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组合作与座位安排

小组合作与座位安排

[摘要]现代社会是以科技高度发达、分工与合作日益精细和频繁为重要特征的。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又极大地改变了儿童的人际交往环境和结构。这些特征对我国未来社会人才素质,特别是少年儿童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健康、积极个性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对原有的不合理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这就要求在主体教育理论指导下,以学生主体发展为核心,在改革课程、教材、教法的同时,改革原有的教学组织形式,构建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促进少年儿童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关键词]小组合作、座位安排

  我国正处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性转折点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教育是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和基本保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逐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其核心的问题是必须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面对21实际挑战,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完成自身现代化的真正内涵和有效的途径,更是基础教育战线的一次伟大的战略转折、教育改革的历史性飞跃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柳斌同志指出:“对于基础教育来讲,走向素质教育是一项大政。”《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我国小学教育被禁锢在以知识论为核心的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体制中,师生间缺乏充分理解与沟通,学生缺乏合作意识与交往技能,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在这种教育模式体制中,作为教学理论与实践“集结点”的占主导地位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沿用了300多年的班级集体授课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虽然以其特有的集体教学的优点以及较强的组织性与计划性,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但由于它以“所有学生发展均一致”为假设前提,对所有学生施以千篇一律的教育,不能很好地处理教师与学生、集体与个体、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导致教学动力匮乏,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这一问题成为国内外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关注与探索的焦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至今未取得重大突破。

  一 、班级授课制度

  全班的组织形式又被称为班级授课制,它是把学生按照年龄或者在某一科目上的大体程度分成若干个人数较多的教学班,教师同时面对全班的学生进行的教学。学生每次的学习内容、学习的进度以及采取的教学行为都是一样的。这是我们目前已经采用道路将近300年的非常传统的也是很正规的极其普遍的教学组织的课堂模式。

  现在我们可以发现它有极大的局限性:

  1每个学生都处于不同的水平上,学习起点和学习的速度方面的差别很大。合在一起使学习快而且好的学生感到乏味,而使学习慢的学生感到灰心。

  2许多学生可能同 时需要老师的指导,而学生很多,教师却只有一个。这样学习的效率就慢,时间就长

  3有些学生则许要不同的教学媒体,不同的形式,而全班教学强调划一整齐  总之,目前的班级集体授课模式“严重的难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速度,学习方式和个性的差异①”

  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中小学应该建立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微型课程等在内的立体课程结构。在此基础上学校教育的安排应该做到密疏有致,节奏和谐,有优化的时序,合理的时间密度以及适宜的活动强度,即要建立科学的时空结构。而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的学习被动的学习,个性受到压抑大等教育中的顽疾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医治。

  因此我们需要发挥学生自己的力量,让学生自己互相的帮助,提倡小组教学,小组合作

  二、 分组教学、小组合作

  课堂讨论是新课程倡导的参与式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许多教师注意到讨论应关注教材和学科特点,应注重教师的启发引导等,但对于与课堂讨论关系密切的座位问题却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走进讨论的课堂,进入视线的依然是,一个高高的讲台把教室分成一前一后两个部分。为了有效地落实新时期的素质教育,以学生的不同程度分成小组,并针对不同的小组提出不同的学习任务,并且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予以分别帮助、监控、指导,就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小组教学,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获得进步。

  小组教学的优点:

  1、这种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和讨论中,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只是其中一员。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展开激烈的争论,面向全班学生慷慨陈词,不时利用肢体语言配合自己的演说;而且还要专心致志地倾听他人的见解,不时对同学的提问进行鼓励……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动机都会被调动和提高。

  2、有些任务由一个以上的人来完成会更自然和更有效

  在小组合作讨论中程度高的学生可以带动程度低的学生,程度高的学生可以起到“小先生”的作用。而程度低的学生也能够去积极的配合,积极的参与。让各个学生都能感到自己是其中的一分子,而不至于消沉,同时在小组辩论中每个学生也是一个团体中的一分子,这样每个学生在课堂过程中既能感到合作,又能进行竞争。而做为教师自己,只要来调动课堂的气氛,控制课堂的局面,同时给予评价既可改变以往的单纯的教师一言堂,学生竖着耳朵听达到局面。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小组学习的学生的压迫感和拘束感更小,开口练习的机会也多,这样能克服学生的羞怯感,从而培养学生协作的精神。教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学开展竞争活动,又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这样学生那中我是观众或我是听众的心理暗示就会减小或者消失。

  3、在学习中与其说小组讨论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如说它的作用在于能人们把各种事实和理论按其相互关系置于恰当的位置。

  在小组合作讨论中教师可以把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程度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中可以有程度高的学生,也有程度低的学生。当教师开始讲授某一课程或某一问题时,可以让小组自己先互相的讨论研究。这样小组内部程度高的学生就可以带动程度低的学生一起的学习,将问题先解决一部分。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先留下等待下一步。然后各个小组分别的出一个代表阐述本小组的答案教师可以予以点评。同时代表也将本小组的问题提出来,教师可以自己解答或者让其他的小组来解答。然后再点评。最后教师将各个小组的答案点评以后给出课程或问题的正确答案。这样学习的过程就变成了“教师提问--小组讨论合作--小组回答--教师点评--小组辩论--教师总结并给出正确答案”的过程了。

  4、小组学习和讨论本身就是悦人心意的

  根据心理学的注意规律,刺激物的强度、新颖性、对比强度以及刺激的物的活动和变化强度是让人产生无意思注意的的重要条件。而在整个小组教学的活动中,各个小组都处在强烈的合作与竞争之中。这样学生的无意思注意就会加强,避免分神,从而提高注意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学生的整个人的精神和情绪状态也处于高度的兴奋之中。小组的组织形式也不再的单一的模式,不再单一化,内容有活泼,又提高了学生的有意注意的产生和维持。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程度。

