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注青年教师成长 打造特色优质学校(二稿)

关注青年教师成长 打造特色优质学校

宁津县第二实验小学  商印同

   我们宁津县第二实验小学始建于1997年,现有4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300人;教职工100余人,其中青年教师超过80人。建校二十年尤其是近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修德启智 健体尚美”的校训,逐步形成了“教育科研兴校、教学质量立校、教育管理强校”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全面发展有特长”的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连年摘得全县教学质量一等奖和精细化管理一等奖,被评为首批“宁津县美丽校园”和德州市第一届市级文明校园,是全县首批“诚信十佳”示范校和山东省的学校安全工作先进单位。自2015年开始的由公、民办学校近2000名优秀学生参加的小升初全县竞赛,我校蝉联三冠。2017年全县语文、数学、英语总成绩前200名我校占43,总成绩前四名我校占第一、二、四名数学成绩更为突出,全县前二十名我校点十二名,前十名我校占七名。

这些优异成绩的取得,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我们认为:大力实施青年教师成长成才工程,打造“全面发展有特长”的学校特色,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学校特色:全面发展有特长

一所学校发展的最高境界,是最终打造出学校的特色,形成学校的品牌。而学校办学特色的打造,既要能够立足学校的现有实际充分加以利用,又要善于挖掘当地的固有资源提练创新并发扬光大;既要深切关注学生的需求、家长的期盼,又要充分利用教师的特长、学校自身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校的特色能够精准定位,并能够持续健康的不断发展。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打造学校特色,创造学校特色品牌也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学校应精心策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校的特色打造工作取得实效。同时,打造学校特色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需要经受时间的考验。 并且,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打造学校特色开始时必须摸着石头过河。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精心打磨,才能逐渐彰显它的独特魅力。我校“全面发展有特长”这一学校特色的形成,就是很好的诠释。

就我校学校特色的形成而言,2013年是一个分水岭。在这之前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虽然也在苦苦探索,也有一训三风并且上了墙、上了展板甚至上了楼顶。但总体来说还处于一种模糊状态,还没有形成文化自觉。2013年7月8日,在山东德州政务大厅,全市各县(市、区)直学校校长、乡镇教办主任,集体聆听了北京大学教育文化战略研究所所长王继华教授的精彩报告《学校文化战略与校长文化修炼》,尤其是报告会过程中,收听了王继华所著的配乐哲学美文《人性的红与黑》,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王教授根据十八大提出的“文化强国战略”和《纲要》的核心内涵,提出了“四育并举”的概念及其文化界定。他指出,德、智、体、美要并举,要立德树人;体,不只是体健,第一位的是秩序(赛跑,发令枪响前起跑违规),第二位的是意志,第三位的才是体魄。最后,他还送给与会人员四句话:“语言的尽头是音乐,技能的尽头是人格,生命的尽头是精神,教育的尽头是文化。” 

学习归来后,我们召开了校委会、年级组长及中青年骨干教师三个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对我校的校训、办学思路和办学特色重新进行了梳理。最终达成了一致共识:校训是“修德启智 健体 尚美”;办学理念是“教育科研兴校、教育管理立校、教学质量强校”,办学特色是“全面发展有特长”。

全面发展既是国家对教育的人才规格要求,又是个体自主发展和潜能开发的基础。学校只有抓好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发现、挖掘学生的学习天赋,使其培育成特长,否则学生的许多特长都会被学校教育所埋没。为此,我们十分重视抓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重点抓学科教学、艺术教学和体质训练等。抓全面发展,就是为培育特长奠定基础。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我们在“四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又逐步融入了学生要有“特长”的理念,经过反复论证,最终形成了“全面发展有特长”的办学特色。我校的“特长”(个性)是很多的,我校最大的特色(特长)是顶层设计,分层递进。比如,按学段而言,一二年级,习惯养成教育;三四年级,狭义的素质教育;五六年级,狭义的升学或叫应试教育。就特色课程而言,一二年级,是手工剪纸;三四五六,是腰鼓表演。全校师生的梯级递进阅读,按年级来分,一年级是童话阅读,二年级是寓言阅读,三年级唐诗吟诵,四年级宋词元曲,五年级成语诚信,六年级小古文阅读。都有各自的校本教材,自成体系又前后贯通。

总之,我校将“全面发展有特长”作为学校的核心文化,使之统领青年教师成长成才等其它各项工程,进而形成有效的教育机制。

青年教师:三措并举促成长

学校特色的打造任务最终要落实在教师的身上,由教师来唱主角,教师在学校特色的打造工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学校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有主人翁意识,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其次,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读写能力,个人业务能力强;再次,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学校的特色打造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鉴于我校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教师都是自2010年全县恢复统一招聘教师以来新考入的青年教师,我校便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一、创新科研模式 助推教师成长(教育科研兴校)

所有教师,主要青年教师,有三特色活动:

   1、雷打不动听评课

公开课形成制度化、常态化和系列化。一学年内每人上一节。每周二上午二、三节课语文或英语,周三上午二三节课数学或其他。第二节是年轻教师先上,第三节是同年级同科的中老年教师上,青蓝赛课,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年轻教师教给教师课件制作、多媒体使用等经验,老教师传授给年轻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第四节课评课。校长主任全程听评。基础常抓就卓越,通过持之以恒地听评课,对全体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非常大的“助推”作用。

2、教师读写求实效

平时校教科室向教师们推荐一些教育随笔之类的书籍,并有两项硬性规定。45周以下的老师,每周必须交一篇论文,交一个与教科研有关的美篇或乐秀并定时发送到“实验二小教科研群”里。

