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旧日本军舰史(下)
userphoto

2023.12.17 江西

关注

早期 小型舰艇之三 梁启超坐着她去日本

Ōshima (大島,笔者粗看以为是大鸟,再看才是大岛号)。大岛取名自静冈县大岛,该舰设计是基于之前的摩耶级,当然法国工程师依然为该舰做了详细设计。大岛号是钢制结构3桅杆炮舰,排量650吨,功率908千瓦,航速13节,要比该舰的原型船摩耶级快不少。可载70吨燃料煤,搭载130名船员,装备4门120毫米主炮及若干副炮。大岛号由小野浜造船所建造,于1892年3月31日服役。甲午战争中,大岛号主要担任巡逻任务。而在1898年9月,梁启超曾经搭乘大岛号前往日本宫岛(Miyajima)寻求日本的帮助。1904年5月,该舰在日俄战争中,和另外一艘IJN炮舰赤城号在浓雾中发生碰撞导致沉没。

旧日本军舰 大岛号 蒸汽炮舰

Banjō (磐城,磐城号),取名自静冈县磐城山。磐城由横须贺兵工厂建造,她的的设计是基于同为横须贺产物的天城号炮舰。1880年7月5日磐城服役,667吨排水量,491千瓦功率,航速10节,可载107吨燃煤,主炮是1门170毫米的克虏伯后膛装炮,1门120毫米克虏伯炮。对比晚12年服役的大岛号,磐城慢了3节,功率也小了很多,有点代差的意思。同大岛一样,作为炮舰,磐城也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担任巡逻等辅助性任务。

旧日本军舰 磐城号 蒸汽炮舰

最后是Uji (宇治,宇治号),取名自京都府宇治市。宇治由吴海军兵工厂建造,她的服役时间最晚,为1904年8月11日。同其他日本国产的炮舰同,宇治采用了英国皇家海军的技术而非当时一直沿用的法国技术。该舰的设计是基于皇家海军野蔷薇级炮舰(Bramble Class),排水量630吨,750千瓦功率,13节航速,可载燃煤156吨,80定员。由于过小的火力(80毫米主炮4门)和船体,宇治甚至不能在日俄战争中担任常规巡逻任务。之后该舰到了上海,由于较浅的2.1米吃水,宇治经常开到中国内河。1936年宇治除籍拆除。

旧日本军舰 宇治号 蒸汽炮舰

至此,基本上我们介绍了所有日本早期的炮舰等小型船只。从后期到日俄战争时期,我们可以看到类似的炮舰都是从进口改为国产了,日本几大船厂,包括横须贺、吴等都已经有能力开始自行建造,尽管还是采用了国外技术(主要以法国为主)。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顺着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胜利和赔款,以及慢慢积累的技术,IJN的造船技术开始了飞跃阶段。而此时的大清,忙着赔款和内乱,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撑和实力去发展原本有一定基础的造船能力,着实让人心痛,差距就是这样拉开的!

战列舰 甲铁号 幕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Kōtetsu(甲鉄,甲铁号),其实就是铁甲舰的意思。甲铁是日本第一艘铁甲战列舰,产地法国波尔多。该舰原本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南方联盟向拿破仑三世帝国订购的用来对抗美国联邦政府。

甲铁号是带有撞角的所谓铁甲撞击战列舰(ironclad ram warship),1864年下水,排水量很小只有1,358吨,890千瓦动力,最高航速10.5节。

旧日本军舰 甲铁号 战列舰

1863年6月,打得正憨的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部联盟的政治家John Slidell前往法国要求拿破仑三世支援南方,其中就包括是否法国可以为南方联盟建造铁甲舰。根据法国法律,这种支援其实是违法的,但是拿破仑时代君权至高无上,皇帝的命令大于法令,于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法国答应了该要求,但是要求保证军舰的订购方必须保密。最后,合同确定法国为南方建造两艘铁甲舰以打破1861年美国总统林肯提出的针对南方贸易封锁。为了让外界以为军舰是给埃及建造的,刻意将两舰命名为有着北非风格的基奥普斯号(Cheops)和 斯芬克斯号(Sphynx),其中甲铁号就是后者,并且武器装备则在英国单独建造。

旧日本军舰 甲铁号

旧日本军舰 甲铁号 侧面

然而在交货前,秘密还是被泄露,美国联邦政府给与法国压力,迫于压力,只能将两艘船分别卖给丹麦和普鲁士。甲铁号前身的斯芬克斯号被卖给了丹麦,但是最终由于价格没有谈拢,该船又辗转卖给了美国,直到正在对军队实行现代化改造的日本幕府政府购买了该船。在德川幕府付了3万美元的首付款后,原计划在1868年将该船交付给德川幕府。结果当该船还在交付路途上的时候,日本戊辰戦争爆发了。出于中立和观望,美国决定先让甲铁号开回美国。最终在幕府大势已去后,该船被交付给了新成立的明治政府,明治政府将该船直接用来攻打龟缩在北海道的幕府残余部队,也就是成立蝦夷共和国的那支。

