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爸妈,请你一定要陪我到七岁,因为之后的人生基本已注定!

作者|鱼爸

来源|养育男孩(ID:breedboy) 

图片|来源于网络  

   

(1)
 

前几天有一个妈妈在群内说自己的儿子被学校开除了。

询问原因,她隐隐约约提到几点:

因为自己常年外出打工。

几乎没有跟孩子一起相处过。

孩子很小的时候孩子是奶奶带的,后来寄养在了姨妈家里。

这几年又夫妻离异,丈夫几乎没有再管过儿子。

 

看到这样的家庭情况,我们可想这个母亲的难过。

但也要体味到孩子处境的不易。

 

这个妈妈还一直抱怨说青春期为何这么可怕。

因为以前儿子可是很乖很乖的。

 

在很多的父母眼里,青春期好像是猛兽一样。

把自己曾经的“乖宝宝”给吃了。

 

可是,每个父母本身都经历过青春期。

你当年又是什么样的情况?

 

仔细想想,孩子身上就有你自己当年的影子。

而你也许如同当年自己的父母那样。

 

有的问题是一时的情绪冲动。

但很多时候,却早已在幼儿时期就埋下了种子。

 

也有很多的妈妈跟我说过自己的担忧。

就是自己到了孩子的青春期,还能不能管好孩子呢?

答案是肯定的:只要真正把握住了孩子成长,并且你在不断学习进步的话。

能管好。

 

心理学给我了我们一束光:青春期只是每个人必经的一个成长阶段,我们不相信成长中某一阶段或者某种处境会改变一个人。只是,一个人在过去形成的性格在某一个时期,在一种新的环境下暴露出来而已。 

 

所以,当孩子青春期或者成年后出现了问题。

与其说是青春期综合症或者孩子不争气。

不如说是之前早已埋下的问题在此时爆发了而已。
 




 


 

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窥见到普通英国人的人生。而那些人的人生无不证实了导演最初的推测:幼时的家庭影响对孩子的一生来说,是难以磨灭的。

 

每一集影片都以一句话开篇:“让我带一个孩子到七岁,以后随你怎样带,随他怎样长,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已是注定。”

 

我们中国古话说:“三岁看七岁,七岁定终生”,同样的道理。

 

有太多人曾幻想“如果我能回到过去,我会……”如果,如果,再多的如果也是空谈! 

也有很多的父母一直在抱怨说,我的孩子问题太多,自己感到手足无措。

 

不要等孩子的性格习惯已经成形了,你才来教育自己的孩子,那时候,他已经不是你的乖宝宝了。

而且真的到了青春期,父母的“有效期限”就快到了。



(3)


幼时接受的教育决定了真正的起点。



在这部纪录片里,有一个叫Paul的孩子。

他住在一个没有人管的寄宿学校里。

那时候的梦想就是少挨打,不要被老师罚站。

小小的年纪充满了忧伤和无助。

 

他成年后虽然也找了很多工作,却频繁地失业。

到晚年时,也只能在妻子帮工的养老院谋得一份小小的修理工的杂差。

 

他到底是因为幼时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而造成的自卑,还是因为天生性格怯懦而造成的毅力的缺失?

 

不得而知。


7岁的孩子大部分都天真浪漫,可是上层阶级读私立学校的小孩Andrew和JOHN已经每天在看《金融报》或者《观察家》了,他们明确知道自己会上哪个高级中学然后上牛津大学然后成为著名律师著名人物之类。

中产阶级的男孩也有一些梦想。

反对种族歧视,到哪里上学读书,有个什么职业。

 

而在穷人区贫民窟上寄宿学校的底层阶级的孩子。

甚至谈不上什么梦想,有人希望当驯马师赚钱,有人希望能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爸爸。

吃饱饭少罚站少被打这也成为了他们的愿望。


在他们56岁的时候,当年那几个7岁上私立学校的孩子已经按照既定路线上了牛津大学毕业然后都做了著名律师,过着上层社会的优渥生活,受人尊重家庭幸福。

他们的孩子也无一例外地走着父亲的老路,好中学好大学好工作。


中产阶级的男孩子有三个也上了大学,第一个bruce牛津大学数学系毕业后成为了一个中学教师,按照他的理想帮助穷困地区的学生,后来回到英国在一个普通的公立学校教书,过着平淡也还安静的生活。


而那几个来自底层社会阶级的孩子,他们年老以后,都当了一堆孩子的爷爷奶奶,而他们的孩子极少能上到大学,做着都是普通的服务性工作。

比如修理工、保安之类,他们自己常与失业相伴,如果没有好的社会制度,他们其实处境堪忧。


本来导演的初衷是想批判英国社会凝固化的阶级:富人的孩子还是富人,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


可是,这个过程却不禁让深思。

这样的差距是从何处开始拉开的?

为人父母的自己,不禁心头一紧。

因为除去社会板块固结的客观原因之外,家庭和父母的主观作用不容忽视。

而后者握在自己的手中。
 


(4)  

 

父母能够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他们的时间,还有自己的努力。

 

现实的世界,很少有童话出现。

不可能真的能像童话故事里的灰姑娘一样,摇身一变就成了公主。

 

影片中的一位主角在56岁时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

“父母能够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他们的时间,陪伴他们成长这很重要。”

 

你看,不论贫穷富有,这都是你可以给予自己孩子的付出。

 

导演迈克尔说,观察这14个孩子的成长轨迹,既“有趣”又“令人心寒”。有些人很早就对人生、对社会有一定的认知和远见;有些则一辈子每天都忙着为当天的生计操心。

14个孩子中,有两三个算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跻身真正中产或准精英阶层。就读公立学校的布鲁斯考上了牛津。出身北部约克郡农庄的尼克,成为一名核物理学家。 

 

这应该是值得每一个父母为之振奋的。因为努力奋斗,还是有机会突破的。

 

有一个现实很重要:我们不能否认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家庭条件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作为父母,我们当然要努力,努力生活的更好,努力能够给孩子更好的成长条件,这样孩子才有更多的机会。

就好像很多父母说的,做不了富二代,努力做富一代吧。

 

父母更努力 

孩子更有机会

个中滋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

一起努力



尊敬的同修:


 中国传统文化
学习平台正式开放“一天一课”学习栏,请各位同修在菜单栏点击“一天一课”查看每期开示。“一天一课”每两天更新一次讲师内容。每日学习分享,让传统文化回归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七年》:除了父母的阶层,还有什么在决定命运?
BBC跟拍54年,揭露教育残酷真相:究竟是什么决定孩子的命运
下辈子为什么不想做穷人家孩子
BBC跟拍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50年,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
【教子弟于幼时,便当有正大光明气象】
孩子幼时衣品影响未来发展?心理学专家:大多父母都没注意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