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给不给自己子女补课

给不给自己子女补课

据《都市快报》报道,近日,有家长建议立法禁止老师给自己子女补课,“网友都懵了!”宁波教育局回应:是有这回事。

从资料上看,家长依据教育公平提出观点,网友依据这是个人权利而反驳。有人说:医生下班后能不能给自己的孩子治病?厨师回家能不能给妻子烧菜?等等戏说,让人感觉有趣。

我从这戏说中联想到了许多东西。先聊聊补课。

补课原本是对缺课者进行辅导,也指对有困难,或成绩还未达到自己目标的同学进行专门辅导。后一种补课也可称补习,可以是教师同学帮助下进行或学生自己进行,特点是重复。重复是学习的母亲。学而时习之,学与习可看作先后两个阶段又互相交叉。学是认识,从不知到知,称学会;习是从知之到熟练,是重复的,如习得,如复习,温习。课后习题是必要的巩固与知识迁移的需要,又让自己懂得更多或进入了新境界,让知识点能动地发展,触觉伸向更深更广的空间。“重复是学习的母亲”在“习中有学、学中有习”的基础上是正确的。换句话说,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发现了问题,有主动要求的重复,这种补习或补课是正确的。

与之相反的是大量进行简单低效重复,名之曰打基础,实际会对知识与能力构成伤害。知识在接受的过程中就已经让人厌倦了。罚抄书罚背书得到的是冰冷的知识,这样的知识犹如顽石梗于人的思维中,会影响活力的。我们的补课如果在家长与教师的高压下进行重复学习,就是不正确的。暂时一两次无妨,长期下去,被动感、失败感、压抑会感笼罩住孩子的学习生活。

也许,借助老师的力量,把原来掌握的知识重新捋一遍,会让自己感觉很有收获的。这也是很多孩子愿意补课(补习)的原因。可已经上过的课,既然自己能捋,为什么要老师来?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就能解决,却依赖老师解决,这是知识的进步,能力的退步。而我们更多的是,自己连问题都没提出,就被老师“解决”了。这在自主性上退了一大步。补课依赖是一种思维惰性,放弃主动性是片面应试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自己将来能力发展的桎梏。

补课行为一定在于正课的缺失、失败或不足,有不足是正常的,听课失败或缺课也难免,通过同学老师或习题自行补习能克服的。因为知识是个大系统,会在大综合时弥补个别缺失的。全懂了的一堂课不一定是好课,有经验的教师会留着一些不懂,让疑问促进学生思考。同样,作业全做对了,说明作业层次太浅,不足以“达到自己(的)目标”。

重要的是预习。预习就是把已经知道的进行“温故”,把自己能知道的内容通过查阅工具书、参考资料尝试着解答,把未知的地方突出出来,方便上新课时“知新”(认识)。所有的学习都是用原有的知识能力来接收新的知识能力,要么主动,要么被动。预习最大的特点就是主动性,就是敞开大脑,调整好状态,准备好新的角度、结构,迎接知识。这样,上课时就会事倍功半,其所得到的知识,就会有活力、温度,指向更广阔的空间。

因此,老师不是要给自己的子女补课,而是要指导子女预习,养成预习的习惯。不但不补课,而且作业太多来不及,内行的老师家长会砍掉一些,将全对太浅的作业与全不对太深的作业进行调整。反过来讲,如果我教数学,我的孩子在平日已经生活在数学氛围中了,还需要我补课,那还有意义?

现在有一种伪补课,类似于预习,就是把没上过的课在暑期上了,到开学后学生学得很轻松,考试分数也高。这种立竿见影的效果蒙住了很多学生与家长,但大家也明白过一段时间又会下降的,于是继续补,周末补。这种疲劳战不管对分数有利没利,都是损害自己的。一个人在接受知识过程中,也可以说是概念形成过程中的清晰、条理、形象与否,即到位与否,才是最重要的。补习机构上新课,开学前就接受了机构先入为主的知识框架,假如机构教师讲得不清晰不到位,学校调整矫正就被动了。而不管怎样,“炒冷饭”式的学习让知识“贬值”,正如家庭中“絮叨”式教育一样。

