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早期儒家人性论的两种模式及其影响

  二、以《中庸》为代表的人性、物性相同模式

  与孟子的人性、物性相异的人性论模式不同,《中庸》所代表的是一种人性、物性相同模式的人性论思想。

  《中庸》开篇即对“性”作了论述: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这是说,“性”是从天而来的,顺此性而行,则是“道”,用此“道”来教化、治理天下民众,就是“教”。那么“性”指什么呢?郑玄认为此指仁、义、礼、智、信“五常”:“天命,谓天所命生人者也,是谓性命。木神则仁,金神则义,火神则礼,水神则信,土神则知。”⑨这明显地受到了汉代思想的影响,显然与《中庸》思想不符。朱熹虽然以“理”释“性”,但同样以“五常”为其内容,他说:“命,犹令也。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⑩这同样不符合《中庸》的本意。

  从《中庸》全篇来看,其所说“性”指的是“诚”。其说: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无论是“自诚明”,还是“自明诚”,都是以“诚”为内容的。二者的区别仅仅是实现方式的不同。在《中庸》作者看来,“诚”乃天道,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据。“诚者,天之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正因为如此,《中庸》所讲的“性”不仅包含“人性”,而且包含“物性”。“人性”和“物性”的区别仅在于“人”能够通过修养工夫来扩充、完善自己的“性”,而“物”则没有此种工夫。因此,《中庸》又说:“诚之者,人之道也。”

  对于“人”的修养工夫,《中庸》分为两种:一种是天性完备,不需要经过后天工夫就能充分体现其“性”的人;一种是受到后天染蔽,需要经过后天不断修养才能充分实现其“性”的人。前者指的是圣人,后者指的是贤人与众人。《中庸》说: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圣人没有经过后天的染蔽,其本身就是“天道”最完美的体现。从此种角度来看,其与“天道”并无区别,因此,可以用“诚者”来表示。这也就是前面说的“自诚明,谓之性”。而一般的人则需要通过后天的工夫来实现其“性”,即通过不断地做善事并保持固守来使其“性”显现出来。这也就是前面说的“自明诚,谓之教。”

  对于这两种方式,《中庸》分别作了论述。对于前者,其说: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这种天下至诚的人指的就是圣人。只有这种人才能一开始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先天本性。然后其还能够把这种先天本性推广到他人之性中,从而使他人也能充分实现他们自己的本性。不仅如此,圣人还能让万物之性也充分地实现出来。然后就可以参与到自然界生生不已的变化繁育过程中。这样就达到了“与天地参”的境界。从此可见,“人性”与“物性”是有共同性的,不然其就不能把“人性”扩充到“物性”之中。

  对于后者,《中庸》说: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郑玄注曰:“致,至也。曲,犹小小之事。”朱熹注曰:“致,推致也。曲,一偏也”。按照郑玄的解释,“致”指“至”,即上面所讲的“至诚”,意思是说,于细小之事中虽然不能尽性,但可以体现“至诚”这种天道。按照朱熹的解释,意思则是把诚这种天道推到具体事物之中。其实这里说的是“自明诚”的修养工夫。所谓“致曲”,就是于“曲”中致“诚”,即在具体事物的实践过程中来实现自己的“性”。这种实践活动主要指道德活动,即前面说的“择善而固执之者”。既然“诚”是天下万物的本体,那么其也必然体现在天下的每一个事物中。这样就能在具体事物中认识“诚”、实现“诚”。“诚则形,形则著”等是对这一实现过程的具体描述。这是一个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过程,最终达到一种“大而化之”的地步,也就是“至诚”的境界,即“诚”完全得以实现的境地。(11)

  虽然实现“诚”的工夫有着不同的方式,但其最终的境界都是一样的。对于这种境界,《中庸》说: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这种境界也就是“至诚”。作为天道的“诚”体是生生不息的,其体现在天下的一切事物中。其具有“悠远”“博厚”“高明”等不同的性征,对于天下万物起着不同的作用。“博厚”用以承载万物,与地相配;“高明”用以覆盖万物,与天相配。“悠久”用以成就万物,表示“诚”体本身。“诚”体对于万物的成就是无为无形的,万物并不知道“诚”体的这种作用。因此《中庸》又说:“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这里的“天地之道”实际讲的只是“天道”,亦即“诚”,因为“地道”也是从“天道”而来的。

  正因为人、物有着共同的“性”,因此,人类在成就自己本性的同时,还要成就万物的本性。《中庸》说: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成己”只是“性”之实现的开始,“成物”才是“性”之实现的目标。只有“成己”和“成物”都做到了,“性”才完全实现。这也就是其说的“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中庸》中,人性、物性是相同的,因为二者有着共同的本源,即“天道”之“诚”。正因为这种相同性的存在,才使得人类能够帮助万物充分实现它们的本性,从而达到“与天地参”的境界。

  《中庸》的这种人性、物性相同模式在早期儒家中并不居于主流地位。从现有文献来看,只有《易传》的人性论思想与其相似。《易传》十篇虽然非一时一人之作,但其在思想内容上有着前后一贯的地方,即皆对《易经》进行哲学化的解释。因此,汉人把它们合在一起,称作“十翼”。对于人性,《易传》亦从天道论的角度加以论述。如《乾·彖传》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乾”在《周易》中代表“天”。这是说,宇宙万物皆源于“天”这个本源,故皆统合于“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是对“天”生成万物过程的描述。万物在由天道生成的过程中,各自形成自己的“性命”。“性命”是从不同方面来讲的,实际指的是一个内容。从天道赋予万物之方面来讲即是“命”,从万物之继承天道的方面来讲即是“性”。对于人性、物性之间的关系,《易传》虽然没有明显地说明。但从上面分析来看,其显然认为人性、物性皆源于天道。因此,《易传》也是持人性、物性相同思想的,尽管其与《中庸》的具体内容不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诚:儒家心学的奠基性观念——《中庸》“诚”说
《中庸》到底讲了些什么?
《中庸》思想简论
何益鑫:从“万物皆备于我”到“反身而诚”——以孟子“诚”的思想为线索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一)
从四个方面理解《中庸》之“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