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之子:红楼随笔续(34)

 

771、林黛玉如何又“脂正浓、粉正香”? 

    关于第一回甄士隐注解《好了歌》一段,有一种版本的批语,认为“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是指的:黛玉、晴雯一干人,而“如何两鬓又成霜?”说的是:宝钗、湘云一干人。这样就通了。

    表面上看起来,这样确实是通了。但其实不通。

    第一,那“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指黛玉晴雯一干人,到底指什么呢?

    是说她们年纪轻轻风华正茂就死去了吗?可以这么理解,但总觉得太仓促了。因为接下来就是“如何两鬓又成霜?”立马又跳到薛宝钗和史湘云那去了。好像都是说了半截子话,意思相当不完整。我就不相信,对于林黛玉晴雯薛宝钗史湘云这样的一等一的主角,反倒是一笔带过,倒是贾雨村贾赦贾政柳湘莲贾兰贾菌这些人反而是一句一句的完整话?

    其实通篇来看,我以为整个关于甄士隐《好了歌》的注解的批语都是相当混乱、不准确或者说相当庸俗的。这个我随后会讲到。

    第二,而且,我们更要看到,林黛玉也好,晴雯也好,都是贾宝玉或者说曹雪芹心目中最美的美女,他们的美是超凡脱俗的,不带有一点点风尘的颜色,这是和王熙凤秦可卿尤二姐尤三姐之流的所谓脂粉堆里的英雄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所以,细心的读者不妨仔细去看看小说原著,整个前八十回,通篇,那里有一处是写过林黛玉和晴雯化妆的?有吗?至多有个梳头。而脂粉气化浓妆的历来是王熙凤、秦可卿、尤二姐、尤三姐之流。这说明什么?说明在贾宝玉或者曹雪芹看来,或者说在小说的角色定位当中,林黛玉和晴雯都是那种“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美,这种美,和脂粉气一点关系也没有。

    当然,我也要说清楚,这不能坐实为林黛玉和晴雯生活里压根儿不化妆,这是曹雪芹的一种笔法及其蕴含的意义,如果你真要那么理解我就只有无语了。

    第三,关于我的判断,其实小说中是有证据的。第十九回,写贾宝玉和林黛玉共枕闲话时,有这样一段:

    宝玉总未听见这些话, 只闻得一股幽香,却是从黛玉袖中发出,闻之令人醉魂酥骨.宝玉一把便将黛玉的袖子拉住,要瞧笼着何物.黛玉笑道:"冬寒十月,谁带什么香呢."宝玉笑道:"既然如此,这香是那里来的?"黛玉道:"连我也不知道.想必是柜子里头的香气, 衣服上熏染的也未可知."

    看到没有?林黛玉的香,不是脂粉的香,而是从骨子里头带来的香,是异常天然异常高贵的香。

    所以,在这里,曹雪芹也就绝对不会用“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来暗指林黛玉和晴雯的。

    那么,这“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到底指的是谁呢?林黛玉,又该是那一句来注解呢?甄士隐整篇注解中还有那些错误而可笑的批语呢?正确批语又是什么样的呢?这些问题,我会一一做出交代的。

772、《红楼梦》好了歌注解那些迂腐而可笑的批语

    我发现,就是第一回,甄士隐注解好了歌的批语,就有说不完的话题。我觉得,总体来讲,除眉批有较高的艺术性之外,那些穿凿附会,说那句是某人指什么的,大多显得迂腐而可笑,不会是脂砚斋或者畸芴叟的批语。

    前面说过的就不说了,今天,再集中嘲弄几处,以解吾恨。

    原文及批语如下: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批语:宁、荣未有之先。)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批语:宁、荣既败之后。)蛛丝儿结满雕梁,(批语:潇湘馆、紫云轩等处。)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批语:雨村等一干新荣暴发之家。)

    这一段批语,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其实细细琢磨,问题多多。

    第一,他贾雨村算个什么东西,竟然出现两次?

    一处是这里,另一处就是“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批语:贾赦、雨村一干人。)贾雨村是《红楼梦》的主角?笑话!只是那些酸儒羡慕贾雨村的暴发而情不自禁“意淫”、“自慰”、“自摸”而已!中国嚣小文人的可怜可恨之处就在这里,猥琐而卑微的人格!这种心态和我在《《红楼梦》批语伪批太多》里批判的说贾雨村什么真英雄啊,什么豁达呀,什么爽快呀,什么恭喜呀的心态差不多,是小人对小人的献媚,说不定就出自一人之手。

    第二,竟然如此坐实。

    好,就算第一句“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是如批语所言说的是:宁、荣未有之先,那么,“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为什么就不能是指的“宁、荣未有之先”?而偏是“宁、荣既败之后”呢?

    关于这段,眉批说:先说场面,忽新忽败,忽丽忽朽,已见得反覆不了。这话似乎有理,说的是一段周而复始的繁荣与覆灭的故事,宁荣之先,已经有荣华富贵之家,如今,贾府也衰败了,昔日的歌舞场,已经荒芜。

    但是,我以为这样的理解是牵强的。眉批之人也着了此批之道了。为什么这么说?

    1.这两句是注解开篇,一般不可能就讲到一个轮回,轮回在后面说贾兰贾菌“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不是这里;

    2.这两句注解,对应的应该是“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讲的是过往的王侯将相已经消失了,所以,“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和“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都可以讲的是“宁荣未有之先”,这并不妨碍我们理解功名利禄的过往云烟和周而复始;

    3.注解后面还有一句“反认他乡是故乡”,和这里是呼应的,所以这两句都应该是讲的“宁荣未有之先”,这里曾经也上演了一幕幕一段段荣华富贵的故事,可是都已经消失了衰败了,可是,宁荣贾府认识不到这个层次,以为这就是自己的家自己的根,把这个已经上演了无数悲欢离合的地方当作了自己的故乡,此地其实不是故乡,是他乡,是之前很多王侯将相的他乡,这里始终是他乡。

    所以,只要一联系起来分析,这两句批语什么“宁荣未有之先”和“宁荣既败之后”的迂腐和可笑就显现出来了。这两句不过是铺垫,告诉我们,宁荣二府即将上演的荣华富贵悲欢离合,其实之前已经无数次上演,这里不是宁荣的故乡,而是他乡。这两句说的,都是宁荣之先。

    如此坐实、穿凿的批语,着实令人可笑!迂腐之人必出迂腐之论也。

    第三,更可笑的还在后面:

    蛛丝儿结满雕梁,(批语:潇湘馆、紫云轩等初。)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批语:雨村等一干新荣暴发之家。)

    1.“蛛丝儿结满雕梁”怎么就一定是要指的是潇湘馆、紫云轩?贾府那里不雕梁画栋?那里不可以结满蛛丝?荒唐!

    2.“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怎么就是指的雨村等一干新荣暴发之家?随便举例,为什么不可以指贾兰贾菌中兴?

    说白了,都是些猥琐文人很差劲的批语,纯属臆想和猜测。

    当然了,明天我就会进一步证明这个问题,告诉大家,这“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指的是谁?是什么?蕴含着怎样高妙而深情的意义。

773、《红楼梦》里是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今天要说小说第一回甄士隐注解《好了歌》那一段的批语中的“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得把前面的捋顺了。

    陋室空堂 ,当年笏满床。(批语:宁、荣未有之先。)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批语:宁、荣既败之后。)蛛丝儿结满雕梁,(批语:潇湘馆、紫云轩等处。眉批:先说场面,忽新忽败,忽丽忽朽,已见得反覆不了。)

    这一段,拙文《红楼梦好了歌注解迂腐可笑的批语》已经分析过了,批语都是不着调儿的。按照我的理解,应该是这样的:

     陋室空堂 ,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批语:宁、荣未有之先。眉批:先说场面,忽新忽败,忽丽忽朽,已见得反覆不了。)

    我以为这一段,都是总写贾府兴盛之前,其实早已经在这里上演过无数次的繁华与幻灭了。这其实也暗含这贾府的兴盛际替。

    然后,很关键的一句,我以为引子的话出来了,这句话是高度浓缩的,既暗含了宁荣二府所组成的贾府自宁荣二公以来开创的繁华,也暗示了这种繁华一直延续到一段故事的开始,而这段故事就是由林黛玉的到来而引发的伴随着贾府覆灭的木石前缘的爱情,而这个引子,就是林黛玉和林黛玉到贾府。

    所以,这一句“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其实脂砚斋或者畸芴叟没有批语,如果要有批语,也是“黛玉、晴雯一干人。”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来告诉你证据。

    第一,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说的就是林黛玉初次到贾府,其实这也是故事的开始,这部小说的开端,是也不是?

    第二,也就在第三回林黛玉初到贾府,安歇的时候,有这么一段:

    当下,奶娘来请问黛玉之房舍.贾母说:"今将宝玉挪出来,同我在套间暖阁儿里, 把你林姑娘暂安置碧纱橱里.等过了残冬,春天再与他们收拾房屋,另作一番安置罢. "宝玉道:"好祖宗,我就在碧纱橱外的床上很妥当,何必又出来闹的老祖宗不得安静. " 贾母想了一想说:"也罢了."

    这里面有一个词很关键,那就是“碧纱橱”。什么叫碧纱橱?还需要解释吗?这碧纱橱是不是“绿纱糊在蓬窗上”?

    而一个“今儿”,其实就是曹雪芹要告诉我们,虽然之前已经上演过那么多繁华与幻灭的故事,但是,今儿,现在,又要上演一段繁华与幻灭的故事了。而这个故事,就是由一段发生在碧纱窗下的爱情故事引发的呀。而且,很明确的,当晚,贾宝玉和林黛玉就是在碧纱橱安歇的,这种安歇要一直到贾母说的“等过了残冬,春天再与他们收拾房屋,另作一番安置罢”。

     第三,第四十回,林黛玉早已经搬到大观园潇湘馆居住,但是,还是有一段话,把林黛玉和碧纱联系在了一起。原文:

     贾母因见窗上纱的颜色旧了,便和王夫人说道:"这个纱新糊上好看, 过了后来就不翠了. 这个院子里头又没有个桃杏树,这竹子已是绿的,再拿这绿纱糊上反不配.我记得咱们先有四五样颜色糊窗的纱呢,明儿给他把这窗上的换了."

    可见,自搬到潇湘馆,林黛玉的居所,蓬窗上糊的依然是绿纱呀。而在这绿纱窗下,贾宝玉和林黛玉已经演绎了多少甜蜜、天真而美好的爱情?

