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注问题表征 提升策略意识

关注问题表征  提升策略意识

     ——兼评蔡宏圣老师“倒推”一课

《小学数学教师》编辑部  陈洪杰

在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上,我“遇上”了蔡老师的“倒推”一课。活动的前两天,我在主会场第一排听了8堂课,最后一天,我溜到了分会场。蔡老师在主会场上课时,我正在分会场最后一排,边看大屏幕,边和几位老师“聊课”——起初,对这堂课并没有太在意。当蔡老师做起了游戏,我的注意力被吸引了;当看到蔡老师双手互抱在学生间缓步徐行,微笑着等待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摘录条件时,我心里说:“就是这堂课了!”——这堂课何以引起我的共鸣?在笔者看来,蔡老师捉住了“倒推”教学中一直被教师们忽略的一个关键。

一、“倒推”教什么?

“倒过来推想”(简称“倒推”)是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内容。“倒推”策略的教学素材是这样一类问题:已知某种数量或事物按照明确的方法和步骤发展、变化后的结果,又要追溯它的起始状态(苏教版配套教师用书)。对于这类问题,从计算的要求看,100以内的加减乘除就基本足够了,学生真正的困难在于“追溯”,在于怎样表征这一类问题。而很多老师的教学,恰如蔡老师所言,关注了解题而忽视了策略。当然,“离开了解题,解题的策略就无从谈起”,让学生以“倒推”的策略去解题不是在运用策略吗?俗话说“熟能生巧”,怎么会是“忽视了策略”?

笔者以为,当学生能够主动辨析问题的特点,从多种方法中灵活、快速地筛选出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时,我们才能说学生具有了策略意识。而在各种策略分单元编排的时候,“辨析问题、选择策略”的过程常常是被省略的,所以教学中会出现这种现象:教画图的策略时,学生都知道用画图来解决问题;但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面对一个典型的、可以画图解决的问题,学生却想不到画图。我们读“曹冲称象”的故事,感叹曹冲的聪明,那是因为曹冲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想到了转化的策略。如果有人提示,我们还会觉得曹冲聪明吗?至少得打个折扣!同样,在教“倒推”策略的时候,如果延续一贯的注重解题的教学方式,能“熟”却不能“巧”,学生会解题却未必有思维品质和策略意识的提升。怎样判断自己的课是否过于注重解题呢?教师至少可以追问自己:我这样教策略,和“问题解决”的课有什么区别?

策略意识的获得要依赖能体现策略特点和价值的方法的使用,“在方法的使用中领悟策略”,这一点应该是大家都能认同的。实际上,策略和方法有时就是一体两面的,比如画图、列表、方程等。那么,如果我们把“倒推”定位为策略,其对应的方法是什么?是列表法(教材例1),是摘录条件法(教材例2),还是流程图、箭头图?都是,又都不是。与“画图”、“列表”相比,“倒推”这两个字对方法的暗示是不精确的。我们需要将“倒推”两个字加以分解,才能获得体现“倒推策略”特点和价值的、可操作的方法。也就是说,要把描述结果的、静态的“倒推”,还原为动态的、过程化的“倒推”,这一过程包含解题,但不限于解题。其实,“倒推”的策略可以分解成三个可操作的步骤:正着记录——倒着计算——正着验算。[1]

有老师可能会说,“倒推”也有抓手啊!箭头图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抓手吗?的确,箭头图或者流程图很适合需要用倒推策略来解决的问题。只是,我们要追问,这一方法是体现“倒推”策略唯一的方法吗?当然不是。是体现“倒推策略”最好的方法吗?未必!因为方法的优劣有时视具体的问题而定。但很多老师并不能意识到箭头图的局限,当在教学中把箭头图或流程图作为教学的抓手时,往往又会陷入教具体方法的旧轨道,又把策略教“窄”了。

