是治疗汗多亡阳之心悸。
苓桂甘枣汤是治疗脐下悸动不安的情况。
苓桂术甘汤是治疗心阳虚肾水动,起则头眩,脉沉紧的情况,感觉水寒之气更重一点。
而这里又说了个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医圣真是麻烦!!!何不弄一个方子就行了,还弄这么多方子来让后人自我烦恼。
桂枝甘草汤是: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顿服。(这里当与本方详细区别)
这里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胶饴一升。
首先与桂枝甘草汤减桂枝一两,加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胶饴一升。
其次与桂枝汤区别在于芍药加倍,再加胶饴一升。为什么医圣不起名为桂枝加芍药汤或桂枝加芍药胶饴汤。却又另立名字为小建中汤。
第一个重点当是芍药倍用,芍药酸甘入阴,缓急止痛,胶饴也就是饴糖,甘味入脾。中焦阳虚而生烦,在伤寒论里,烦和燥是两回事,烦为阳郁而生烦,燥我觉得兼实证。烦兼虚证。这是两个不同点的。虽烦和燥很像,但其本质是不一样的。
小建中汤也是非常有名的一个方子,所以我们当深加记忆。
桂枝汤倍用芍药,加胶饴一升。一想到和桂枝汤的区别,就觉得医圣很麻烦!!!(这是对医圣尊敬的说法哦)还另立名字,以显示小建中汤的重要性。
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在建中汤前面加个小字呢,也是而寻问的哦。
后世还有一个补中益气汤,现在好多人都用补中益气汤,我也常用,却很少用小建中汤。
有机会当把小建中汤与补中益气汤详细辨别分析,有知道的高手不妨说一下。
3、桂枝人参汤证
第一百六十三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这个字原贴子里打错了,是笔误哦)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桂枝人参汤方
桂枝四两(别切),甘草四两(炙),白术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枝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看到这一条,我想起来了,我在葛根苓连汤的学习体会里面未悟道先生说是桂枝人参汤证。原来这里也有个协热利呀。
第三十四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黄芩三两,黄连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这两要区别在哪里呢,上面是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还利下不止,下面是太阳病,桂枝证(应以汗法解表,和外证未除差不多吧),医反下之,利遂不止(与上面差不多呀),脉促者,表未解也,而上面是心下痞硬,表里不解用桂枝人参汤方。下面是喘而汗出者,葛根苓连汤主之。
共同点都是表不解,医反下之,而形成下利不止,兼热。
不同点是上面(这里上面指本方:桂枝人参汤,下面指葛根苓连汤)心下痞硬,兼表里不解。用桂枝人参汤主之。
下面是脉促表未解,汗出而喘者,葛根苓连汤主之
这里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桂枝人参汤里,桂枝四两(别切),这又在提示着什么呢。
里面没用芍药三两或是六两,却加了白术三两,干姜三两(干姜偏温,生姜偏辛,干姜与附子同用称四逆汤)
上面五个药,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意思煮了好长时间的,再加桂枝煮取三升,桂枝煮的时间比别的药少,偏于温中效果的。还有服法是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意思是不是白天两次,晚上一次呢。
中医有个说法那就是以方测证,还有就是以证测方。
从方药来看,就是桂枝人参汤偏于温中解表,而葛根苓连汤,偏于清里热解表。
两者虽都为协热利,但治疗方法和用药却完全不一样的。
葛根偏于解太阳经气不舒的情况,而桂枝温通心阳效果较好。
下面抄书上一段话,来总结一下:
伤寒有关表证误下而致下利不利的有两条,一个是桂枝人参汤,另一个是葛根苓连汤
桂枝人参汤是表不解里虚寒,表里皆寒的协热利。
葛根苓连汤是表不解而邪内陷,表里俱热的协热利。
前者当辛温解表,温肠止利;后者当辛凉解表,清热止利。
再回顾一下方药:桂枝四两(别切),甘草四两(炙)(桂枝甘草汤再加甘草二两也),白术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后面三药偏于温中,白术偏于止利。
分析到这里心里好像有一线阳光出来。
葛根苓连汤的协热利:其下利当有热像,大便秽污,臭气很重的情况,表里俱热。
桂枝人参汤的协热利:其下利当有虚寒像,大便清稀兼长,兼有表寒之像,上面说是表里俱寒。
上面的表热不壮热,而下面的表热不寒热(不知道这里的两个发热能体会的了吗,我是体会了,可能说不清吧)
分析到这里又想起一下方子来,那就是丁桂儿脐贴呀,我平素对这个药还是很爱用,或是很看中的。这个桂枝人参汤又有什么区别呢,想想不难发现,桂枝人参汤兼有表寒的情况,而丁桂儿脐贴则没有表寒的情况,单纯是中焦虚寒下利的。
医案:
谭某某,男,36岁。患者素患胃痛,反复发作,经胃肠钡餐检查,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近月来胃脘隐隐作痛,以常发作,以饭后二、三小时及夜间尤痛。右上腹部有明显压痛及痞满感,口淡无味,时泛清水,胃纳欠佳,神疲乏力,大便正常,小便较多,脉迟弱,苔薄白。此为胃虚气寒。治按温中散寒,方用桂枝人参汤:党参15克,白术15克,干姜9克,炙甘草9克,桂枝12克(后下)三剂,每日一剂。二诊服上药后,胃痛已止,饮食如常。但停药后胃痛又复发,痞闷喜按,小便较多,脉迟细,舌淡,苔薄白。仍照上法治之,拟第一方减桂枝3克。服药3剂后止痛。以后按上方继续治疗,服到胃痛消失,不再复发。(老中医经验选
看到这个医案,感觉很好,中焦虚寒,或用小建中汤,或用桂枝人参汤,方药很好,中医只要辨证正确,用药还是很有效果的,并且后续很稳定。
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病人有十二指肠溃疡,这个细节,按说是热性的,因为西医认为发炎就是热性的,却不知道虚证也有发热,其治疗方法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个贴子里我觉得葛根苓连汤证与桂枝人参汤证很是难辨的。不知道未悟道前辈看到这里会不会有点心得呢。
贴后语:
这两个方子如此难辨,医圣如此详细的写了出来,同为协热利,同样为表证误下所致下利,而医圣却立两个方子来治疗,其实咱们分析透了,也就是得两个方子的吗,不然病情本质不一样,怎么可能用同一个方子呢,桂枝人参汤这个医案来说,医生如果用小建中汤都是可以的,其马大方向是对的,我觉得加点芍药也不错,但是就是不能用葛根苓连汤喽,那样方向就错了。
看到论坛里面好多医生连一个感冒的寒热都分不下样子,更何谈协热利来辨别寒热呢。
所以我们不要整天觉得拿了医师证,就万事大吉了,就是一个很高明的医生了。我觉得咱们应该细细钻研医道才是真的。
至于医患关系的紧张,不是咱一个医生两个医生能解决了的。只有咱水平提高了,辨病准确了,用药无误了,那样不是能更好的减少一些不应该出现的紧张情况吗。
关于医患关系的紧张我有两点建议:
第一个,医生要不断提高自我医学水平,这是正事。
第二个,是大环境形成的,这个咱管不了,也弄不了。但是我看到了希望,前天的新闻频道不知道有多少同道中人看了。里面内容就不说了。用三国演义开头的话来说就是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个东西烂到不能再烂了,就会有新的东西出现了。就像一条路一样,烂的不能再烂的时候,一条新的柏油路就会有了。
现在正是冬天,那春天还会远吗?这个答案大家都知道的。
所以医生还是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才是正事。

2.3.6.4肾阳虚证
1、干姜附子汤证
第六十一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这一条没有说是太阳病,但言外之意是太阳病,太阳病正确治法是发汗,而这里先下之,已经是误法了,后又发汗。我觉得用汗法本没什么问题,但这里下之以后,又发汗,使汗出过多,出汗过多亡阳,出现了白天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这后面的真不好分析的),白天为阳盛,加之体内虚阳鼓动,才出现烦躁不得眠,按说白天是不应该睡觉的,这里却说不得眠。主要是说烦躁的厉害,晚上阴气盛,弱阳无力抗阴,才显得夜而安静。后面不呕,是说没有少阳病,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往来寒热,胸胁苦闷,默默不欲饮食等,少阳之病多喜呕,这里说不呕,是在鉴别有无少阳证的情况。不渴,是在鉴别有无阳明证的情况。无表证,就是在鉴别太阳表证的情况。脉沉微,说明里阳不足,无力鼓动血脉,才出现脉沉微。说到这里,我老感觉脉像之沉微,当分开来看吧,一是沉,二是微,沉主里症,阳虚阴盛。微说明脉细,病人正气偏弱,才说脉微。身无大热者,一是鉴别太阳表证之发热,二是鉴别阳明里实热证之发热。从总的来看,这里的情况是体内阳气不足,在白天靠阳气鼓动,与阴邪相争,才引起的发热,但因为阳虚无力抗阴,所以这个时候的身体发热势不高。
说到这里的发热,我们前面也总结过,发热大体上的几个分类。
一个是太阳表证的发热,表虚发热比表实发热低。(说到这里能不能感觉到这里的身无大热也是虚证之发热呢,因为实证的发热比虚证的发热厉害,更高),或许就是低热的情况。
一种是阳明之实热,阳明多实证,所以其发热不壮热,是从里到外的那种热,从上面括号里的话又能体会到实热比虚热厉害。
医圣就是医圣,说话也不多说一个字。
这里脉像沉微,(说明里证),身无大热(鉴别为虚热),无表证(说明不是太阳症,不是太阳表虚也不是太阳表实,后世的有一份恶寒就有一分表证,可以体会体会),不呕,(说明没有少阳症,也就是没有往来寒热,也就是没有寒热交替现象),不渴(说明没有阳明之实热),病人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白天烦躁不得不行,而晚上安静。
通过以上的鉴别,说明是真阳虚所致。而医圣用的方药是干姜附子汤。
