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过往情仇(一)

 印度的远古文明是在20世纪才被发现的。由于它的遗址首先是在哈拉帕地区发掘出来的,所以 通常称为“哈拉帕文化”;又由于这类遗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今巴基斯坦境内),所以也称为“印度河文明”。哈拉帕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哈拉帕文化以南部的摩亨佐·达罗和北部的哈拉帕为中心,它是古代印度青铜时代的文化,代表了一种城市文明。从已经发掘的遗址来看,城市的规划和建筑具有比较高的水平。考古学断定,哈拉帕文化大致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750年,鼎盛时期约为公元前23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哈拉帕文化的主要经济部门是农业,栽种的作物有大麦、小麦等。除田间作物外,椰枣、果品也是人们喜爱的食物。当时,人们已经能够驯养牛、山羊和各种家禽。哈拉帕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铜器,这表明古印度人已经掌握了对金银铜等金属的加工技术。从出土的各种手工艺品和奢侈品中,可见当时工匠的技艺。制陶和纺织是哈拉帕文化的两个重要部门,染缸的发现表明当时已掌握纺织品染色的技术,纺织业与车船业等也相对发达。城市的繁荣使哈拉帕的商业兴盛一时,不仅国内贸易活跃,国际贸易也很频繁。大量古迹遗址的发掘证明它与伊朗、中亚、两河流域、阿富汗,甚至缅甸和中国都有贸易往来。哈拉帕与摩亨佐·达罗两处城市遗址,规模都比较大。哈拉帕文化还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它们主要留存于各种石器、陶器和象牙制的印章上,这些文字符号有象形的,亦有几何图案,至今尚未成功译读。因此,关于哈拉帕文化的来源问题,一直成为考古学家与历史学家争论的谜:到底是土著文明,还是外来文明?哈拉帕延续了几百年之后逐渐衰落,于公元前18世纪消亡。哈拉帕文化之谜,仍有待后人去破解。

  哈拉帕文化衰落后,从印度西北方入侵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进入了印度。雅利安人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现在印度西北部,并逐步向南扩张。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公元前4世纪,雅利安人在南部的恒河流域建立了以摩揭陀为中心的统一国家。

  雅利安一词一说源自伊朗的波斯文,意为“有信仰的人”;另一说源自梵文,意为“高尚”。19世纪,雅利安语一名被用作印欧语的同义语,从狭义上说是指印度-伊朗诸语言(Indo-Iranian languages)。现在此名在语言学中,仅用于印度-雅利安诸语言(Indo-Aryan languages)一支。雅利安人【梵文:âryâ】原是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游牧民族,迁移至中亚的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平原。这些人被称为雅利安-旁遮普人,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雅利安-旁遮普人南下进入南亚次大陆西北部,这就是印度古文献中提及的雅利安人,他们往南驱逐古达罗毗荼人,创造了吠陀文化和建立了种姓制度,把雅利安-旁遮普语族的语言带到了印度。最终古雅利安人和古达罗毗荼人融合成了今天体征独特的南亚次大陆人。

   吠陀时代指哈拉帕文化衰亡后,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并将这一时段的史料保留在《吠陀》及解释吠陀的《梵书》、《森林树》、《奥义书》中,故称作吠陀时代。其中成书于公元前12—前9世纪《梨俱吠陀》,称早期吠陀,而《娑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成书于公元前900年—前600年或更晚,故又称晚期吠陀。