正所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幕府给自己买的武器,结果被对手用来打自己。

1872年12月7日,甲铁号被改名为Azuma(東,其实也可以称为吾妻,难道是我老婆的意思?)。随后在1874年,东号作为新成立的IJN的一员,参与了由牡丹社事件为借口的出兵台湾。同年8月,该船在鹿儿岛附近遇到台风沉没,被打捞起来后在横须贺进行修理,一直服役到1888年。

旧日本军舰 甲铁号 船头特写

就在日本拥有东号的10年左右之前,也就是1859年,世界上第一艘铁甲远洋战舰光荣号(法国,La Gloire)才刚刚下水,也就是说,这艘船在当时是世界先进的战舰。

战列舰

Fusō (扶桑),是日清双方在牡丹社事件后,日本向英国订购的战列舰,以针对大清的海军。我们之前的小型舰艇系列里介绍的金刚号,就是和扶桑一起订购的。扶桑是一艘中央炮组的新型战列舰(central-battery)。所谓中央炮组,就是针对之前的将火炮安装在船舷两侧的旧设计,将火炮安装在舰艇中心线的有装甲的炮廓内,通过旋转实现大角度射击。这是一种新的设计,第一艘有中央炮组的军舰是英国皇家海军的HMS Bellerophon,其在1865年才开始服役。所以对于扶桑服役的1878年来说,也算是世界先进水平。尽管如此,扶桑还是一艘缩小版的军舰,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日本太穷没钱。海军提出的采购计划到最后政府只批了原计划一半的预算。扶桑的建造背景在介绍金刚号时候就已经说过,不再赘述,基本上,还是因为日本和大清的矛盾升级,各自意识到有必要提升海军军力以对抗对方。

旧日本军舰 扶桑号

前面说到,扶桑是一艘缩小版的军舰,其原型船是皇家海军的铁公爵号(HMS Iron Duke)。之所选择铁公爵号为原型,可能最主要的原因是铁公爵号在1871–75年时是皇家海军中国舰队的旗舰。作为近邻的日本,自然对铁公爵号有深刻印象,因此才要求以铁公爵好为蓝本吧(这段是笔者拍脑袋猜的,有靠谱说法的朋友请提醒,先谢过!)。铁公爵号排水量6,131吨,长度85米多,宽度16.5米,吃水6.9米,3,183千瓦马力,13节最高航速。而缩小版的扶桑号长度67.1米,吃水5.6米,马力2,600千瓦,最高航速没小依旧是13节,续航4500海里(10节航速)。乘员295人,4门240毫米克虏伯主炮,2门170毫米副炮。唯一有疑义的是排水量,有说是3,777吨,也有说是2,284吨,有待考证。扶桑有着163~229毫米的装甲,这在后来的甲午战争中体现出了优势。

扶桑是在英国伦敦丘比特镇的Samuda Brothers造船厂建造。而该船厂正是东乡平八郎在完成皇家海军学院学业后进行实习的地方。并且,东乡也在离开英国前监督了扶桑的建造,可以说扶桑的建造也是东乡实习任务的一部分。1878年,英国船长押送扶桑号开往日本,途中由于触礁,扶桑受到轻微损伤,在当地简单修理后继续开往日本。到达日本后,包括天皇在内,几乎所有高层都参加了隆重的交付仪式,因为这艘船是日本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战舰。为了显示军力,扶桑在之后的10多年一直不停地到世界各地访问,当然包括令日本垂涎欲滴的香港、上海、朝鲜等地。

旧日本军舰 扶桑号 东乡在1877年监督制造扶桑

甲午战争爆发后,扶桑参加了黄海海战。1894年9月17日,战斗中扶桑中了许多152毫米炮弹,但是毫无例外地被她的装甲挡住了,唯一的损失是阵亡5人,受伤9人。而在战斗中扶桑本身发射29发240毫米、32发17毫米、136发75毫米炮弹等以及各式小口径弹药。

旧日本军舰 扶桑号 改造后

1897年10月29日,在飓风中扶桑的锚链断裂,失控的扶桑号随之和防护巡洋舰松岛号(Matsushima,松島)的撞角发生碰撞,然后又撞到了松岛号的姐妹舰严岛号(Itsukushima,厳島),并在当天下午约5点时分沉没。

打捞起来之后,扶桑在吴海军兵工厂修理,并参加了日俄战争,退役后扶桑在1909年被出售。

战列舰 镇远号 大清的血泪尽在不言中

Zhenyuan (Chinese: 鎮遠),这个不用笔者介绍了,基本大家都知道镇远号,甲午战败后被IJN俘虏过去做了战利品,并且在接下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服役于IJN。

镇远是当时公认的优秀于任何一艘IJN军舰,其姐妹舰是定远号,由德国建造。7,670吨排水量,最高15.4节航速,4500海里续航,两坐双联装305毫米主炮,2门150毫米副炮等。吃水线装甲356毫米,甲板装甲76毫米,乘员363名。