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破八片,去皮),用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
桂枝甘草汤也是顿服,那是温补心阳的方子,出汗过多伤心阳,所以用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顿服。
这里又是顿服,并且是用干姜一两,附子一枚。说到这里有好多问题在我脑子里转悠。
第一个干姜附子汤和四逆汤基本就是一样的,按我现在的水平来讲,就是一样的,不就在四逆汤里多了味炙甘草吗,这里医圣都不愿多加一味炙甘草,可见他用心是多细,而且两方之名也不一样呀。
四逆汤: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炙甘草二两(摘自三百二十三条后的四逆汤)
四逆汤仅仅比干姜附子汤多了干姜半两,再多了炙甘草二两而已,方名却已发生质的变化。
现在好多中医大夫,包括我,都觉得炙甘草是个和事佬,有事没事,方后都加点炙甘草二两或10克之类的。还说的好,调和诸药,而这里医圣对和事佬都这么扣门,看来我们还是太粗心了。凡事都要细研其理的。能不多用就不多用,哪怕是一点点。
第二个,关于附子的问题,我觉得附子就像西医的强心剂,在中医里面那是大温之品,回阳救逆的良药。对了,这里为什么没有说用乌头,而说是附子,乌头和附子是一个东西,一个是炮制过的,一个是没炮制过的,附子有毒,现在多用的制附子,而他这里说附子一枚,后面还说生用,这里就很纳闷,是乌头还是附子呢,乌头比附子温阳效果更厉害的,且毒性更大。这里有问题,如果有好学者,看到这里,可以探讨一二的。
后面的服药方法也没有说附子先煎之类的话,在麻黄诸汤里还有麻黄先煎或后煎呢,这里对附子这个大温且有毒性的药物怎么没说附子先煎去除毒性,再入干姜呢。
附子这个药怕也是因为伤寒论才让其名扬天下,之后附子用量大增,其药品质量也就有了很大问题了。我看过一篇报道说过附子这个东西也就是乌头,在收获季节,其时间很短,好像天气很热,保护不好,或是做不过来,很快就坏了。当地药农,为了能延长时间,用硫磺还是甲醛之类的药液进行防腐处理。
现在很多大中医家都喜欢用生附子还是生乌头呢。就是怕附子这药有假。大家可以百度一下,就知道了。
干姜附子汤就是温补肾阳的。
现在要是问一个中医大夫,干姜附子汤和四逆汤的区别在哪,怕多数人都会说是一样的,或根本不知道干姜附子汤吧。
干姜附子汤没有四逆汤那么响亮的名字,但医圣的用意又有几人能知呢。
上面说到温补肾阳的时候我又想起了另一个方子,那就是金匮肾气丸,因为在六味地黄丸是补肾阴的(一地二山泽茯丹,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这是我学了好长时间才想通的,金匮肾气丸是温补肾阳的。这里又引出了汤,丸,散,膏的区别了,汤来的快,慢性病的多用丸和散,外用多用膏。其用法是不一样的。
金匮肾气丸的成份(百度的,拿来参考学习)
组方熟地黄四两,忌杵膏;白茯苓去皮乳制,三两;山茱萸酒润,去核;干山药微炒;牡丹皮酒洗,微炒;泽泻去毛,酒浸,焙干;车前子微炒;川牛膝酒洗培干;肉桂去皮忌火,各一两;附子如法制熟,五钱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白滚汤送下三钱。忌萝卜。
先哲谓土为万物之母,水为万物之源,身中所最重者。脾虚则土不能制水,肾虚则水不能安位。故逆行而泛滥于皮肤之间,因而攻逐虚虚之祸,殆不可言。八味丸脾肾要药,佐以车前,泄太阴之水,牛膝开少阴之窍。故服之其小便如泉,而取可遄已,又无损于真元之气也。
由此可以看出金匮肾气丸之温补肾阳之力小于干姜附子汤的。
还有我这段时间给家人用的四神丸,
四神丸主要由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大枣组成。本品为浅褐色至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成而带酸、辛。功能主治:温肾散寒,涩肠止泻。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症见肠鸣腹胀、五更溏泻、食少不化、久泻不止、面黄肢冷
四神丸和金匮肾气丸都是温补肾阳的,但四神丸重在温补肾阳以止泄,而金匮肾气丸重在温阳利尿吗(分析的不知道对不对,还望高人指点)。
2、茯苓四逆汤证
第六十九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四两,人参一两,附子(原文笔误:了了)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这条字数太少了,太精简了,重点在病仍不解四个字,汗下之后,形成的,病仍不解,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太阳表证不解,或是病人的难受还没好(难受这里是指病,不知道具体部位,只说是难受),或是第二种,太阳表证已解,而其它病证又出现,书上说,这是病情有新的变化而不是太阳病不解。
看其方药,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炙甘草二两,(前面这三个药不就是四逆汤原方吗),再加茯苓四两,人参一两。
而苓桂术甘汤的方药是: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术,甘草(炙)各二两
桂枝人参汤的方药是:桂枝四两(别切),甘草四两(炙),白术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
桂枝加芍药生姜和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桂枝三两,芍药四两(三加一),生姜四两(三加一),炙甘草二两,人参三两。
我把这三个方子弄出来的目的是看看医圣的用药思路,苓桂术甘汤里有茯苓四两,桂枝人参汤里有人参三两,新加汤里也有人参三两。看看茯苓四两和人参三两都能干什么呢。
苓桂术甘汤是治心阳虚肾水动,起则头眩,脉沉紧的情况
桂枝人参汤是治疗协热下利之中焦虚寒下利的情况的。
桂枝新加汤是第六十二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之感冒的情况。
茯苓利水,健脾宁心安神,人参益气生津。
这里发汗又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还应该兼有脉沉,下利(虚寒下利)脉微细等的情况的。医圣没有说出来,但我们应该分析出来的。
这里是茯苓四逆汤就是回阳益阴的。
医案:
段某某,素体衰弱,形体消瘦,患病一年余,久治不愈。证见两目欲脱,烦躁欲死,以头冲墙,高声呼烦。家属诉:初起微烦头痛,屡经诊治,均用寒凉清热之剂,多剂无效,病反增剧。面色青黑,精神极疲惫,气喘不足以息,争汗如油而凉,四肢厥逆,脉沉细如绝。拟方如下:茯苓30克,高丽参30克,炮附子30克,炮干姜30克,甘草30克。急煎服之。服后烦躁自止,后减其量,继服十余剂而愈。(中医杂志1965年第4期)
这个医案,第一个问题烦躁欲死,虽说烦躁为阳性情况,但好多医生用了寒凉清热之剂,多剂无效,病反增剧。这就是我一再强调的一个高明的医生要学会反思,是不是理法方法不对,就是思路不对。
这里的烦躁和阳明的烦躁很像,大概好多医生按阳明之实热治之,其效果是越来越重,那我们医生反思之后,就要想到还有另一种情况那就是阳虚之烦躁,虽说都是烦躁,但是还可以鉴别出来的。不知这个病人晚上情况怎么样,应该是昼日烦躁夜晚安静。
第二个问题,面色青黑,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情况,五色,青赤黄白黑,青主肝,赤主心,黄主脾,白主肺,黑主肾,如果后面的医生能发现这个情况面色青黑的话,就应该能想到是肾阳虚引起的,就不应该再用寒凉清热之药了,就应该用温肾回阳之药了。为什么他们为什么没发现?
面黑,除了正常的色黑之外,病态情况下我们都应该想到是肾阳虚的问题了。这里不能拿黑人来看问题的,因为他本色就黑,和这个病态黑是完全不一样的哦。
精神极疲惫,气喘不足以息,可见情况很是严重的。急(原文笔误,应为急字)汗如油而凉。
这里我想说一个汗出油的问题。
我不知在哪看过一个故事,说是一个学中医的朋友写的,是他爷爷在临终之时,给他说的什么叫绝汗如油的例子的。他爷爷临终之时浑身出汗,出汗如油,就拉着他的手让他摸,让他一定要记住什么才是绝汗如油。所以他记得很是深刻,是他爷爷在用最后的机会让他体会中医所说不是虚言呀。阴阳离绝,绝汗如油。凡是看到这里的人当深加记忆,绝汗如油,虽说没多少机会能见到,但一定要知道这个情况的存在。
再后就是四肢厥逆,脉沉细如绝。可不得已经到了危重的时候了。
看其处方,茯苓30,高丽参30,炮附子30,炮干姜30,甘草30,急煎服之。如果这时再用寒凉之药,怕这个病人就要完蛋了。那时是病人的悲哀还是医生的悲哀呢。
服后,烦躁自止,后减其量,继服十余剂而愈。
为什么要减其量呢,当时是危重情况,不大量用温热药不足以回阳救逆,不足以挽回病人的生命,烦躁自止后,病人身体很虚弱,不能再大量用温热药了,只能减其量,慢慢来。最后服十余剂而愈。
真是很好。这个医案不错。
我在回复任版主的温阳与育阳的贴子里说过,一个好的医案那是多方面促成的,如果这个病人不是让这个医生来看,这个病人也就完蛋了,也没有这精彩的医案了。
有的人或是西医大夫不相信中医的理法方药,但中医的道理,方法,用药,那是经过实战来的,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又指导着实践。如果没有把道理分析清楚就想着用药,那是很可怕的。
伤寒论两千年来,有多少人在学习,在研究,才把它推为方书之祖,才把张机字促景尊为医圣。他的想法又有几人能体会到呢。如果能把伤寒研究一二,那就是名医大家了。
你要真能把伤寒研究透了,那就算是医圣后有来者了。
一个医生一定要学会反思。用药一定要谨慎。
医圣炙甘草就不愿多加一点,再想想我们的用药吧。
3、真武汤证
第八十二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方:
茯苓,芍药,生姜(切)各三两,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这个方名如雷贯耳,太出名了。真武汤,青龙汤(大青龙和小青龙),白虎汤,黄土汤(来源《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黄土汤成分为甘草、干地黄、白术、 附子 (炮) 、阿胶 、黄芩 (各三两), 灶心黄土( 半斤),用以温阳健脾,养血止血。)应该还有一个朱雀汤的,不知道为什么没有,那应该是流传过程中丢失了。人类一大损失呀!!!
