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及趋势成因
2010-10-17 11:13吴冠润[博客]3804 字, 阅读 1375, 评论 1
本文收录在608227: 高二(11)班
摘要: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历史演变有其规律与必然性。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演变亦有其规律可寻,探寻其规律及分析该趋势的成因对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了唐宋元明清这五个较重要的朝代来论述了笔者的观点。
关键词:君权;趋势;政治制度
据当今学术界的主流观点,皇权不断增强,官僚地位不断下降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但是主流观点持有者们不仅无法解释这种造成这种趋势的根本原因,而且对历史现象的认识也有很大的偏差。所以这个理论根本站不住脚。本人认为,皇权不断弱化,官僚地位不断上升才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真正的发展趋势。
一、当今学术界主流观点。
“自唐宋以来政治制度的变化,清晰地表现出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制的历史特点。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是传统官僚体制发展的产物,虽然有可能提高决策效率,但导致了一人独尊,将国家命运系于一人之手,最终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这是当今学术界主流观点持有者的说辞。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唐”与“宋”合在一起了。也就是说,该持有者也没有说宋的皇权比唐的皇权强,宋的官僚地位比唐的官僚地位低。那么,唐与宋,究竟是哪个朝代的皇权更强,官僚地位更低?我们来对比两朝的政治制度。
二、唐朝政治制度
唐朝时期,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别是: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执行),尚书省(封驳审议)。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唐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三、宋朝政治制度及于唐朝政治制度的对比
宋朝时期,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又另外设置“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其长官为宰相,但相权已被分割:军政归枢密院掌管;财政则归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三司的掌管三司使又称为“计相”;宰相只保留行政权。两朝政治制度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唐朝把起草权,执行权和审议权分割了,而宋朝没有。宋朝政治制度相比于唐朝政治制度特点在于:起草权,执行权和审议权没有被分割,所以办事效率更高;权臣们分工明确,互为补充,相互间的牵制力却大不如前,故与唐相比皇权有一定的衰弱。
四、元朝政治制度及于宋朝政治制度的对比
元朝建立后,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代的宰相。六部也归入中书省。这里面还有个故事:元初本拟采用三省制。侍御史高鸣进谏,认为三省的行政效率不如一省。他说:“方今天下大于古,而是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元世祖采纳了高鸣的建议,以中书省代替三省。元朝元代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关,“军国之务,小大由之”,作为中书省长官的宰相权力没有被过多地分割,权贵专权的情况时有发生,权力之大可想而知。至少元朝的相权是比前朝宋更强的,所以元朝皇权较之宋朝也进一步弱化。
五、明朝政治制度及于前朝政治制度的对比
明朝建国之初,沿袭元制,设中书省,有左,右丞相,位高权重。洪武十三年,明太祖下令裁撤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至此,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主流史学家就因为这个,得出了“明朝皇权较前代更强”的结论。这个结论是不准确的!我们要全面地看问题,明朝的皇帝并不止朱元璋一位,洪武一朝皇权的增强不能说明整个明朝的皇权较前代增强!据计,在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共8天的时间内,内外诸司奏扎多达1000多件,共3000多事情。平均每天要处理200多件奏章、400多件政事。朱元璋即使“星存而出,日入而修”,也无法把政事一一处理好。明太祖为此而设立殿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并不参与决策。后来,明成祖在文渊阁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此后,内阁的地位逐渐上升至洪熙朝,内阁有了专门的衙署和属官,阁臣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最后再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虽然内阁名义上并不具有决策权,但因为以后的皇帝大多不像太祖皇帝一样事必躬亲,所以内阁一直掌握着实际上的权力,并且权力越来越大。为限制内阁权力,宣宗皇帝还设立内廷太监机构“司礼监”,大部分的奏本由“司礼监”按皇帝的意思代以“批红”。此后,皇帝怠政时,内阁与司礼监相互制约,皇帝勤政时,皇帝通过司礼监来限制内阁的权力。可以看出,明永乐朝以后,特别是洪熙朝以后,官僚地位不断上升,皇权逐渐弱化。总的来看,明朝的官僚地位不断上升,而皇权不断弱化。与前朝唐宋元相比,明朝的皇权更弱,官僚地位更高,表现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官僚地位不断上升,皇权不断弱化的特点。
六、清朝政治制度与其形成原因
清朝建立后,承袭明制,设立内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重要的军国大师,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清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又在皇宫隆宗门内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不断扩大,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但他们本身品级不高,不得私自和官员交往,日夜轮流在军机处值班。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奏笔
录。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清代皇权比起以往任何一个封建朝代都要强。这跟历史趋势背道而驰,原因就在于清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中国古代一直都有所谓的“夷夏之辩”,特别是经历了元朝的民族歧视之后,汉族人民的民族主义越来越强烈,且明末的资本主义萌芽和频繁的买外贸易对满族人来说包含着太多不稳定的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社会下的人民对言论自由和发展商业有着更强烈的要求,言论自由对满族人的统治威胁很大,商业发展产生的财力丰厚的汉族商人又会危害到满族统治者;沿海一带的抗清势力较强,弱放任私人海外贸易,抗清势力可能会与海外势力勾结起来威胁到满族人的统治)这使得满族人的统治变得异常艰难。元朝也是少数民族政权,为了将强对汉地的统治也采取了一系列高压政策,如降低佃户地位,实施海禁,禁止夜市、集会,民族歧视,限制汉人参政等。不同的是,南宋只是商品经济发达,而明末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为了巩固统治,满族人需要更高压的政策。为此统治者实施了一系列加强统治的措施,如海禁,限制出版,抑商,文字狱,剃发易服等。封建社会制度是剥削的制度,剥削者的第一要务是巩固统治地位,其次才是发展经济以扩大剥削量。除非处于战争状态,汉人王朝的皇帝大都不会担心统治地位的问题。除了朱元璋这个农民以外,其他汉族皇帝都会把很多权利分给臣子以分担繁重的事务。清朝皇帝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不仅要保证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处于绝对上风,还要保证君权与臣权的斗争中处于绝对上风。因为汉族人在人口中占多数,通过科举选拔的官员大多是汉人,汉族人民更想要一个汉族皇帝,汉臣篡位的可能性较大。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只好牺牲自己的时间,事必躬亲,所以清朝皇帝大多是勤政的。皇权不断弱化毕竟是历史趋势,是不可逆的,清朝皇帝的这些措施只能一时地增强皇权,到了晚清,军国大权还是旁落到了权臣手中。
七、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政治制度演变趋势的成因
造成这种历史趋势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在封建社会制度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政府处理的事务将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皇帝个人有限的能力及时间无法完成这么繁杂的事务,为了完成这些繁杂的事务和提高决策的准确性。需要更多的官僚参与其中,让官僚们参与处理事务就必须要赋予官僚们一定的权力。随着需要处理的事务的增多及变得更复杂,官僚们的权力将不断增大,官僚的数量将不断增多,皇权自然也就跟着弱化了。
八、结语
探寻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演变规律及分析其成因对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中国封建王朝中五个最具代表性的朝代政治制度进行分析,得出皇权不断弱化,官僚地位不断上升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的结论,并分析该趋势的成因。
免责声明:除正式文件通知外,好研网所有文章及所有评论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好研网及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任何观点,所有文章文责自负,若有任何非法及不当信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应的处理。[好研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不断封建化"?
徐晓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之争及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专题总结
盘点:从秦汉到明清,中国皇权相权的变化过程
极简历史系列——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
核心概念视角下的中国古代政治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