    所以,我在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

    1.整篇甄士隐关于《好了歌》的注解的批语,特别是那一句指什么人的批语,其实不是脂砚斋和畸芴叟的批语,人家压根儿没作批语;

    2.这些所谓的某句指某人的批语,其实是后人的伪批;

    3.但既然人家已经批了,而且流传下来,并且被某些学者津津乐道,就得正本清源,把它的谬误指出来;

    4.所以,“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这一句,真的要说是暗示某人,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林黛玉:

    一则,林黛玉初到贾府,引出整个《红楼梦》故事,和注解里的先总写之前的繁华轮回然后用“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做引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则,林黛玉初到贾府,第一夜就是和她命中的冤孽贾宝玉住在了贾母的碧纱橱里,第一次呼应,其实也暗含着之前我说的意指贾府的兴盛,即贾母的碧纱橱——贾府的兴盛;

    三则,林黛玉到潇湘馆居住,其窗也是碧纱糊的,到第四十回,林黛玉和贾宝玉已经在碧纱窗下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的情定终生了。

    所以,无论如何,一句“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那会是指的什么狗屁不通的“雨村等一干新荣暴发之家”,他也配!?我呸!有着这么美好寓意的一句话,竟然被这些一知半解的无聊文人理解批注成这样,我激愤的心情,大家能不能理解?

    星期一,我就把整篇关于甄士隐注解《好了歌》的我以为准确的批语修正出来,作为陆陆续续啰啰嗦嗦的关于第一回这段冤孽注解的批语分析的结束吧。

    然后,我们继续启程。
 
774、《红楼梦》好了歌注解批语梳理
 

    前面对甄士隐注解《好了歌》的批语基本上是逐条进行了梳理。先不管这些批语是不是脂砚斋或者畸芴叟批注的,或者那些是那些不是?这些都已经很难考证了,不管谁批注的,我现在只关心这些批语合理不合理。我把这些已经不管以何种方式呈现在我面前的批语进行一个我以为比较合理、比较经得住推敲的梳理吧。

    我手上的凤凰出版集团、凤凰出版社的《红楼梦脂砚斋批评本》原文原批(括号内为原批)是这样的:

    陋室空堂 ,当年笏满床。(宁、荣未有之先。)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宁、荣既败之后。)蛛丝儿结满雕梁,(潇湘馆、紫云轩等处。眉批:先说场面,忽新忽败,忽丽忽朽,已见得反覆不了。)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雨村等一干新荣暴发之家。)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宝钗、湘云一干人)如何两鬓又成霜?(黛玉、晴雯一干人。)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熙凤一干人。眉批:一段妻妾迎新送死,倏恩倏爱,倏痛倏悲,缠绵不了。)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甄玉、贾玉一干人。)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眉批:一段石火光阴,悲喜不了。风路草霜,富贵嗜欲,贪婪不了。)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言父母死后之日。柳湘莲一干人。)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眉批:一段儿女死后无凭,生前空为筹划计算,痴心不了。)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贾赦、雨村一干人。眉批:一段功名升黜无时,强夺苦争,喜惧不了。)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贾兰、贾菌一干人。)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总收。眉批:总收古今亿兆痴人,共历幻场幻事,扰扰纷纷,无日可了。)反认他乡是故乡。(太虚幻境、青埂峰一并结住。)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语虽旧句,用于此极妥,是极。苟能如此,便能了得。眉批:此等歌谣,原不宜太雅,恐其不能通俗,故只此便妙极。其说得痛切处,又非一味俗语可到。)

     关于这些批语,我总的有以下认识:

    第一,眉批注重从创作方面解读、从人生阅历去感悟,注解的艺术性较高,很可能是脂砚斋或者畸芴叟的批语;

    第二,什么那一句指那些人这样的坐实的批语,很可能后人伪批。而我之前的反驳主要就是针对这些已经流传并已经被大家接受甚至被专家们奉为经典的批语;

    第三,也有鉴于此,我不得不对整个甄士隐关于《好了歌》的注解的批语,主要是我以为的那些已经流传开来的伪批进行梳理;

    第四:梳理如下,并把和前原文调整处用红笔注出:

    陋室空堂 ,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宁、荣未有之先。眉批:先说场面,忽新忽败,忽丽忽朽,已见得反覆不了。)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黛玉、晴雯一干人。)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宝钗、探春一干人。)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熙凤一干人。眉批:一段妻妾迎新送死,倏恩倏爱,倏痛倏悲,缠绵不了。)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甄玉、贾玉一干人。)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李纨一干人。眉批:一段石火光阴,悲喜不了。风路草霜,富贵嗜欲,贪婪不了。)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贾芹一干人。)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湘云、妙玉一干人。眉批:一段儿女死后无凭,生前空为筹划计算,痴心不了。)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贾政、雨村一干人。眉批:一段功名升黜无时,强夺苦争,喜惧不了。)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贾兰、贾菌一干人。)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总收。眉批:总收古今亿兆痴人,共历幻场幻事,扰扰纷纷,无日可了。)反认他乡是故乡。(太虚幻境、青埂峰一并结住。)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语虽旧句,用于此极妥,是极。苟能如此,便能了得。眉批:此等歌谣,原不宜太雅,恐其不能通俗,故只此便妙极。其说得痛切处,又非一味俗语可到。)

    第五,关于这些梳理,有必要再做一下解释:

    1.宁、荣未有之先。

    我以为前面“ 陋室空堂 ,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说的都是宁荣也就是贾府还没有兴盛之前的兴衰际替,这个和眉批也很吻合,没什么不妥,没必要硬要去区分那句是宁荣未有之先,宁荣既败之后,太坐实,太书呆,不是脂砚斋和畸芴叟的水平;

    2.黛玉、晴雯一干人。

    这个见拙文《红楼梦里是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晴为黛影,林黛玉如斯,晴雯亦当如斯。

    3.宝钗、探春一干人。

    这个变动较大,原批是宝钗、湘云一干人。之所以如此调整的理由:一是如此重要之注解,一般一个人能出现一次已经是了不得了,断不会出现两次;二是要说小说里的年轻女子,痛苦至两鬓斑白自然死亡的,只有宝钗和探春,宝钗是被弃,探春是远嫁;三是探春是重要人物,注解里应该有表现,而这里较贴切。

    4.李纨一干人。

    这里原无指某人的批语,但这就是令我哭笑不得的地方,这里所指太明晰,和第五回的判词是多么的吻合。李纨苦苦教养贾兰,明哲保身,所谓何来?难道不是为自己看到贾兰功成名就那一刻?是的。所以,她是活得很长的,她一直庆幸自己活得够长,终于可以享受儿子带给自己的荣光,很可惜,虽然她曾经庆幸自己不像贾府的其他女人那样短命,但她自己的死期也不远了。

    5.贾芹一干人。

    这个见拙文《《红楼梦》里的柳湘莲做了强盗?》和《《红楼梦》里谁做了强盗?》。而被我删掉的那句“言父母死后之日”完全就是画蛇添足,为了增加所谓的“柳湘莲一干人”的可信度而加上去的。

    6.湘云、妙玉一干人。

    这里原本也是没有批语的,但是,这里也是第五回判词里有明晰的指向的,这里应该是指史湘云和妙玉,湘云的定亲卫若兰,小说里没写,我以为是贾母促成的,原本是好姻缘,贾母也是为湘云计;妙玉的避祸,是父母和师傅安排的,这点可参见我的博文;但是,两位冰清玉洁的女孩,最终还是沦落烟花巷。

    7.贾政、雨村一干人。

    这个我也说过的,见拙文《红楼梦里贾赦如何“因嫌纱帽小”》和《谁是《红楼梦》里最爱做官的人?》,不会是贾赦,应该是贾政。贾政尽管正值,大难之下,焉能自保?

    其余,维持原判。

    这样的关于甄士隐注解的批语,我以为,才是比较合理的。

 
775、林黛玉她爹是贾府乘龙快婿
 

    今天说个轻松点的话题。曾经看到一篇博文,居然以被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无情嘲笑、被鲁迅先生批判的才子佳人模式来解读林黛玉的父母林如海和贾敏的爱情故事。说什么林如海家虽然是列侯出身,但家道中落,一日偶遇贾府千金贾敏,心生爱意,上门求婚,贾府嫌弃林家贫寒,不答应,贾敏坚持要嫁,后来林如海发奋读书,中得探花,贾府猜勉强答应,林家与贾府从此心存芥蒂等等,真的令人哭笑不得。

   当然,这只是一个引子。我今天要说的就是,其实小说里表现了,林如海不仅仅对贾府很有感情,而且就是贾府最得意的乘龙快婿。

    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林家和贾府门第相当。

    贾府是宁、荣二位国公开创的,爵位是公爵,林家是列侯出身,爵位是侯爵,公侯伯子男,都是贵族之家。贾母的娘家史家,爵位也是侯爵,由此就可以看出,根本不存在什么林家门第清寒的事情。

   第二,林家家底厚实。

   这个可以从小说的描述中看出来,第二回:

   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 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 便从科第出身. 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

    这里要注意两点:

    1.当今皇帝对林家也是恩宠有加的。

    贾代善临终之时,遗本一奏,皇帝格外开恩,免除了贾政科举之路,令入工部学习。人家林家也不差,本来只封袭三代的侯爵之位,加袭一代,到了林如海,才走的科举。

    2.林家乃“钟鼎之家”。

    什么是钟鼎之家,就是钟鸣鼎食之家,是很有实力的,我们可以想象,贾母的娘家史家是侯爵之家,不差,林家也是侯爵之家,又怎么会差?

    第三,林如海是科举出身做官的,而且是探花,这点比贾府子弟强很多。

    我们知道,贾府几代,都是世袭爵位,没有科举出身做官的,贾政本来要科举的,皇帝开恩,直接进入公务员系列,贾珠有希望科举,也已经中了个秀才,死了。贾宝玉呢,就始终没去科举,直到贾兰那一代,贾府衰落了,才科举做官的。

    从古代来说,世袭官爵固然可喜,但科举入仕才是正道。这也就是贾政如此高度重视科举的原因。但在这一点上,贾府子弟是无法与林如海比的,林如海不仅科举入仕,而且中的是探花,是全国第三名,不是一般的牛。

    正是在这一点上,林家是超过贾府的。

    第四,正因为林如海是科举探花,所以,林如海深得贾府器重,也深得他这些舅子的器重。

    最典型的例子,贾雨村的事情,林如海一封信,贾政立马照办,而且为贾雨村跑官的所有花费皆是贾政照林如海的嘱咐支付,这是多大的面子啊。可以看出,贾政对林如海这个妹夫,是极其看重的。

    第五,贾母对林家的事情极其关注。

    贾敏一死,贾母立即派人三番五次去接,还不是一般的接,是派了“男女船只来接”,场面之大,很明显不是接去玩几天,就是要接去长住的。这样的感情,是极其亲密的。

    第六,最重要的一点,林如海对贾府对贾母对贾政都是极其尊重和自豪的。

    第三回,林如海是这样对贾雨村介绍贾府、贾赦和贾政的:

    如海笑道:"若论舍亲,与尊兄犹系同谱, 乃荣公之孙:大内兄现袭一等将军,名赦,字恩侯,二内兄名政,字存周,现任工部员外郎, 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故弟方致书烦托.否则不但有污尊兄之清操, 即弟亦不屑为矣."

