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匈百年恩怨小史11——故人邈邈——陈汤的沉浮人生1

陈汤的大事具体有哪些呢?上一届讲了第一弹,今天我们来讲讲第二弹,第三弹,第四弹~

今日霸陵

第二弹:诏建昌陵,陈、解合流(时间:前20年二月-前19年夏)

这事儿得从西汉独特的“陵邑制”说起。一般来说,西汉皇帝即位不久后就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寝(少卿曰:虽然坟起得早,但帝王不死就不能完工,若非如此,那就相当于跟皇帝说“您新家盖好了,您挪挪地儿?”有找死之嫌),除汉文帝刘恒霸陵(位于今西安市东白鹿原)、宣帝刘询杜陵(位于今西安市东南杜东原)外,其余9个皇帝的陵寝皆位于今西安市西北、渭河北岸的咸阳原上,按照自西向东的排列依次是武帝刘彻茂陵、昭帝刘弗陵平陵、成帝刘骜延陵、平帝刘衎康陵、元帝刘奭渭陵、哀帝刘欣义陵、惠帝刘盈安陵、高帝刘邦长陵和景帝刘启阳陵。刘邦称帝后学秦始皇,将散落在全国各地的贵族、豪强、地主、商贾等迁往自己的陵寝周边安置,目的是防止这些人在故地借着名望生乱、对抗中央政府。这种做法客观上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老刘家的统治。因此,刘邦的后世子孙们争相效仿。那些个地主豪强拖家带口来到长安周边,就得有安家的地方,因此刘邦将自己陵寝周边划出一块来建新城,立县邑(少卿曰:称“县”或“邑”均可),是为“陵邑制”的发轫。自高帝刘邦始,西汉统治者按时间为序共设立11个陵县(),分别为万年(刘邦为其父太上皇刘煓)、长陵(刘邦为自己)、安陵(刘盈为自己)、霸陵县(刘恒为自己)、南陵邑(刘启为其祖母薄太后)、阳陵邑(刘启为自己)、茂陵邑(刘彻为自己)、云陵邑(刘弗陵为其生母赵太后)、平陵邑(刘弗陵为自己)、杜陵邑(刘询为自己)和奉明县(刘询为生父刘进、生母王翁须)。中央政府每设置一个陵县,都要迁徙关东各地富户万户以上,因此这些陵县很快就成了那一带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且由于陵县具有奉祀祖先的功能,故其管理权归太常寺,财政也由中央政府直接拨款。人口多且富庶、财政“计划单列”、行政主官“高配”,真是标准的“国家级新区”。当年一提“五陵少年”,西汉人都知道说的是富二代。

“陵邑制”传到汉元帝刘奭手里就戛然而止了。他不是不懂设置陵县、迁徙富户对消弭地方叛乱、巩固中央集权有好处,只因一来“柔仁好儒”,二来实在是折腾不起,只好卖个破绽,说中国的老百姓都安土重迁,不愿意来强迫人家搬家也不好。因此,奭就没有在他的渭陵边上迁徙富户、设置陵县。后世王朝也再未出现过“陵邑”。


成帝的故事,很男女

成帝刘骜登基后的第二年(前31年),有关部门依照惯例在咸阳原上昭帝平陵、元帝渭陵之间选了块地,开始兴修延陵(少卿曰:因此地名为延乡,故其陵命名为“延陵”)。子承父制,天经地义,故刘骜也没有在自己陵寝周边迁富户、置陵邑。可延陵这个地段缺点明显,夹在平陵、渭陵之间,且此时的咸阳原上延陵一线已自西向东排列有武帝茂陵邑、昭帝平陵邑、惠帝安陵邑、高帝长陵邑和景帝阳陵邑5个“国家级新区”,留给延陵的空间很逼仄。刘骜什么人?那是“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不怕有一天会跌倒”的主,怎甘心被前人“挤兑”?因此,成帝鸿嘉元年(前20年),望着咸阳原上已盖了11年的旧坟包子,刘骜也顾不得费了多少工、花了多少钱,“毅然决然”地叫停了延陵工程。刘骜自己叨中了“霸陵曲亭南”这个地方(少卿曰:我认为对此处的更精确表述为《太平寰宇记》中的“霸陵北步昌亭”,此处的“霸陵”无论释为“霸陵县”或汉文帝刘恒霸陵皆通,“昌陵”得名亦很可能来自“步昌亭”,汉陵多数是因地为名,特别是刘骜之前的帝陵除惠帝安陵尚有争议外,全部是因地称名。“霸陵曲亭南”与“霸陵北步昌亭”或许并不矛盾,若取前说,则“霸陵”必须释为“霸陵县”,而“昌陵”的得名则必须解释为“美好寓意”,否则就说不通。前说不如后说左右逢源。昌陵故址在今西安市灞桥区吕家堡村北),准备在此兴建新的“昌陵”。

