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忘了补充脏腑物质,解读陈继明治腹泻法
userphoto

2023.08.20 上海

关注

我在整理王孟英医案时发现其中涉及“下虚”的占比很大,而后又特地介绍了《沈绍九治下虚咳喘》在这期间,我想起之前读过的,收录于《中医好文选》的一篇文章。

中学读书时,我们学过“借景抒情”手法,我当时在读《中医好文选》的过程中,感受到的是,编者陶御风先生借助诸多观点特别甚至有些叛逆的文章,表达了他本人对于中医今后发展的希冀。

比如之前介绍过的首届国医大师王玉川先生的《辨证论治是迷信》,还有尚未绍的,今后应该会写到的黄龙祥先生两篇关于中医理论发展前景的论文,以及本篇陈继明老中医开诚布公地介绍他临床治疗腹泻的五大法门

陶御风先生在引文中的态度也很鲜明,预先说明陈老的文章不涉及教材中的常见证型,但是“求真不求全,恰恰是它区别于教材的可贵之处”。

我本人很感谢陶先生收入了这篇文章,质量奇高。本篇我会以自己的角度来解读这五大法,但醉翁之意主要在于其中的“肾虚奇阳不升”。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微信读书”找来此书的电子版。

慢性腹泻,其实临床不好治,主要可能还是因为手法有限。来看看陈老为我们打开的更为广阔的视野。

一、脾虚兼夹湿滞

从题目便能看出陈老的独到之处在于,治疗主要的A面时,绝不会忘了兼顾B面。而在脾虚这个A面里,因虚而生的实滞,便是此证的B面。

关于因虚而生的实,题目中仅提到“湿”,但在具体文中,陈老还提到了食积等。因而病人的舌苔往往不是呈现纯粹的虚象,会有稍厚或稍腻。

对于这个证,陈老主要使用缪希雍“资生丸”。初见此方,会认为其组成驳杂,但细细再品,方知缪希雍用心良苦。气阴兼顾、虚实兼顾、升降兼顾,虽然兼顾中有所侧重,但若以此方为底,可以变幻无穷,对于脾主升胃主降、一升一降为枢纽,而导致的各种因虚致实虚实夹杂等中焦诸证。

正如陈老所言,此证临床最为多见,若纯用培脾止泻,往往补滞难运。资生丸补消兼施,对于促进脾胃消化功能的恢复,最有裨益。

二、下焦沉寒痼冷

记得在《毛以林考题》中提及李克绍用古方“遇仙丹”(牵牛子、槟榔、三棱、莪术、大黄、木香、皂角子,作丸)治胃痛大便不爽,病人先后两次泻下“大量白胨状物”而痊愈。李老医案中,病人也是之前经历了俗套的理气止痛温中法,但始终不得缓解。

我后来在《行气无效》一文中总结道,当有形实积已成,若仅用行气法,一方面消不掉亦排不了实积,另一方面反而消耗气阴。

在腹泻的痼冷证中,如果说A面是脾肾虚寒,那么寒凝成结便是此证的B面。而陈老又一次地兼顾AB两面。

A面用的是人人皆知的理中四神,B面配半硫丸、以及诸如山楂神曲鸡内金等消导药。两者的组合,看似形同“温脾汤”,区别在于陈老以硫磺代大黄,更贴合寒凝,又不似巴豆那般狠毒。

陈老总结道,沉寒痼冷,耗损脾阳,久必及肾,命门火衰,以致脾肾俱虚。阴寒内盛,积滞不化,胶固肠间,粪中夹有黏液,为虚中夹实之证,非附子理中四神等所能胜任。

这是文中例举的一则医案的处方:熟附片(先煎)9g,潞党参12g,炮姜炭4.5g,焦白术9g,焦楂、曲各12g,炙甘草6g,胡芦巴12g,半硫丸9g(分2次吞)。具体请参原书。

三、肝气横逆乘脾

陈老的功力,主要集中体现在这个证里。

寻常能想到肝气乘脾而用疏肝来治腹泻,已属不落俗套了,但陈老将这个证发挥到了极致。

《小便问题横向参考腹泻》中,我提到用外感卫分证手法治小便问题。如果局限于解表法,那么就相当于只会用解表法来治卫分证,因为实际上,卫分证的手法颇多。

同理,肝气乘脾,如果只会用柴胡方或痛泻要方等,那么相当于只会用“疏肝法”治肝

所以陈老提醒说,此证用药必须灵活,不能执守成法。最为难得,也最为体现陈老善学古人的,是其中的肝体不足致肝气横逆,参考的是叶天士的“甘辛酸”法,“以党参、甘草、乌梅、木瓜、怀山药、白芍等,配合左金丸,收效甚佳”。