    这里面我们要注意几点:

    1.林如海对自己的岳丈家的家世非常自豪,所谓“荣公之孙”。贾政是荣国公之孙,实际在告诉贾雨村,他林如海是荣国公之孙婿;

    2.林如海不仅仅是对贾政赞赏有加,其实是对荣国公的为人作风十分敬重,所谓“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

    3.林如海内心是把贾府当成自家人的,也是心甘情愿成为贾府一员的。所谓“大有祖父遗风”,称荣国公为祖父,绝不是虚礼,这样的称呼已经把内心的感情深刻的表达出来了。

    如此种种,都可以看出,林如海绝对不是贾府随随便便就相中的,而是贾府为贾敏千挑万选挑中的,而林如海也十分敬仰贾府的家世和作风,所谓门第相当,惺惺相惜,同气连枝,亲如一家。贾府以林家和林如海为荣,而林家和林如海也以贾府为荣。还用说什么呢?林如海其实就是贾府最得意的乘龙快婿,而且没有之一。

    所以,林黛玉做为一个寄养贾府的外孙女,能够如此深得贾母的宠爱、贾府的重视,地位甚至比贾迎春、贾探春和贾惜春这样的贾府正牌小姐还要高,几乎和贾宝玉平起平坐,就连贾宝玉和薛宝钗有时都拿林黛玉做挡箭牌,不是没有原因的。

 
776、林黛玉的母亲贾敏为何如此尊贵
 

    小说第二回,说到林黛玉的母亲贾敏,有这样一句话:

    子兴叹道:"老姊妹四个,这一个是极小的,又没了.长一辈的姊妹,一个也没了. ”

    这句话透露出来的信息,也是很丰富的:

    1.告诉我们,贾府贾赦贾政贾敬那一辈,也有四位小姐,林黛玉的母亲贾敏是最小的;

    2.这贾府上一辈的四姐妹,都已经亡故了。

    那么,这四位小姐,除了贾敏,为什么都没有交代呢?甚至连个名字都没有提及。

    首先,小说的第一女主角,就是贾敏的女儿林黛玉,交代一下林黛玉的身世和贾敏的情况很正常;

    第二,其他三位小姐,也可能是宁国府的,也就是贾敬那边的姐妹;

    第三,还有一种可能即便这三位姐妹中也有荣国府这边的,但并非贾母亲生,是贾代善的妾所生的;

    第四,之前我们已经说过,林黛玉的母亲贾敏,是贾母唯一亲生的女儿,贾母跟贾代善,就生了三个孩子,贾赦、贾政和贾敏,即如文中所说“目今你贵东家林公之夫人,即荣府中赦,政二公之胞妹, 在家时名唤贾敏”,胞妹者,一母同胞也;

    第五,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这老姊妹四个,除了贾敏以外,所嫁之夫家,门第不行,和贾府差距太大,也就是说夫家不硬,所以在贾府就不显得那么重要了,慢慢的也就疏远了,所以在小说里,我们压根儿就没见到其余三姐妹的儿女和贾府走动过。这同时也再一次反证出,这四姐妹中,地位最为尊贵,最得贾母宠爱的就是贾敏,贾敏不仅仅在贾府时尊贵,贾母为她挑选的夫家也很硬,这样一来,贾敏无论是未嫁之时还是出嫁之后都在贾府占有了一个非常高端和重要的地位;

    第六,这也再一次说明了夫荣妻贵的道理,贾母老辣,深知这一点,所以贾敏的夫家,是精挑细选的;

    第七,这同时就反衬出贾府或者说贾母对其余三姐妹的婚姻是不甚在意,随便打发的,这也很正常,这三姐妹,如果是宁国府那边的,宁国府说了算。如果是荣国府这边,也非贾母亲生,贾母也不会多管的。

    在那个时代,女性的婚姻幸福,自己不能做主,只能靠父母做主,父母开明一些,心疼女儿,重视一些,择个好人家,结局会好一些,如果草草了事,那就不堪设想(比如小一辈的贾迎春),就连贾府这样的小姐,也是如此,贾敏一辈姐妹四个,其余三个,默默无闻,就像未曾存在过。只有贾敏,生前身后,影响力犹在,为何?只缘她有一个好母亲,这个母亲,就是贾母。

    所以,当我们读到第七十四回——王夫人叹道:“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从公细想,你这几个姊妹也甚可怜了。也不用远比,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象个千金小姐的体统。如今这几个姊妹,不过比人家的丫头略强些罢了。”——时,就不会太过于惊讶了。

777、《红楼梦》里贾雨村的假英雄与真献媚
 

    记得我写贾雨村面对甄士隐的真诚而博大的资助,毫无感恩之心,一切理所当然时,联想到香菱的遭遇,激愤之情不能自己,爆了粗口,还遭到了大家的批评。更有些人,和彼时彼处的批语一样,认为贾雨村虽然也坏,但本身性格就是个洒脱的人,不拘小节,是读书人性格,不足为怪。

    我想问,真的麽?

    还是先来回味下贾雨村面对甄士隐资助时的不知感恩吧。第一回:

    第一处:

    士隐笑道:"今夜中秋,俗谓`团圆之节',想尊兄旅寄僧房,不无寂寥之感,故特具小酌 , 邀兄到敝斋一饮,不知可纳芹意否?"雨村听了,并不推辞,便笑道:"既蒙厚爱,何敢 拂此盛情."(批语:写雨村豁达,气象不俗。)

    第二处:

    雨村因干过,叹道:"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时尚之学,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沽名 ,只是目今行囊路费一概无措,神京路远,非赖卖字撰文即能到者."士隐不待说完,便道:"兄何不早言.愚每有此心,但每遇兄时,兄并未谈及,愚故未敢唐突.今既及此,愚虽不才,'义利'二字却还识得.且喜明岁正当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闱一战,方不负兄之所学也.其盘费余事,弟自代为处置,亦不枉兄之谬识矣!"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又云:"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待雄飞高举 , 明冬再晤,岂非大快之事耶!"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批语:写雨村真是个英雄。)

    第三处:

    士隐送雨村去后,回房一觉,直至红日三竿方醒.因思 昨夜之事, 意欲再写两封荐书与雨村带至神都,使雨村投谒个仕宦之家为寄足之地. 因使人过去请时, 那家人去了回来说:"和尚说,贾爷今日五鼓已进京去了,也曾留下 话与和尚转达老爷, 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批语:写雨村真令人爽快。)

    关于这三处的三条批语,我不仅批驳过是伪批,而且是骂脏话泄了私愤的,参见拙文《《红楼梦》批语伪批太多》。我以为,这是贾雨村虚伪、薄情、寡恩、冷酷、自私的表现,而不是什么不拘小节,就是无耻!他的所谓爽快、英雄和豁达,都是假的,是装的,后面就不带那个脏字了,呵呵呵。

    当然,为了证明这一点,我还得有新东西,如果老是重复前面的骂来骂去也没什么意思,也跌份。

    我要证明贾雨村是个假英雄的证据在第三回,当贾雨村从张如圭得知朝廷要重新“起复旧员”,又有机会当官的时候,是怎么表现的?

    首先,是“面谋之如海.”当面主动提及,这下好像已经不顾及什么读书人的身份和脸面了;

    其次,是在林如海答应帮忙之后,贾雨村的表现是“一面打恭,谢不释口”,看看,和面对甄士隐时的大恩不言谢的潇洒怎么没有了?有的只是哈巴狗一般的作揖打躬谢不绝口了呢?差距有这么大?这个时候的贾雨村怎么不拽了?怎么不略谢一谢就完啦?

   第三,贾雨村还有点不放心或者不敢相信,又问“不知令亲大人现居何职?”等到林如海详细介绍了贾府和贾政的情况之后,贾雨村彻底放心了,于是“雨村听了,心下方信了昨日子兴之言,于是又谢了林如海.”看到没,又谢了一次,献媚啊,小人嘴脸!

    第四,在林如海让贾雨村跟着林黛玉进京的计划说出来后,贾雨村的表现就更哈巴狗了,那是“雨村唯唯听命,心中十分得意.”看到没,还有读书人的气象吗?还“气象不俗”吗?没有了,像条占了便宜的小哈巴狗一样只会唯唯诺诺的听命是从了。

     还用我分析吗?这就是贾雨村的真英雄?这就是贾雨村的豁达?这就是贾雨村的爽快?他这点英雄、豁达和爽快怎么面对林如海的时候没有了?而面对甄士隐的时候就有呢?我再问一句,第一回频频用批语赞叹贾雨村“真英雄”、“豁达”和“爽快”的傻逼去那儿啦?怎么不再批两条?

     回归正题。问题到底出在那?甄士隐以五十两白银和两套冬衣资助贾雨村进京赶考,不是大恩?没有甄士隐的资助,贾雨村这二货怕是没有出头之日吧?这样的恩情大不大?

     当然,林如海的恩情也大。但是,贾雨村的表现为何差异如此之大或者说对比如此强烈呢?

     原因只有一个,甄士隐不过是个小小的乡绅,而林如海是列侯出身、科举探花和巡盐御史,是高官,而且是贾府的乘龙快婿。在贾雨村看来,甄士隐的身份地位和林如花的身份地位简直是天壤之别,在甄士隐这样的乡绅面前,是可以摆摆读书人的谱,尥尥读书人的蹶子,假装一下读书人的潇洒和不拘的,但是在林如海面前,算了,还是别装逼了,低调一点的好,拜佛求神吧。这就是贾雨村的心态,这就是贾雨村的假英雄和真献媚。

    说穿了,贾雨村骨子里面还是一个势利和媚俗的人,是一个崇拜权势的人,和清高呀,和节操呀,边都沾不上,小人一个!