经过近来的分析,医圣怎么可能没有朱雀汤呢。
其起方名都是很有哲学意味的。中国文化,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中厚土。那是多么重要呀。
这条我说的没有书上的好,抄一段原文吧
太阳病在表,本当发汗,若误发虚人之汗,或汗不如法,必内伤少阴阳气,(也就是肾阳被伤),而病不解。若虚阳外越,所以其人仍发热。肾主水,靠阳气以蒸腾。今少阴阳虚,水不化津而泛滥,上凌于心,则心下悸;上干清阳,则头目眩晕。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虚阳不能温养筋脉肌肉,反受水寒之邪浸润,则身体筋肉跳动,振颤不稳而欲仆地,治以真武汤。
不知大家能看懂不,我是心中了了然,指下难明,分析不下这样好。说不了这样经典。
肾阳虚,肾水动。说到这里又想到了苓桂术甘汤。
第六十七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先看真武汤的用药:茯苓三两,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白术二两,附子一枚。
苓桂术甘汤的用药: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白术二两。
在前面苓桂术甘汤的里面说过,六十七条从脉沉紧之后,为真武汤证,之前为苓桂术甘汤证。
苓桂术甘汤是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
真武汤心下悸,头眩,身瞤动(与发汗则动经的动经差不多),振振欲擗地也。
苓桂术甘汤的肾阳虽虚但没有真武汤的厉害。这两个方子都用茯苓四两,都用白术,一个用桂枝三两,主要温补心阳以化水,一个是用附子一枚,以温肾阳以化水。
在前面就有人说过那个医案用真武汤的的吧,这就是真武汤和苓桂术甘汤区别不开的原故。
今天就写到这里吧,头都痛的不行。太绕了。
下来写点贴后语吧:
今天看了看书,感觉后面还长的多呢,太阳病篇都这么难,真是的,后面还有蓄水证,还有蓄血证,还有痞证,还有结胸证,太阳病都这么难,再后面还有其它五经病变呢。感觉很是头大。不过现在我也绕在里面了。有时候都想说粗话。医圣真是的,就这几个药,在这儿弄过来弄过去,却治了那么多不同的病。唉。
所以我前面说过,医圣这所以被这么多人所尊敬,主要是他不光说了正确疾病的治法,最重要的是对多种误治以后的不同变证也说了治法。如果他伤寒论就说了太阳中风用桂枝汤,太阳伤寒用麻黄汤,其它不说了,那估计就不会这样有名了,不会被尊为医圣了。
他把不同的误治方法都告给我们了,我们却还分不清苓桂术甘汤和真武汤的区别,不知道什么情况下用苓桂术甘汤,不知道什么情况下用真武汤,你说我们要差多少呢。
还有前面的协热利的葛根苓连汤和桂枝人参汤,两个都是治疗协热利的,而却又本质是不同的。如果一个医生连这都分不清,那临床上还如何对病人用药呢。
医圣已经给我们详细的分列了什么情况用什么方药,而我们对这都理不清,还谈什么我们自创造方药呢。真是拿着金子往外扔。
所以学中医就直接学别的还不如学伤寒,慢慢来,总有一天,能把它学会,学通的。当你把伤寒学的差不多的时候,其它的中医各家的思想就了然于心了,如果你学的是其它的枝枝叶叶,反正时间都消耗过去了,最后还得学伤寒,还不如直接就把时间用在伤寒上呢。
这不也是在找敌人的主要矛盾吗。中医的精髓就在伤寒论。咱们就多多学习伤寒论吧。
我知道我后面的路还很长,全书共223页,我现在才学到61页,想想就知道了。
现在我是越来越慢了,好多方子很像,却又不一样,医圣怕当时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才把重要的方子起的名字就不一样,以加重后学之辈的记心吧。
什么四逆辈,什么大承气,小承气,之类的太多了。学着学着就懂了。
头很疼,都是被绕的。唉。

2.3.7阴阳两虚证
2.3.7.1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证
第二十九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之后是越来越难以消化理解,说的太精简了,辩证太细了。我先说说我的看法,之后再抄点原文(怕误人子弟,看看名医大家是怎么说的才好)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
这几个字就太精简了。伤寒病,或是表证,或是伤寒变证。脉浮,是主表。自汗出,说明阳虚,体表阳虚,这大概能想通吧,像太阳中风就是表虚,太阳伤寒就是表实。重点在小便数,小便为什么会次数多呢,那是因为里阳真的虚了,也就是真阳虚,或是肾阳虚,无力摄阴,阴液自流,才出现小便数,说到这里我想到了男性老年人年龄大了以后,小便数,或许就是前列腺的问题,但和这里的小便数很像,另外从中医角度来说,男性年龄大了以后,阳气虚了,这应该是共识的情况。我觉得和这里小便数有没有一点关联呢。(应该有吧,有高人读到这里的说说)。心烦,这两字也是重点,心烦是阳虚的表现,虚阳欲争则烦,注意这里医圣没有说躁,烦为虚证,躁为实证(我觉得是这样的)。微恶寒,这三个字,我觉得当分开来讲,微指脉微,恶寒是有表像或是表证,因为阳虚,无力抗外邪,则会脉微而恶寒,让我们再想想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的原文: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主之。按说如果没有后现的脚挛急三个字的话,到这里为止,我觉得新加汤方是否合适呢。(有看到这里的也说说)。最根本的还是后面的脚挛急三个字,是这句话的转折点,脚挛急说明阴液不足,无以柔筋,才会出现脚挛急。前面分析的是阳虚,并且阳虚的很厉害,已经到了真阳(我认为真阳就为肾阳的)虚损的程度了。像太阳中风证,虽也是阳虚,但只是体表阳虚,并没有这么厉害。这里真阳虚衰,并兼有真阴虚衰,这就成了真阴真阳两虚了。按理说不能用桂枝解表的,不能看有脉浮恶寒的情况就认为可以用桂枝解表,所以医圣这里说了个反字。别外微恶寒也可以理解为有一点点恶寒,这只是字面意思,但我觉得不能这样理解的。医圣说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病人已经真阴真阳都虚了,就不能用桂枝类的汤药来解表了,是错误的治疗方法。说到这里,我们也应该能想到太阳中风之表虚证,仅仅是体表阳气虚而已,体内真阴真阳并不虚衰的,才可以出汗而解。汗为阴液,这里脚挛急了,说明阴液已经不足了,还用桂枝解表,则体内没有阴液以补充,发汗则会四肢厥逆了。
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得之便厥逆,这里便不能作为大小便来讲哦。咽中干,烦躁吐逆者是对用桂枝汤发汗解表的不同层面的说明,阴液不能上滋则咽中发干,心神失于濡养,则生烦躁,阴寒犯胃,胃气不和,则生呕逆。
医圣用甘草干姜汤主之。
1、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就这么简单的两个药,炙甘草四两,干姜二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两次治疗量。
说到这里我心里很是纳闷的,不知道大家和我有同感吗。甘草干姜汤,干姜附子汤,四逆汤,这三个方药区别在什么地方呢,基本就是一样的用药,为什么医圣把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炙甘草二两,称为四逆汤,而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称为干姜附子汤,而炙甘草四两,干姜二两,却称为甘草干姜汤,他是不是有病呀(爱之深,恨之切,我学的如此精细,还望医圣在天之灵不要嫌我的,还望医圣能对我的学习指导一二),这么麻烦,用药如此精打细算,算是最扣门的医生了吧,甘草干姜汤为什么不加附子呢,干姜附子汤为什么不加炙甘草呢。想到这里为什么他被称为医圣,如果哪个医生能用药如此扣门,如此精细,我觉得他离医圣的大门就不远了,想想现在的太夫,想想从古而来的医家们,有几个人用药能扣门到如此地步呢,最重要的还是他给方药的起名学问。这三个方子如此相似,他却把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炙甘草二两称为四逆汤,方名起的如此响亮。可见他怕后学之人不足以认识到这个方子的重要性,也更反应了他对四逆汤的强调程度的。
炙甘草一般医圣都用二两或是一两,用到四两的方子都是很少的。这里医圣重用炙甘草到四两,以和中,以干姜二两以温其阳,没用附子,就是还到回阳救逆的程度,附子比干姜温阳效果更厉害,这里医圣没有用附子。
干姜附子汤加甘草就是四逆汤,前者作用迅速但持续时间不长。四逆汤的持续时间却后延,甘草在这里发挥甘缓的作用:一则使药效温和持久,二则使药物发挥作用慢。这正如调胃承气汤中用甘草来制约大黄芒硝峻裂泻下之性,因为调胃承气汤是泄热而非通便的
上面黑体字为绝世华章写的,还望他不要见怪拿来引用哦。我觉得说的有道理,可以想想的。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以甘草干姜汤回阳,阳回则厥愈足温。之后因为病人还有脚挛急的情况,所以再作芍药甘草汤与之。
2、芍药甘草汤方
芍药,甘草(炙)各四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浮。
本方为芍药和炙甘草各四两,芍药缓急止挛,重用芍药到四两,炙甘草仍为四两,以和中。