镇远号 在威海卫被俘虏时

1885年3月1日,镇远服役。次年,为了显示军力,镇远和姐妹舰定远,以及另外4艘北洋的巡洋舰开始了远东地区巡回访问,先后去了香港、长崎、釜山,以及已经被俄国占据的海参崴。当8月13日访问长崎的时候,北洋的水兵和当地警察发生冲突至一名警察被刺死。该事件被称为长崎事件(Nagasaki incident),随后事态扩大,最终北洋方面6名水兵死亡,45名受伤。而日本方面5名警察死亡,16名警察受伤。事件发生时,北洋方面态度强硬,尤其是北洋顾问William M. Lang甚至命令火炮对准长崎市内,迫于北洋火力威胁,以及李鸿章的外交,事件最终算是和平解决。不过这一事件,也算是晚清为数不多的长志气的一次,但是同时也让日本对中国的野心愈发膨胀!

黄海战役后,镇远号身中数以百计的炮弹,拖着重伤的身躯在旅顺口进行修理。由于出师不利,政治上李鸿章也不愿意看到因为自己的王牌被消灭而处于弱势,便决定保存实力,派遣镇远躲到威海卫军港。当然,按照史学家的研究,之所以保存实力,另外的原因是北洋水师的后勤补给很有问题,包括最基本的燃煤、炮弹等都无法满额快速到位,所以就算镇远等舰再开出去和IJN硬抗,依然败多胜少。这基本反映出,大清的洋务运动只是学会了表面上的东西,但是真正现代化的制度并没有在统治阶层形成。而对手日本,不但在武器装备上快速跟上,在国家现代化制度建设上也已经有模有样。两者一打,差距很快就显现出来。要不是靠着镇远、定远强力装甲和巨炮,恐怕黄海一战北洋就撑不住。

镇远号 已经被IJN俘虏

但是在进入威海卫港的时候,镇远触礁而不得不搁浅,唯一的维修设备却在已经被日军占领的旅顺口,管带林泰曾因此自责,服用过量鸦片而自杀。1895年2月17日,镇远被俘虏,转而成了IJN的中坚力量。甲午战争时候IJN的旗舰松岛号是排水量才4千多吨的防护巡洋舰,在缩水版的迷你战列舰扶桑号(排水量甚至小于松岛)之后,IJN其实要到1896年才有了排水量1万2千多吨的富士级战列舰,而正是镇远的获得,使得IJN有了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战列舰。也正是镇远的姐妹舰定远,在黄海战役中一炮击中IJN旗舰松岛便迫使松岛退出战役。足可见,镇远的获得,对于IJN的意义有多大。

镇远号 IJN阅兵时

镇远的被俘,不仅标志着北洋舰队彻底失败,更意味着大清洋务运动的破产。根据主流说法,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除了双远的火力和装甲,其他方面都已经落后于IJN。确实如此,笔者查阅了一下整个北洋水师舰船的建造时间表(只包含战列舰和巡洋舰等主力),自1881年开始建造的超勇、扬威,1882年的双远,到1889年开建的平远之后,一直到甲午开战的1894年,北洋水师未再有任何新船开建。这可是整整5年呐!而整个北洋水师的10艘主力舰艇,都是在1881年到89年的9年里开工的,平均一年一艘多。明显,平远之后,北洋的发展步伐停止了。还是用我们主流的历史说法,主要原因就是清廷,或者说是李鸿章的政治对手们一起在打压他,怕他做大。这部分势力,应该包含了以慈溪为首的皇族。至于因为修圆明园挪用军费,这个说法不靠谱。相信打压派应该也没有预料到北洋水师会输得一干二净而赔光了老本,原本只想着平衡一下内部势力,没想不但全部老本打光,还直接来了个2亿两白银赔款的马关条约,早知道这样,还不如继续让李鸿章买船造船。

另外一点,让笔者很痛心的就是平远号。虽然平远只是排水量2,150吨的巡洋舰,但是她可是中国福州马尾船厂建造的国产货。容笔者假设一次,如果甲午没有输得那么彻底,那么依托平远的技术积累,大清的军舰建造技术会像IJN一样突飞猛进,那么10年之后,国产万吨级的战列舰也不是没有可能。然而就是因为输了,技术的发展的可能性便烟消云散。

向英勇抵抗IJN的北洋水师官兵致敬!

战列舰 富士级 省吃俭用买却瞬间灰飞烟灭

Fuji class (富士型戦艦)。富士级战列舰,排水量超万吨,是一种前无畏战列舰。

故事还是从定远、镇远说起,在看到双远震撼性的吨位和火力展示之后,受到刺激的IJN没多久就提交了向英国订购大型战列舰的申请以抗衡双远。虽然在甲午前几年IJN陆续有3艘松岛级巡洋舰服役(三景舰),但是除了火力之外,任何一点松岛级都不是双远的对手。在上一期中我们讲到过,作为防护巡洋舰的松岛级,排水量只有4000多吨,几乎只有双远的一半。正是基于这一点,IJN很急迫地提交了订购申请。但是迫于国内紧迫的财政,计划并没有得到批准。直到1893年,明治天皇主动带头节省宫廷开支,加上公务员的薪俸减少一成的敕令,从而才确保了战列舰所需的预算。这就是所谓的天皇带头省钱买船的由来。由于当时甲午战争还没有开战,日本尚未得到清廷的赔款,所以说这是从日本人牙缝里省出来的钱一点也不夸张。