    令我欣慰的是,在此处,倒是有人识破了贾雨村的嘴脸的,虽然没有和之前甄士隐资助的情节相对比,但也不无愤怒的写下了批语:

    雨村一面打恭,谢不释口,一面又问:"不知令亲大人现居何职?(批语:奸险小人欺人语。)只怕晚生草率,不敢骤然入都干渎."(批语:全是假,全是诈。)

    这两条批语,大快吾心矣!不仅仅识破了贾雨村假英雄与真献媚的小人嘴脸,而且和之前那些大义凛然批判贾雨村的批语一气贯通,比如“是莽、操遗容”、“今古穷酸色心最重”、“奸雄心事,不觉露出”等等,实在爽快之极!

    我以为,对待贾雨村这种薄情寡义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小人,就该拿出鲁迅先生痛打落水狗的态度来,把他丑陋的的原形打出来!

 
778、曹雪芹家为《红楼梦》甄家原型证据
 

    拙文《《红楼梦》中那家是曹雪芹家?》说过,作为一部并非自传体但带有自传体色彩的小说,《红楼梦》真真假假,用一个假宝玉和假府来敷衍一个真宝玉和真家,而这个真宝玉和真家就是小说里侧写的甄宝玉和甄家。这就是所谓的“真事隐”。

    今日,读至第二回,批语方面的证据有了:

    只金陵城内,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家,(批语:眉批:又一个真正之家,特为假家遥对,故写假则知真。)......但这一个学生,虽是启蒙,却比一个举业的还劳神.说起来更可笑,他说:`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 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批语:甄家之宝玉乃上半部不写者,故此处极力表明,以遥照贾家之宝玉。凡写贾宝玉之文,则正为真宝玉传影。)

   此两条批语,印证了我之前的判断:

   1.曹雪芹的家的真实情况其实在小说里有所提及;

   2.曹雪芹家在小说里对应的不是贾家,而是甄家;

   3.曹雪芹本人如果说要对应,恐怕对应的也不是贾宝玉,而是甄宝玉。

   其实,按照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亦真亦幻的写法来看,可以这样推演:

   1.曹家(本相)——甄家(曹家之幻相)——贾家(甄家之幻相);

   2.曹雪芹(本相)——甄宝玉(曹雪芹之幻相)——贾宝玉(甄宝玉之幻相);

   3.其余事物皆可以此类推。

   所以,由此可知:

   第一,《红楼梦》是一部关于幻相的幻相的小说;

   第二,但同时,《红楼梦》又是一部关于真相的真相的小说;

   第三,所谓真相与幻相,真与幻,全在于自己,你谓之真即真,谓之幻即幻;

   第四,第五十六回,真假宝玉曾梦中相会(镜中相会)暗示,八十回以后,如果“甄宝玉送玉”的批语确实,那么,真假宝玉不仅仅相会,而且会有一番彻夜长谈,而这番长谈,对于家世同样败落的真假宝玉来说,进一步促使了他们各自的“了悟”。而这,其实你也可以看做是曹雪芹内心的两个宝玉之间的痛苦挣扎和最终融合。

    融合了便是“好”,“好便是了”,“了便是出家”,呵呵呵,悬崖撒手出而为僧,与其说是贾宝玉的自我救赎,不如说是曹雪芹的精神救赎。

779、林黛玉贾宝玉他爹为何被贾雨村蒙蔽
 
     朋友们一再问我,贾雨村这样一个小人,为何未被甄士隐、林如海和贾政识破?这个问题,我想是这样的。

    第一,贾雨村因为无钱,滞留在葫芦庙的时候,只是一个落魄书生,丑行并未暴露,而且他也没有暴露丑行的资本。那个时候,一个有才学的读书人,困顿如此,发奋读书,是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同情的,尤其甄士隐那样本身就是读书人,而且爱才的人;

    第二,至于林如海,贾雨村在林家教林黛玉念书,主要表现的是他的才学。那时他被罢免了官职,只是个教书先生,也没有暴露丑行的舞台,况且是在林家,那敢放肆?这样也会蒙蔽林如海,只让林如海和林黛玉父女只看到了他有才的一面,而没有机会看到他丑陋的一面;

    第三,至于贾政,更是如此,他对于贾雨村的判断,基于几点:

    一是对妹夫林如海的判断深信不疑;

    二是对贾雨村面相的认可,贾雨村长得不错,很有官相,第一回娇杏眼中的贾雨村“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可谓“雄壮”,按照古代的说法就是很有官相;

    三是贾政虽然没有科举进士,但历来喜欢读书和读书人。

    所以,第三回,贾政“见雨村相貌魁伟,言语不俗, 且这贾政最喜读书人, 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大有祖风,况又系妹丈致意,因此优待雨村,更又不同,便竭力内中协助,题奏之日,轻轻谋了一个复职候缺,不上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出,便谋补了此缺,拜辞了贾政,择日上任去了.”

    关于这一点,就在这里,是有批语的:“君子可欺其方也,况雨村正在王莽谦恭下士之时,虽政老亦为所惑,在作者系指东说西也。”

    这条批语,我以为就很好的解释了甄士隐、林如海和贾政之所以被贾雨村蒙蔽的原因:

    1.一般像甄士隐、林如海和贾政这样的君子,是很容易相信别人,很容易上当的;

    2.当时贾雨村正是不得志,有求于人之时,即便王莽和曹操这个时候都是表现得很谦恭的,具有极大的欺骗性;

    3.再加上甄士隐、林如海、贾政这些人都具有良好的家教,乐善好施,乐于助人;

    所以,甄士隐也好,林如海也好,贾政也好,就被贾雨村这个“奸雄”蒙蔽了。

    其实自古以来,奸雄都是高智商有心计的人,他们特别懂得什么时候委曲求全,什么时候杀伐决断,欺骗性极大。古往今来,王莽、曹操这样的奸雄,骗得了天下,贾雨村骗区区几个人,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如果你是甄士隐、林如海或者贾政,其实也会上当。贾雨村这样的人,不使人上当,又如何飞黄腾达?又何来奸雄一说呢?

 780、《红楼梦》隐藏着曹雪芹家事的惊天大秘密
 

    我一直疑惑,曹雪芹在甄家和甄宝玉之外,为什么还要弄出个甄士隐来?为什么在贾家和贾宝玉之外,还要弄出个贾雨村来?现在,这个问题渐渐的清晰起来。今天先说甄家吧。

    关于甄家的情况,小说里虽然鲜有提及,但总体还是清晰的:

    第二回:

    雨村道:"正是这意.你还不知,我自革职以来, 这两年遍游各省,也曾遇见两个异样孩子.所以,方才你一说这宝玉,我就猜着了八九亦是这一派人物.不用远说,只金陵城内,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家,你可知么?"子兴道:"谁人不知!这甄府和贾府就是老亲,又系世交.两家来往,极其亲热的 .便在下也和他家来往非止一日了."雨村笑道: "去岁我在金陵,也曾有人荐我到甄府处馆.我进去看其光景,谁知他家那等显贵, 却是个富而好礼之家,倒是个难得之馆.”

    第十六回:

    “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

    第五十六回:

    刚说着, 只见林之孝家的进来说:"江南甄府里家眷昨日到京,今日进宫朝贺.此刻先遣人来送礼请安. "说着,便将礼单送上去.探春接了,看道是:"上用的妆缎蟒缎十二匹,上用杂色缎十二匹,上用各色纱十二匹,上用宫绸十二匹,官用各色缎纱绸绫二十四匹."李纨也看过,说:"用上等封儿赏他."因又命人回了贾母.贾母便命人叫李纨, 探春,宝钗等也都过来,将礼物看了.李纨收过,一边吩咐内库上人说:"等太太回来看了再收."贾母因说:"这甄家又不与别家相同,上等赏封赏男人,只怕展眼又打发女人来请安, 预备下尺头."一语未完,果然人回:"甄府四个女人来请安."贾母听了, 忙命人带进来.那四个人都是四十往上的年纪,穿戴之物,皆比主子不甚差别.请安问好毕,贾母命拿了四个脚踏来,他四人谢了坐,待宝钗等坐了,方都坐下.贾母便问:"多早晚进京的?"四人忙起身回说:'昨日进的京.今日太太带了姑娘进宫请安去了,故令女人们来请安,问候姑娘们."贾母笑问道:"这些年没进京,也不想到今年来."四人也都笑回道 :"正是,今年是奉旨进京的."贾母问道:"家眷都来了?"四人回说:"老太太和哥儿,两位小姐并别位太太都没来, 就只太太带了三姑娘来了."贾母道:"有人家没有?"四人道:"尚没有."贾母笑道:"你们大姑娘和二姑娘这两家,都和我们家甚好."四人笑道: " 正是.每年姑娘们有信回去说,全亏府上照看."贾母笑道:"什么照看,原是世交,又是老亲,原应当的.你们二姑娘更好,更不自尊自大,所以我们才走的亲密."四人笑道 :"这是老太太过谦了."贾母又问:"你这哥儿也跟着你们老太太?"四人回说:"也是跟着老太太. "贾母道:"几岁了?"又问:"上学不曾?"四人笑说:"今年十三岁.因长得齐整,老太太很疼.自幼淘气异常,天天逃学,老爷太太也不便十分管教."贾母笑道:"也不成了我们家的了!你这哥儿叫什么名字?"四人道:"因老太太当作宝贝一样,他又生的白,老太太便叫作宝玉."贾母便向李纨等道:"偏也叫作个宝玉."李纨忙欠身笑道: " 从古至今,同时隔代重名的很多."四人也笑道:"起了这小名儿之后,我们上下都疑惑, 不知那位亲友家也倒似曾有一个的.只是这十来年没进京来,却记不得真了."贾母笑道:"岂敢,就是我的孙子.人来."众媳妇丫头答应了一声,走近几步.贾母笑道:" 园里把咱们的宝玉叫了来,给这四个管家娘子瞧瞧,比他们的宝玉如何?"

    第七十四回:

    探春道:"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我原比众人歹毒,凡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间收着, 一针一线他们也没的收藏,要搜所以只来搜我.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 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 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泪来.

    第七十五回:

    话说尤氏从惜春处赌气出来,正欲往王夫人处去. 跟从的老嬷嬷们因悄悄的回道:"奶奶且别往上房去.才有甄家的几个人来, 还有些东西,不知是作什么机密事.奶奶这一去恐不便."尤氏听了道:"昨日听见你爷说,看邸报甄家犯了罪,现今抄没家私,调取进京治罪.怎么又有人来?"老嬷嬷道:"正是呢.才来了几个女人,气色不成气色,慌慌张张的,想必有什么瞒人的事情也是有的 ."尤氏听了,便不往前去,仍往李氏这边来了.