此时汉帝国的皇家包工头(少卿曰:术语叫“将作大匠”,负责营建宫室、陵寝和宗庙,相当于郡守一级)叫解万年,此人跟陈汤关系很硬。他看中了陈汤“天子近臣”的身份(少卿曰:此时陈汤任从事中郎一职,相当于郡丞一级,比解万年官小),也知道他爱捞点偏财,于是怂恿他说:“想当年武帝爷时候的泥瓦匠杨光,修茂陵修出个将作大匠,跟我现在一样;宣帝爷时候的农业部办公厅主任耿寿昌,修杜陵修出个关内侯,跟老哥你当年最辉煌时候一样。你老兄纵横西域一万里,阵斩单于,功盖天下,不也就混个关内侯吗?人家耿寿昌坟包子起得好分分钟跟你一样!”作为一个包工头,肯定是“看殡不怕殡大”,工程越大就越好捞钱邀功。于是,解万年接着说:“自从先帝爷刘奭起,就不再营建陵邑这种'国家级新区’了。如果能说服刘骜小伙恢复'国家级新区’的建设,我就能顺理成章地揽下这个工程,办好了就能立大功受重赏。”可见,解万年此时的目标已不再是单纯地捞钱了。西晋末年权臣索綝向晋愍帝司马邺揭秘:“汉……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极而言之,汉帝国中央政府一年的税收三分之一买冷猪肉祭祖,三分之一让“友邦人士”霍霍了,剩下的三分之一都给老刘家起了坟包子。触目惊心哪同志们,想想看每起一座帝陵得花多少钱!成帝原先的延陵工程已经干了11年,按索綝的说法,至少也扔进了3年的财政收入。要说捞钱,解万年早赚得盆满钵满了。现在还想承包陵邑的工程,这就完全是为了政治目的。此刻他的偶像是给宣帝修坟包的耿寿昌,他仿佛看到关内侯的爵位正向他招手。但这一切是他解万年的如意算盘,跟陈汤八竿子打不着,必须得说点陈汤感兴趣的东西。解万年号准了陈汤的脉,他说:“老哥你跟嫂子、孩子都是首都户口,到时候一建'国家级新区’,划片肯定就划进去了。您跟刘骜小伙提一嘴,'新区’批下来,都是弟弟我的工程,到时候要啥地段老哥嫂子先挑。咱兄弟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

谢万年其人

“新区”楼盘的诱惑实在太大,陈汤“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老实”,于是密奏(少卿曰:应指不经过尚书、中书等一般的程序的口头报告,不留文字记录)刘骜说:“昌陵这个地段选得好,比原先那个延陵'不知要高到哪里去了’。自宣帝元康元年(前65年)设置杜陵邑和奉明县以来,至今已45年没有再营建陵邑。关东的富人越来越多,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为今之计应该恢复陵邑制,把那些地方上的'不稳定因素’迁到新建的'国家级新区’来,即能强干弱枝、巩固皇权,又能使地方上的穷苦百姓少受那些地主豪强的欺负,一举两得。”从陈汤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已洞察西汉王朝此刻所面临的危机,恢复陵邑制不失为此时的一剂良方。他的出发点虽包含一定的私心,却与解万年有本质上的区别。考虑到其它地区的贵族、豪强肯定不愿意乖乖搬家,为表示决心,陈汤说:“我们全家愿意响应国家号召,搬进'新区’,为天下人带个好头。”刘骜批示同意。