服药方法也是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两次治疗量。
服了芍药甘草汤以后的效果那就是:其脚即伸。
分析到这里我又有个问题。
书上说的好,这是治疗步骤的问题,或是治疗顺序的问题,先温中以复阳,后酸甘而复阴。
从这十二个字的意思还能看出来,体内阴阳的恢复情况的。急则先回阳,再复阴,因为阳比阴恢复的快,而阴较滞后。待阳复后也就是厥愈足温以后,再用芍药甘草汤来复阴。这是一个治疗原则的问题。后学之人当要记住的。
我想说的问题是能不能把这两个方药合到一块来治疗呢?医圣为什么分步来治呢。因为在中医里,就是在伤寒里,表里同治,内外同治,上下同治的方子也很多呀,这里能不能把甘草干姜汤和芍药甘草汤合到一块来用呢,芍药四两,干姜二两,炙甘草六两或是八两(意思就是两方之和吗),能不能这样用呢。这就是我的问题?有朋友看到这里的说说看。
医圣这里是分开来治的,我觉得应该尊重他的意见,他或许是为了更明白或是更清楚的给我们以分析说明。但我的想法不知是否可行。
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这两句话放到一块说吧。贴子太长了,写的时候看不见上面的东西。
阴阳两虚,兼有胃气不和,并且兼有谵语的情况。谵语这个词很重要,它是阳明腹实证的最常用的词语。
我觉得这里有必要把烦、躁和谵语这三个词来个比较。烦为虚,躁为实,这两个意思应该没问题。但躁和谵语又区别在哪儿呢,好像谵语更进一步的说明有实邪,而躁不是太明显。以后学习着再看吧。我觉得谵语和躁也是有点区别的。
这里医圣用的是调胃承气汤,先来看看这个汤药是什么东西,说到这个不得不先说一个大承气汤方药组成,
大承气汤:大黄四两(酒洗),芒硝(三合),厚朴(半斤,去皮),枳实五枚(炙)(方药说解到阳明病再说,这个方名如雷贯耳,一定要记住的)
小承气汤:大黄四两(酒洗),厚朴二两(炙,去皮),枳实三枚(大者,炙)
调胃承气汤:大黄四两(清酒洗),芒硝半升,甘草二两(炙)
这三个方子很重要的,凡是学过中医的方药组成不一定能记住,但这三个方名一定知道,这就是医圣起名的意思,方药差不多,却名字有区别,可见他寓意深刻呀。
上半句话的最重点在于少于调胃承气汤里的少于两个字。
稍稍与之,给着看看,不能用大承气,也不能用小承气,用调胃承气,还是少于之。可见对病人的体贴和用药的谨慎。少于调胃承气,让子弹飞一会,看看情况再说,待其胃气和再做进一步用药打算。
后半句话就是有的医生不知道用桂枝汤是错误的方法,还再发汗,又加烧针者,这个时候才用四逆汤主之。
就是误治病人的更厉害了,四肢逆冷了,才用的四逆汤主之。可见医圣什么时候用什么药,咱们现在的人是不是刚开始就用四逆汤了呢。我觉得每个医生都当这样细细辩明病人的病情。用药如此扣门才能真正理解每个药的准确的。用药用如兵吗。不能芝麻胡子一把抓,反正各方用药都有了。只要有效就行。才不分析是哪个药起的作用呢。我觉得这样做不是一个好医生应该用的的方法的。
本条以举例的形式,详尽的论达了虚人外感误治后的种种变证。
为随证治之一语立出了榜样,充分体现了辨证诊治的法则。(这是书上原话)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医圣立的十二字方针,这一条经典里的经典呀。
下来看看这个医案
医案:
刘某,男,30岁,患贵(原文为遗字,这里是笔误)尿证甚至久,日则间有遗出,夜则数遗无间,良以为苦。医咸认为肾气虚损,或温肾滋水而用桂附地黄汤;或补肾温涩而用固阴煎;或以脾胃虚寒而用黄芪建中汤。其他鹿茸,紫河车之类 ,均曾尝试,有效有不效,久则依然无法治。吾见前服诸方于证尚无不合,何以投之罔效?细诊其脉,右部寸关皆弱,舌白润无苔。口淡,不咳唾涎,口纳略减。小便清长而不时遗,夜为甚,大便溏薄。审系肾脾肺三脏之病。但补肾温脾之药,服之屡矣,所未能服者,肺经之药耳。复思消渴一证,肺为水之高源,水不从于气化,下注于肾,脾肾不能制约,则关门洞开,是以治肺为首要,而本证亦何独不然?景岳有说:“小水虽利于肾,而肾上连于肺,若肺气无权,则肾水终不能摄。故治水者必先治气,治肾者必先治肺。”本证病缘于肾,因知有温肺以化水之法。又甘草干姜汤证原有遗之源,更为借用有力之依据。遂给于甘草干姜汤。炙甘草24克,干姜(炮透)9克,日二贴。三日后,遗尿大减,涎沫亦稀。再服五日而诸证尽除。然以八日服药16贴,竟愈此难治之证,诚非始料所及。(赵守真医案)
这个医案我就想提出几个重点,
一个是吾见前服诸方于证尚无不合,何以投之罔效,可见反思很重要,一个好的医生一定要学会反思,能反思的医生也一定会是一个好医生的。
桂附地黄汤:
 【来源】《医宗金鉴》卷四十。
  【组成】熟地12克 山萸肉 山药各6克 丹皮 泽泻 茯苓各4.5克 附子(制) 肉桂各3克
  【用法】上锉。水煎服,
  【主治】产后肾虚,遗尿不禁者。
  按:原书用本方治疗上证,更加益智仁、桑螵蛸、补骨脂(百度的)
1 固阴煎 
  方剂名称 固阴煎(来源于景岳全书)
     药物组成 人参适量,熟地3-5钱(9-15g),山药(炒)2钱(6g),山茱萸1钱半(4.5g),远志7分(炒)(2g),炙甘草1-2钱(3-6g),五味子14粒,菟丝子(炒香)2-3钱(6-9g)。
  方歌 固阴三补菟丝子,参草远志五味子。
      加减 如虚滑遗甚者,加金樱子肉2-3钱,或醋炒文蛤2钱,或乌梅肉2个;阴虚微热,而经血不固者,加川续断2钱;下焦阳气不足,而兼腹痛溏泄者,加补骨脂、吴茱萸适量;肝肾血虚,小腹疼痛而血不归经者,加当归2-3钱;脾虚多湿,或兼呕恶者,加白术1-2钱;气陷不固者,加炒升麻1钱;兼心虚不眠,或多汗者,加枣仁2钱(炒用)。
黄芪建中汤就是小建中汤加黄芪:
芍药18克,桂枝、生姜各9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饴糖30克(百度的)
其它药就不说了,为什么有效也有没效呢。这个医生会反思,用了甘草干姜汤。
其理论为小水虽利于肾,而肾上连于肺,若肺气无权,则肾水终不能摄。故治水者必先治气,治肾者必先治肺。”
所以我认为中医的理法方药,理是很重要的。
其结果就是:然以八日服药16贴,竟愈此难治之证,诚非始料所及。
2.3.7.2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第六十八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甘草(炙)各三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皮)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看到这个方子的时候我心里有种很畅快的那种感觉,我先说一下,我不是故意那样写的,因为这就是我上面一个问题的答案。但一细看,怎么又不是呢,这个里面没有干姜呀。
我前面的问题是四逆汤,芍药甘草汤,甘草干姜汤,其区别不是很大,能不能把甘草干姜汤和芍药甘草汤和为一方来用呢,而这里是芍药甘草附子汤,而不是芍药甘草干姜汤。心里有点高兴又有点失落,总算附子和干姜有相同的地方。
本条太简单了,我抄一段书上的话来看看吧。
本条治以发汗来看,可知原为太阳表证,即是表证,本有恶寒,而汗后表解,则恶寒当罢。今发汗后恶寒不仅不罢,反而加重,又不见发热,脉浮等证,可知其病不解并非是表不解,而是病情有变。虚故也,概括了发汗后的病机与症候。以方测证,从治以芍药甘草附子汤看,本证应属阴阳两虚。阳虚不能温煦肌表,故恶寒反剧;阴虚筋脉失于濡润,则可见脚挛急;阴虚不能鼓动血行,阴虚不能充盈脉道,阴阳两虚,则脉微细。治以芍药甘草附子汤。(专家说的就是好)
书上方义:附子辛热,温经复阳以实卫气,芍药,甘草酸甘化阴以养营血。三药配合,共奏阴阳双补之功。
我还是那个问题,这个方子里能不能加干姜,为什么医圣没有加干姜呢(我觉得他是故意不加的)。
2.3.7.3炙甘草汤证
第一百七十七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炙甘草汤方
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切),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去皮),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掰)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这条说的更精简了,八个字,炙甘草汤主之。
首先我看到心动悸这三个字,便想到桂枝甘草汤证,是发汗过度,以致心阳虚,心悸,用桂枝甘草汤主之。而这里心动悸,却用炙甘草汤主之。看一下方药:
炙甘草四两,桂枝三两,生姜三两,人参二两,大枣三十枚,(这里和桂枝加芍药生姜和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是不是有点像呢但这里没有芍药),再看后面的生地一斤(量很大的),阿胶二两,麦冬半升,麻仁半升。
生地九蒸之后为之熟地。生地清热滋阴,熟地滋阴力大,清热力小。阿胶是滋阴的,这里又想阿胶和鸡子黄有何区别呢?都是滋阴之药的。说到鸡子黄,我就想到现在好多人吃鸡蛋不吃黄,小孩子也是这样,不知道是生活条件好了,还是其它原因,总之蛋黄是个好东西的。麦冬也是滋阴之药,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前面的调胃承气汤里的,后世有人加了点沙参,麦冬之类称为增液承气汤,也可以知道一下。我不知道这里加麻仁有什么用意?