最终,日本向英国泰晤士铁工所订制建造富士,向阿姆斯郎造船厂订制八岛。富士级的建造费差不多在1,000万日元出头。按照当时差不多白银和日元的汇率约1.52来算,两舰各自需要约660+万两白银,合计1320万两以上。我们应该记得约10年前大清订购定远、镇远的时候,差不多花了300万两(友情价),而当时清廷每年给北洋水师的拨款是400万两,所以这比钱对于穷困的日本来说绝对是巨款中的巨款!

旧日本军舰 富士号 战列舰

旧日本军舰 富士号 平面图

旧日本军舰 富士号 12英寸炮塔

富士级是英国的皇家主权级战舰(Royal Sovereign-class)的改良型。前后各搭载一座双联装口径为305毫米主炮。10门152毫米口径副炮。装甲舷侧水线457毫米,甲板63毫米,舰桥356毫米。功率10,100千瓦,2轴推进极速18.3节。续航4,000海里(10节航速),定员650人,排水量12,430吨,真正的万吨巨轮。这才10年左右的功夫,双远的配置已然是昨日黄花。

旧日本军舰 八岛号 位于英国国家海洋博物馆的模型

富士取名自日本富士山,1897年8月8日,富士号首先竣工服役。由于甲午战争的爆发,使得该舰比原计划提早两年服役。但是1897年时候甲午战争早已结束,所以她未参与那场战争。富士号还在装备阶段的时候,还参加了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即位60周年阅兵。作为主力,富士自然参加了几年后的日俄战争。在1908年美国大白舰队访问日本的时候,IJN还在富士号上设宴招待美国使臣。富士算是一艘吉祥舰,经历了那么多次战争,她还是善终直到1948年拆除报废。

旧日本军舰 富士号 邮票

八岛号,稍晚于富士号竣工。八岛也参加了日俄战争,不过她的命运可没有姐妹舰富士那么好,就在日俄战争中,八岛碰到了俄军布的水雷,在紧急弃舰后八岛号便沉没,结束了她短暂的服役生涯。据说当时沉没的时候,俄军并不知情,因此八岛的损失是在1年多以后才公布,至少,这还能诈一下俄国。也就这么几下,价值1千多万日元的、由全日本上下牙缝里省出来的军舰,一下子就烟消云散,所以说,海军真不是一般小国能玩得起。不知道在得知八岛沉没后,天皇当时是不是在想:为了买她,朕人都瘦了10斤,就这么两下没了。。。

旧日本军舰 八岛号 战列舰

战列舰 敷岛级 大清'买’给日本的礼物

Shikishima class(敷島型戦艦),敷岛级战列舰。有史料完整记载,敷岛级就是IJN用大清甲午战败的赔款买的,并作为IJN十年扩张计划的主要部分之一。

回到正题,先说说惊人的相似之处吧。在第十七期,我们介绍了早几年的富士级战列舰,粗粗比较,富士级和敷岛级是何等的相似。首先,这两个型号都是前无畏舰。其次,同样的机械结构、主炮火力等,事实上,敷岛级的设计思想就是要和富士级类似以便于两型舰艇可以编队一起行动。再次,同样的设计建造公司,同样的其中一艘由泰晤士铁工所负责,另一艘由阿姆斯特朗负责。最后,最终命运都是等比例的,其中一艘善终到1948年拆除,另一艘沉没于日俄战争。

敷岛级 设计图

在尝到了甲午战争胜利的滋味和巨额赔款之后,IJN的野心也随之膨胀,并决心继续扩大舰队。同时,在看到镇远强大的火力后,更坚定了巨舰大炮才是正道的信念。有心又有钱,还有什么办不到的。于是一个10年海军扩张计划便浮出水面,敷岛级就是这个时候订购的。

旧日本军舰 敷岛号 战列舰

在富士级还未到货的时候,这个订购就提交给了英国。敷岛级是皇家海军Majestic class(庄严级)的升级版,约15,000吨的排水量,功率10,800千瓦,极速18节,续航5,000海里(10节航速)。主炮采用了和富士级一样的2座双联装305毫米火炮,14门152毫米速射副炮等。甲板装甲64~102毫米,炮塔装甲254毫米。