陈老的医案中,病人之前也是经历了套路治法,不但腹泻不减轻,反而日益加重,以致于不饥不寐,呕恶时作,形体消瘦,面色青黄,血压较高。

陈老先以“甘酸苦辛”并用,同时兼顾敛肝降逆与理脾和胃。吐泻止住后,再去苦辛药,加多养阴药,主以酸甘化阴,次第井然。

四、脾胃气阴两伤

此证既有久泻导致,亦有误用辛燥套路药导致。

在我看来,此单元和上述第三单元的机理一致,扶正兼顾恢复升降。

陈老常用的底方为,四君子汤补脾;白芍山药滋脾阴;葛根荷蒂升清气;莲肉石斛养胃津,如因胃阴不足而呃逆,则用竹茹枇杷叶等降逆

如同第三单元,在呕泻止后,减去升清苦燥或降逆之药,而以滋养胃阴为主。

五、肾虚奇阳不升

我之前说了,理中和四神,是几乎人人想得到的,而很难想到的,一个是刚才的第二点,用温下法去痼冷,另一个就是这里的“通补奇经”。

究其原因,陈老说阳虚久泻,五脏精气亏损,即便有阳虚,也经不住桂附之类的刚燥。唯有叶天士主张的“温润升阳”法,润补兼温通,方能奏效。

陈老在文中介绍了一则医案,应该是他参考叶天士的缘起:

一病人明显肾阳虚,且形体日见消瘦,精神疲乏,用了附子理中四神之后,腹泻如故,还另添了咽干心烦。陈老思忖着其中的缘由,忽而忆及《临证医案指南》中治阳虚久泻,用到温润升阳法,以通补奇经,病人每有虚损之证,如腰酸少腹冷痛等。

陈老遂改投温阳益肾、通补奇经之药:“鹿角霜12g,巴戟肉12g,菟丝子12g,锁阳12g,炒当归9g,小茴香2g,荆芥12g,炒白术9g,炮姜炭3g,炙甘草6g,仙灵脾12g。服五剂,泻止痛愈,精神亦随之振作。仍予原法去小茴香、当归,加潞党参、生怀山药等,调理匝月而愈”。

泻止后去掉辛香药,主以补法,这是陈老治虚实夹杂之慢性腹泻的一贯手法。

这个方子看上去,和《沈绍九治下虚咳喘》的用药基本一致,除了其中的升降用药,沈老主要用降药,陈老主要用升药,这是具体失常的升降侧重所决定的

陈老的原文内容,我大约介绍完毕。此外,我另有一个偏于个人的解读角度。

叶天士说的通补奇经法,实则是以补充物质来恢复脏腑气血功能。物质,在中医里统称为“阴。但由于思维倾向,人们容易把“阴”理解得过于局限,因而我直接以“物质”来代替。

事实上,之所以我在《沈绍九》一文中将“补阳”与“温阳”分列,正是因为这一层背后的考量。

★★★【所谓的“补阳”,实际上是补“阴”,补充脏腑物质。而这物质亦分四气五味。偏辛温的补阳性物质,偏酸凉的补阴性物质,但实则都是补“阴”。文字有点绕,希望能读明白

这是由于“阴阳”二字,自古以来几乎无所不纳,由此产生的诸多问题亦层出不穷。

比如“补阳”,实则补“阴”,补的是脏腑之精,即物质;而“温阳”,实则通阳,燥湿而通行,非为补益

我在《沈绍九》一篇的引文中提到仲景说:“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前者是温阳法,后者实则是补阳或补“阴”法。温阳法等于直接利水;而补法结合利药,即通补法,是通过补益脏腑物质,从而恢复脏腑功能,同时兼顾通利。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的话,“奇经”这一说法,仍然属于局限了

★★★【因为,当你回头去看本篇的第三和第四单元,无论是肝体肝气还是脾胃气阴,手法仍属“通补”兼施。三、四、五,的区别在于:①用的是补阳还是补阴药(都是补物质的补“阴”药);②侧重哪些脏腑,脾胃肝肾;③辅助具体需要的化邪药(如化痰化湿化食等)以及升降药(升清或降浊)

陈老的这篇文章篇幅不长,值得细细品读,陈老本人声名并不显赫,也仅留下一本《肝炎与肝硬化的中医辨治》。但从本篇内容来看,他用“通补”法治脏腑顽疾,治验和心得都非常突出。当然,这也是得益于他对于古人的经验吸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叶天士是这样用小方的,你get到了吗?
中医锦句
陈老医案选:干呕治验
360doc个人图书馆
《方剂学》学习笔记16
中医必记经典语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