   早期吠陀时代亦称梨俱吠陀时代,雅利安民族正处于军事扩张时期。前2000年上半叶,居住在里海以及中亚草原的一些游牧民族开始移民,一支向西南进入伊朗高原,旋即又闯入两河流域和意大利地区及埃及。东南的一支则穿过伊朗、阿富汗、兴都库什山抵达印度河谷地区。这些人自称为“雅利安人”,意即“高贵之人”,当地居民与雅利安人进行战争后被征服,雅利安人称其为“达休”,意即“贱民”。雅利安人对当地土著居民发动大规模战争,摧毁了先前居民的定居点。最初的雅利安人以畜牧业为主,并且利用牲畜粪便做燃料。转入定居生活后,又开始种植大麦等农作物,同时使用畜力耕作和沟渠灌溉以及施肥技术,也使用轮耕休耕法来保养土壤肥力。铁在早期吠陀时代后期开始出现,但是较为稀少。根据考古资料,商品交换也在此时出现,但是仍然是以物易物的阶段。在到达印度后,雅利安人的氏族部落生活开始瓦解,雅利安人称村落为“哥罗摩”,由父权制的大家族组成。部落和氏族有公民大会(雅利安人称其为“维达塔”),全体成员参加,负责军事、祭祀、战利品分配等问题。此外,氏族部落中还有“萨巴”和“萨米提”,是部落长老会议和部落的民众大会,由全体成年男子参加,负责军事的军事首领“罗阇”则是主要的权力机构之一。随着战争不断的增多,“罗阇”的权力增大,僧侣贵族的权力也增大,社会开始发生分裂,氏族部落正式解体,私有制开始产生,大量穷人开始变为债务奴隶,瓦尔那制度(即种姓制度)开始出现,雅利安人开始步入晚期吠陀时代。

   公元前1000年前期,雅利安人势力扩张到恒河流域,与当地的土著居民不断的融合。同时,在这一时期,铁器在南亚次大陆广泛使用。大面积的森林和沼泽被开垦,农业开始成为主要的经济来源,雅利安人此时已经开始使用重犁,并按节令来种植作物。除了麦、豆外,水稻、棉花也开始被种植。手工业在此时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大批专业的工作部门和职业。并且依希腊史籍记载,大流士一世曾向被征服的印度河西部地区居民要求年贡金360塔兰特的金沙,可见当时采矿业和冶炼业的兴盛。随着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商业也开始兴盛起来,牛车、马车和象驮开始成为运输的主要承担者;黄金成为了支付货币。【大流士一世(Darius I the Great),波斯帝国君主(前550-486)。】

   随着战争的扩大和频繁,以及经济的发展,雅利安人内部也开始发生分化,一些部落开始过渡为国家,“罗阇”变为世袭君主。但是这个过程并不完全一致,如恒河上游的居楼国和般陀罗在公元前9世纪-8世纪就过渡到了国家,而更多地区则是在公元前7世纪以后才完成过渡。在晚期吠陀时代,由于“罗阇”和僧侣贵族的权力扩大,雅利安人的氏族部落制度和军事民主制度都相继瓦解,出现了瓦尔那制度,雅利安人内部出现三个不同的阶级即:婆罗门、罗阇尼亚(即后来的刹帝利)、吠舍;再加上首陀罗成为印度四大种姓,种姓之间不允许通婚,不能同餐,此外,四个种姓在宗教仪式和社会权利上也不相同。至今仍然对南亚地区有着巨大的影响。除瓦尔那制度外,婆罗门教也在此时产生。婆罗门教信仰原始的自然崇拜,以梵天为主神,此外有毁灭之神和舞蹈之神湿婆,以及光明之神毗湿奴。婆罗门教还宣扬善恶轮回的观念,主张梵我一致的观念。除此之外,婆罗门教还主张人祭,极其野蛮。