煮药也有一点是用清酒七升,水八升,我觉得清酒这个东西对本方很是重要的,酒是温性的,可以温阳复脉。
炙甘草汤也叫复脉汤。现在常输液里不是有个什么药来着,马上想不起来了,好像和这个名字很像。但药怕是不一样了。
至于脉结代看看下一条,就清楚了,这条就先说到这里吧,说不下样子了。
医案(现代研究资料)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脏期前收缩的初步观察。病例选择和方法:A、期前收缩和结代脉的诊断是根据心脏听诊,脉搏切诊及结合心电图而成立。B、无明显发生期前收缩之原因,或诱因的病例。C、经院外或门诊治疗无效,而住院用一般休息镇静疗法两周以上无效者(其中一例只住院一周)。D、治疗以炙甘草汤为主而随证加减,每日一剂,水煎分三次服,同时停服有关西药。E、治疗期间或治疗后继续在医院或门诊随访观察二周至三个月以上。本文共报导四例,其中3例临床治愈,分别随访二月,五月,半年未复发,一例病情减轻,兹选录如下。
1、男,30岁。期前收缩每分钟三至五次。有心悸,关节痠痛,心尖有二至三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为窦性心动过缓,心律不齐,结性期前收缩,室性逸搏,服炙甘草汤加减三副,期前收缩消失,九副心电图恢复正常,十五副痊愈,随访二月未复发。
2、女,27岁。期前收缩每分钟二至六次,受累心慌,关节痠痛,心尖有二至三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室性融合波。服炙甘草汤加减六副,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随访半年,除偶尔晨间发期前收缩外,一般尚佳。(中医杂志1964年第7期)
看了这个医案,我觉得桂枝甘草汤没什么用了,因为有这样的病人大家都首选炙甘草汤了,谁还用桂枝甘草汤呀。呵呵,不过思路还是要有的,学习还是要学的哦。
第一百七十八条: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结脉:
脉来迟缓而有不规则间歇的脉象。是脉律失常中最常见的一种脉象。其特征是脉律不规则(止无定数),即在一次完整的脉搏之后,出现停搏或提前出现一次小的搏动,而后出现一个完全或不完全性代偿间歇期。结脉主阴盛气结、痰凝血瘀等证。阴盛则阳气不达,故脉来缓慢而时有间歇。痰凝血瘀,使脉气不相接续,亦可呈现结脉。结脉的形成,来源于心律失常中的各种过早搏动或传导阻滞等,偶也可见于正常人(但必须排除心脏病)和情志失常、烟酒过量者。每分钟内结脉出现的次数在7次以下者,称偶发性结脉。若每分钟结脉发生次数在8次以上,则为多发性结脉,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等。在临床上,须结合病史及心电图检查作出疾病诊断,并判断预后。严重的结脉,可发展为解索脉、鱼翔脉(见脉象)。临床上,结脉与浮脉兼见,为寒邪阻滞经络;与沉脉兼见,为气积脏腑;与涩脉兼见,为瘀血阻滞;与滑脉兼见,为痰饮经久不化;与数脉兼见,为热盛。如结脉与代脉兼见,多为心悸、心痛之证。结脉与促脉为相反的脉象,虽均为脉律不齐的病脉,但结脉频率慢,而促脉频率快。也有人认为,促脉即数或疾脉与结脉的复合脉(见数脉)。在临床上,结脉需与相似脉--迟脉、涩脉区别。结脉是迟缓中突然歇止,迟脉则无歇止现象,而涩脉以脉形涩滞、起伏徐缓为特征,亦无歇止之象(百度的,大家看一下,我也不是很懂,有点头痛,都是绕的。)
代脉:
脉来缓慢而有规则的间歇,且间歇时间较长的脉象。其特点是脉搏节律成比例的歇止或弱小搏动,可呈二联律(一跳一歇止,或一强一弱),或三联律(二跳一歇止,或二强一弱)及五联律。代脉主脏气衰微、风证、痛证、惊恐、跌打损伤。脏气衰微,气血亏损,元气不足,致使脉气不能衔接而出现代脉。也可因风证、痛证、七情惊恐、跌打损伤而致使脉气不能衔接,脉见间歇。体质异常或妊娠妇女也可见代脉,但脉象有力、和柔、均匀,不可视为病脉。疼痛较甚或卒遇惊恐时,气血逆乱而暂时出现代脉,与脏气衰微之代脉不同,系一时性的现象。代脉源于心脏过早搏动或房室传导阻滞,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等。临床上,代脉常与结脉相兼,主心悸心痛;与弦脉相兼,主痛证和惊恐;与细脉、弱脉相兼,主气血亏损,脏气衰微;与浮脉相兼,主风证。代脉需与相似脉结脉、促脉区别。三者均为节律不齐的脉象,但结脉、促脉都是不规则的间歇脉,歇止时间短,歇止后有几次较快的脉搏;代脉是有规则的间歇脉,歇止时间长,歇止后没有较快的脉搏出现(百度的,大家看看)
我大体上能分清一点点,我的总结是:结脉为心率跳动不规律,意思每次间隔不是一样的,比如一分钟心率75次,中间不规律,有快的,有慢的,我倒是摸到过几个这样的病人。代脉就是跳着跳着,中间休息一个不跳,后面的接着再跳,就是出现间断的,而结脉是不间断,而是跳着跳着,忽然一下没了,但很快又来一下,就是数不变。(不知道我说的对吗,或是大家搞心电图的研究的更深一点。)
总之这类的病人都不好治,医对说了,得此脉者,必难治。
我觉得这和我说的阴阳相合,以阴为本,是一样的,阳病好治,阴病不好治。腑病好治,脏病不好治。
前面这些东西总算是粗粗的分析完了。越到后面越难,八个字就炙甘草汤来治,没说的话太多了。让我怎么分析呀。
贴后语:
心情稍有一点轻松,总算是一个小段完了。
完后就得写小节了。又是个大活难活的。
其实我觉得伤寒论不只是教会我们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怎么正规治疗,最重要的是,把误治以后的情况怎么治疗给我们详详细细的分析了出来。
你们治不好的,或是治错了产生了变证的情况下医圣来,都治好了。
总的来说,伤寒论大体上都是治疗腑的病变的,因为脏证不好治,就像他说的,得此脉(结代)者,必难治。就想到了扁鹊见蔡桓公那个医案是一样的。病人的病到了骨子里,他就跑了,我怕医圣张仲景见了也得跑呀。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说起来容易就十二个字,可用起来又有多难呢。
为医生者,心一定要细,但也要会细,知道什么是重点,什么不是重点,唉,有点玄玄的感觉了。
今天就写到这里,我怕是年前这个小节做不完了,尽力吧。

学上一段时间,得回过头来看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
前面共分析总结了27个方子了,本小节的方子很多包括心阳虚证4个方子,心阳虚兼水气证3个方子;脾虚证3个方子;肾阳虚证3个方子;阴阳两虚证4个方子。共17个方子。
这些方子是越来越难分析,越来越绕口。
心阳虚证的4个方子: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原文为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加桂汤。
1(a)、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
这个方子很重要,发汗过多,亡阳产生的心悸的情况用桂枝甘草汤。这个方子充分说明桂枝温通心阳的功效。
看看原文:
第六十四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2(b)、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一两,甘草二两(炙),牡蛎二两(熬),龙骨二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上个方子桂枝甘草汤里桂枝为四两,炙甘草为二两。而这里桂枝减为一两,炙甘草二两不变,再加牡蛎二两,龙骨二两。龙骨牡蛎潜心安神,属于动物骨壳的药物,药效也是潜心安神的。这个方子当有心阳虚,兼有心烦,或晚上睡觉不好的情况,(现在这样分析就是以方测证的了,先看方子,看是什么情况,再看原文,是否一致,不一样,咱就再学习学习)。这里想说的潜心安神的药还有很多,而这里医圣只用了龙骨和牡蛎两个药,像朱砂,磁石,等都是重镇安神,和这里的潜心安神虽说都可安神,但药性是不一样的。这里医圣没用朱砂,磁石等重镇之物。我们也应该多学习这方面的用药思路,不要一看睡觉不好,来个朱砂安神丸吧。还应该细细分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说到这里我想到现在小儿用药里有个龙牡壮骨颗粒,
龙牡壮骨颗粒说明书【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42021662 【中文名称】 龙牡壮骨颗粒【产品英文名称】 【生产企业】 【功效主治】 用于治疗和预防小儿佝偻病,软骨病;对小儿多汗、夜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育迟缓等症也有治疗作用。 【化学成分】 党参黄芪麦冬龟板(醋制) 白术(炒) 山药五味子(醋制) 龙骨等。【药理作用】 强筋壮骨,和胃健脾。百度的,看看就行,总的来说是还是治疗胸阳不振,晚上孩子睡觉不踏实,这个龙牡壮骨颗粒好像有龙牡,感觉和这里的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有相似的地方(就像散文的特点一样神似而形散),但用药方面比本方本杂一些。但大体上可知道什么情况下用壮骨颗粒的。小儿多汗,不就是阳虚吗,夜惊就要潜心安神,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就要健脾化湿,发育迟缓,软骨病和小儿佝偻病,我觉得就是胸阳不振造成的,(不知这个认识有点意思吗)。
这里插了这一点,更让我们理解什么时候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什么时候用龙牡壮骨颗粒。
看看原文:
第一百一十八条: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原文没有说的那么细,只说了逆治之后,因烧针致烦躁者,用本方治疗,理解其意的话,当是心阳虚兼烦躁的情况,还应该有睡眠不好的情况,虽然医圣没说出来,但我们应该能体会到的。
书上说的本方的治法是:补益心阳,镇潜安神。
我倒觉得这里重镇之意不强,用潜心安神更好一点。
3(c)、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我觉得龙骨在前牡蛎在后念着顺口一点,原文为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这里说的桂枝去芍药应该是桂枝汤去芍药的,桂枝汤是(桂芍姜甘枣,三个三,二一二;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看一下方药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掰),蜀漆三两(洗去腥),牡蛎五两(熬),龙骨四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这个方子比上个方子更加重牡蛎和龙骨的用量,上面牡蛎和龙骨都为二两,这里牡蛎为五两,龙骨为四两,(为什么不是牡蛎和龙骨都为四两呢,医圣也不会这么不小心吧,可见每个药在他手里都有精确的用法的)。
重用龙骨牡蛎为潜心安神,桂枝汤里去了芍药,书上说的是芍药为阴柔之品,有碍于心阳之恢复,故去之。我在前面也提到过,医圣用芍药,凡见胸满皆不用芍药,凡见腹满皆用芍药。慢慢学,慢慢总结。
最重要的一个药是蜀漆,这个药好像和常山是一样的,而伤寒论里,医圣有提到常山这个药名的,这里却说是蜀漆,我不知道意义何在。
书上是这样说这个药的用意的:心阳既虚,常有浊痰而扰犯神明,故加蜀漆以涤痰。
我觉得和原文里必惊狂三个字很有关系的。惊狂为实,这里用蜀漆以涤痰。
另外百度蜀漆都为截疟药,疟和惊狂,和痰有一定的关系的。
柯韵伯《伤寒来蘇集》: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中提到“蜀漆不见本草,未详何物,诸云常山苗则谬(这是百度的,柯韵伯也是伤寒大家,他说的话,知道知道就是了)。
上面有个小细节,那就是柯韵伯的叫法和我的叫法是一样的哦。
这个方名起名为救逆汤,我觉得和蜀漆三两,牡蛎五两,和龙骨四两是分不开的,重用牡蛎龙骨以潜心安神,重用蜀漆以涤痰。
在伤寒里四逆汤顶顶大名,地球人都知道四逆汤的名字,它的用药也不过是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可大一点的),炙甘草二两重用干姜附子来回救逆,可是干姜和附子配合却不起名为四逆汤,称为干姜附子汤。他这救逆两字不是随便用的哦。