有一位资深数学教师说: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头脑,拥有数学的眼光。高一不要太在意分数,而在意数学兴趣。我观察过几位优秀的历史政治教师,讲课思路清晰,没有多余话语,能三两下把学生拉入历史(时间)中、观点中。在子女身上,他们对自己所教的科目反而是比较放松的。倒是有人提出“自己的头别人剃”,自己的孩子要别人来教。他们也注重别人的爸爸(教师)来影响自己的孩子,重要的是开拓视野,激发兴趣,而不是在一课一题的补习上。一般语文教师家里都会有较多藏书的,让孩子知道书没看完是正常状态,让孩子看到科目整体框架,体会博大精深的知识海洋,甚至父母呈现自己的弱项,让孩子“瞧不起”,“逆反”一下。露拙的爸爸才是聪明的爸爸,小丑式的爸爸强过“高大全”的爸爸,一个表现出很想玩却又自我克制读书学习的爸爸,会让孩子“同情”共鸣,猴儿学样地,子女也学着克制自己的游戏欲望,激发阅读兴趣。这样的孩子充满平等感,充满生活信心,更体会到父母身后庞大的知识空间与生存意志。这种求知空气,好奇、探索的氛围,才是教育的无价之宝,也是任何补课都替代不了的。

不是所有教师家庭都具备这种氛围,就我观察,一些喜爱读书的工农家庭,其他行业家庭,其氛围也不亚于教师家庭的,他们的子女也会“学习上瘾”的。

浙江省温岭市新河镇文笔路1号 新河中学东校区 江富军

13958657803

原文链接:

https://hzdaily.hangzhou.com.cn/dskb/2021/08/12/article_detail_2_20210812B034.html

有人建议立法禁止老师给自己子女补课? 宁波市教育局回复:是有这回事

2021-08-12

记者 黄莺

最近,网络上一条“家长建议立法禁止老师给自己子女补课”的消息冲上热搜。有人在宁波某网络民生服务平台留言:“建议教育局立法禁止教师给自己子女补课,这样有失公平,强烈呼吁。”该建议提出后,8月2日宁波市教育局回复了几个字:“这位网友:您好,感谢您的建议。”

这条原始发言已被删除,但是各方讨论却一直在网上发酵。昨天,快报记者联系上了宁波市教育局宣德科一位工作人员,他说确实有这么回事,他们也确实是这么回复的,但帖子不是他们删的。工作人员说,其实很多网友都已经跟帖说了,教育局没有立法权。

微博上还有一个对此话题的投票,让大家谈谈对这个建议的看法。参与投票的有400多人选择了“不支持,莫不是羡慕嫉妒恨吧”。不过,也有100多人选择了“支持,禁止所有补课才叫公平”。

一些网友觉得建议非常荒唐,有人说:“老师给自己的孩子补课谁能管得了?你给老师家里安监控?奇葩的想法呀!”有人还延伸了一下:“你这么说,是不是医生下班后不能给自己孩子看病,厨师下班后不能给家人烧饭?”

记者采访了几位老师,他们对这则消息的态度有震惊,也有无奈,有老师激动地说:“辅导孩子功课,这不是为人父母应该做的事情吗?难道就因为选择了教师的职业,这点权利也要被剥夺吗?”

有老师说,学习终究还是要靠孩子自己的。教育始终是学校和家庭要一起做的事情,这种建议就是混淆了家庭和学校的边界。“这位家长有这个时间投诉建议,不如多关心和陪伴孩子一下。”

杭州一位校长说,这能看出家长焦虑到了什么程度。大家开始担心自己不补,有人会组小班补,双减政策出台,是要减轻孩子们的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运动,可以走进大自然,是让教育回归初心,培养真正的全面发展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得起的学补不起的课 校外补课为何“热度”不减?
快开学了,老师,请保重自己!
【深呼吸】到底该不该给孩子报补习班?(让多少家长纠结啊!)
在职教师在假日受雇于社会机构给学生补课违规吗?
是何天理!!!教师夫妻给自己孩子辅导,竟然被学生家长投诉!
善待老师,就是善待你的孩子,更是善待你和孩子的未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