    贾母歪在榻上,王夫人说甄家因何获罪,如今抄没了家产,回京治罪等语.

    以上就是粗略的关于甄家的基本情况的原文叙述,我引下来,不是吊书袋子,而是两便,一便我论述,二便大家看。

    从以上的叙述可以看出,《红楼梦》里的甄家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

    1.甄家的官职是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就在金陵任职;

    2.甄家的基本情况是,甄宝玉这一辈,有五位小姐和一个哥儿;

    3.甄家也是深得皇上眷顾,曾经接驾四次;

    4.甄家因为犯事儿,被抄了;

    5.但是,从抄没的情况来看,并不是很严重,因为被抄之时,尚有几个娘们能够跑来贾府,寄存些东西。

    至此,关于甄家的叙述就戛然而止了。

    那么,后来呢?

    根据批语,有“甄宝玉送玉”情节,但是,这个情节,显然是虚构的,一来玉是虚构的,真实的甄宝玉之所以叫甄宝玉不是出生的时候嘴里含玉,那早噎死了,而是因为他长得白,可爱,所以叫宝玉;二来既然是贾府和贾宝玉是虚构的,那么,这送玉肯定也是虚构的,相当于甄宝玉这个真实的人物和虚构的人物打交道了。

    所以,八十回后的“甄宝玉送玉”,还真的只能当小说本体研究来读,要探寻甄家的情况,这个情节不靠谱。

    那么,之后,甄家和甄宝玉的情况如何呢?

    因为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甄家被抄,但是甄宝玉应该是无罪的,和贾宝玉一样释放了的。所以,甄宝玉的结局,小说里一定有。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

    这时候,我想到了另外一个人,甄士隐。

    甄宝玉的后半生,会不会就是幻化为了甄士隐呢?

    完全有这种可能。

    第一,都姓甄;

    第二,甄家被抄,甄宝玉无罪释放,靠之前寄存在亲戚家(小说里表现为贾府)的资产成为乡绅,客居他乡(小说第一回写了是姑苏,但妙的是批语写道:是金陵),隐姓埋名,将甄家之前显赫的身世埋没,娶妻生子,过着平凡的生活,这,难道不是“甄士隐(真事隐)”?

    第三,所以,甄士隐的出家,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后来甄宝玉也是出家的,真实的宝玉的出家就是甄士隐(真事隐)的出家;

    第四,甄宝玉的女儿,也就是小说里的甄英莲,很可能也是被拐卖了,而甄宝玉晚年遭遇女儿被拐卖、火灾,投靠岳父的情况,遭遇跛足道人点醒,才出家的;

    第五,由此看来,曹雪芹很巧妙的将甄宝玉(也就是甄士隐)被拐卖的女儿的遭遇虚构了出来,由此与贾家与贾宝玉,甚至与甄家、甄宝玉产生了一种极其微妙的蛛丝般的联系纽带。这纽带虽然细,但是是看得清摸的着的;

    第六,而我们早就说过,小说里的甄家,其原型,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曹家(参见拙文《《红楼梦》中那家是曹雪芹家?》、《曹雪芹家为红楼梦甄家原型证据》)。

    如是一来,曹雪芹通过《红楼梦》,就像现代比如希区柯克、陈凯歌、张艺谋这样的大导演喜欢在自己的电影里给自己留个影一样,他既写了虚构的贾家,也写了真实的曹家,即小说里的甄家的情况,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呀!
    这样看来,《红楼梦》里的关于曹雪芹家事的情况就基本完整了,那就是甄家的基本情况:

    曹雪芹家在金陵任职,曾经深得皇上宠幸,四次接驾,风光一时,到曹雪芹这一辈,曹家是五个姑娘,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曹雪芹也就是小说里的甄宝玉。这期间甄宝玉和甄家的某位亲戚小姐有过爱情纠葛,但后来这位小姐死了。甄家后来犯事被抄家了,甄宝玉幸免,靠着寄存亲戚家的资产隐姓埋名(曹雪芹隐姓埋名过日子在小说里就成为了甄士隐),娶妻生子,不成想老来得的一个女儿又被拐卖了,接着遭遇了火灾,家境渐渐破败,这些曾经的繁华幻灭与破败遭遇,促使曹雪芹晚年产生了强烈的出家的念头。需要说明的是,但曹雪芹其实没有出家,他出家的愿望化为甄士隐的出家,这一点是虚构的。其余的,我以为就是曹雪芹的晚年。

781、《红楼梦》“三真三假三幻”叙事模式
 

    今天要说一个创作方面的问题,也许有些枯燥。但《红楼梦》这样高妙的叙事方式,确实是我今生未见到过的,也是两百年来再未出现过的,它的巧妙,不经过一段时间的侵淫,是很难感觉得到的。

    关于《红楼梦》的叙事模式,我现在的感觉(搞不好以后我还有新感受)是“三真三假三幻”。

    那“三真”?

    甄家、甄宝玉和甄士隐;

    那“三假”?

    贾府、贾宝玉和贾雨村;

    那“三幻”?

    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和石头。

    先说三真吧。

    所谓甄家、甄宝玉和甄士隐,乃是作者曹雪芹的家世,对应的就是曹家和曹雪芹(早年为甄宝玉、晚年为甄士隐),就这样,曹家及其曹雪芹的“真”影射为小说里的“甄”;

    再说三假。

    小说里的“甄”,即甄家、甄宝玉,又影射为小说里的“假”,即贾府和贾宝玉。但为什么又敷衍出来一个贾雨村呢?

    贾雨村,“假语存”也。我们知道,这个假语存,是得到了甄士隐,即隐姓埋名的甄宝玉的资助后与贾府发生关系的,这其实是这种由真即假的小说创作方法的一个形象性的表达,贾雨村(假语存——贾府和贾宝玉的虚假的存在)是经过甄士隐(真事隐——甄家和甄宝玉也即曹家和曹雪芹的存在)“通假”出来的。

    说白了吧。就是甄家和甄宝玉通过将“真事隐”的方式,把曹家和曹雪芹的事情,用“假语存”的形式表现为贾府(假敷也,一段虚假的敷衍的意思)和贾宝玉的事情。

    然后说三幻。

    太虚幻境和警幻仙姑,就是支持曹雪芹这种创作方法的一种神话理论,所谓一切皆是虚无,一切皆是幻境,切莫沉溺于幻境而不可自拔。所以,无论是曹家曹雪芹也好,还是甄家甄宝玉也还,还是贾府贾宝玉也好,虽然有一个“真实”的起源,但幻化确实它的本质,因此,她既可以是曹家曹雪芹,又何尝不可以是甄家和甄宝玉?更何尝不可以是贾府和贾宝玉呢?

    可以的。真实的基础,依然是虚幻,真实只是表象,虚幻才是本质。这就是曹雪芹对世界的认识,所以他认为他曹家和他自己的悲欢离合其实是世界上所有悲欢离合的一个,而这个悲欢离合和其他的悲欢离合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因此,它可以幻化为其他比如甄家甄宝玉甚至贾府贾宝玉的故事而本质相通。

    至于那块石头,也是虚无的,女娲补天剩下的唯一一块石头,这块石头起到的作用,和甄士隐和贾雨村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说真事隐是方法,假语存是形式,那么石头就是见证。

   曹家的事情,通过真事隐的方法,以假语存的形式,表现为贾府的事情,而石头是唯一穿越太虚幻境、甄家(甄士隐亲见和甄宝玉送玉)和贾府的,它不仅仅是把这三真三假和三幻贯穿起来的东西,而是他们的见证。

    我的论点,可以这样概括:

    本真——曹家——曹雪芹——曹雪芹以真事隐的方法制造幻象——幻象——甄家——甄宝玉——真事隐通过假语存的形式制造出幻象的幻象——幻象的幻象——贾府——贾宝玉——贾宝玉出家回归存在的本质——本质——太虚幻境——警幻仙姑——石头。

    这样的叙事模式,真的是匠心独具鬼斧神工,达到了“艺术即有意味的形式”的不二高度。

782、林黛玉和弟弟是否一母同胞
  

    这是一个细如发丝的问题。但是,在《红楼梦》里,任何一个细如发丝的问题也可能就是个大问题。所以,我读《红楼梦》的经验就是,不管大小,事无巨细,只要感觉到的,都非要搜罗出个子丑寅卯来。

    这个问题,就是在这次以研究批语为主的阅读过程中重新获得的感悟。

    小说第二回,有这样一段文字:

    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于去岁死了。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

    这段话透露出以下信息:

    1.林黛玉其实有个小弟弟,可惜三岁就夭折了;

    2.去年弟弟三岁死的时候林黛玉四岁,今年五岁,林黛玉应该大弟弟一岁。

    但是,疑问接踵而至。林黛玉的这个弟弟,是不是林黛玉一母同胞的弟弟?还是林如海的姬妾生的?小说里说得很含糊。相反,倒是林黛玉说得很清楚,贾敏生的。这是怎么回事?曹雪芹行文之飘忽,由此可见一斑。

    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从几方面来考虑。

    第一,从小说行文习惯来看,一般妾生子或者庶出,曹雪芹是注明的。

    比如,说到贾迎春、贾探春和贾惜春三姐妹时是这样说的:

    子兴道:"便是贾府中,现有的三个也不错.政老爹的长女,名元春,现因贤孝才德 , 选入宫作女史去了.二小姐乃赦老爹之妾所出,名迎春,三小姐乃政老爹之庶出,名探春,四小姐乃宁府珍爷之胞妹,名唤惜春.因史老夫人极爱孙女,都跟在祖母这边一处读书,听得个个不错.”

    你看,贾元春是王夫人生的,就不再专门说明,贾惜春是专门点明是贾珍的胞妹,也就是说是贾珍的母亲所生,是嫡出,而贾迎春和贾探春也专门点出来的,是庶出,是贾赦和贾政的妾生子。

    再比如,说到贾环,是这样说的:

    子兴道:"政公既有玉儿之后,其妾又生了一个,倒不知其好歹.”

