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析《医林误案》 之二'寒热重剂致儿亡'
userphoto

2024.03.28 广东

关注

医不如养生

养生不如寡欲

文字整理:中道同修

总统筹:墨默

【医案2】寒热重剂致儿亡

方某,男,3岁。忽染痢疾重症,服葛根芩连汤、黄连汤苦寒重剂,热势顿挫,但一派虚寒脾败之象却旋然而起,遂改用附子理中汤,1剂症情好转,再剂则烦躁不安,更医又进芍药汤,患儿药未尽剂而亡。
【作者辨析】
小儿机体柔嫩,气血未充,经脉未盛,神气怯弱,精气未足,在生理上表现为“稚阴稚阳”之体,病理上表现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特点。因此,小儿用药稍有不当,不仅可以损害脏腑功能,而且可促使病情剧变。
吴鞠通在《解儿难·儿科总论》中特别指出:“其用药也,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稍不对证,则莫知其乡……”此患儿暴染痢疾,证属湿热,用葛根芩连汤方虽无误,但3岁纯阳之体,不耐苦寒重剂,故见一派虚寒败脾之象,病情由实转虚,正气大伤。此时用附子理中汤亦属对症,故“1剂症情好转”。《内经》曰:“热无灼灼,寒无仓仓”,前贤亦谆谆告诫:“治热当令热去而不冷,治冷当令冷去而不热。”虚寒证情好转,即应重新辨证处方,不可重投大热之剂,故“再剂烦躁不安”,由寒转热,终不堪寒热重剂频投,致生生之气戕伐而亡。诚如万密斋所说:“邪气未除正先伤,可怜嫩草不耐霜。”
此病例为方药中教授在北京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授课时讲述的。方老师青年学医时得此子,服寒热重剂而亡,他以此沉痛的教训说明小儿稚阴稚阳之体,病情易寒易热,易虚易实,临证用药务必要注意轻、巧、灵活。董廷瑶在《幼科刍言》中提出的小儿用药六字诀——“轻、巧、简、活、廉、效”,在儿科临床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村长解析】
小孩的病,很容易治错。因为小孩不会说话,或者表达不清楚,病因很问难清楚,要交给专业的人来治。上次有个小孩情况危急,积食之后昏厥,一通腑气,马上就好。一般小孩积食高烧,人昏得翻白眼,都是因为腑气不通;或者是烧久了津液全无,会导致痉、强直。
“方某,男,3岁,忽然感染痢疾重症”
小孩的痢疾十有八九都是寒证,这是概率问题,热得痢疾的很少见。小孩子要么受凉,要么吃凉东西了,村长小时候在老家“咕嘟嘟”地喝凉的井水,就会拉稀。尤其1-3岁小孩特别敏感,阳气弱,可能踢一次被子,吹一次空调,肚子稍微着凉,第二天就会拉稀。以前给小孩子戴肚兜,就是不让睡觉露肚子。古人知道如何心疼子孙,现在人不知道了,都在摧残花朵。
其实也很好辨别寒热两种拉稀。寒拉稀的屎没味道,而且完谷不化:吃奶拉奶泡、吃小米粥拉小米,两三岁可以吃主食的时候会吃香菇拉香菇、吃青菜拉青菜。完谷不化的原因是整个消化道的热量少。一般没有口气、舌头上有水、肚子不烫,小孩寒利会暴青筋。热利有口气,肚子会热,小孩热利肛门发红,拉稀腥臭,舌苔黄,伴随口气,小孩子只要脾胃一热,就会有口气。现在因热拉的很少见,首先要考虑寒证。
脾胃一直很寒,维持拉稀这种状态,要及时温中,一般最好用理中丸(汤)。如果小孩实在不肯吃药,理中丸做成小粒,放在肚脐里面用胶布贴上,让肚脐吸收,第二天就好了;或者熬理中汤,用药汤擦身体,让皮肤吸收,同样可以。还有一种小孩子不拉稀,但是大便淌不成形,经常会说妈妈我肚子疼,这类问题喝点小建中汤就好了,
可能案例里的小孩子一天拉七八次,一直拉到脱水。人拉稀就是亡阴,阴亡会造成发烧。我们有没有这种体会:刚开始拉稀可能不发烧,拉几次后身上发低热,37℃ -38℃,摸着皮肤热热的。这类似锅里水少了、火还在烧,水就沸腾,这叫下利亡阴。
如果利止,还有口渴和低烧,要及时用复津汤复津液。底下的火跟上面的水达到平衡状态,水就不沸腾了。复津汤有白芍、党参、白术、甘草四味药,迅速生成津液,身体就有水了。复津汤只有古本有,宋本不知道复津的理法,所以没有这个方子。如果不用复津汤,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也一样,同样是也复其阴的理法。