成帝鸿嘉元年(前20年)二月,刘骜正式下令在新丰县戏乡(故址位于今西安市临潼区郭王村西南,位于前述昌陵故址东北2.5公里处,符合一般规律)兴建昌陵县。拿到了“批文”,最高兴的当然是解万年。此时的他眼里只能看见关内侯,不顾昌陵的选址地势低洼、土壤含水量大等实际困难,一本正经地跟刘骜吹牛逼说“三年可成”,刘骜此时也是信心满满。鸿嘉二年(前19年)夏,“徙郡国豪杰赀五百万以上五千户于昌陵。赐丞相、御史、将军、列侯、公主、中二千石冢地、第宅。”(少卿曰:看起来不到一万户,但这不算完,这仅仅是首批,往后依据情况可以不断迁入。如最终刘邦长陵邑五万户,武帝茂陵邑六万户,惠帝安陵邑、昭帝平陵邑、宣帝杜陵邑皆三万户)

从这件事起,那个“敢想敢干”的陈汤又回来了。此后,他频频“入局”,高调发力,为日后的身败名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穿越者王莽

第三弹:陈汤发力,王莽封侯(时间:不晚于前16年五月)

在中国历史上,“影帝”王莽那是“大名垂宇宙”,殊不知在他的发迹史上陈汤也曾是关键词。前述王氏内有皇帝亲妈王政君坐镇,外有各种大司马秉政,“一日五侯”,时人侧目。上至子弟、命妇,下至保姆、门房,没有不横着走路的。飞扬跋扈哪家强?汉都长安找王商!有一次,王老五可能是中暑,想找个凉快地儿,直接就占了外甥刘骜的明光宫。后来,王老五想在自己家修个池塘来划船,竟凿穿长安城从城外引水灌池。嚣张到如此地步,连刘骜都动了杀心。终因娘亲舅大,当个屁放过了他。

难道老王家都是这种人?还真不是,王莽就是个例外。王莽亲爹是王老二王曼,死得很早,没沾上妹妹王政君的光(少卿曰:前33年王政君甫一升级为太后,就封同母兄王凤为列侯,前32年又封同母弟王崇为列侯、异母兄弟王谭等5人为关内侯。若王曼在前32年还活着,作为王家老二没理由捡不着一个关内侯。由此可判定王曼死于前32年之前,王莽出生于前45年,可见王曼死时王莽还不满13周岁),王莽从小就跟着叔叔们一起过。虽说是有点寄人篱下的滋味,但王莽低调的程度还是令人咋舌。他酷爱角色扮演,时而闵子骞,时而颜子渊,时而孟尝君,时而柳下惠,不知道的都怀疑他是不是老王家的种。“王家出了个大奇葩”——这个话不久就在市面上传开,王莽的名声越来越大,人气越来越旺,简直成了世人眼中的“道德帝”。

网上总说王莽是穿越的帝王,这容易引起大家以为王莽是个好君主的误会,实际上王莽的经济政策很糟糕

成帝阳朔三年(前22年),王凤病危,作为侄子的王莽拿出了“影帝”的本事,上演孝亲大戏。他大飚演技,那忧郁的眼神像极了梁朝伟,把个快死的王凤看得是如痴如醉。临了,王凤嘱托堂弟兼接班人王音要好好照顾王莽,为其晋升提供方便。王凤咽气,王音拜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他牢记王凤的嘱托,刚当权就任命王莽为黄门郎(少卿曰:虽然只是个六百石的小官,但其职责是引朝仪,能给皇帝和文武百官留下印象),后升为射声校尉(秩二千石,陈汤灭郅支后就是做的这个官)。此时王莽虽开始“发育”,但他没走王家亲贵们的老路,而是继续着自己的“演艺生涯”。他礼贤下士、清廉俭朴,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平民,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颇有些“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范儿。不久,不论高居庙堂的朝野名流还是远在江湖的贩夫走卒,一提起王莽无不交口称赞。他的名望甚至超越了那些大权在握的叔伯们。