旧日本军舰 敷岛号 明信片

一号舰敷岛号,1897年下单订购,1900年1月26日服役。敷岛的名字据称是源自于日本诗歌而非某个地方。敷岛号参加了日俄战争,不过在前期,其并未受到大的损伤。在1905年5月的对马海战中,敷岛号在战列舰队列里排在旗舰三笠号的后面的2号位,因此成了俄舰队的主要攻击目标之一。战斗中,敷岛号被击中9次,其中一个炮组全员阵亡或者受伤。不过,在三笠号带头下,IJN的战列舰队击沉了俄舰队战列舰奥斯利比亚号(Oslyabya),其中就有敷岛号的功劳。整个战斗中,敷岛号发射了74发12英寸炮弹、1395发6英寸炮弹。并且还发射了鱼雷攻击俄舰队武装商船。华盛顿军备条约签署后,敷岛号从一线部队退了下来,并从1921年9月1日开始被重新定位一等海防舰,然后又被作为训练舰使用。最后又被用作运输船,直到1948年在佐世保海军兵工厂(Sasebo Naval Arsenal)拆除。和富士号一样,她是善终的。

旧日本军舰 敷岛号 正在下水

二号舰初濑号Hatsuse(初瀬),名字来源是长古寺(Hase-dera temple),1901年1月18日服役。我们在开头就讲到,敷岛级和富士级的相似之处。既然一号舰敷岛号有好命,那么有坏命运的就是初濑号了。初濑号在作为旗舰的时候,定员增加到849人。1904年5月14日,由旗舰初濑、战列舰敷岛和八岛、防护巡洋舰笠置等组成的小舰队去封锁旅顺口,第二天早上,舰队开到了俄舰队布置的水雷区。初濑和八岛当即触到水雷并最终沉没,这算是还之前触水雷身亡的俄舰队司令马卡洛夫的债吧。

旧日本军舰 初濑号 准备下水

旧日本军舰 初濑号 战列舰

敷岛级和富士级遥相呼应,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巧!

战列舰 朝日号 确定不是啤酒?

Asahi (朝日),又是一艘甲午赔款购买的大家伙!

同敷岛级一样(有些史料声称朝日和三笠号也属于敷岛级,笔者不是很确定,但是从技术性能来看确实很相近),朝日也是甲午战后IJN十年海军扩张计划的一部分,史称六六舰队(1896年提出,包括6艘战列舰,6艘装甲巡洋舰。注:所谓装甲巡洋舰,英文称为armored cruiser,就是拥有强大火力,能够击毁除了战列舰之外所有军舰,远距离航程,并且在攻击战列舰后能够快速离开现场的巡洋舰。区别于其他巡洋舰,其拥有可靠的吃水线装甲从而能像战列舰那样抵御敌方强大火力,该概念流行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朝日号依然是向英国订购,不过这次是由苏格兰的克莱德班克工程与轮船建造公司(Clydebank Engineering & Shipbuilding Company)承建。

旧日本军舰 朝日 准备下水

朝日号的原型舰是皇家海军的敬畏级(Formidable-class,前无畏级)战列舰。排水量15,400吨,舰体分为223个独立水密舱,乘员773名,并且配备了司令官室等,所以她的设计标准就是舰队旗舰。功率11,000千瓦,最高航速18节,续航达到9000海里(10节航速),可以储存2032吨燃料煤,这比敷岛级的5,000海里远很多。主炮方面和之前的战列舰一样,都是305毫米口径2座双联装,副炮14门152毫米速射炮。

旧日本军舰 朝日号 1900完工

朝日的名字源于日本诗歌相关,但是笔者第一印象居然是超日啤酒。1900年7月31日服役。朝日在1901年5月成为常规舰队旗舰,她被编入第一舰队的战列舰战队。

日俄战争中的旅顺口战役,朝日并未受到攻击受伤。在之后的黄海战役,朝日号立下大功,她的305毫米主炮两次击中俄太平洋舰队旗舰太子号,包括海军中将Wilgelm Vitgeft在内的舰队高层被击毙击伤无数,基本上整个舰队核心被一锅端了。不过在10月下旬的一次封锁任务重中,朝日号触到水雷重伤,不得不到佐世保海军兵工厂进行大修一直到次年4月。

时间刚刚好,朝日号赶上了对马海战。在战斗中,朝日号和旗舰三笠号以及装甲爱巡洋舰吾妻号一起围攻远道而来的俄第二太平洋舰队旗舰苏沃罗夫公爵号(Knyaz Suvorov),并使该舰队司令罗杰文斯特斯基重伤,甚至苏沃罗夫公爵号的12英寸主炮也被炸毁。由于在战斗开始时东乡平八郎摆出T字战术,因此排在牵头的旗舰三笠号承受了绝大多数火力攻击,也正因为如此排在后面的朝日号并未受到攻击受伤。但是进入到中后段,朝日承受了来自菠萝迪诺号(Borodino)和奥廖尔号(Oryol)的小范围围攻,不过富士号乘机击中菠萝迪诺号弹药库并使其沉没。战斗中,朝日号共发射了142发305毫米炮弹,为舰队之首。被击中6次,但是没有一次是严重受伤,相信除了运气外先进的防护体系起了关键作用。战斗之后,5艘俄战列舰被俘虏称为战利品,沙皇的心估计痛死了,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旧日本军舰 朝日号 在横须贺(有称朝日也是属于敷岛级)