下来看一下原文是怎么说的:
第一百一十二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主之。
这句话里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这九个字是重点,亡阳说明阳虚,惊狂,说明有实证,是痰实证,痰实才会狂。中医还有句话叫怪病痰做祟,有些时候一些怪病可从痰涎方面考虑考虑的,这里的蜀漆看来很重要,但百度蜀漆的结果却是截疟药,虽说与痰有关,但不是很醒目的。按说,说到必惊狂就已经点到为止了,可是后面医圣还又加了一句,卧起不安者。一个是确定痰涎的实证,二一个是说明方名为救逆汤的必要性。
让我们这样记吧:汗多,亡阳,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主之。有机会可以一试的,看医圣是否是骗我们的。
对于痰这个东西,我一直以为,清痰稀痰可以用健脾化湿来治,疗效也是很好的,老痰顽痰可以用礞石滚痰丸来治,效果也是很好的,这里医圣又给我说了一个药,那就是蜀漆,百度来的疟证的赤白下痢,和痰不是很像吗,我觉得是像的。所以后世大多用蜀漆来截疟了。
好像丢了一味药,桂枝甘草是温通心阳的,蜀漆截疟涤痰的,牡蛎,龙骨是潜心安神的,大枣调和诸药,温补中焦的,那生姜呢,既可以助桂枝以温通心阳,又可以助蜀漆也化湿去痰,可见这里医圣用桂枝去芍药汤而不是在桂枝甘草汤的基础上加蜀漆等药是有道理的哦。
看下一个方子
4(d)、桂枝加桂汤
桂枝汤加桂到五两就是了,(桂枝汤为三个三,二一二)
桂枝五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和原方是一样样的)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为五两。所以加桂者,以泄奔豚气也。
这个方子因其治疗奔豚特殊的疾病而流传千年,太经典了。
心阳虚,肾气动,(这以前怕说的是肾水动,这里应该是肾气而不是肾水,因为肾水动则是脐下悸之类的,这里只是肾水之寒气从下向上冲而已)
对所以加桂者,以泄奔豚气也。我的理解和桂枝汤有点像,肾水寒气上冲为奔豚,桂枝温通心阳,加重桂枝到五两,也有向外散发之意,但重在桂枝的妙用,只是加重了桂枝的用量,而治疗这一特殊的疾病,我觉得临床上,完全还可以再加重桂枝的用量的,加到六两,或七两都行,只要理解了方子的用意何在,就可随时变药了。
书上有一段总结很好,抄出来,大家看看:
桂枝加桂汤证与苓桂甘枣汤证比较:彼证为心阳虚,下焦肾水动,欲作奔豚(因为肾水比肾水寒气更厉害,而肾水性沉),以脐下悸,小便不利(这就是肾水而不是肾水之寒气)为主证,其治当温阳伐水;本证为心阳虚,下焦水寒之气上冲(已作奔豚),以气从少腹上冲胸咽为主证,其治当温阳降冲。
上面分析的相当好,我觉得最后四个字温阳降冲的降字不是太妥当,应该和桂枝汤发散体表寒邪一样,应该是温阳散冲较为合适一些。
下面接着看阳虚兼水气证的第一个方子
5(a)、苓桂甘枣汤方:
茯苓半斤,桂枝四两(去皮),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通过一上面桂枝加桂汤的分析和本方的比较,大体上对本方已经有个认识了。那就是心阳虚,肾水动。这两方面更侧重于肾水动的情况。其特点就是:脐下悸,小便不利。
看原文:
第六十五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对于欲作奔豚四个字,我感觉和前面的很像,但又感觉这里肾水很多,也可以形成奔豚吧,但感觉又形成不了奔豚,因为肾水多,则脐下悸,小便不利更明显一些。但这里原文没有说到小便不利,但应该有的。
下一个方子是
6(b)、苓桂术甘汤: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炙甘草各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这个方子比上个方子多了味白术,而桂枝减一两为三两,去了大枣十五枚,我觉得这个病情更偏重于下焦,只用茯苓四两,无法解决肾水更重的寒邪问题,所以再加白术二两,温化水湿之邪。
看原文:
第六十七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心下逆满,则是心阳虚的症候,气上冲胸就是奔豚之肾水寒气上冲之故也,起则头眩,为阳虚不能升于上,清窍反被水寒之气所蒙闭,故起则头眩。脉沉紧,为里证,为下焦水重之脉,就是阳虚阴盛之脉。
而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为真武汤的适应证,为肾阳虚的表现。
到真武汤的时候还要说这个方子的。
7(c)、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我对这个方子都没印象了)
桂枝汤为三个三,二一二,今去桂加茯苓白术当为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个,再加茯苓和白术就是
原方药物组成:
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白术和茯苓各三两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本云:桂枝汤,今去桂加茯苓白术。
看其方药,当有水湿之邪(因有生姜,茯苓和白术),腹满症候(因为腹满用芍药,胸满不用芍药),炙甘草和大枣和中而用。
看看原文:
第二十八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这条应该是这样来理解的,病人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医生以为是桂枝汤的适应证,结果服了桂枝汤以后,仍然是头项强痛,发热,无汗,心下满微(这里微我觉得不当脉微讲,就是不舒服的意思)痛,小便不利的情况。
其实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小便不利四个字的。我看的这本书上把这四个字圈住,旁批文:有争论,还有一个是下焦水停。其实我觉得小便不利没有争论的,只有这四个字才说明不是太阳中风之桂枝证,太阳中风之表证没有小便不利的情况存在的。伤寒论里,小便利或不利都很重要的,小便利说明里没有病变,如果小便不利则里有病变。医圣这里以小便不利,兼和头项强痛,翕翕发热等情况,看似和太阳中风之表证很像,但小便不利四字说破关键,病人为水气内停兼太阳经气不利的,这时治疗方法,当温化下焦水饮,太阳经气不舒自当缓解。这里不就是太阳经腑的问题吗,太阳经气主体表,太阳膀胱腑主水液气化。
水邪内停,必然影响太阳腑气不利,气化失司,而使小便不利。此证似表而实非表证。
柯韵伯说:汗出不彻,而下之,心下之水气凝结,故反无汗而外不解,心下满而微痛也。然病根在心下,而病机在膀胱,若小便利,病为在表,仍当发汗,若小便不利,病为在里,是太阳之本病,而非桂枝证未罢也,故去桂枝而居以苓术,但得膀胱水去,而太阳表证悉除,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
经过这里的分析让我等记住和太阳中风病很像但兼有有便不利的情况的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
再次说明医生的细心问题,顺便问一下病人,大小便如何。问诊很重要,任何一个小细节都能改变医生的思路的。
本来计划把这十七个方子共分析完的,但现在感觉精力不充沛了,只能休息休息再总结了。这里就当小结一吧。
脾虚证3个方子,肾阳虚3个方子,阴阳两虚证4个方子下个贴子再分析总结。

睡了一觉,起来接着弄。困了就睡,醒了就学,睡前还要让这些方子在脑子里转几转,像过电影一样。
现在我们回顾一下心阳虚证的4个方子:
1、桂枝甘草汤: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一次顿服,治疗心阳虚之心悸,那是因为发汗过多造成的。
2、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龙骨,牡蛎各二两,(这些都是默写的,不知道对不,一会再看),三次的治疗量吧。治疗心阳虚兼有心烦躁的情况,用龙骨,牡蛎潜心阳以安神。
3、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个,龙骨,牡蛎各三两,蜀漆三两(洗去腥)用来涤痰的,是治疗汗多亡阳,兼有惊狂,卧起不安者。
4、桂枝加桂汤:桂枝五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个,是治疗心阳虚,肾水之寒气动已发作奔豚而立的。
阳虚兼水气证的3个方子:
1、苓桂甘枣汤: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五个,三次治疗量。是治疗脐下悸,小便不利的情况,原文虽说没有强调小便不利,但我们应该能体会到。
2、苓桂术甘汤:茯苓三两,桂枝二两,白术二两,炙甘草二两(这是我自己凭想像写的),是治疗心下微满,小便不利,和上面差不多,但这个病情更重一点。
3、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个,茯苓和白术各二两,是治疗和桂枝汤很像,但是兼有小便不利的情况的。这个方子的适应证是似是而非,似是表证,而是实证,水气内停下焦的情况的。
第2个方子有出入,原方用桂枝一两(桂枝这里不是用来发汗的,只能轻用);第3个方子,我忘了后面的救逆两字,牡蛎为五两,龙骨为四两;阳虚兼水气证,第1个方子,茯苓为半斤,桂枝为四两,看来还是不得要旨呀。第2个方子里,还是把茯苓和桂枝的用量给减轻了,原方为茯苓四两,桂枝三两,方义里,少了,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这几个重点字词。第3个方子里,还是把茯苓和白术用量减少了,原方为茯苓白术各三两的。
欲话说的好,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手都过了好几遍了,还是不得要意呀。
接下来我们来复习脾阳虚的3个方子,肾阳虚的3个方子,还有阴阳两虚的4个方子。
(我忽然感觉越来越顺手了,前面写的学习体会,那是以证测方,现在写的小结那是以方测证呀,偷笑一下。很好的)
1(a)、朴姜半甘人参汤
厚朴半斤(去皮,炙),生姜半斤(切),半夏半升(洗),炙甘草二两,人参一两
经过上面老把方药比例记错,我看了一下本方,三个半,二两一,很不错,朴姜半甘人参汤,三个半,二两一。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里的厚朴和生姜用量真大呀,不按三个半,二两一怕又弄错了。生姜化湿,这里感觉是中焦,而不是下焦的,下焦则重用茯苓和白术了,当然白术也可偏上,也可偏下,只不过生姜我觉得偏于中焦罢了。厚朴宽胸理气,也用半斤。半夏用半升,这个没多少,但量也不小了,我忽然想到小青龙里的口诀:麻桂芍细草干姜,六药皆是三两同,五味半夏各半升,八药组成小青龙。里面半夏就用的是半升。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来一个东西,(同仁不要嫌我想来想去哦,这是在不停的联系呢)
我在下面这个贴子里用的四神丸效果很是不错的。
以身试药之老年腹泻便溏及用药感悟
http://www.jcys120.com/forum.php ... &fromuid=133517
但后来因为老人是假牙,服四神丸的水蜜丸,不好服,不会服,全到假牙里了,后来,我就按四神丸的比例,自己把那几个药打成粉,装瓶里,也不装胶囊了,剩得麻烦,他服用之后,效果很是好的,一次10克左右吧,也不称,一次一瓶盖盖,一天一次,大便不好的时候,两次都行。效果很是不错的,但又有一个问题,我是注意到了,四神丸里还应该有生姜和大枣的,但我那药里面没弄,因为中药生姜一般都是用自家的生姜,多切几片就行,入药太湿,水份大,不好弄,就没弄;大枣也没弄。没了这两个药的后果那就是他现在痰涎很重,爱流鼻涕,我就在想用不用参苓白术散或丸呢,用上以后效果立即就好了,但也没用。总不能全吃药吧。虽说比以前强多了,但我感觉就是少生姜,和大枣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少了生姜的问题。虽说我每次做饭,生姜用量都很大,但用药和做饭是两回事,这里的回复就当是那个贴子的回贴吧,改天,把原方药及比例写到那个贴子下面,好让更多的同仁知道五更泄是怎么回事。
人体内的湿邪很是重要的!