  在非教学的过程中,小组之内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相互的监督,相互的带动,促进彼此的进步。而各个小组之间潜意识的处在一个竞争的环境中,又使各个小组积极的学习,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时的教师,则应该在各个小组之间的来回的走动,或者处在某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及时的帮助学生在自我学习活动过程中解决不了的问题

  那么在此分组教学中,师生的交往模式则由以往的轮型,变成了全渠道的模式。

  教师需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安排课桌摆放形式,把教室真正变成孩子的娱乐室、孩子们喜爱的地方。通过融洽师生和生生关系,促进师生合作学习,师生、生生相互沟通和交流信息。而这一切都需要有一个不同于传统的教室,需要有适合学生平等对话、相互倾听的座位安排。因此,在开展课堂讨论时,教师应设置有利于课堂讨论的多种座位模式。那么,如何使座位安排更好地促进课堂讨论呢?

  三 、座位的安排

  那么,既然要进行小组教学,就要放弃以往的秧田型的模式

  最佳的座次模式:

  1半圆模式

  这种摆放形式能兼顾秧田式和全圆式两种形式的优点。教师可在对称轴上下移动或沿着半圆的内圈走到每个孩子面前,媒体演示可放在半圆的敞口处,便于学生观看。当不使用媒体演示时,学生们又能自如地面对面交流或与教师亲切交流,消除了距离感。更为重要的是,半圆中有了一大块活动空间,学生们可以在这里表演对话、短剧,甚至做游戏,这简直就是一个天然舞台,当孩子们渐渐习惯在这个舞台上表演后他们将不会惧怕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我。

  2梅花式

  这样的座位编排方式相对半圆式更具有民主性,这样的课堂氛围更为轻松、融洽,学生面向组内同学又能形成一个个学习小组。实践证明,在小组学习中学生的压迫感和拘束感更小,开口练习的机会也更多。这样能有效克服学生的羞怯感,从而培养其协作精神;教师以组为单位组织开展竞赛活动,又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3全圆式

  全圆式摆放形式将课桌椅围成一个圆型,教师站在中央或在圆中任意走动。这样的形式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课堂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教师的目光能很容易地停留在每个孩子身上,给予他们同样的关注;教师也能很容易地走到每个孩子面前倾听他的说话,给他鼓励的目光;而当任何一个孩子发言时,所有的目光都能毫不费力地落在他身上,从而让学生产生一种“我很重要”的自我满足感。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隔膜被打破了,气氛也变得民主而融洽,使学生感觉学习如同在做游戏一般轻松愉快。

  4双圆式

  这种摆放形式在全圆式的基础上将全班分成了两组,通过两组之间的相互竞争,既让学习的氛围更加浓烈,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为了有效地落实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教师需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安排课桌摆放形式,把教室真正变成孩子的娱乐室、孩子们喜爱的地方。通过融洽师生和生生关系,促进师生合作学习,师生、生生相互沟通和交流信息。以学生的不同程度分成小组,并针对不同的小组提出不同的学习任务,并且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予以分别帮助、监控、指导,就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获得进步。

    最后,座位的安排也要考虑到教师具体的教学及其目标,不能盲目的的追求标新立异,座位必须与活动的性质和需要想适应。比如教师不想让学生发言时,成行或者成排的座位安排就更好;而如果让学生做一个小型的合作时,可以选择一种适合本学科大多数教学情景的半永久性的安排。为了满足个别需要避免单调,还可以灵活的转换。

    另外,座位的安排也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教师的控制课堂的能力。小学生互相面对时,通常会使他们不把时间安排在学习上,而那些自控能力差的学生的不适当的行为也会增加。在较高的年级中,要求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因此分组的教学形式可能更加的有效。然而,在所有的年级中,分组教学的模式排列中学生的纪律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更大。因此,那些没有把握和课堂能力欠佳的教师应该坚持的采用一些比较正规的模式,等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经验时,再来灵活的安排座位进行分组的教学。

    总之,教学空间的设计应该使环境构造的特点与我们的课堂小组教学合作所要求的灵活性想适应-------专门的活动要求有专门的设计空间。因此,我们的教室的设备不应该是固定的列在地板上的椅子和桌子,而应该是能够移动的社被和富有灵活性的家具,以便根据我们不同的小组教学的需要自由的拼装。座位的安排应该为小组合作教学服务。

    现代社会是以科技高度发达、分工与合作日益精细和频繁为重要特征的。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又极大地改变了儿童的人际交往环境和结构。这些特征对我国未来社会人才素质,特别是少年儿童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健康、积极个性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对原有的不合理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这就要求在主体教育理论指导下,以学生主体发展为核心,在改革课程、教材、教法的同时,改革原有的教学组织形式,构建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促进少年儿童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①施良方  崔允郭教育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N]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9 

 参考文献

[1] 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N]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7

[2] 施良方  崔允郭教育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N]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9

[3] 王雁    普通心理学[N]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4] 李学农  课堂管理[N]  北京 高大教育出版社 2005.7

[5] 孙立春  素质教育新论[N]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1

[6] 冯克诚 于明课堂教学组织调控技巧全书[N]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6.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观察:透过“座位”看教育
合作学习”在中国上钻进了“牛角尖”——互教互学,外化共享
后进生帮扶措施
教育系统学思想与小班化教学合作学习方式
论网络教学过程的四个关键环节……北师大网络教育实验室 | 知识工程研究中心
教师应任何面对新课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