作为日英同盟的英国,派出了皇家海军上尉帕金汉姆(Captain W. C. Pakenham)观摩了整个战斗。帕金汉姆直接在朝日号上面,也算不要命的!帕金汉姆之后的报告明确肯定了IJN良好的技战术水平,并获得了对马海战的大胜。

1908年,朝日号护航全球巡游的美国大白舰队到日本海域。在俄国革命时期,朝日号作为日军干涉力量进行了军队运输等任务到远东地区。

由于华盛顿军备条约,IJN被迫调整其海军力量,作为老舰的朝日号退到二线被重新定义为海防舰,甚至被拆除武装,减少排水量,改装为潜艇打捞船。侵华战争中,朝日被改为修理船,并承担军队运输任务。

旧日本军舰 朝日号 1930年代占领上海期间

1942年5月下旬,朝日号被美军潜艇USS Salmon盯上并被其发射的鱼雷击沉,不过除了16人之外,其余船员都被救起。

寿命是长的,不过结局不是很好。

战列舰 三笠号 上天帮助沙俄报仇一次

Mikasa (三笠),取名自日本奈良地区的三笠山,是IJN曾经的旗舰(三笠山又称若草山,Mount Wakakusa)。作为那段时间用甲午战争赔款向英国订购的最后一艘战列舰,三笠的价格是88万英镑,合计880万日元。不确定是否那几年汇率上有大的波动,如果没有的话,三笠号略便宜于敷岛级。1898年,三笠的订单正式下达,承建厂家是位于英国西北的巴罗因弗内斯船厂(Vickers shipyard,Barrow-in-Furness)。三笠的原型舰也是皇家海军的敬畏级战列舰,因此,有史料称三笠也是敷岛级不无道理。同敷岛级和朝日号一样,排水量15,380吨,功率11万千瓦,18节航速(航试达到18.45节),最多装载2000吨燃料煤,续航达到9000海里(10节航速),火炮配置依然和朝日一模一样,305毫米主炮和14门152毫米速射炮,因此,三笠基本上是朝日号的翻版。

旧日本军舰 三笠 设计图

1902年3月1日完工,于月中由IJN自行开回日本。

三笠号自然也参与了日俄战争,和其他IJN战列舰一样,在前期三笠号也没有实质性的战果。1904年8月10日的日俄黄海战役中,作为旗舰的三笠排在战列舰编队之首,成为了俄国舰队的首要目标。前后三笠号总共被击中20次,其中2次击中了三笠的305毫米主炮炮塔,125人阵亡。之后三笠带头开始攻击俄军战列舰,不过战果是由其他队友实现的,而三笠本身没有记录重创敌舰。

旧日本军舰 三笠号 东乡平八郎在对马海战开始前

1905年5月27日的对马海战,旗舰三笠又成为俄舰队众矢之的,开头三笠总共被305毫米炮击中6次,以及19次被152毫米炮击中,但是应该是俄军火药不够猛烈,并没有让三笠重伤,而只有一些轻伤。战斗中,三笠协同装甲巡洋舰吾妻号和战列舰朝日号一起围攻俄军旗舰苏沃罗夫公爵号,重伤俄舰队司令罗杰斯特温斯基。随后,三笠又协同富士号战列舰击中俄菠萝迪诺号弹药库引起大爆炸并沉没。而三笠本身只有一门152毫米火炮被俄炮火打坏。整个战斗,三笠号发射了124次305毫米主炮,仅次于朝日的142发,被击中超过40次,其中10次是305毫米主炮,22次152毫米炮,这个表现,无愧于旗舰的身份了。

旧日本军舰 三笠号 1905

但是搞笑的是,三笠后来自爆沉没。在俄国人投降后的1905年9月11日,停泊在佐世保的三笠的弹药库突然自爆,阵亡251人,而三笠本身也沉没了。这个阵亡的数字比在整个对马海战阵亡的110人多一倍还要多,算是老天给俄国报个仇吗?根据分析,应该是舰上弹药库操作不当,加上IJN使用的下濑火药极不稳定导致的。(下濑火药爆炸力惊人,还能让被击中的目标起火,但是稳定性极差,是由日本科学家下濑雅允发明)。

旧日本军舰 三笠号 自爆沉没打捞起来后换装的新12英寸主炮

在水底几乎睡了1年以后的1906年8月7日,三笠才被打捞起来进行修理和重新装备,原先的主炮和副炮都被更换成威力更大的45-calibre火炮。维修工作持续了2年整。一战期间,三笠被作为海防舰,并参加了干涉俄国革命的行动。

基于1922年的华盛顿军备条约,三笠被迫退役以符合条约要求的海军战列舰吨位限制。但是后来为了纪念,日本政府要求保留船体用作展览的要求被签字国接受了,所以三笠没有被拆除,而是在1926年在横须贺被开放展出。二战结束后,尼米兹将军又准许三笠重新开放被参观。而在三笠的建造地巴罗因弗内斯,为了纪念该船,直接有一条街道被命名为三笠街(Mikasa Street)。

下图中,应该是东乡平八郎的雕像,远远望去,有个石碑,上面刻了东乡的名言:皇国兴废在此一战。难道日本人还没有从战败中醒悟!!!