    贾环是妾生子,是注明了的。

    第二,由此,从本段文字行文来看,林如海这三岁之子,应该是嫡出。一来正因为是嫡出,所以不加以特别说明;二来如果是姬妾所生之子,是应该注明的;三来如果是姬妾所生之子,后面就不会有“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这样的说法了,因为这样的说法隐含着这样一个逻辑,即这孩子是贾敏生的,死了,虽然还有几房姬妾,可惜也没生出孩子来。

    第三,贾敏之死的原因值得探讨。

    贾敏为什么死的?小说里说了,贾敏是林如海嫡妻,也就是原配夫人,续弦的如邢夫人、尤氏小说里都是说明了的。林如海和贾敏夫妻俩到了三十多岁才要孩子,原因可能有几个。一个是林如海苦读诗书致力于功名,小说里说了,林如海是“前科的探花”,也就是说,林如海是才中的探花没几年;二个是林如海长期在外做官,耽误了。所以,夫妻俩才会在功成名就后急着要孩子。

   还有,我们看林黛玉和弟弟的出生日期,其实很接近,基本上是林黛玉出生后一年,弟弟就出生了。

   而且,如此艰难得来的儿子,居然夭折了。这对于贾敏的打击何等之大。

   我以为,贾敏就是因此而死的,贾敏体质柔弱,娇生惯养,又是高龄产妇,如此密集的生育吃不消,身体被拖垮了,加之爱子夭折,痛苦不堪,精神和体力都支撑不住了。

   第四,林黛玉常常感叹自己孤苦伶仃,除了是有感于父母的离世外,这个小弟弟的离世,对她也是很大的打击,如果这个弟弟和她不是一母同胞,是庶出,以林黛玉高傲的性格,是不会如此较真儿的。

   第五,还有体质方面的近似。林黛玉的这个弟弟,很明显,也是先天就很弱的,说白了,和林黛玉一样,也是“先天不足之症”,甚至比林黛玉还弱,所以不保,这些更多的都来自贾敏基因的遗传。

   如此种种,都使我更加倾向于认为,林黛玉那三岁便早夭的弟弟,其实是贾敏耗尽生命所生,是林黛玉的亲弟弟。

783、林黛玉寄养贾府前怎么没到过外婆家
 

    说个有趣点的问题,但我绝对不以为是八卦问题。近来老是有人讥讽我们对《红楼梦》的芝麻问题进行探究,属于无聊之类。我想说的是,芝麻再小,它还是芝麻呀。事物的轻重不是以大小来判断的,而是靠有无必要来判断。如果,我们对于自己老祖宗留下来的可以称为天下第一小说的东西都不当回事,尤其是在好多东西还没搞清楚的时候就不当回事,能说什么呢?打个比方,一只小老鼠,怎么知道粮仓之大?怎么知道粮仓之外的世界有多大?这就是我们对于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的态度?

    有个很有趣的问题,有人问我,既然贾母如此珍爱贾敏,如此看重林如海这个女婿,为什么在林黛玉寄养贾府之前,贾敏没带着林黛玉回过一次娘家呢?

    这个问题,虽然很小,但并不无聊,想想也有趣的,人之常情的事情,如果在《红楼梦》里都解释不通,还妄谈什么研究呢?

    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

    首先,贾敏是远嫁。

    在那个时代,贾敏由京城嫁到扬州、苏州一代,就是在现在,已经算是远嫁了。路途遥远,自然是难以回娘家了。

    其次,在古代,交通不发达,没有现代飞机火车汽车那么方便。

    看看贾府去接林黛玉就知道,那是大费周章的。贾敏回一次娘家,算是一次费时费力的浩大的远行了。

    第三,最关键的,贾敏的孩子尚小。

    贾敏去世前一年,林黛玉四岁,林黛玉的弟弟三岁,而且病重,这么小的孩子,如何忍受舟车劳顿?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我相信,如果孩子再长大些,贾敏是会带着孩子回娘家的,这没有问题。

    第四,贾敏要伴夫君苦读。

    小说里说了,林如海是前科的探花,也就是中探花也才不过几年,一般科举三年大考一次,就算现在是下一届了,林如花的为前科,也不过是五六年光景,林如海中探花后,夫妇两才开始要孩子,哪有时间回娘家?

    如此种种,虽然细微,但是其实要想通了也不容易,因为你得把小说里的人情世故想通了才行,这是小事吗?这是无聊的事吗?不是!

784、林黛玉一家其实深受科举这害
 

    在正题之前,说点闲话。

    第一,有人嘲笑我研究无聊问题。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红楼梦》的问题,只要有疑问,就不无聊,得搞清楚,搞清楚之后,说不定就柳暗花明,是另一番景象了。说实话,关于林黛玉一家深受科举之害的发现,就是研究林黛玉和弟弟是否一母同胞以及林黛玉之前怎么没到过外婆家这等所谓无聊问题,使得林黛玉家的情形渐渐清晰,进而发现林家之苦的,这样看来,之前的那些问题无聊吗?如果我们看《红楼梦》,动不动就以虚构,以无聊来对待,只能说明我们的肤浅和无知,以及自大。

    第二,只要一谈到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相爱,我们就会说,是因为他们志同道合,有相同的见解,比如贾宝玉厌恶八股,林黛玉也厌恶,这是他们相爱的基础,也是贾宝玉和薛宝钗和史湘云分歧的地方。但是,我们往往浅尝即止,就此打住,包括我自己,在此之前,也没有问问,为什么?贾宝玉为什么厌恶八股?林黛玉为什么厌恶八股?只是因为天性?这两人是出生在公侯之家,从小锦衣玉食的公子小姐,单单以性格论,说不通啊,还有教育,难道林家和贾府会教育贾宝玉和林黛玉反对八股?不可能。贾宝玉和林黛玉为何反对八股厌恶八股?原因何在,有人想过吗?

    我想说的是,通过对林黛玉和弟弟是否一母同胞以及林黛玉之前怎么没到过外婆家等“无聊可笑”的问题的研究,我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原因,一个很容易就被忽视但确实存在的原因。

    今天先说林黛玉,其实,林黛玉深深反感和厌恶八股科举,只有一个原因,因为自小早慧的林黛玉,目睹了自己的家庭,一个父母恩爱,子女乖巧,原本和睦幸福的家庭是怎样被科举摧残而变成支离破碎的。

    首先,通过小说的叙述,我们知道,林黛玉家,也就是林如海家,是列侯出身,世袭三代,至如海之父,皇帝恩宠,又加袭了一代,林如海这一代,只能从科举出身入仕了。

    第二,我们还知道,贾敏死后一年,林黛玉五岁,林如海已经四十岁了,而林如海是前科的探花,也算是个成功人物了。但仔细算算,其间的辛酸有谁知道?

    一般大的科举考试,三年一试,即便就算林如海四十的时候已经开始了下一届的科举考试,林如海中探花的时间也就是五六年前,也就是林如海三十四岁左右,而且,可以判定,也就是在林如海中了探花之后,林如海和贾敏夫妇才要的孩子,就是头胎的林黛玉,时间刚好对上。

    第三,在此之前呢?林如海走科举之路,就必须从童生、秀才、举人、进士这么一步一步的走来,也就是说,在林如海三十四岁之前,他走过了童生、秀才和举人之路,然后在三十四岁左右进士中的探花。

    第四,贾敏不可能三十多岁才嫁的林如海,也不可能是续弦。小说里说了,贾敏是林如海的“嫡妻”,嫡妻就是原配结发妻子的意思,那么,林如海应该是在十八九岁二十岁的时候,经过有侯爵爵位的父亲和有国公之爵位的贾敏的父亲贾代善首肯同意,娶的贾敏,贾府一等一尊贵的千金小姐。

    第五,这小夫妻俩,门第高贵,钟鸣鼎食,郎才女貌,才情契合,原本是多么幸福的一对。但是,振兴家族的使命压迫着林如海和贾敏,林如海是第五代,不能世袭爵位了,只能科举考试了,因此,这小夫妻两,为了重振林家的地位,也为了对得起贾府乘龙快婿的名声,只能默默的发奋读书,参加科举考试,这一考,就至少是十四年,不要孩子,没有享乐,只有苦读,林如海苦读,贾敏伴读,一步步从童生到探花,全国第三名,其间的辛酸和甘苦,有谁知道?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当时,风华正茂的林如海和美丽绝伦的贾敏是怎样的互相鼓励坚持,苦读,发誓要出人头地的。

    第六,终于,这夫妻两在苦读伴读十四年之后,如愿以偿,中得探花,林如海也做得高官了,但是,岁月蹉跎,耽误了,更或者,林如海和贾敏的青春、精力和激情,已经被漫漫十四年的科举之路消耗殆尽了,他们成功了,但是他们年纪也大了,身体也垮了,这个时候要的孩子,包括林黛玉,包括林黛玉的小弟弟,都无一例外的是“先天不足”,而更令人悲痛的是,林黛玉的小弟弟还因为先天不足在三岁的时候死去了。贾敏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她的原本就因为伴读而消耗的生命在经历了高龄生产和丧子之痛后终于支撑不住了,死了。

    第七,就这样,一个原本应该是天作之合美满幸福的家庭,破碎了。儿子早夭,母亲早逝,林黛玉被外婆接走,父女分离,而万念俱灰的林如海也不久就去世了。

    第八,这个家庭,原本一直苦苦追求的科举功名,为之不惜抛弃一切,结果呢?功名得到了,但没有得到幸福,得到的,却是为科举功名付出后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可悲可叹!

    所以,我们体会林如海和女儿告别时的一番话“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午母亲教养,下午姊妹兄弟扶持”时,是不是能够体会林如海对妻子贾敏的深情,对女儿儿子的愧疚?这里的批语好极,说的是“可怜!一句一滴血,一句一滴血之文。”

    是呀,这难道不是为科举所害的林黛玉一家的血泪史。如果不是为科举为功名,林家完全可以幸福美满,衣食无忧的呀。

    所以,当早慧的林黛玉目睹这一切,知道父母为什么这样憔悴?这么晚才要孩子?以及弟弟的羸弱与早夭,以及母亲的痛苦与病势,以及与父亲的生离死别,当聪慧的林黛玉看到这一切,都是拜科举所赐,都是父母为了功名疯狂追求科举所致,林黛玉会有怎样痛彻心扉的感受?她还会赞同科举吗?还会羡慕功名吗?不会了,因为她从自己家庭的切身之痛看到,科举功名和美满幸福无关,毫无关系。

    因此,她极力赞同贾宝玉对科举八股的反感,从来不主张贾宝玉拼命去科举,也就变得非常好理解了。这就是林黛玉理解和支持贾宝玉不走科举八股之路的根本原因,因为这教训,是用她的父母兄弟的生命换来的。

    曹雪芹对科举制度的控诉和批判,可谓犀利,可谓深隐,可谓彻底!

