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富人是如何演绎财富神话

借贷,在资本高度活跃的温州、宁波高度活跃,民间资本高度流动也不断造就浙江资本往全国扩张的财富神话。但是由于大部分普通老百姓对借贷情感上不能接受,也错过了很多身边的发财机会。可以这样说,中国的富豪,短短二十年,甚至不到十年时间,积累上数百亿的财富,无一不是通过银行资本(那么便宜的利息,你能借到吗?谁借谁发财)或民间资本来完成财富扩张的。

当然,借贷,也是一柄双刃剑,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申万员工自杀就是最近的例子。为什么要借贷?什么时间借贷?借贷的投资理想标的是什么?借贷的风险有哪些?雨山在此通过本文为你一一解释。

为什么要借贷?答案:货币创造演绎财富神话

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货币化的过程。对于中国M2增长率远超GDP增速却没有导致严重通胀的现象,有着不同的解释,其中之一就是经济货币化或资本化、证券化导致货币供应量越来越大。比如,中国原本土地资本化率很低,价格也很便宜,如今全国住宅总价接近100万亿元;原本很多服务都是免费或无偿的,如今也都货币化了。再如,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原本不需要发挥太多货币功能的地方也都增加了对货币的需求。

由于货币增速太快,货币的流向更难以把控,因此,大量的货币并没有均匀分配给各个地区或各个群体。所以,有些地方流入太多,有些地方流入太少;有些人获得太多,有些人获得太少,财富神话由此产生。据统计,富人的财富从1亿元增长到10亿元,在中国只需要3年时间,而西方国家则需要10年。假如有两户农民家庭,一个在东部沿海,一个在西部,他们都被征地了,但东部沿海的农户所获得的补偿收益或许高达500万元,而西部农户可能只获得10万元左右的补偿。但对于过去如10年前被征用土地的农户而言,因当初地价便宜,故补偿也非常少。同时,对于东部和西部绝大部分没有被征用土地的农户而言,补偿为零。因此,级差地租造成的补偿差异,会导致收入差距大幅扩大。

从名义上讲,土地都归国有,全体人民都应分享土地增值带来的收益,但事实上却因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所导致的不同居住地居民的巨大收入差距,而无法用财政的转移支付或城市反哺农村来弥补,因此,这就有了“拆迁改变命运”之说。中国过去30多年货币超速扩张过程中的财富神话,大部分与土地增值有关,2010年中国前400位富豪中,有154位是房地产商。

据波士顿咨询集团2010年12月公布的统计数据,中国已有67万个家庭拥有百万美元以上的资产,数量位列全球第三位,但这一数量仅占中国家庭总数的0.2%。这说明两个现象:一是中国个人财富增长的速度非常快,这与M2在过去10年中年均增长18%相对应;二是财富向少数人集中,才会使得富人绝对数的增加追上发达国家。因此,中国的财富神话的产生不外乎以下几个途径。

第一,参与高成长行业的实业投资。中国过去30多年中高成长的行业其实非常多,因为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其中,机电产品的规模增长尤其快,比较大且典型的有家电行业。

第二,参与高增值资本品的投资。过去10余年增值最快且市值最大的资本品就是房地产。过去10年,全国住宅价格平均上涨的幅度大约超过5倍,而M2上涨了4.4倍。超过M2涨幅的还有珠宝玉器、古玩、艺术品、香港国企指数、国内的私人股权投资(PE)等。

第三,运用杠杆率,负债投资是轻松实现财富神话的主要手段。投资企业或投资房地产,一般都会运用杠杆,即负债经营或按揭投资。中国过去30多年经济持续高增长,基本没有出现过大的回落,而无论实业投资还是房地产的回报率又是非常高,因此,事后看,持续运用杠杆的风险很小。假定购买住宅的首付为30%,那么10年的回报率就是15倍。