旧日本军舰 三笠 留下船体作为博物馆展出

如今,笔者相信三笠应该还在。如果是的话,三笠应该是IJN唯一没有被拆除或摧毁的军舰。有谁知道还有更多吗?

随着IJN甲午后发展计划中几艘战列舰全部到位,IJN的扩军之旅暂时停下了脚步。笔者粗略统计了一下,订购日期在1894年的富士级开始到1898年的三笠号之间,IJN5年之内集中订购了6艘主力战列舰,若没有甲午战争的赔款,以日本的财力,绝对无法这么快速的扩张。

富士级,包括富士号和八岛号,都在1894年订购,1897年服役。

敷岛级,1897年订购敷岛号,1900年服。初濑号订购日期不详,1901年服役。

朝日号1900年服役,订购日期不详。

三笠号1898年订购,1902年服役。

所有这些战列舰都在日俄战争之前服役,并有足够的时间磨合。这也是IJN对抗沙俄海军的主要力量。

而再之后的香取级,则要到1906年服役。其中鹿岛号是在1904年订购,1906年服役,香取号的订购日期不详,但根据服役日期,应该也是在1903~1904年之间下单。也就是说,离开上一次订购三笠的1898年,IJN已经至少5年没有订购新军舰了。

尽管如此,IJN的家当可是没有停止增加,因为他们赢了日俄战争,作为当时世界上排得上号的沙俄远东舰队,有不少家当被IJN收去了。我们接下来介绍一下IJN从沙俄手里到底拿到了那些战列舰。

战列舰 尼古拉斯一世号 沙俄送大礼之一

Imperator Nikolai I(尼古拉一世号),被俘虏后被改名为Iki(壱岐,壹岐),取名自日本海的壹岐岛。

旧日本军舰 尼古拉斯一世号

尼古拉一世属于亚历山大二世级战列舰(Imperator Aleksandr II),是在1880年代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建造,之后到了日俄战争时期作为旗舰被分到俄第三太平洋舰队。不过这个第三太平洋舰队实力非常一般。众所周知,这个舰队是沙皇任性而无视客观因素将一些老舰临时拼凑的。尼古拉一世号1886年1月1日下单,由沙俄位于圣彼得堡的当时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海军部造船厂(Admiralty Shipyard)承建,排水量9,748吨,功率5,848千瓦,14节极速,续航2630海里(10节航速)。一座双联装305毫米主炮,4座229毫米副炮,8座152毫米副炮等。被IJN收编后火炮被重新装备,例如被改为6门152毫米速射炮等。看参数,和IJN当时的主力战列舰比实在是不足一提。当时IJN主力战列舰航速达到18节,续航9,000海里。

旧日本军舰 尼古拉斯一世号 主炮

可怜这老船一路开到远东地区,航程数万海里,不知道装了多少次煤。在日俄战争中,尼古拉斯一世号被击中数次,包括一枚305毫米炮弹,但是只是伤亡数人受了轻伤,随后便向IJN投降了。被缴获后,壹崎号基本作为海防舰、训练舰使用,毕竟技术性能上太过落后。

旧日本军舰 壹岐号 1906年在横须贺

在1915年5月1日,壹崎号甚至被作为靶船被战列巡洋舰金刚号和比叡号击沉。不过有另一种说法是该船在1922年被拆除。

战列舰 别列斯维特号 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Peresvet Class(别列斯维特级,前无畏级战列舰)。该级共有3艘船,其中两艘Peresvet(别列斯维特号,后来改名Sagami 相模号)和Pobeda(胜利号,后来改名为Suwo 周防号)是俄远东舰队乘员,在和IJN交锋后沉没并战后被IJN打捞起来,经过修理后被编入IJN。而最后一艘Oslyabya(奥斯利比亚号)加入了第二太平洋舰队前来远东救援被困的俄军,结果在对马海战中被IJN击沉,因此不属于IJN成员。

别列斯维特级战列舰原本是为了对抗英国皇家海军的二等战列舰Centurion-class(百夫长级),而百夫长级则是为了对抗俄国装甲巡洋舰俄罗斯号、鲁里克号等。英俄之间的军备竞赛也很激烈啊!别列斯维特级设计排水量12,877吨,但是最后各舰达到了13,534–14,639吨。功率约11,000千瓦,极速达到18+节,可以装载燃料煤2,090吨,续航6,200海里(10节航速)。主要武器为两座双联装254毫米主炮,11座单装152毫米副炮,5座单装381毫米鱼雷发射管等。水线装甲178–229毫米,甲板装甲37-76毫米,炮台装甲229毫米。

综合性能上稍微弱于日本从英国订购的那6艘战列舰,尤其是主炮口径差了2英寸,威力折扣不小。

别列斯维特号由俄罗斯历史最悠久之一的位于圣彼得堡波罗的海船厂(Baltic Shipyard)建造,建造费用1,054万卢布(随便网上查了一下,1902年英镑兑卢布差不多1:10,也就是该船价值在110万英镑左右,不确定是否正确)。1901年8月服役,就在同年10月她就起锚开往旅顺口加入俄远东舰队。在旅顺口战役中,别列斯维特号击中过对岸轰击的IJN装甲巡洋舰日进号。