有心的老师可能会发现,蔡老师的课不也是在教箭头图吗?是的!在教学的主线上,教策略可以,有时甚至是不得不抓一种主要方法,但我们要把握好“抓方法”的力度。蔡老师这堂课的优点就在于,在抓了方法的同时,抓了“表征”,或者说是通过抓“表征”来抓方法。这样教学,学生经历了画流程图的过程,这就是这堂课与其他课的区别。在此,笔者提出一个论断:教“倒推”的策略,至少应该把一半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表征问题,教学的主线应该围绕这一点层层展开。这就是笔者对“倒推”教学的总设想。

为什么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对问题的表征上?因为,“辨析问题、选择策略”的过程是不应该由教材或教师替代学生进行的,必须让学生自己经历,自己体验和感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发现这类问题的特点,并且有能力去表征这类问题。何况,在学生熟悉方程的方法之后,面对知道结果、追溯起始状态的问题,可以不用再“倒过来推想”,那么,今天教的内容对他后续发展的价值何在?信息加工理论的学者认为,有了正确的表征,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半。布鲁纳更是直接说:“学习的重点不在于记忆,而在于编码。”表征(编码)的重要性在“倒推”的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当学生乐于并有能力表征这些要追溯起始状态的问题时,计算已是水到渠成的事。而且,此时的计算只是学生策略意识提升后的副产品,我们的教学早已超越了对计算结果的关注。而学生获得的用自己的方式表征问题的意识,才是对其后续学习有价值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化”乃至整个数学学科不都是在用数学的语言、符号来表征外在的世界吗?

二、“倒推”怎么教?

把“倒推”策略的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对问题的表征上,这是基于对适合用倒推策略加以解决的问题的判断,也是针对当下策略教学的某些缺陷。在注重“教解题”的教学中,教师们不是不教“表征”,只是这一过程,学生常常没有充分经历,缺乏丰富体验,自然不能超越解题、领悟策略。

怎么让学生经历对问题的表征过程?笔者浅陋,试着列出几个要点。

首先,不要急于告知学生今天学习的是“倒推”的策略,因为此时,学生对适合用倒推策略加以解决的问题的特点缺乏认识,“倒推”只是一个模糊的指示,缺乏对行为的指导意义。所以,当学生接触第一个例题时,教师可以把重点放在对问题进行摘录上。教师可以提出要求,“怎样摘录比较合适、简捷”,“怎样摘录可以让别人一看就明白”。

其次,将箭头图、流程图、文字摘录以及其他可能出现的方法(比如直接列出算式、方程)先等量齐观,不要忙于做出优劣的判断,更不要过早地集中到一种方法上。对学生而言,自己的表征方法,自己懂、自己会用,是“有意义的”,但从简捷、完整、数学化等角度,不同的方法却有高下之分,需要教师进行优化。这种优化可以这样进行:你是怎么摘录的?(呈现学生资源)你能说说自己的方法吗?(关注自己的思维过程)这么多摘录方法你都看得懂吗?(关注别人的思维过程)这些摘录方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引导学生辨别、比较)你认为怎样摘录比较好?(关注元认知)。这样步步“紧逼”,对学生的思维要求逐步提高,但又始终围绕着摘录(表征)方法的优化。

上述这一环节应该成为此课教学的核心环节,在一堂课中,如果教师要精讲两道或三道例题(不宜超过三道),则可以安排两次或三次优化摘录(表征)方法的“小循环”。第一次学生呈现的方法可能最原生态,数量多、思维水平参差不齐;到第二次、第三次表征问题时,学生的摘录方法会相对统一,比如,集中到流程图、箭头图上。这种集中的趋势和以下几点有关:1.教师选择的例题。如果教师想集中以一种方法为主线,则选同类题,否则,选容易产生表征形式差异的问题。2.学生对“怎样摘录比较好”有了认识。部分学生经过对比,选择了同伴的更好的形式。3.从众心理,或者“依葫芦画瓢”的模仿。4.教师的要求。上述四点中,第二点正是我们教学的追求;第一点则取决于教师的选择,是教师的教学自主权;第三点要注意,教师要在巡视过程中,辨别“从众”和“形式模仿”的学生,让他们说一说为什么放弃了自己原来的摘录方法,追问这样摘录是什么意思等问题;第四点是教师要避免的。