现在有一种人,见人拉稀就用黄连、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但是现在热利少,寒利多,用不对后果很严重。我当时下利,便脓血,医院开黄连素,吃了之后下利更严重,肠道黏膜都拉出来,寒上加寒。葛芩连汤是治热利的,不是治寒利的。热利是拉得肛门肿痛,很热很臭的屎汤,拉完还想拉,但是拉不出来。这是里急后重,说明津液拉没了,热还要往外拉,必须得通过水排出来。身体阴阳全是结合在一起的,不可能只损阳不损阴、只损阴不损阳。发汗先亡阳再亡阴,拉稀先亡阴再亡阳。
吃了火锅,或者很辛热的东西后,身体会本能地把邪热拉出来。身体不允许邪热在体内待着,它在身体里会游走于五脏六腑出不来,起淋巴结、脓疮、包块、无名肿痛(就是身体肿包)。
身体逼出邪热,也就会通过四肢末梢排出来,它会判断在哪个地方更好出,一般就在哪个地方起疮。头上起火疖、小孩子烂头烂嘴、现代人很容易得的甲沟炎,或者某个地方起包摸着肿痛还热得跳动,都是身体想把热邪往外排。治热利可以刺血。身体想往外出,帮它把那个地方刺破。所以甲沟炎很好治,用三棱针刺血,让血往外流一下就好。甲沟炎不单单是热,还有的是毒,身体的一种排毒。
如果刺血后还不好,可以用春温汤把邪热引出来,一碗就好。吃完之后,热比较重的人会拉稀,通过热利把身体的邪热带出来。如果有脓,就说明烧得太热,把脓挤出来,放一放血,身体自己会收口。有些人身体溃烂后很难收口,这是肾气太弱了,吃肾气丸。
“服葛根芩连汤、黄连汤苦寒重剂”
葛芩连汤治热利(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方:葛根半斤 黄连三两 黄芩三两 炙甘草二两),用黄连、黄芩降热。葛根用半斤,葛根“生山谷,起阴气”,正好用阴来平衡热,补足阴液,但寒利不能用。如果你艾灸上火口干口苦,泡点葛根片水喝是没问题的,本身也是食物。山里人冬天做火桶烤火,时间长把身体津液烤干了会出现晚上失眠,他们也不知道如果用方子,就泡点葛根片水喝,喝了就好。阴阳自和,病必自愈。
案例服用葛根芩连汤、黄连汤两个方子。后世中医以为黄连能止泻,其实是黄连把热分中和了,本身没有一点止泻功效。黄连降血分的热,黄芩降气分的热。黄连味苦味重入血分,黄芩苦轻味薄入气分。后世很少有人会用黄连黄芩。比如,小柴胡汤用黄芩,它的热在三焦,在气分,所以用黄芩。春温汤黄连黄芩同用,温病热再阴分,所以用了黄连。
一般血分和气分是并行的,一阴一阳,一对夫妻,不可能血热气不热、气热血不热,所以黄连黄芩是对药。黄连阿胶汤、葛芩连汤、春温汤,包括风温的几个方子,几乎都是黄连、黄芩同用。不可能老公穷、妻子不穷。气血也是一起寒,所以细辛、炮附子一起用:厥阴病的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附子汤,少阴病气分和血分能量都不足的麻黄附子细辛汤,治胁下偏痛的大黄附子细辛汤,都是细辛、附子同用。所以气分和血分有热,用黄连、黄芩;气分和血分有寒,用附子、细辛。
中医绝对是明明白白地把每一味药都用到对应的位置。它不是专治某种病,而是调兵遣将、调动人体气血,使大循环畅通。
“热势顿挫,但一派虚寒脾败之象却旋然而起”
小孩患痢疾后亡阴生的热,应该用甘温来除,而不是寒凉的药。这种热是阴虚导致,把津液补足,热就没了。就像一锅水,火还在烧,锅里的水少了,这个时候要加水,而不能撤火。案例用葛根芩连汤,相当于是把火撤了,水就凉透了,所以“热势顿挫”,出现一派寒凉之象。
“遂改用附子理中汤,一剂症情好转”
用附子理中汤方向是对的。
“再剂则烦躁不安”
吃过头了,一般不能给小孩用附子。如果只用理中汤,不会出现烦躁不安。理中汤多加了炮附子,用错一味药就能导致一个不好的结果。
其实用中汤后症状好转,开了胃口,手足温了,就不需要再用药,小米粥调下脾胃就好。不知道他给小孩子开什么量,小孩子用药药量小,不能像后世一些人说的,一两用15g。小儿一两用1g或2g,大人可以用5g。