在那些赞不绝口的“朝野名流”中,就有一个是陈汤。以王莽的演技,连王凤、王音这样的“老炮”都看不出假来,一个“一生官场小白泪点低”陈汤岂能招架得住?看到王商、王立那样飞扬跋扈、违法乱纪的瘪犊子都封了侯,王莽这么个“道德完人”却因爹死得早连个爵位都没有,陈汤越想越觉得“不能让老实人吃亏”。于是他向刘骜上书:“王莽是个可怜孩子,从小就死了爹。当初太后王政君准备'艺考’的关键阶段,还不是仰赖着二嫂(王莽母亲)辛辛苦苦洗衣做饭,她的'军功章’上也得有二嫂的一半。王莽这样的人不封侯,合适吗?”成帝永始元年(前16年)五月,时年30岁的王莽被封为新都侯,陈汤的上书奏效了。

平心而论,王莽能否封侯最终还得太后王政君和秉政的王音说了算。王莽此前的表演已深得王凤之心,王音接的是王凤的班,自然要继承王凤的“遗志”,不可能会在王莽封侯的事情上投反对票。太后王政君时年已56岁,人老了自然会想起从前对自己有恩的人,王莽母亲既然有恩于她,她自然也不会反对王莽封侯。再者王莽此时名望初成,朝野内外也不太会出现反对势力。由此可见,陈汤的上书只是个导火索,以上才是王莽封侯的真正原因。可陈汤不这样想,王莽活的是“人设”,而他活的是“本事”,自己一辈子爵位最高的时候才是个关内侯,现在一封上书竟把一件封列侯的事情搞定了。王莽封侯一事从客观上助长了陈汤“敢想敢干”的心理,此后的他越发高估自己的能量,在身败名裂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陈汤

第四弹:苟、张献金,陈汤说项(时间:前16年五月-六月)

如果说陈汤在王莽封侯一事上还有点“急公好义”、“匡扶正气”的一面,那么接下来为苟伋、张匡出头就浸满了“铜臭气”。

话说太后王政君的亲娘李氏本是王禁的正室,生子王凤、王崇。由于王禁妻妾众多,李氏吃味(少卿曰:王禁诸妾生子六人,我推测后来王家七兄弟不团结有上一代埋下的雷),竟改嫁苟宾,生一子名苟参。苟宾死后,王政君又撮合李氏与王禁复婚(少卿曰:推测此时王政君至少也已当上太子妃,地位显赫,若非如此这事轮不上她插手,且亦难成功)。本来,苟参属于王政君的“便宜弟弟”,血缘关系很淡,可人的感情是复杂的,王政君对这个同母异父弟弟很是待见。前33年成帝即位,王政君当上皇太后,竟要求儿子刘骜按武帝“便宜舅舅”田蚡(武帝生母王娡同母异父弟,武帝即位后封武安侯)的故例封苟参为侯,被刘骜拒绝(少卿曰:武帝初立时,祖母窦氏弄权,任窦氏侄儿魏其侯窦婴为丞相,封赏母家王氏的人有制衡窦氏的意味。再者,王娡的同父同母兄长此时或已不在人世,只能封同母异父的弟弟田蚡。而刘骜即位时,法理上的祖母宣帝邛成太后王氏不揽权,不存在对冲影响的问题,且刘骜亲舅达7个之多,从主观情感和客观需要上都没有封苟参为侯的道理)。王政君没办法,只好先放一放。没想到这一放就是11年。前22年,苟参被任命为水衡都尉,主管皇室财政,秩比二千石,但还是没有封任何的爵位(少卿曰:我推测此事的缘起有王凤的份,王凤没有待见“便宜弟弟”苟参的道理,如当初同封为侯,那岂不是跟自己拉平了?因此,我推测当初王政君要封苟参为侯,王凤的态度应是借着刘骜的话极力阻止的。且还有一条隐秘的线索,即苟参被任命为水衡都尉是在前22年,王凤即是在这一年的八月病死的。这一切难言巧合,应是王凤死后,王政君见最大的阻力已不存在,趁王音上台的机会强行给苟参封了官。但考虑到王音是王凤亲自选的接班人,不会去推翻王凤时期的“既定方针”,且儿子刘骜对这位“便宜舅舅”也着实不感冒,故王政君也无法直接封苟参为侯,只能先任实职以观后效,等把官做好了再封爵就水到渠成了)。前16年,苟参去世(少卿曰:史料未记载苟参去世于何年,我推测即是前16年。若非如此,苟参之妻早该在苟参去世的当年就到处“活动”了,可见苟参死于前16年的可能性极大),苟参之子苟伋此时只是个侍中(皇帝小跟班,多有亲贵子侄担任),苟参之妻想为苟伋请封,就送了陈汤黄金五十斤(少卿曰:黄金一斤相当于一万个小平钱,黄金五十斤即五十万钱。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当时的五十万钱应接近现在的200万人民币),让他跟刘骜提一嘴。