第四,对高端投资品、稀缺品的投资,是获得超额收益率的必然选择。其基本原理是中国的货币创造过度了,即货币已经过量了,那么,只有通过资产的增值来吸纳过量的货币,从而导致资产泡沫的出现。而在货币过量的情况下,高端投资品、稀缺品的增值幅度会更大。根据英国莱坊公司的报告,上海高端房产的价格2010年上涨了21%。中国亿万富豪人数增长较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购买古玩、珠宝玉器,艺术品收藏和对高端房产的投资,如购买古瓷器、翡翠,收藏名人字画和投资老洋房、四合院等。

综上所述,中国的财富神话,从金融的角度看,与通胀一样,都是货币现象。财富神话是过量货币在资产上的体现,导致不同资产有不同涨幅;而通胀是过量货币在商品上的体现,但资产因具有资本属性和财富属性,故资产价格的涨幅一般远远超过商品。因此,谁敢要更多的资产,敢用杠杆工具去购买高端且稀缺的资产,那么,谁就实现了财富神话。

借贷在美国的应用

举债是美国消费的核心所在,金融危机后,美国梦变噩梦,如今的美国消费者已经痛定思痛,减少借债消费,增加储蓄。中国执行扩大内需的战略,需要汲取美国的教训,避免过度刺激消费,并注重培育中产阶级群体。

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可以说,扩大内需战略成功与否,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进一步成熟有着深远意义,但在执行这一战略时,我们需要汲取以往对新政策片面理解、一哄而上、矫枉过正的做法,并参考美国的经验与教训。

美国的内需消费占GDP的70%,这常为众多经济学家津津乐道,然而,内需消费并不是经济发展的仙丹妙药,而是一把双刃剑。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都与美国消费者寅吃卯粮导致消费畸形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研究美国消费的经验与教训,必要而且有益。要知道,对一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给予客观的定论,常常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遭遇就是一个例证。他曾因维持低利率政策带来了美国经济的持续稳定而备受推崇,1996年美国大选时,《财富》封面那句“真笨!谁当总统都一样,只要格林斯潘当美联储主席”是对他当时如日中天威望的最佳写照。可是2008年,他居然上了CNN“金融危机十大罪魁祸首”的名单,原因恰恰是他的低利率政策和对金融监管的放任自流,导致了美国人挥霍无度地消费。历史的嘲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借贷的风险:无节制消费,美国梦变噩梦

美国人有个重要的人生观:人生是旅途,走好每一步。就是说,由于生命短暂,要把“现在”看作“礼物”(两个词同为“present”),好好享受。这本身无可非议,但过度强调就变成了及时行乐。中国人的及时行乐还有所节制,“今朝有酒今朝醉”;美国人则是“今朝无酒举债醉”,可以说,举债是美国消费的核心所在。最能说明中美不同消费观的就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两个老太太的故事。金融危机前,美国老太太的消费方式被当作聪明和现代的,中国老太太则是愚蠢和落伍的;而现在,美国老太太无节制的举债和过度消费则被看作金融危机的重要根源。债是水,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美国人举债消费有两个大项,一是住房,一是汽车。住房,往往被公认为实现美国梦的标志;次贷危机爆发后,它则成为“美国梦的噩梦”。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房主收到丧失抵押房产赎回权通知的数字又创新高,达到287.1891万户,比2009年增加2%,比2008年增加28%。可见,次贷危机杀伤力的滞后性被大大低估了。

美国梦变噩梦,引来了人们对白宫、美联储和华尔街的谴责。但令人深思的是,CNN“金融危机十大罪魁祸首”中,名居榜首的却是消费者自己。想想倒也不无道理,理财最终是个人和家庭的责任,作为消费者,你要对自己负责,寅吃卯粮,偶尔为之不失为权宜之计,一旦成为积习,必然是饮鸩止渴。