  约公元前566-公元前486年,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乔达摩.悉达多释迦族人,刹帝利种姓,后得名“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隐修者。他29岁离家修行,35岁形成自己的宗教思想体系,成为佛陀(觉悟者)。随之开始传播其佛教思想,建立宗教组织;80岁逝于拘尸那。佛教基本教义教规载于佛经之中,由《论藏》、《经藏》、《律藏》三藏经书组成。据佛教文献记载,公元前6世纪初,印度有16个国家;有摩揭陀、迦尸、只萨罗、跋只、俱卢、般遮罗、犍陀罗、鸯伽、弗栗恃(跋耆)、末罗、支提、摩差耶、修罗色那、阿湿婆、阿盘底、甘菩遮(剑洴沙)。这一时期影响久远的宗教是佛教和耆那教,他们的一个共同点是,都反对婆罗门在印度社会中的特权地位。在这个时期的大国里,瓦尔纳的等级制取代了部落制。国君和武士成为刹帝利,祭司和教师成为婆罗门,农户和纳税者成为吠舍,服务于以上3个等级的劳动者则成为首陀罗。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级别的不能通婚,虽然1947年印度脱离殖民体系独立后,种姓制度的法律地位正式被废除,各种种姓分类与歧视被视为非法,然而在实际社会运作与生活上,其仍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公元前6世纪摩揭陀国王频毗沙罗(瓶沙王)当政时崛起,征服东邻鸯伽等国,成为恒河中南部强国,传说统治村镇八万之多,首都王舍城。约公元前493年,瓶沙王之子阿阇世弑父自立,继续扩张,击败北邻跋硅国。继位国王迁都至交通便利的华氏城,以加强对占领地控制。约公元前396年,其子继位,承先王扶持佛教政策。约公元前364年,希苏那伽王朝亡,建立难陀王朝。平民出身的摩珂波德摩.难陀成为国王,摩揭陀国版图逐渐囊括整个北印度,为孔雀帝国的统一打下了基础。在这一时期,印度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分别于公元前6世纪中期和公元前518年遭到波斯帝国的居鲁士和大流士一世的入侵。古波斯人统治印度西北部将近两个世纪之久,直到公元前4世纪后期才一度被来自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地区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所征服。旃陀罗崛多领导了反马其顿——希腊人起义,经过7年的斗争,将马其顿——希腊驻军的侵略者全部驱逐后统一了北印度,不久又推翻了摩揭陀国的难陀王朝,从而建立起古代印度最为强盛的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4年,养孔雀家族出身的旃陀罗崛多自立为王,建立孔雀王朝,基本实现南亚次大陆的统一。古印度史的极盛时期到来:君主专制加强,奴隶制得到很大发展,种姓制度复杂,经济生活活跃,佛教广泛传播。

  公元前305年,继承了亚历山大的亚洲领地的塞琉古一世率军入侵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迫使旃陀罗崛多回师与其决战。关于这场战争古印度人和古希腊人中有着不同的说法。在印度人的版本中,旃陀罗笈多彻底打败了塞琉古——希腊人的军队,夺取了现今帕米尔高原西南部的兴都库什山脉以南所有土地,迫使希腊人求和。而在古希腊人的版本中恰恰相反,塞琉古一直打到了华氏城,印度人再也无力支撑。不管怎么说,在公元前302年,双方达成了和约,塞琉古承认旃陀罗笈多对北印度的统治,并将一个女儿嫁给旃陀罗笈多,以换取印度人送给他五百头大象和象手,支持他对埃及的扩张。和约的签订确立了孔雀帝国的大国身份,因此埃及托勒密王朝和塞琉西帝国都向孔雀王朝的首都华氏城派出了常驻使节。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时代发展到全盛时期。他经过多年征战,使王朝版图扩展到除印度半岛最南端以外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即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这个庞大的帝国是依靠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因此在阿育王死后不久便陷入分裂。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后一个国王被推翻。此后,印度半岛再也没有统一过。