特别要指出,这一环节的教学最考验教师的教学功力。因为这样是“贴”着学生产生的水平层次不同、表现形式各异的教学资源去教,是“贴”着学生的思维和困难去教。而根据笔者课后搜集的素材,即便同样是“箭头图”,也有多种形式,“贴”着教既要兼顾全体,又要关注差异,是对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挑战。

第三,从教学素材(例题)的选择上,教师可以注意不同类型题目的呈现。这里的“不同”包含三个层面:1.表征方法的差异,比如,苏教版教材上的例1突出列表整理,例2突出摘录(其实也是流程图),其“练习十六”中有的适合画图(路线问题),有的适合操作(扑克牌换位置)。2.难度水平的差异。在教学核心环节使用的问题要难度适中,使全体学生都能看到解决的希望,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同时,这一问题又包含丰富的信息和一定的延展性,使问题的表征有进一步优化的需要,能够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蔡老师使用的案例在难度上就比较合适。3. 表征步骤的差异。有的问题有两次变换,有的有三次、四次,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先接触变换次数少的,然后变多。在练习巩固的阶段,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变换,教师规定变换的次数,同桌互相出题,看看谁出的题目好。第二点和第三点是有交叉的,一般变化次数多就难,不过教师也要注意问题的结构,比如,同样是两步的 “赠送画片”的题目,出现“一半还多1张”,难度就上去了。

指出以上三方面是为了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教学。如果教师对自己应对学生反馈的能力很有自信,或者一贯比较注重让学生记录自己的想法,则可以多选择表征方法有差异的问题;如果班上的学生基础很好,或者前半段的教学很扎实,教师则可以注意使用步骤多、难度大的问题。在一堂课的教学当中,教学素材不一定要尽善尽美,但教师要能意识到不同素材的差异,因为合适的教学素材能让教学事半功倍。

第四,要让学生从关注问题的答案转向始终关注对问题的表征。当学生经历一次“摘录-计算”的过程后,有的学生就不再关注怎么摘录了,尤其是一些基础好的学生,他们甚至能直接列式解答,更不屑于条件摘录。“关注答案的获得和答案的对错,相对忽视解题和思考的过程”这是小学生学习的一个特点。策略的课教成“问题解决”的课,有时错不全在老师,而是师生互动的结果,既然学生喜欢解题、关注答案,加之考试最后还是要落实到解题上,教师乐意顺水推舟。——蔡老师课堂上的时时的回顾,在有的老师看来好像是多余的,实则用心良苦。

那么,怎样让学生关注过程,而非答案?其一是如上文第二点所说的,教师的追问要指向学生思维的过程、摘录方式的比较与辨析。其二是如蔡老师课上的时时回顾,停下来回味而不是一直埋头解题。其三是教师可以呈现一些题目,“把过程表示出来,不用计算”。详细说说第三点。

前文提到,要把一半的时间用在“表征”上,那解题怎么办?相信很多老师会这样“将一军”。练习是需要的,方法的使用也需要练习,但基于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未必要像以往那样练习。在学生经历了摘录方式的第一次优化后,教师可以呈现下一题,“不用计算,你怎样把这个问题摘录清楚”。这是对表征方法的一个巩固练习。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教师可以个别辅导。当中可以让全班学生停下来看看黑板上呈现的不同方式,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怎样更全面、简捷等。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换个方式摘录试试看”。甚至在教第一个问题时,当学生把问题都摘录清楚,列出算式了,教师就可以把计算跳过,“现在计算对大家都不成问题了,我们看下一题”。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准备表征方式有差异的问题,比如“一半多1张”的赠送画片的问题,笔者感觉线段图似乎合适。让学生多尝试表征一些不同类型的题目,教师多呈现不同的表征方式(列表、箭头图、画图),这其实是在“逼迫”学生在感悟更高层面的策略:不管哪种类型的题目,我们弄清楚了,就能解决。此处甚至可以不提“倒推”,因为,当学生遇到题目能主动地摘录条件,并能选择合适的表征形式,“倒推”的方法已经包含其中。这一点可以和概念教学中教“上位概念”的做法作一个类比,读者可以体会其中的相通之处。