785、贾宝玉为啥对科举八股深恶痛绝
 

    关于上一篇文章《林黛玉一家其实深受科举之害》,因为和此篇密切相连,因此有些话不得不说。有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林如海贾敏再怎么在意科举功名仕途,也不会不要孩子。这话对,可我没说林如海贾敏不要孩子呀,只是说为了科举功名仕途,他们耽误了二十几岁年轻时候要孩子了。又有人甚至说那个时候避孕措施很不给力,怀孕系数很高,这话也对。但千万不要小看了古人的智慧,其实在那个时代,皇宫之内,已经有用穴位控制是否怀孕的技术了,普通老百姓肯定没有权利享用这种技术,但林家和贾府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小夫妻两目标一致,一定要取得功名,出人头地再要孩子二者兼顾呢?可不可以这样?我觉得可以,人家的选择即使在那个时代也没什么过错。还有一点,我告诉大家,古代科举考试,尤其是参加乡试或者进京赶考,即便林家再有钱,限于交通不便,一个来回一两年也是有可能的,这就意味着夫妻的别离。林如海从童生到探花,要参加多少次科举考试,要准备多少时间?出去多少时间?计算过没有?一般古人为了备考,都是要独院独居苦读的,然后参加考试,一别数月甚至一年半载,你说这夫妻两有几天相聚?相聚了又有几天放松的?

    当然,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我待会会说到。

    另外,关于林黛玉的反思问题,更可笑了。也许是,五岁的孩子不会反思,但是,林黛玉会不会长大?长大了会不会对自己家庭的不幸进行反思?我想应该会吧。反思些什么?会不会想爹妈怎么三十多岁才要我和弟弟?那个时候三十多岁要孩子很稀奇的。会不会想爹爹中了探花,怎么不快乐?妈妈为什么那么憔悴?付出了多少?妈妈快乐吗?探花或者巡盐御史给林家带来了什么?会不会想?如果会想?林黛玉会得出个什么结论来?

    至于,为什么林黛玉反对科举?是因为林黛玉生性高雅洒脱的解释,我觉的可笑!在逻辑学上,有一种伪逻辑,叫循环解释。为什么她很漂亮?因为她很美丽。是不是可笑?这有什么两样?林黛玉反对科举?是因为她的生性洒脱,是因为她的审美意识。那我要问了,林黛玉所受的家庭教育,她的审美意识为何会是反对科举的?她的反对科举的审美意识是怎么形成的?是她老爹老妈教的?还是她在反思家庭的不幸中逐步形成的?我觉的是后者。我历来认为,一个人的思想认识的重大转变必然是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和伤恸,不是轻飘飘几句循环解释就可以掩盖过去的。

     好了,说了那么多废话,其实不废。为什么?因为这些疑问,和我今天要说的贾宝玉为何反感科举八股是相通的,有些问题是可以举一反三的。

     同样的问题,贾宝玉为啥对科举八股深恶痛绝?是因为什么?

     是不是简单一句,是因为贾宝玉的意识形态或者性格就可以解释的,太肤浅了,太不负责任了。固然,正如贾政所说,贾宝玉的反科举反八股,和他读的一些“歪书”有关系,这一点,林黛玉也是,但这只是一个外因,是一个催化剂,不是内因。我前面说过了,一个人的思想的重大转变,绝对是遭遇或者目睹了一次对于他本人来说是重大打击的事件,加之一些外因,才会发生变化的。因为无论林家还是贾府,对林黛玉的教育也好,对贾宝玉教育也好,绝不会是反科举反八股的。

    那么,如果说是家庭的不幸促使林黛玉思考,从而对科举功名有了新的深刻的甚至叛逆的认识,那么,又是什么促使贾宝玉发生了相同的转变的呢?

    我以为,是贾宝玉哥哥贾珠的早夭。小说第二回,是这样写的:

    “头胎生的公子,名唤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

     这短短的一句话,你以为曹雪芹要表现什么?

    第一,所谓进学,就是中了秀才。贾珠十四岁就中了秀才,了不得,可是,直到二十岁他死,也没中举人,其间是将近六年的时间,科举有多难,由此可见一斑。林如海用十四年的时间由童生到探花,已经相当了不得了。很显然,贾珠在中了秀才之后,遭遇了科举的瓶颈,迟迟中不了举人。

    第二,好嘛,暂时中不了举人,就先结婚嘛,要孩子嘛,贾府的想法,贾政的想法,王夫人的想法,贾珠的想法,和大家一样,要孩子也很重要啊?结果呢?致力于科举的苦读,以及结婚生子消耗,双重甚至三重压力,消耗尽了贾珠的青春,压垮了贾珠的生命,一个不到二十岁的青年就这样死去了。请问,这跟科举有没有关系?当然,你要说没关系也可以,确实,这事儿没法较真,但公道自在人心。贾宝玉的哥哥,贾珠,其实也是被科举八股害死的。错不了。

    而这,也就是我之前说过的,林如海和贾敏觉得既要科举苦读,又要生育怀孩子,精力顾不过来呀,苦不起呀,科举苦读已经很苦了,再怀孕生孩子,贾敏的伴读伴不了了,非但伴不了,林如海还要分心?面对怀孕的妻子,面对嗷嗷待哺的孩子,林如海怎能安心苦读?怎能一别数月经年的赶考?能吗?即使能了,能心无旁骛吗?林如海苦读已经很累了,累不动了。这种累是发自心底的累,是类似于贾珠的累,所以,林如海和贾敏没像贾珠李纨那样冒险,选择先就其一,等功成名就再及其二,其实是很明智的。但即便如此,也没能逃过科举的戕害。不论是贾珠的奋不顾身不知进退,还是林如海的有进有退,有所取舍,在残酷的科举面前,所有生命终将耗尽。

    这就是曹雪芹要告诉我们的呀。

    第三,是呀,我知道,又有人要说了,贾珠死的时候,贾宝玉还小呢?小屁孩一个,懂啥?是的,贾宝玉那个时候是不懂的。但是,随着他慢慢长大,目睹寡嫂孤儿的寂寞而痛苦的生活,天性善良,天生可怜女人的贾宝玉会不会想?会不会思索?为什么会这样?是什么让哥哥早死的?

    其实,贾政痛打贾宝玉以及王夫人与薛姨妈袭人的聊天中可以看出,贾珠之死,就是管的太严了,读书太苦了,才出的事,所以对贾宝玉不敢再这么严格了。为什么?很明显嘛,就是贾府也私下承认贾珠是科举苦读给累病累死的呀。这样的看法,贾宝玉长大了,会不知道?会不认同?肯定是会认同的。

    第四,所以,贾宝玉目睹了哥哥为科举苦读、为家庭负累的早死,目睹了寡嫂孤儿的可怜,感同身受,加之自己苦读的痛楚,甚至与林黛玉交流中(千万不要有曹雪芹没写到就没有发生过这种2B想法,太弱智了)意识到姑爹姑妈的死、林家的惨状都与科举有关的时候,贾宝玉对科举八股和功名利禄的虚伪和残酷的反感和反对就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第五,再说一点,在曹雪芹笔下,即使在曹雪芹看来,林黛玉和贾宝玉都是智慧过人的人,比他曹雪芹高,所以,这么聪明的两个人,不会看不到我们看到的,不会想不到我们想到的,只会比我们想的更透彻,看得更清楚。所以,千万别拿你的脑子去比人家的脑子,那很2B的。尽管我承认在很多地方,你比林黛玉和贾宝玉强,强很多。

    所以,这就是我的理由。哥哥贾珠的早死经历促使贾宝玉反思科举八股对人的生命的摧残,反思自己的人生要怎样度过,是像哥哥一样还是?这个,贾宝玉做出了选择。

786、《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其实是姑苏十二钗
 

    今天说个小爆眼球的话题,呵呵。这完全是一条批语引起的。

    第二回介绍林如海时,有这样一句话:

    “本贯姑苏人氏”,此处有批语云:“十二钗正出之地,故用真。”

    这条批语是什么意思?

    原来,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写的金陵十二钗的小说人物原型,其实是在姑苏,也就是现在的苏州。

    只不过,因为要用“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幻笔来写,所以,曹雪芹把真实存在过的他眼中的姑苏十二钗,硬生生移植到金陵也就是现在的南京来,成为了金陵十二钗。

   当然,这里面的信息还不止于此。

   之前,我们说过,小说中金陵甄家对应的是曹家(参见拙文《曹雪芹家为红楼梦甄家原型证据》),现实中的曹家确实长期在金陵生活。如此一来,是不是可以这么认为?

    曹雪芹塑造的小说中的贾府以及金陵十二钗,其实是他综合了曹家以及在姑苏的亲戚家的姐妹情况,把二者捏合起来完成的。

    难怪,小说中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林黛玉,是姑苏人氏,妙玉是姑苏人氏;副册之首香菱,还是姑苏人氏;就连贾蔷采买的十二个演戏的女孩子龄官芳官等人,也是从苏州采买的。

    看来,金陵十二钗的渊源,真的跟姑苏不一般呐。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也是自古繁华,人杰地灵,富贵温柔之乡,正是曹雪芹所谓“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也。

    如此,倒也没有辱没了十二钗。

787、林如海的热烈与林黛玉的冷静
 

    读至第三回,林黛玉到贾府,看到宁国府的时候,有这样一句话:

    黛玉想:“这是外祖之长房了。”

    这句话,使我想起点什么。还是第三回,林如海对贾雨村说起贾政的时候,是这样说的:

    “二内兄名政,字存周,现任工部员外郎。其为人谦恭,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故弟方致书烦托。”

    林黛玉所谓之外祖,指的就是贾府。贾敏是贾代善的女儿,林黛玉是贾代善的外孙女,林黛玉确指贾代善和贾母为外祖父和外祖母,兼而泛指整个贾府为外祖家,所以宁国府为外祖家之长房。

    小小一个林黛玉,彼时年方七岁,居然分得如此清楚,所谓内外有别也。

    再来看,她老爹,堂堂的科举探花,巡盐御史林如海。

    林如海是贾代善和贾母的女婿,是第一代荣国公贾源的孙女婿,但是,这里,林如海用了一个非常感性的词,称贾源为祖父,严格说来,贾源只是林如海的岳祖父。

    很奇妙,林如海略去了一个“岳”字,林黛玉加了一个“外”字。

    这两个字,我以为,正好反映了林如海和林黛玉父女俩的性格。

    林如海虽然是侯门之后,但却是地地道道的读书人出身,以科举得功名,做到高位,其骨子里对读书科举、仕途功名的热情还是在的,所以,尊荣国公贾源为“祖父”,那股子热烈,不由得使人相信,没有这么巨大的热情,这样的侯门子,是断断不可能忍受科举仕途之苦,达到如此成就的。

    而她的女儿林黛玉呢?虽然此时年方七岁,却已经是异常的冷静了。祖父就是祖父,外祖父就是外祖父,分得异常清楚,虽然,我们看到,贾府作为林黛玉的外祖,对待林黛玉,确实是够意思的了,从主观方面,可以说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可是,林黛玉为什么还是如此冷静?