这个事到此,史书就断了记载。那么苟伋封侯(少卿曰:我推测苟家应该是“不忘初心”,谋的就是最高的列侯,因太后王政君早有此意,没理由调低预期,去谋关内侯及以下的爵位)的事办成了吗?我推断此事肯定没成。其一,如果成了,史书应有相应记载,没理由为苟伋破例。其二,后文会提到,此事是陈汤最终“倒霉”被抖出来的,自然属于“丑事”,如果此事办成了,那岂不是成了“美事”,怎么治陈汤的罪?其三,如果苟伋获封,任何智商大于零的人都不会到处说这事是“花钱办的”,只能“捂盖子”,陈汤“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也不会到处宣扬。陈汤不说,苟家不说,此事又是如何为人所知的呢?综上,结论只有一个:陈汤收了苟参遗孀的钱,为苟参之子苟伋封侯一事“活动”,不但未获成功,事后还被“揭了盖子”。

汉书-陈汤传对此事的叙述

在“苟伋请封”一事上陈汤上出师不利,他会就此自省吗?如果这样想,那就太不“陈汤”了。历史的事实是,陈汤非但没有就此收敛、收手,反而把目光转向了地方官。

此时,弘农郡(治所在今河南省灵宝市)太守张匡涉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预计赃款百万钱以上(按前述,约为今天的400万人民币),且“屡次对抗组织审查”。在此期间,张匡到处打点,求到了陈汤头上,许诺“过关”后送陈汤二百万钱作为答谢(少卿曰:总共贪了一百来万,就许诺二百万的谢礼,耐人寻味)。值得注意的是,此时陈汤没有收到钱,张匡许诺的是事后“提现”,不过他当前确有困难,一来正值“组织审查”期间,抽不出身来“落实”这件事。二来只有张匡自己心里清楚,贪才贪了一百多万,哪里来的二百万给陈汤?就是想“落实”也没那个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阿汤哥”又一次挺身说项,为张匡一通辩护。效果嘛比“苟伋请封”一事要好,上面表示先不着急对张匡“采取留置措施”,等过了冬再说。陈汤此举虽为张匡赢得了至少半年销毁证据、转移赃款的时间(少卿曰:《汉书》讲,以上几件事皆“事在赦前”,也就是大赦天下之前。查史料,在这一系列事件发生的前后只有一次“大赦天下”,即前16年六月立皇后赵氏时的“大赦天下”,这次大赦很重要,后文将反复提到。张匡一事发生在前16年六月之前,有关部门最终决定将此案“逾冬”,那就说明最迟在前15年开春就要重新启动相关程序,由此推算,陈汤为张匡“争取”到了最少半年的时间),但远远算不上“办成”。一来此案只是暂缓办理,张匡并未“过关”,许诺陈汤的二百万钱谢礼也肯定没法“落实”。二来,同前述“苟伋请封”一事类似,此事后来也被“揭了盖子”,属于“东窗事发”,陈汤这事办没办成,看官们想必心里有数。

萧何自污也是个典故了

嗟夫!贪财这种事,在封建统治者眼里从来是“可紧可松”。嬴政时期的王翦、刘邦时期的萧何,不但不用藏着掖着,反倒要大张旗鼓地“向上级开口,向组织伸手”,后世为这种行为起了个学名叫“自污”,皇帝对他们的态度是“你贪心,我放心”。我们不知道陈汤是否也作如是观,但至少没有引起他足够的重视。也是,贪财毕竟“要不了命”,这不也没怎么着吗?陈汤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终于捅破了天。

后面还是五六七八弹~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汉王朝,三位权势滔天的女子
刘邦灭了田氏齐国,但二百年之后,田氏后裔却夺了汉朝江山
制度一旦被破坏,公平自然不存在!
阴恶恶大 阳善善小
王莽年表
王莽,是个怎样的人?简朴谦卑、家不蓄财,用尽半生经营名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