到寒暑假强制全体读原著,教育类文学类都行。寒假一部,暑假两部,并写出3000字以上的读书征文。每次寒暑假学习期间从百篇征文中评选出40篇优秀征文,一二三等奖,并和学生的60篇征文结集《寒假师生读书百篇优秀征文集》。持之以恒,逐渐形成了一种高雅向上的文化氛围,离“书香教师”不远了,这其实就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无形胜有形。书香教师多了,打造“有文化”的“书香”校园就会踏石有痕、落地生根。

3、名师培养出人才

2013年,我承担了一项市级科研课题《优秀青年教师成长案例研究》2016-08-10,该课题“德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结题。2017年7月,由我担任主持人的《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策略研究》经专家评审,被”山东省教育学会、山东省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立项为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青年教师成长课题。

通过实施青年教师成长成才工程,我校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在县域内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仅以2011年考取我校的五名教师为例,温世全、王芹在体育和信息技术方面,已是全县的名师,都有国家级论文;语文教师柴晓美30岁就担任了学校的教科室主任,成为全县最年轻的教科室主任,现在是全省的明星教师,明星教师全省100名,全县初中、小学各一名;音乐教师张艳玲将腰鼓表演由特色课程转变成学校特色,有国家级论文、市级公开课,是市级音乐教学能手;美术教师王丽设计了全县幼儿园的园标,也是既有国家级论文又有市级公开课,去年被宁津团县委破格提拔为副书记兼、全县少先大队总辅导员。

在实施青年教师成长成才过程中,作为校长,我也收获满满。我写的论文《跟名校长学当校长》发表于《中小学校长》2015年第5期;论文《探索校长卓越境界,助推学校特色发展》发表于2015年9月4日的《语言文字报》,并被收录由“团结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校魂》一书中;2015年10月1日论文《关于“校长”的多维度思考》,发表于《中国领导干部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一书;论文《打造校园特色走向优质均衡》发表于2017年12月29日的《语言文字报》;2018年1月8日,《宁津报》发表了我写的两篇文章,《实验二小党支部灯塔党建竞赛全省第102名》和《打造美丽校园走向优质均衡》。

二、创新管理模式 倒逼教师成长(数字管理校)

我校的管理方面的亮点或说是特色是“数字管理”。

“数字管理”,初看和“人文管理”相悖,其实“数字管理”是真正的人本管理,是打造“人文校园”的必由之路。因为,“数字化管理”的基础是“公平+竞争”。大到评优晋职,小到班主任和毕业班老师的选聘,都是“数字”说了算。让全体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心服口服,教师之间没有内耗,教学上竞争,生活上互助。通过实施数字管理,大大激发了全体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对学校的发展和教师本人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三、创新教学模式 促进教学相长(教学质量校)

教学质量永远是一所学校的校之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除了抓教育科研、抓教育管理,抓学科教学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就我校的学科而言,数学、英语是优势学科,而语文学科则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着力点。

我校之所以就学科而言 提倡“大语文观”,主要基于三点考虑;首先,按未来中考高考趋势,得语文者得天下。语文学科上去了,对语文及数学英语都有很大的帮助。其次,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再次,据本校实际,语数英三大学科,语文学科的优势并不明显。就近几年全县统考及小升初考试分析,我校的数学算优势学科(2017全县数学前十名我校占七名就能说明这一点);英语学科也很好,学生成绩普遍较高。唯独语文学科的成绩,各年级、各班之间存在着不平衡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那么,怎样提高语文学科的成绩呢?我校特色是——

广读——精诵——多写

首先,广读。跟教师同步,一二年级寒暑假亲子共读(一年级童话,二年级寓言),三四年级学生除了读市教研室公布的书目外,还要寒假读一部,暑假读两部。并在本班家长群中定时公布读书进度,一二年级还要有亲自共读的照片。

其次,精诵精诵,两层含义,一是精典诵读,二是背诵、背熟。我校一个毕业的学生能背过多少诗文呢?课本以外的有300首古诗和100篇文章。小学240首是市教研室要求的,幼儿三年60首,共300首。从二到六年级,每学期还要背诵10篇优美文章,共100篇。有各自的校本教材,篇目成型略有微调。

最后,多写。无论上课还是假期,三至六学生每周必写一篇周记(每两周一篇大作文除外)。寒假读书征文活动常态化。每次每班先选出10篇优秀征文,三至六共选出180篇,全体教师当评委评选出60篇优秀征文,和教师的40篇优秀征文结集成书。

为提高学生写的积极性,对学生的作文的打分很重视。每个学生期末作文成绩,要经过8个语文老师之手。期中、期末作文成绩各占一半分,每次作文有两组老师打分,每组又有两个老师打。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大大增强学生、老师、家长对作文的重视程度。

以上重点谈的是语文学科,其实,我校各个学科的教学模式,老师们都做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各科的学习成绩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学相长,全体老师们尤其是年轻老师的综合素质也大幅提升了。随着师生核心素养的螺旋式上升,我校的教学质量连续多年在全县名列前茅,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总之,通过抓教育科研、抓数字管理、抓教学质量三管齐下,对促进我校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起了很大的“助推”作用。

回望来时路,心中无遗憾;站在新起点,翘首新征程。2018年,我校将按照县教育局杨局长提出的“不懈怠、不报怨、不放松”的要求,在“实在、实干、实绩”上下功夫,增强危机意识,争取再上层楼!我们的目标是,将我校打造成一所让领导放心、让师生舒心、让家长和社会满意的、有韵味、有品味、有文化、有故事的绿色书香人文校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
体育传统、特色校总结
关婉莹德育活动方案
教师教科研个人工作总结怎么写
活动激发活力 特长蕴育特色
管理文化推学校入列优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