看看本方的用药,和参苓白术丸的效果那是差不多,但本方更偏重于化中焦之湿邪,
本方是厚朴半斤,生姜半斤,半夏半升,炙甘草二两,人参一两,
参苓白术丸,不就是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再加一点其它陈皮,香砂之类药吗。
我总觉得本方更偏重于中焦,而白术丸偏重于下焦。因为医圣对茯苓,白术,那也是用的相当精准的,这里怎么不加茯苓和白术呢。看看上面的苓桂甘枣汤和苓桂术甘汤等等,后面还有茯苓四逆汤等,对茯苓白术用的都很好,这里没有用,只用到生姜半斤,那药什么味道,好辛辣的。
说到生姜,我又想起一个用生姜来治疗,隔肌受凉所致的打隔,效果很是不错的,以后当切一大块让病人吃了,那效果会很好的多。原因也不多说了,这个医案我在别的贴子里说过,这里就不多说了。生姜是个好药,这里算是会用了吧。
朴姜半甘人参汤,三个半,二两一,让我们让住它,治疗脾阳虚第一方,脾虚运化不良,水湿内积,所以重用生姜到半斤,量轻了怕没有好的效果的。
看看原文:
第六十六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好火大呀,我上面写了那么多,原文才这几个字呀,最主要的字就是腹胀满者。把前面的意思全说了。
这是脾虚气滞腹胀的证治。那种痰涎很盛的病人,我觉得这个方子肯定好,不信的话,可以试试,切记生姜用量一定要大。
2(b)、小建中汤
这个方子就是桂枝汤倍用芍药再加胶饴一升罢了。
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胶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这个方子让我又想起来桂枝汤,只不过是芍药三两,没有胶饴而已。为什么两个方名不一样呢。
都说桂枝汤为发汗之品,我现在倒觉得,把桂枝汤写为发汗之品,有那么一点点过了,因为桂枝汤的服法里,有一个重点:服热稀粥一升余。这里的粥一定要是热的,并且这个粥也很重要,想想桂枝甘草汤里: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顿服。来温通心阳,温振心中之阳气。这里离了这个热粥,桂枝汤则不能说为发汗剂。桂枝汤就是温通心阳,内化水湿,生姜兼助桂枝以解表,但阳虚之人多有水饮之邪,看其生姜用三两,而朴姜半甘人参汤里,生姜用的是半斤,由此可知的。桂枝汤的热粥很重要,书上后面还有四个字,那就是以助药力。这四个字万不可以为就是顺便写上的。那确实是这样的。桂枝汤离了热粥不为汗剂。
这里,倍用芍药,胸阳以振,芍药酸而入阴,胶饴甜而补脾。倍用芍药在这个方子里,桂枝就不为解汗之药了。取其建中之意,中焦只能用小来建,而不能用大来建,咱们没听过大建中汤吧。所以医圣在这里起名为小建中汤,意义很深呀。
近来网站上好多中医圆运动的学说,我觉得很好,以前没听过这个理论的,看了看黄元御的一些资料,感觉很好,人体的中焦只能小建其中,中医还有个词:斡旋,这两个字很厉害的,现在外交上不也用这两个字吗。
如果在小建中汤的理论上再加上中医圆运动学说,也就是升降理论,我觉得这个想法是很好的,一些难治之证,应该就很好处理了。对于中焦,不能大刀砍伐,也不能大剂量发汗,更不能大量开下,涌吐之品也只能偶尔用之。总体还是要升降,要斡旋,要小建其中。
看一下原文吧
第一百零二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原文还是太精简了。就说了个心中悸而烦,应该是四个字,太佩服了。
腹胀满者,朴姜半甘人参汤主之,这里又是心中悸而烦,小建中汤主之。这里完全可以把前面几个字去掉的,就是伤寒二三日,上一条是发汗后。可见医圣对病的的概括总结的多精简。不像我,这里说上一万多字,也说不到点子上。看来文学功底也很重要哦。
心中悸,不就是桂枝甘草汤证吗,心阳虚,用桂枝甘草汤主之,说到烦,我到想起来了,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因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不也就心悸而烦吗。
再看一下:
第一百一十八条: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这条里面也当有心悸的情况的,因为他用了桂枝甘草汤。而为什么这里的烦躁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而心中悸而烦,用小建中汤呢。这又是我一个问题。真人版主看到这里,能说一二吗。
又把两个条文细看了一遍,感觉好像有点眉目了。
小建中汤的心中悸而烦者,其来源是伤寒二三日,没用用药或是火逆之类的。
而后一个方子的因烧针而烦躁者,其来源是因为病人受了外用的火逆之功,使体内虚阳鼓动而致的烦躁,这里的躁不是实证,只不过是烦甚而已。而用龙骨牡蛎是在潜心安神,镇收被鼓动起来的虚阳,而小建中汤里的心悸而烦是心中虚阳被郁而致的烦。其治法是不一样的哦。
烧针而致烦躁者,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胸阳被郁而致烦躁者,用小建中汤主之。
说到胸阳被郁而致烦,我又想起了栀子豉汤。
因为栀子豉汤也是治疗胸阳被郁而生烦的吧。
看看栀子豉汤的原文:
第七十六条: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第七十七条: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第七十八条: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第七十九条: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第八十条: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豉汤主之。
第八十一条: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把这几条再抄过来,以鉴别,栀子豉汤的胸阳被郁而致的烦热与小建中汤还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的烦热有何区别。
其实看到这里,我心中是了了然,却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说。我试一下吧。
栀子豉汤的烦热是因为阳气内陷,因为体表阳气被寒邪闭郁,阳气内陷,而致的烦热。
而小建中汤的烦是因为胸阳不振,也就是胸阳被郁而致的心悸而烦,其实郁这个字有点重了。
而桂甘龙牡汤的烦热是因为来本就胸阳不振,还受火逆而鼓动而生的烦躁,其烦热是被动的。
不知这样说,大家能理解其中深意吗。
再抄书上一段对栀子豉汤的总结,说的比我好:
栀子诸汤除有虚烦主证外,其兼证有少气,呕吐,胸中窒,心中结痛,腹满卧起不安等证(而小建中汤和桂甘龙牡汤是没有这些兼证的)。
医圣字字珠玑,不肯多写一个字,也不肯多用一味药,该多写的时候,也不惜笔墨的,如桂枝汤后的服法及护理就是明证。
小建中汤就到这里吧,看下一个方子
3(c)、桂枝人参汤
桂枝四两,炙甘草四两,白术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枝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通过前面的方子的学习和总结,我们大体可以知道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是温通心阳的,这里用桂枝四两,炙甘草四两,可见心阳之虚亏程度,干姜三两以温中散寒,人参三两以益气生津,在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里,人参也是用三两的,(脑子转的又不太灵活了,好像那个方子里人参加的是一两吧,我这里是想通过几个方子的比较来看医圣对人参的用法的)。哦,知道了,那就是茯苓四逆汤:茯苓四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
从方药来看,病人中焦虚寒,阳虚的很是厉害的。因为本方医圣说是治疗协热下利的。
下来看原文:
第一百六十三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伤寒论里有两个协热下利的方子,一个是葛根芩连汤证,一个是本方,桂枝人参汤证。
葛根芩连汤的协热下利,为下利中兼有热像,是那种湿热下利。而本方是中焦虚寒而下利,下利中不兼有热像,之所以说是协热下利,是因为兼有表热的情况而非下利兼有热像的。这两个方子的本质区别在于下利的性质是不同的。不可一说协热利就以为是葛根芩连汤或是桂枝人参汤。其实两个所说的协热,其意义是不一样的。
通过学习我们应该知道这一点。
说到这里我又有个想法,在生活中我遇到好几个病人,只要一吃凉性的东西,立马就下利,比如在大夏天,一吃西瓜就下利,一吃瓜桃梨果就下利,这个下利当然是虚寒下利而不兼有热像的。以前遇到过这个病人,但当时不知道怎么弄,虽说理中丸之类 的让其也吃了不少,但效果不是太好。以后如果她再来治疗的话,当可用桂枝人参汤一证。这个方子太对证了。虚寒下利兼不兼有表热都可用本方来治疗的。(如果有人看到这里的话,这就算一个绝招吧,哈哈)
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药量都很大的,桂枝四两,炙甘草四两,白术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两个四,三个三,桂枝人参汤,就从桂枝甘草汤来记吧,因为桂枝甘草汤为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桂枝人参汤当记为两个四,三个三,从桂枝甘草汤来的就行了。就应该能推出来了)
又写了一万多字,感觉精力又有点不够用了。休息休息吧,本想把剩下的十个方子写完,但感觉就是写不完呀?现在每个方子分析起来是相当的好,经典就得要挖地三尺的学,一个字一个字的学习,那才能有所收获的。
今天共分析了十个方子,记一下方名吧(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桂枝加桂汤,苓桂甘枣汤,苓桂术甘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朴姜半甘人参汤,小建中汤,桂枝人参汤)
我的收获是非常大的,不知道看贴子的同仁收获怎么样?