  孔雀帝国是印度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帝国;它标志着印度从宗教运动转向政治发展。如果说在中国,是长期的帝国统一间隔以短暂的分裂;那么在印度,则恰恰相反——是短暂的统一和长期的分裂。印度文化强调的是忠于社会秩序而不是忠于国家,正如种姓等级制度的地位比任何政治制度都要高这一点所证明的。有一位名叫麦加斯梯尼的希腊使节,曾在孔雀王朝的首都华氏城住过好几年,从他的观察报告中,我们得知旃陀罗笈多的儿子频头沙罗(约前298一前273年)似乎征服了德干,而他的孙子,著名的阿育王(前273一前232年)则征服了羯陵伽,即印度东部。因而,在后者的统治下,孔雀帝国包括了除南端以外的整个印度半岛。阿育王统治时的孔雀帝国可以算得上一个“美好的国家”:公路上成群的商人、士兵、王室信使和行乞的托钵僧往来不绝,车辆众多,这使正式的公路法成为必需。对东海岸羯陵伽的征服促进了贸易,一个海事部专门维护航道和港口。许多寺院的题词证实了向寺院捐款的商会和行会的富有和慷慨。首都华氏城被称为“花城”,以它的公园、公共建筑物、九英里多长的河边地和吸引国内外学生的教育制度而闻名于世。但这同时又是一个高效率的、严厉的、官僚政治的社会。法律是严厉的,维持秩序的手段也是无情的。军队号称有七十万人,配备九千头大象一万辆战车。精干的密探无处不在,通过信使和信鸽将一连串的报告送交首都。严酷的刑罚有十几种,常用作惩罚和逼供的手段。阿育王的统治表明,传统型的帝国统治发生了根本而独特的变化。他在通过特别残忍的战争征服羯陵伽王国之后,内心经历了一番变化,刻于岩石上的第十三条敕令中这样写道:十五万人作为俘虏被带走,十万人被杀死,许多倍于这个数字的人死去——为诸神所爱的羯陵伽的征服者,现在感到很懊悔,感到深深的悲伤和悔恨,因为征服一个以前未被征服过的民族,包含着屠杀、死亡和放逐⋯⋯即使那些躲过灾难的人也由于他们始终热爱的朋友、熟人、同伴和亲属所遭到的不幸而极度痛苦。因之,所有的人都承受着不幸,而这,使国王的心情十分沉重。从此以后,阿育王致力于促进和实现佛陀的教义。他渴望有一个“安全、理智、所有人内心都很平静、温和”的未来。他仿效波斯的统治者,将自己的敕令刻在岩石、山洞和专门建造的柱子上。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告诫人们发扬伟大的美德——朴素、同情、相互宽容和尊重各类生命。阿育王与首先考虑国家利益的考底和耶(摩揭陀国孔雀王朝大臣,曾协助旃陀罗笈多一世建立孔雀王朝)不同,他更关心的是人民。所以,他兴办了许多并不给国家带来直接利益的公共事业,大路两旁的果园和休息场所,分配施舍物给各个教派,派佛教传教团去外国。他没有使佛教成为国教,也没有迫害其他教派。相反,他对婆罗门和耆那教也予以慷慨的捐助,并帮助各教派的杰出人士。这不是宗教上的变革,而是一种态度上的改变。他最强调的是宽容和非暴力主义,不仅因为这两者是道德上合乎需要的东西,而且因为它们会促进他那庞大且复杂的帝国日益和谐。这在阿育王统治期间证明是成功的,因为他在民众的欢呼声中统治了长达41年的时间。但是,在他去世后的半个世纪里,他的王朝被推翻,他的帝国被消灭。

  孔雀王朝灭亡以后,西北印度不断有外族入侵。先是中亚的巴克特里亚--希腊人在公元前2世纪初入侵印度次大陆的西北部。接着又有安息人、塞种人、大月氏人的入侵。其中最重要的是大月氏人建立的贵霜帝国在印度的统治。在丘就却建国后,国势日强,侵入印度。在阎膏珍、迦腻色伽统治时期,继续入侵印度,从印度西部到恒河流域中部均归入贵霜帝国的版图。在迦腻色伽的支持与庇护下,大乘佛教在印度兴起。小乘佛教流行于锡兰、缅甸等地。公元320-540笈多王朝崛起于贵霜废墟。逐渐统一了以恒河流域为中心的北印度地区。到超日王(380-415)时,国势强盛,疆域扩大,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首都华氏城。该王朝同国外有密切的经济和文化教育往来。统治印度北部和西部约120年。笈多王朝文化繁荣,婆罗门教再度兴起,不过此时它开始向印度教转变,佛教和耆那教继续拥有广泛信徒。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剧本和较早的《往世书》均在笈多王朝时编成,此外还编纂了一些法书。在艺术方面,中印度的阿旃陀石窟壁画丰富多彩,代表这个时期艺术的成就。5世纪中叶,哑哒人自中亚侵入印度。6世纪初,哑哒人占领印度北部和中部大部分地区。528年,北印度各王公的联军打败哑哒人。但笈多国经哑哒人打击后,内部各小邦纷纷独立,陷入分裂混战之中。570年,笈多王朝的统治结束。公元606-647戒日帝国兴起,戒日帝国是从笈多分裂后的一个小邦中发展起来的。7世纪初,印度是分裂和混乱的,除了卡瑙季(曲女城)的统治者戒日王在北印度建立过短暂的霸权之外,没有一个王公拥有广大的权力。不过,在南印度则兴起了几个强盛的政权,如遮娄其人(其统治者打败了戒日王的进攻)、罗湿陀罗拘陀王朝和帕拉瓦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话四大文明古国之二:异族最肆虐的古印度
02印度古代文明概況
与中国同为文明古国,印度为何历史上从来没有形成过统一的国家?
马克思:印度的历史就是没有历史!数次被征服的印度为何如此自信
孔雀帝国、婆罗门教
以残暴杀戮统一的帝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