次贷危机不但殃及穷人,中产阶级和富人、名流也都陷入泥潭不能自拔。虽然他们房子的价值可能从几万美元到几千万美元不等,但病根都一样:入不敷出地举债。我在欧迪办公(Office Depot)的一位同事当时身居副总裁之职,基本工资加奖金、股票的收入一年不过40万美元。职场上的人都知道,奖金和股票的收入是不能指望的,要拿到手才能算数。他老兄倒好,2004年来到公司所在的佛罗里达州,一下子就看中了价值200万美元的海景房。一边是房价飞涨,一边是银行只付贷款利息即可供房的金融创新,他一咬牙买下了是自己年薪10倍的住房(在美国通常是3-4倍)。结果伴随利息上扬、房价暴跌,再加上股票和奖金的收入时有时无,不得不忍痛卖房,全家搬到了一处租赁的公寓里,幸运的是避免了个人破产。

我这位同事是典型的上中产阶级(upper-middle class),而受到重创的还是低中产阶级(lower-middle class)。恰恰是这样一个庞大群体的非理性行为,才导致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住房危机。这一危机的负面影响迄今还未消失,美国的住房市场持续低迷,截至2011年2月,约有1500万美国人是“负翁”,比前3个月的1390万有增无减。这意味着,美国有1/4以上房主的住房资不抵债。多么触目惊心!

舆论非常关注美国的就业,因为失业率居高不下已经很长时间。其实,就业常常被住房所累。在美国,换工作常常意味着要搬家,房子卖不掉就不能搬家。所以,很多美国人今天面临的尴尬是,一方面身负重债,急需就业或找到收入更高的工作,一方面却被房子绑住,不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找工作机会。我一个密歇根州的朋友是很有才华的工业设计师,经济复苏后,她好不容易在德克萨斯州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干了不到7个月却不得不辞职,原因是密歇根的房子卖不掉,如果一定要卖,就要赔得不认得家。她反复思量,只能打道回府。

拥有一辆喜欢的汽车是另一个美国梦,可这个梦也是用举债的方式编织的。美国消费者购买新车的平均贷款是27600美元,占车款的87%。金融危机期间,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中有两家破产,并不得不寻求政府的救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量消费者破产或是拖欠贷款。

借贷的风险之二:滥用信用卡现象触目惊心

我刚到美国的1984年,同学向我介绍了信用卡这个神奇的怪物。尽管当时我怎么也想不通,一个人怎么能凭着这张塑料卡畅通无阻。申请信用卡的过程可以说是我这个在计划经济制度里生活了32年的中国人最生动的一堂市场经济启蒙课。

我的申请前后被好几家银行拒绝,理由都一样:没有信用史。当时的银行是如何严谨地把关,从中略见一斑。我于是提笔给一家银行写信据理力争:如果你不给我一个开始的机会,我的信用史从何而来?这家银行负责客户关系的一位高级副总裁给我回信说,只要我提供过去6个月按时付水电费、电话费的账单,证明自己的信用,就可以接受申请。这样,我拿到了生平第一张信用卡,也对“信用”在美国的价值留下了深刻印象,从此小心呵护。

在我看来,对资本主义最精辟的概括,来自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教授《中国的经验》:“资本主义最显著的特色为‘负债经营’,亦即deficit financing。”负债经营的基础就是信用。其实,金融危机说白了就是信用危机,出问题的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信用受到了亵渎和摧残。

金融危机前的美国,早已不再是我留学时代的美国。申请信用卡根本不再需要什么信用史,很多银行还针对信用史有问题的消费群体,用铺天盖地的广告煽动这些本就入不敷出的人申请信用卡。没有信用史?没问题!若有过私人破产保护记录?也没问题!你还是无动于衷,银行就给你100美元现金,你开不开户?银行当然不傻,它们的算盘在于,这些人的还款风险越高,银行收的利息就越高;利息越高,消费者产生拖欠的可能性就越大。大量发给低信用者的信用卡,埋下了终究要引爆的不定时炸弹,其拖延的时间越长,杀伤力越大。

