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强:毛泽东词《沁园春·雪》刮起的“暴风雪”


 



    除了是缔造共和国的伟大领袖和杰出的军事家外,毛泽东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他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才能。无论是书法,还是诗、词、文等,都绝对称得上是冠盖一绝。他的词,更是大气磅礴,处处洋溢着豪迈的英雄气概。《沁园春·雪》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这首词在流传时并不顺利,甚至还刮起了一场浩大的“暴风雪”。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国民党政府由于实行不抵抗政策,日军很快便攻克了当时的首都—南京。蒋介石政府仓皇逃窜,一口气就跑到了大西南重地—重庆。为了保持所谓的颜面,因此便把重庆称为陪都,一直延续到抗战胜利后。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不久,国共两党在重庆进行了中外瞩目的和平谈判。为了显示诚意,毛泽东答应了蒋介石的条件,亲自率领代表团前来协商事宜。在这期间,柳亚子向毛泽东赠送了一首七律,并向他“索句”。文人之间相互赠诗索句,自古以来就很盛行。于是毛泽东便把九年前创作的《沁园春·雪》赠送给了柳亚子先生,并给他写信道:“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

 

    柳亚子收到毛泽东的词和回信,欣喜之情自然是难以掩饰。拿在手里,反反复复读了许多遍,还不忍放下。他被词中流露的豪迈气概、磅礴气势以及领袖气象深深折服。不禁感叹道:“展读之余,以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轼)、辛(弃疾)未能抗(相比),况余子乎?”在柳亚子眼中,毛泽东的词超过了苏轼和辛弃疾。这种评价是何等的高啊!

 

    那时的文化习惯沾有的旧时文化风气还比较重,文人间依然保留着这样一种习惯,就是当某首词或某首诗特别流行时,总禁不住也要模仿上一首或者几首。柳亚子作为那时候的著名文人,自然也有这个习惯。接着不久,他就创作了一首名为《次韵毛润之初行陕北看大雪之作》的和词,并把这首词和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准备放在《新华日报》上同时发表。

 

    令他惊讶的是,毛泽东的这首词并没能同时发表。原因是由于政治因素,《新华日报》担心没有事先取得毛泽东的同意,害怕从而引发不必要的意外。因此,只发表了柳亚子的词。然而更令人惊讶的是这首《沁园春·雪》却在报社内部广泛流传开来,还被人传抄了出去。

 

    柳亚子的词一经发表,立即就引起了社会的轰动。原词如下:

 

                  沁园春·次韵毛润之初行陕北看大雪之作

 

    廿载重逢,一阕新词,意共云飘。叹青梅酒滞,余意惘惘,黄河流浊,举世滔滔。邻笛山阳,伯仁由我,拔剑难平块垒高。伤心甚:哭无双国士,绝代妖娆。

 

    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尤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秾情着意雕。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
 

    如果没有毛词,作为感怀之作,柳亚子的这首词确实立意高远,别开生面,让人油然感慨万端。不得不承认,毛泽东的这首词确实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因为传抄出来的,总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且各个版本也都不一样。加之柳亚子这首词的发表,更是激起了人们想阅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原作的欲望。当时重庆民营报《新民报晚刊》的副刊编辑吴祖光灵光一闪,决定刊发毛词。于是便四处奔波,搜寻流传的不同版本,最终在当年的11月14日,完成了现在广为流传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吴祖光欣喜万分,把这首词刊发在了报纸的显著位置,而且还特意加了“按语”—“毛润之先生能诗词,似鲜为人知。客有抄得其《沁园春·雪》一词者,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这首词一经刊出,立刻就轰动了整个重庆。四方争相传阅,一时洛阳纸贵。

 

    《大公报》伺机而动,紧接着便把柳亚子的词和毛泽东的词集中一处,并以十分醒目的版面再次刊发。这一次引发的轰动,更是出人意外。重庆的的各大报纸竞相转载,无一例外的刊发了大量的步韵、唱和之作和评论文章,一时可谓盛况空前。

 

    如果毛泽东只是一个单纯的文人,他绝对不可能这样备受关注,尤其是国民党当局的“关注”。一个政党的领袖,一位杰出的文学巨匠,蒋介石不能不害怕。更何况文化可以攻心,让敌人不战而败呢!