案例的三岁小孩,一两用1g就够,也就是干姜3g,炙甘草3g(理中汤方: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千万别死脑筋非得说经方一两=几克,问这类话就会被村长骂。你炒一个人的菜和十个人的菜放盐是一定的吗?不都是因人而异啊。大人抓药多点,小孩子用少年,注意下方子的比例就行了,根本没有定量。这则误案的医生可能用多了,本来症状好转,再用就用过了。燥烈之药过多,从而伤了阴。而且案例的理中汤,用的是不是党参?党参是“油”,有津液,不会太燥烈;他极有可能用的是人参,人参寒,补不了津液。用错一个药都不行。所以吃了理中汤后上火,可能用错了药。如果里边有足够的党参,就可以平衡干姜的燥烈。
伤了阴,烦躁不安,晚上睡不着觉,极有可能转成黄连阿胶汤证:晚上烦躁睡不着觉、脉数,应该补阴。如果当时用理中汤,阴阳平衡,就不会造成烦躁不安。
“更医又进芍药汤,患儿药未尽剂而亡”
本来就拉稀,先用寒药伤了阳,又用热药伤了阴,阴阳都伤掉。这时又进芍药汤,不知道这个芍药汤是什么组方。可能医者见患儿烦躁,就降热。结果降了热,小孩子就给搞死掉了。其实煮点甘草大枣水补阴,或者把百合白米粥熬出很润的米油,都可以佐制身体里的燥烈之气,而且米汤很好吸收。
对小儿患者要更加慎重,因为小孩身上本来就那么一丁点儿阴和阳,折腾不起。能当儿科医生的,都是很伟大的。
小儿机体柔嫩,气血未充,经脉未盛
小孩子整个经气、经脉都很弱。神气怯弱,小孩子少阳胆气弱,很胆小。同理,女人少阳经比男人要弱,普遍会胆小一些。精气未足,在生理上表现为“稚阴稚阳”之体,“稚”是稚嫩的稚,阴阳都很弱所以说“小孩子是纯阳之体”是最错误的说法。小孩子叫少阳之体,少(三声)阴少阳,阴阳都很弱,很容易伤着阴或者伤着阳。纯阳之体是吕纯阳(吕洞宾)这种修成神仙的,没有阴了,就不再受人间的病;但是阳也是大病。神仙其实一样有病,病阳,活的时间太长是大病。修成神仙活了几千年,不想死,就用各种方法夺舍,年老成魔。所以说修成神仙是天道的另一种惩罚,世人却以为非常好。
佛陀说,纵然修到非想非非想天,观此人犹如地狱人,仍然在六道里面,只是惩罚不同而已。都是鲲变鹏,鹏变鲲,在里面驴拉磨,只是神仙拉的时间比较长。金池长老活了两百多岁,还是贪心重,喜欢袈裟,最后一把火给烧死了。年老了,身体像痈疮一样烂掉了,却还死不了,这不是惩罚吗?
中国有人,非阴非阳。(“中国有人焉,非阴非阳,处于天地之闲,直且为人,将反于宗。”《庄子》)圣人立于中道,浑然一体,不求阳,不着阴。
“此患儿暴染痢疾,证属湿热,用葛根苓连汤方虽无误,但3岁纯阳之体, 不耐苦寒重剂,故见一派虚寒败脾之象,病情由实转虚,正气大伤。此时用附子理中汤亦属对症,故“一剂症情好转”。
这是作者的评价,其实他也没有真正地明白,但要吸收他说得好的部分。通过学习案例大家就知道,中医其实并不难学,可以把中医讲得很通俗易懂;难学是因为讲的人没搞清楚,讲得云里雾里,讲学术的那套,大家就听不懂。
【课堂提问】
问:用复津汤和用黄连阿胶汤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例只提供了“烦躁不安”,不清楚具体状况。假设他伤了阴,出现血分过热,晚上一直睡不着觉,可以用黄连阿胶汤。拉稀后身体有热加口喝,这是津液伤,需要补津液,补津液必须要通过脾胃的运化。
复津汤可以加点栀子吗?
复其阴的同时心包的热自然就降了,不建议给小孩子用栀子,烦是因为身体有热,而且热干扰到了心包,人体才会产生烦。经方里栀子专门除心包烦热,“君主不受病”,心脏把热移交到心包,让心包来代受。心火一亢盛,人就会烦。黄连和栀子很常用,温病里常用栀子,阳明篇里面也有个栀子系。

 

圆 光 

适皖南莽苍

抢榆枋而止

三餐果腹

无所事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表里双解葛根黄芩黄连汤、疏凿饮子
葛根芩连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芩连汤)
葛根芩连汤∥每日一经方
葛根芩连汤~《伤寒论》原文
亲自体验葛根芩连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