用零售业的话说,信用卡消费渗透了美国人从尿布到墓碑的人生每一细节。而崇尚“今朝无酒借酒醉”的美国消费者一旦信用卡在手,仿佛如虎添翼,滥用信用卡也变得肆无忌惮,看看这组触目惊心的数字:

—平均每个家庭的信用卡债务为15788美元;

—76%的大学生拥有信用卡,2004年平均欠债2200美元,这还不算人均2万美元的教育贷款;

—美国消费者的可循环债务(consumer revolving debt)2008年底一度高达9580亿美元,其中98%为信用卡债务,截至2010年底,这个数字估计为11770亿美元;

—每张信用卡的平均欠款从2006年底的1300美元猛升到2008年的1443美元,两年增长11%,而截至2010年,美国的持卡人高达1.81亿,他们共持有15亿张信用卡,人均8.3张;

—截至2008年第四季度,美国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13.9%被用来支付信用卡债务。

消费者滥用信用卡的第一个苦果,就是《白毛女》中黄世仁式的高利贷:一旦不能按期还债,银行就可以对其采取惩罚性的违约利息(default rate)。在美国,违约利息平均可达27.88%,而且是又合理又合法的事,丝毫不会像黄世仁那样受到谴责。

借贷风险之三:借贷是把双刃剑,发展莫忘风险

近些年,消费负债越来越被当作拉动GDP的一个有效方式。理论很简单,如果债务很容易取得,利息又很低,那么,消费需求的增长就会导致生产和供给的增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有个著名的“永久收入假设”(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其结论简单说就是,偶发和短期的收入变化对于消费者的行为并没有什么影响,而对长期和未来永久收入的期望值才决定他们当今的消费。而期望值毕竟只是一个期望值,当人们的心态在政策刺激和商界、媒体宣传的冲击下失去平衡后,消费的双刃剑伤害消费者的一面就会显现。美国的次贷危机和信用卡债务危机提供了最无法抗辩的例证。

事实上,过度地刺激消费常常与制定政策者的初衷背道而驰,它留下的不但是金融海啸的沉舟折桅,更是一个被深深扭曲了的社会。金融危机时,美国频繁出现的谋杀后畏罪自杀(murder suicide)现象引起广泛的关注:加州的欧文·鲁珀在枪杀妻子和5个孩子后把枪瞄准了自己,欧文债台高筑,房贷付款滞后又失去了医院的工作;拉斯维加斯的唐纳·罗曼罗在枪杀妻女后饮弹自尽,留下遗言承认他的选择是债务所致

其实,美国消费者在经历金融海啸后已经开始痛定思痛,很多家庭的当务之急是减少债务。从零售业的角度观察,他们变得比过去更斤斤计较,更讲究实际。更有“婴儿潮”一代为了还债,或是重返工作岗位,或是延迟退休时间。美国人的储蓄率一向很低,可2009年居然上升到6.9%的15年来最高水平,这对一向举债过日子的美国消费者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我多年的美国朋友肖梅克博士现已90多岁,他虽然没有在1929年大萧条时直接承担压力,但父母的艰辛让他记忆犹新,也从小养成了节俭的美德。依他的观点,金融危机的最大益处就是让所有美国年轻人亲身体验了生活的不易,重温一些被忘却的美德,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量入为出。而在中国,由于未受到危机的冲击,则是另一番奢侈品消费激增的景象,这固然是经济发展的反映,但仍然值得警惕。

中国在发展内需战略时,可以从美国的教训中得到启迪。中国的一大国情是13亿人口,扩大内需的重点应该首先放在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解决就业、培育消费者群体和中产阶级上。只有他们成长和壮大了,消费才能得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所谓本固则末茂,源浚则流清,任何过度的刺激、无节制的举债消费、畸形的金融创新等,都只能是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鸿兵:危机并未见底 白银价格10年可能翻百倍
财经高杠杆——当代练金术
金融危机是怎样产生的?
读《金融让谁富有》有感
两张图片揭示经济问题的本质
高杠杆危害几何?为何一直强调去杠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