    原因还是在第三回:

    “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的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去。”

    这话说得虽然简略,并没有说贾府如何如何,但是,其间的大致情形是清楚的。

    第一,仿佛是为了印证我的分析,此段话里以林黛玉的口吻再一次点题。“外祖母家”、“其家”,这都是见外的表现;

    第二,一个“常听得”已经说明贾敏生前是时常给女儿讲起自己的娘家的;

    第三,贾敏乃贾府嫡出的女儿,是贾代善和贾母的唯一的女儿,对贾府之了解可谓透彻,因此,很多私密的判断,肯定是对女儿讲了的。冥冥之中,贾敏仿佛知道女儿迟早是要到贾府去的,因此,先做好功课。至于是那些私密话题,曹雪芹不说,我也不说。其实,那些私密的判断,就陆陆续续的在其后的故事中演绎出来了,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

    第三,林如海只是贾府之婿,说实在的,了解的更多是贾府的外在显赫和声名,更多的是仰慕,是荣幸,是倍感光荣,而作为妻子,贾敏也没糊涂到要把那些虽然小,但却异常可怕的复杂内幕告诉丈夫,一来自曝家丑,于她贾敏没有任何好处,二来于林如海也没有任何好处,三来于贾府与林家的关系也没有任何好处。因此,贾敏限于妻子的角色是不可能把一些很私密的关于贾府的话题告诉丈夫的;

    第四,但是,女儿却不同了,一是都是女性,母女同心,二是贾敏可能要培养女儿将来在权贵大户人家的生存经验,三是感觉到自己身体不行,恐不久于人世,以对丈夫林如海的了解,以及贾母书信往来的意思,判断出孤女只有依傍外祖之家的极大可能,所以,如实相告,给女儿打个预防针。

    如此种种,皆是在面对贾府时,林如海热烈,林黛玉冷静的细如发丝的原因。而从中,我们当可以看出了些贾敏的风采,那种睿智,那种缜密,那种苦心,那种清醒,不是有这样敏睿的母亲,又那来林黛玉这样聪慧的女儿?不是这样敏睿的女儿,贾母又怎会爱如珍宝,舍之不得?不是这样处处展示出母亲气质的外孙女,贾母又怎会心肝宝贝的至死不渝呢?

    而这其中,我们又是否可以窥见贾母年轻时的气质来?我想,大家应该明白了吧?贾母为何对贾敏、林黛玉如此看重?因为,如果说在贾母看来,贾宝玉身上,流淌的是两代荣国公贾源和贾代善的血液,因为贾母和张道士都说过,贾宝玉和他爷爷也就是贾代善最像了,那么,贾母这一血统的延续者,就是贾敏和林黛玉。贾母爱贾敏爱林黛玉,就是爱自己,反之亦然。

    而让贾宝玉和林黛玉结合,在贾母看来,难道不是新一代版本的贾代善和贾母夫妻再世的重演吗?是的。我相信贾母内心,是有这样隐秘的甚至是潜意识的心理的。所以,那些如高鹗一般说贾母八十回后会反水,转而支持贾宝玉和薛宝钗的人,你们是没有真正的读懂贾母,读懂贾敏,读懂林黛玉,也没有真正的读懂《红楼梦》呀。

    贾母要看到的,其实是隔代之后,她和丈夫贾代善最正统最优秀的血统的继承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再一次结合!

    无它!

788、林黛玉初到贾府为啥只走偏门
 

    这次重读,准备回答朋友们屡屡提及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林黛玉初到贾府,为啥不进正门,进的是偏门?

    第三回:

    “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

    我觉得,其中的原由,大致有六点。

    第一,古时达官富豪之家的大门一般只是在盛大的典礼活动时才用。

    这是当时的一个约定俗成。就拿《红楼梦》来说吧。宁荣二府的大门,轻易是不会开启的,除非是盛大的家族性的活动。比如贾妃册封上朝接旨,比如贾妃省亲,比如秦可卿、贾敬出殡,比如贾府宗庙祭祀,比如宁荣二府有封号的夫人为老太妃出行守制,比如贾探春以国礼远嫁,比如贾母率众媳妇清虚观打醮等活动,一个是政治影响大,一个是活动规模大的,才会开启大门。

    这些达官富豪之家的大门,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门第身份和高贵威严的象征,轻易是不能开启的。

    第二,即使贾府的主子平时出入也是走的东西角门。

    贾母也好,贾赦贾政贾珍,王夫人邢夫人尤氏王熙凤,贾宝玉贾琏贾蓉,这些主子,即便是平时进出府邸,也是走的偏门,而不会大张旗鼓的开启正门。

    第三,林黛玉乃贾府至亲,三代之内的血亲,贾府视之为一家人也未为不可,这也是不见外的意思。很明显的例子,薛姨妈家举家搬迁进京,到的贾府,也没有走正门。

    第四,反之,如果大张旗鼓的开启正门迎接,一是不合礼制,二是恐林黛玉承受不起。小说中贾母屡屡提及,不能太过于金贵了贾宝玉,冲了反而不好,会折阳寿,要随意些甚至卑贱些。这里也有这个意思。

    第五,林黛玉还是未成年人,是贾府的孙辈,是小辈,贾府虽然重视和疼爱林黛玉,但老幼尊卑还是要讲的。林黛玉初见贾母,尚未行礼,贾母已经急不可耐的跑出来搂着哭,已经是相当大的不顾及礼节了,已经给足林黛玉面子了,这个以后我还会说到。

    第六,林黛玉还是服丧守孝之人,凡事不宜铺张。

    如此种种,都让贾府隆重远道接来、贾母疼爱无比的林黛玉初到贾府,不进正门,而进西边的角门,显得妥帖而恰当,并没有什么不妥。这也丝毫不代表贾府对林黛玉轻视和不待见。相反,我们看见了,林黛玉在贾府的地位,其实堪比其母贾敏在贾府时的地位。

 
789、林黛玉进贾府为何不走东角门而走西角门
 

    本以为问题已经解决。林黛玉初到贾府,为何不进正门而走偏门(参见拙文《林黛玉初到贾府为啥只走偏门?》)。不想,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又有人问了,荣国府正门之两侧,有东角门和西角门,一般东为贵,为何不走东角门?呵呵呵,我只能佩服,这些朋友的严谨,其实胜过古人了。

    首先,作为角门来说,说穿了就日常起居进进出出的方便之门,这东角门和西角门,只是位置方位的问题了,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了,怎么方便怎么走,没那么多讲究。

    其次,林黛玉进荣国府走西角门是顺势而为。

    小说第三回说了的:

    “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

    一条街市,宁国府在东,荣国府在西,这个是有尊卑之分的,宁国公是兄,荣国公是弟,所以建造宁荣二府的时候,兄长优先,占据东方,兄弟居次,占据西位。林黛玉自东向西而来,顺势从西角门进,合情合理,何必还要经过正门,然后到东角门,再进去呢?喜欢绕路?

    第三,最重要的,大家没有好好研究荣国府的起居构造特点,林黛玉进西角门是为荣国府的独特构造决定的。

    其实第三回也说了的,西角门进去,住的是贾母、贾政王夫人、贾琏王熙凤、李纨贾兰、贾宝玉和贾迎春、探春和惜春,还有荣国府的后花园。而东角门那边,说实话,其实是贾赦住所。看原文吧:

    “方驾上骡马,亦出了西角门,往东,过了荣府正门,便入一黑油大门中,至仪门前方下来......黛玉度其房屋院宇,必是荣府中之花园隔断过来的。”

    也就是说,贾赦的居所,是于荣府隔断出来的,从贾赦那里到荣府,要出东边的黑油大门,过正门,再从西角门入,反之亦然。这样来看的话,东角门,很可能是通向贾赦之居所的。即便不是如此,那荣国府的东角门因为贾赦居所的隔断,也就是个没有多大意义的便道了,不通向任何人的住处,很可能一进去就是荣府花园,林黛玉没必要从东角门进去,进去找谁?

    这样一来,我以为,已经把问题说清楚了。林黛玉初到荣国府,走的西角门,只是一个合符日常生活情理的小细节,不涉及贾府对林黛玉的任何态度和倾向。

    《红楼梦》的很多问题,其实答案就在小说里,曹雪芹貌似随意,其实没有任何纰漏,都是说得通的,关键的是,我们要勤读,善思。

 
790、林黛玉进西角门到底绕嘴
 
   有人说我方位搞错了。林黛玉自西向东而行,自然先过东角门,正门,然后进的西角门,我的所谓顺势而为,先到的西角门,就进西角门是错的(参见拙文《黛玉进府为何不走东角门走西角门》)。真的是这样的吗?

    我们知道,一般来讲,左西右东,上北下南,是对的。但具体到某个位置,就要另行确定了。

    我们来看林黛玉从街上到荣国府的情形。

    第三回:

    “又行半日,忽见街北蹲者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

    这是宁国府的方位。如图:     

 

西        东角门      国府   西角门       东角门     宁国府       西角门            

                                                               林黛玉一行

                                                                                        

                                 

    

    这样一来,我想就清楚了吧?

    第一,大的方位是,这条街是东西横向大街,林黛玉自东向西在街上行走,宁国府和荣国府在街道的北边,实际上也就是面南背北;

    第二,对于整个街道的方位来说,没错的,宁国府在东,荣国府在西。但是,站在宁国府和荣国府的角度,以正门面向南方为准,他们的大门的两边的东西向就发生变化了,这个时候,他们的左西右东,与面向北方的左西右东就刚好反过来了。

    所以,林黛玉按照大街的方位,自东向西行,经过面南背北的宁荣二府,首先经过的,就是西角门。

    不知道我的解释,把问题说清楚了没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的影射和伏笔:小曲《赏花时》,揭开宝黛爱情悲剧前因后果
为什么黛玉、宝钗、香菱、王熙凤都见过癞头和尚,说明了什么?-今日头条
甄士隐和柳湘莲为什么双双出家?看透红楼梦结局,才知他们多重要
【跟我读红楼16】 林黛玉如何求善嫁?
《红楼梦》塑造甄宝玉有何用意?甄宝玉在八十回后是什么结局?
【红楼札记】谁说贾宝玉是封建社会的叛臣逆子?《红楼梦》是儒、道思想的一场交汇 周会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