期待大家都很精彩。

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了,新的一年马上就要来了。
先回顾一下前天分析的十个方子的方名吧。
心阳虚证:1、桂枝甘草汤(治疗心悸),2、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火逆之心悸),3、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治疗火逆,亡阳兼惊狂卧起不安),4、桂枝加桂汤(治疗肾水寒气上逆之奔豚)。
心阳虚兼水气证:5、苓桂甘枣汤(治疗脐下悸),6、苓桂术甘汤(治疗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7、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这是治疗太阳中风类的很像,但有小便不利的情况,所以不是桂枝汤证的)
脾虚证:8、朴姜半甘人参汤(腹胀满者),9、小建中汤(心悸而烦),10、桂枝人参汤(协热下利,但于葛根苓连汤是相反的)。
今天争取把剩下的七个方子分析完。
肾阳虚证(1、干姜附子汤,2、茯苓四逆汤,3、真武汤)
1、干姜附子汤
原方组药为: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这个方子和四逆汤很像,也可以看作是四逆汤吧,因为
四逆汤是: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炙甘草二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看看这两个方子的比较,可以看出点什么,四逆汤是两次的治疗量,而干姜附子汤是顿服,这就是差别。
我在肾阳虚三个方子学习体会里绝世华章说的一段话很值得思考的:
干姜附子汤加甘草就是四逆汤,前者作用迅速但持续时间不长。四逆汤的持续时间却后延,甘草在这里发挥甘缓的作用:一则使药效温和持久,二则使药物发挥作用慢。这正如调胃承气汤中用甘草来制约大黄芒硝峻裂泻下之性,因为调胃承气汤是泄热而非通便的
如果按这样说,干姜附子汤应该回阳救逆效果才是最好的,因是顿服,就像强心剂一样吗。那为什么要加了甘草以后才叫四逆汤呢。后面还有个四逆散的,这几个方子是相当难辨的哦。
回阳救逆是明显的,但不名为四逆汤,肯定有医圣的道理,下来看看原文是怎么用的吧。
第六十一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抄段书的主原话,更好理解一点:
病在太阳,先下而后复汗,是为治疗失序。汗下使阳气大伤,虚阳被盛阴所逼,欲争不能,欲罢不甘,昼日阳旺,能与阴争,故昼日烦躁不得眠;入夜则阳气衰,无力与阴争,故夜而安静。少阳证喜呕,阳明证多渴,今不呕,不喝,亦无表证,说明病邪已离阳而入阴。阴邪内盛,若格阳于外,可见身大热,今身无大热,而未达阳气外亡之程度,然阳虚而身热,亡阳之变恐生叵测,故用干姜附子汤急温阳气。
这段话说的甚合我心,我是说不下这么好,尤其是黑体大字,更说明了这个病的进一步发展是怎么样的,下一步就是阴盛格阳,病人身大热,这个时候千万不能以为是热症再用苦寒药的,这样就大错特错了,大热之像却是寒极之证,做为医生的不可不知道这个道理的。再进一步的发展就是阳气散后之四逆汤证了,四肢逆冷,病人这时就在生死线上,你用药用的好,可以把病人从鬼门关里拉出来,不然真是危险了。
再看一下
第三百二十三条:少阴症,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我发现医圣说话很有意思的,急温之,说明很是迫切的,而宜四逆汤的宜字,说明医圣的内心是有变化的,像本条的干姜附子汤主之。一个是宜,一个是主,这两个字意义也很深呀。
到了后面病情险象环生,只能用宜字来代替医圣内心的焦虑了。就像扁鹊最后见了蔡桓公要跑一样的心思。
干姜附子汤是急迫回阳,比四逆汤来的不快的,就是怕后面的变证出来,才用顿服的。
上面还有个细节,那就是别的方子的附子的用法是破八片,这里是切八片,我觉得这是笔误的问题,不是大问题的。
下面说第二个方子
茯苓四逆汤:茯苓四两,人参一两,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炙甘草二两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我平时觉得茯苓和白术都应该联用的,可医圣却把茯苓和白术分开来用,是个注意的事情的。
前面有个苓桂甘枣汤,应该说里面甘草和大枣是个屁呀,就只茯苓和桂枝还有点药效,可医圣还把这起个方名。
那个方子里就是:茯苓半斤(我下意识的写错了,写成了四两,可见药量很是重要的),桂枝四两(下意识的写成了二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
是治疗脐下悸的。
这里用茯苓四两,量也很重,这个病案和苓桂甘枣汤证有点像,其马方药有点像。
看一下原文吧:
第六十九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看着原文,我觉得烦躁的意思不和前面说的心阳虚,心阳虚兼水气证,等都很像吗,这里医圣只用,病仍不解再兼有烦躁的用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两,而不是半斤,用了人参而没用桂枝,这个意思不知道大家能理解吗。苓桂甘枣汤里病人有明显的特点,那就是脐下悸,而这里没有,医圣怕有水湿之邪存于下焦,所以用茯苓来利水渗湿,而这里医圣没用他最爱用的桂枝,反而用了人参一两,量不是很大,相比其它方子来说的。
从前面的学习到现在,我忽然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那就是医圣的服药次数和问题。
医圣每个方子的后面都有煎药和服药方法的,大家想想,会发现什么吗。
一般来说,医圣的方子都是一副药,三次治疗量,为什么不写两副或是六次治疗量呢,只不过把方药药量加大一点点而已的事吗。大家想过这个问题吗。
我算是知道了,医圣他开药,只开一天的药量的,不可多开方药的。
再看看干姜附子汤的服药方法,那是顿服呀,本方呢,茯苓四逆汤,温服七合,日二服。
所有回阳救逆的方子的服药方法都是次数很少的,根本不用三次的治疗量的,不信的话,我们再看一下,桂枝甘草汤,也是顿服,再看看四逆汤,是分温再服,
难道大家不为这个秘密而心喜吗,我是喜欢的不得了呀,这真是天大的秘密的。
更充分的体现了他那十二个字的真言呀: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他每个方子都是一天的治疗量,也就是最平常疾病的开药,也只是一天的开药,一天三次的,而一些危重情况的病人,他要么是顿服,要么是两次治疗量,让子弹飞一会,以便观其脉症的变化,再次辨证用药的。
想想现在的大夫们,动则十数八副,甚至还有几十副的开药呢。再看方子的用药,一二十味,甚则还有三五十味药的,更有厉害的,我记得在哪儿看过一个报道,有个江湖郎中,一副药有七十多味,医圣凭七十几个药的变化,写了一部医典,一部流传千年的中医经典呀,唉。其中变化又有谁知道,如果医圣在世,早气死好多回了。
一个医生不细细体会药性,那如何是好呀。我到同仁堂去抓药的时候,边上那些病人的药单子,每个都是二三十味的药。我心里只能叹口气罢了。还能怎地呢。
再次可见医圣是多么的细心和小心谨慎呢。对病人的病情发展及变化分析的如此通透,在用药方面,绝对不多加一味药,绝对不多让病人过度医疗。
中国就有医圣,而那天看新闻里,有个国家级的主任却拿西方的医圣的医生格言来要求现在的中国医生,唉。
那个医方的医圣是:希波克拉底
再回顾一下原文: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医圣在重要的条文的时候总是言简意赅。腹胀满者,朴姜半甘人参汤主之;少阴证,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就是例子。
好了本条就说到这里吧。
下来看看
真武汤
茯苓,芍药,生姜各三两,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第一个问题,这里附子是炮制过的。
第二个就是加了白术了。
看看原文吧,精力有点不够了,
第八十二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这个条文说的挺多,心下悸和脐下悸有点像,桂枝甘草汤治疗的是心阳虚的心悸。头眩,脉沉紧,振振欲擗地,是体内水邪在作怪,所以用真武汤主之,那真武汤和苓桂术甘汤又有何区别呢。
看下原文:
第六十七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术,甘草(炙)各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前面的贴子里绝世华章说的很好
水气病属心阳虚,发作前脐下悸动的用苓桂栆甘汤。属心脾阳虚,发前无脐下悸,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用苓桂术甘汤。属肾阳虚用真武汤。仲景见到脐上或脐下悸动,他都不用白术,这是他的用药习惯。
我再抄段书上原文以观其区别:
太阳病主表,本当发汗,若误发虚人之汗,或汗不知(原字是如,这里我改为知了)法,必内伤少阴阳气,而病不解。若虚阳外越,所以其人仍发热。肾主水,赖阳气以蒸腾。今少阴阳虚,水不化津而泛滥,上凌于心,则心下悸;上干清阳,则头目眩晕。“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虚阳不能温养筋脉肌肉,反受水寒之邪浸润,则身体筋肉跳动,振颤不稳而欲仆地。治以真武汤。
本证与苓桂术甘汤均属阳虚水停,其主要区别是:本证病变重点在于肾,病势重,且多伴有少阴阳虚证侯;彼证病变重点在于心脾,病势轻,而以水气上冲证侯为主。
大家看明白了吗,我是心中了了然,说不出来这样好的。
感觉精力不够了,后面阴阳两虚的四个方子下次再总结吧。
我怎么感觉越到后面,是越来越难了,于其草草了事的总结,还不如沉下心来,细细的沉淀呢。
刚才有点心急,一心想在年前把剩下的四个方子也小结完,头上都出汗了,真的。
不过,宁缺毋滥,求学味,不能急的,还有两天的时间,写不完就大年初一或是之后再写吧。
慢有慢的好处,可以沉淀沉淀,能多体会体会经典的妙处,囫囵吞枣的匆匆写完那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不可取的,这样想来,心里就静下来了,汗也退了。
祝大家都学习愉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厥阴病篇寒热错杂下利证--麻黄升麻汤证
 郭生白解肌法方论(中药方论23)
调理气机升降,这十个经方,每一个都是中医的心头宝!
很多火神派中医在滥用“生附子”!大家应该...
UC头条:20味常用中药能组合成多少经方呢?家中最好常备,必要时能应急
《伤寒杂病论》 第一章第四篇第3节:太阳虚寒症证治主要方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