 

        蒋介石恼羞成怒,并向专门为他起草文件的秘书陈布雷(号称蒋介石文胆)询问看法。陈布雷不禁感叹:“气势磅礴、气吞山河,可称盖世之精品。”倘若蒋介石能够写出一首超过毛泽东的词或诗来,他也没有必要这样生气。蒋介石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否则又会是一场笑谈。蒋介石的文才究竟怎样呢?下面来看一首他1926年在《江西日报》创刊号上发表过的也是唯一传世的一首贺诗:
 

                 祝《江西日报》诞生
                     蒋中正
                呀!好革命的怒潮呀!
                呀!这掀天倒海的潮流,
                竟已仗着自然的力,
                挟着它从珠江来到长江了。
                ……
                呀!好革命的怒潮啊!
                呀!好革命的势力!
 

    这首诗究竟怎样,读者一看便知,不需多说。

 

    蒋介石不肯轻易罢休,身边的人便纷纷“出谋划策”。于是国民党政府便组织了一批文人,企图用文章来批判毛泽东,围剿毛泽东。12月4日,当时的国民党中央机关报《中央日报》等同时刊发了以“围剿”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为中心的文化大行动。国民党的一批御用文人以“唱和”为名,以“反帝王思想”为借口,用泼妇骂街的方式大肆攻击毛词和毛泽东本人,企图把毛泽东的巨大影响力就此消除掉。部分重庆文化界的先进知识分子,也纷纷卷入这场争论,一场无硝烟的战斗四处弥漫,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看了王若飞收集的国民党的一些报纸刊发的攻击《沁园春·雪》的文章后,毛泽东在给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黄齐生的信中曾写道:“国民党骂人之作,鸦鸣蝉噪,可以喷饭,并付一观”。其豁达胸怀,更是令人折服。

 

    国民党还曾大费周章地暗中进行征词活动,企图从中挑选出几首在意境和气势方面都超过毛词的,然后再以蒋介石的名义公开发表。从而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打压下去。但是,这次征来的词,虽说量不少,可质量却难以让人满意,根本无法和毛词相提并论。蒋介石很是伤头疼,后来又在重庆、上海等地又拉了几位“高手”,写了几首词,但仍然拿不出手。最后只好自我放弃。直到国民党在大陆倒台,也没有一个文人能写出和毛泽相提并论的词篇。

 

    因为是秘密进行,又没有成功,所以国民党一直秘而不宣,守口如瓶。败退台湾以后,对待此事也是十分慎重,惟恐被世人知道后遭受耻笑。不过,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这个秘密被当年参与该次活动的国民党要员给透露了出来,后又被台湾政论家孟绝子得知才公诸于世。

 

    虽然毛泽东并不知道事情的详细情况,但是这首《沁园春·雪》当时在重庆产生的巨大效应,还是给他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建国后,毛泽东与柳亚子在北京再次相遇,在给柳的诗中就曾写道“索句渝州叶正黄”,又特意提及了这段往事。

 

    《沁园春·雪》以雪为名,看似写雪,却又不全然写雪。它隐藏着无尽的玄机,散发着振奋人心的力量。所刮起的一场暴风雪,更是将国民党的黑暗力量封存。在东方的红日升起时,便立刻消融并洗去大地的一切污浊,还一个焕然一新的中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主席的《沁园春·雪》,为何让蒋介石感觉“比打了一个大败仗还丢脸”?
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意外发表,震惊文坛,蒋介石:这真是毛泽东写的?
《沁园春.雪》把它改成高考作文是什么样?
1957年,一位作家改动《沁园春·雪》中的一个字,主席看后大赞:按你的改!
臧克家改动《沁园春·雪》中一字,毛主席看后大声叫好:按你的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