第五,专项训练,提升对策略的敏感性。[2]教材分单元(专题)编排的现状,客观上减少了学生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自主选择策略的机会,缺乏自主选择的机会,自然缺乏筛选策略的意识。分单元编排的思路为每一类策略提供了数量较多的、与某策略对应的、典型的问题。教师可以把使用不同策略加以解决的问题搜集起来(比如10道题),在课堂上一一呈现,让学生快速判断可以用什么策略来解决,如果不能用倒推,可以用什么策略。这既是对当堂教学内容的强化,也是对其他策略的复习,更是训练学生的筛选意识。对于有的问题所采用的策略,学生可能会出现分歧,比如学生以“画图”的摘录形式解决了一个倒推的问题,其策略是什么?这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分歧,“他说是画图,你说是倒推,大家认为谁说的对”,让学生进一步对方法和策略的认识精细化(“画图”侧重表征的形式特点,“倒推”侧重问题的逻辑特点)。在判断完所有的题目之后,教师追问,“一般在怎样的情境中,用今天学的策略”。

三、回看蔡老师的课

经过上述的分析,此时再看蔡老师的课,读者就可以明白笔者何以对蔡老师的这堂课一见钟情了。蔡老师的几个关注点与笔者的设想可谓不谋而合:对教学素材的深思熟虑,对问题表征的重点关照,对优化摘录方式的精雕细琢……现场看课的话,您更能感受蔡老师此课的风采,转成文字实录后,蔡老师在课堂上的等待,在教学节奏上的把握就较难体现了。文字实录只是课堂教学的“标本”,我们不得不面对这小小的缺憾。

在蔡老师教学的后半程,我询问了身边的几个老师,这样教学怎么样?几位老师一致认为,蔡老师的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不太好学”。的确,在“倒推”一课的教学上,一题接一题地教学(也考虑思维的递进)要更容易。而教师有意识地后退,把舞台让给学生,展示学生的思考;把时间留给学生,等待学生自己感悟,这样的教学难!这种“难”不仅仅体现在教学技艺的层面,更难在教学理念的突破。我们的老师似乎越来越喜欢教了!——教学是放手的艺术,而放手是需要勇气和底气的!显然,蔡老师有这样的勇气和底气,所以当笔者看着蔡老师在学生间缓步徐行,双手互抱、面带微笑时,我觉得此时的蔡老师特别有魅力!

由蔡老师的这堂课,笔者更联想到把不同策略的教学“打通”,比如“画图”策略的教学,何尝不是需要我们关注问题的表征?何尝不可以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优化画图的方法上?何尝不可以让学生辨析、比较不同的画图方法,经历画图的过程?何尝不可以让学生快速判断相关题目分别用什么策略?何尝不可以把体验和感悟的时空,留给学生?——其他内容的教学呢?何尝不可以……

当然,蔡老师的课也并非完美无缺,在此指出一二无损此课对一线教师的引领与借鉴意义。其一,箭头图可以更晚一些呈现,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法继续摘录一些问题,把“优化”的过程再放缓一些。尤其是反向箭头的出现,可以和“倒着计算”的要点沟通,应该让学生经历一番。其二,在让学生关注变化“过程”的环节,可以给出可操作的、有数学特色的抓手:验算。“注意过程”这样的强调,对学生而言就像“解题要细心”一样,不易操作,所以忽略过程的学生照样忽略过程。因此,如果在这个环节教师追问“怎样判断自己是否正确”,让学生自己把答案代入题目算一算,教师再画龙点睛地板书“验算”就更好了。这样教学,“倒过来推想”在经过正着记录、倒着计算的辩证过程之后,又要将答案代入题目正着验算,整堂课就有了“正--合”的逻辑意味,更令人回味!

 

 

 



[1] 这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吴亚萍老师的创见。

[2] 笔者曾在《重建教学细节,追寻教育真谛》一文中,对此有较详细的叙述,见《小学数学教师》200978合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关于“倒推”教学的几点想法(随笔)
倒退的策略实录
小学数学教学“海门论坛”——《解决问题和策略:倒推》蔡宏圣(转载)
霍庄中学《提高初中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中期报告
转载 学习困难的辅导策略
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实践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