旧日本军舰 别列斯维特号 1901年

在逃往海参崴失败回到旅顺口后,别列斯维特号又被击中过数次,但是都是轻伤。随后被在黄海战役里,该舰被击中达39次,前主炮塔被击毁,吃水线被炸开进水。203高地失守后,日军的280毫米大炮击中该舰达9次之多,虽然受伤很多但还不是很致命但是可能是为了不落于敌手,俄军自行凿沉了别列斯维特号。

旧日本军舰 别列斯维特号 俄军自行凿沉后

不过在1905年6月,IJN还是打捞起了该船。并且据记载,打捞起来进行简单处理后,该船是通过自己的动力开到佐世保海军工厂的,作为门外汉的笔者感觉这很神奇。随后别列斯维特号被改名为相模号。修理工作一直持续到1908年7月,并且将部分武器装备也替换了。

旧日本军舰 相模号 1908年美国大白舰队访问时

1916年4月,该舰和波尔塔瓦号一样,在一战中由于日俄的同盟关系而被日方卖回给俄国。4月当月,该舰就开到了海参崴,并且名字又被改回了别列斯维特号。搞笑的是,就在次月的5月23日,该船触礁再次沉没,然后IJN再次打捞起来开到舞鹤海军工厂进行修理。但是该舰在1917年1月重新回到俄国后,准备在塞得港进行机械修理,但是却在港口外不小心触到德国部下的水雷而爆炸沉没。

真是一番折腾结果一场空!唯一的作用或许就是帮助旧日本再次提升了打捞和造船水平。

战列舰 波尔塔瓦号 死而复生

Poltava(波尔塔瓦号),属于彼得罗巴浦洛夫斯克级前无畏战列舰(Petropavlovsk Class),事实上,该级的3艘战列舰都参加了日俄战争,而彼得罗巴浦洛夫斯克号还是舰队司令马卡洛夫的旗舰,不过都沉没了,而波尔塔瓦号是IJN后来打捞起来的。

旧日本军舰 波尔塔瓦号

相比较尼古拉斯一世号,波尔塔瓦号要先进不少。称为IJN的一员之后,波尔塔瓦号被改名为Tango (丹後,丹后号),取名自丹後国,位于今日本京都地区。同尼古拉斯一世号一样,波尔塔瓦号也是俄国著名的海军部造船厂建造,排水量11,685吨,功率7,900千瓦,16节极速,3,750海里续航。两座双联装305毫米主炮,4座双联装加4座单装152毫米副炮等。吃水线装甲305–368毫米,炮塔装甲254毫米。

旧日本军舰 波尔塔瓦号 在旅顺口

波尔塔瓦号1901年便到达旅顺口基地,属于俄远东舰队老兵了。由于旅顺口被围,日本陆军也登陆,俄太平洋舰队腹背受敌,不得不试图突围到海参崴。在最后突围的时候,波尔塔瓦号被IJN旗舰三笠号攻击,使得逃在前面的对友又回过头来支援她,包括波尔塔瓦在内多艘军舰击中三笠号,但并没有重创三笠。重整完队伍的IJN开始有组织的攻击逃窜的俄舰队,并重创俄军旗舰太子号,使得太子号出现机械故障无法转向。由于通讯中断,俄舰队其他舰艇并未获知这个消息,并依然跟着已经不在正确航线上的太子号。最终,一片混乱下,舰队二号指挥官海军少将Pavel Ukhtomsk发现了异常,并果断发出返回旅顺口的信号,但是只有包括波尔塔瓦号在内的数艘军舰看到了这个信号并开始返航。波尔塔瓦号被IJN主炮击中超过10次,有5门6英寸炮被击毁,伤亡几十人。波尔塔瓦号和旗舰太子号,别列斯维特号被击中吃水线部分无法正常航行。

旧日本军舰 波尔塔瓦号 成为IJN丹后号的1909年

回到旅顺口的俄舰队,发现旅顺口依然在日本陆军第三军的围攻下,没办法,只能继续和日军对峙。从8月11日返回到旅顺口后直到11月后,波尔塔瓦号发射了上百发的305毫米炮弹和不计其数的152毫米炮弹。在10月开始,日第三军开始用大口径的11英寸炮轰炸港口里的俄舰队,波尔塔瓦号中弹两次,不过只是引起了被控制住的大火,没有其他大的伤害。12月5日,第三军攻克了203高地后,情况马上恶化,日军的大口径炮能够轻而易举攻击港口里的俄军舰,波尔塔瓦号一天之内就中弹5次,不但破坏了甲板,连弹药库都被炸毁引起大火,大爆炸在波尔塔瓦号底部炸开了一个大洞,海水开始涌入,很快波尔塔瓦号沉没。

1905年,随着日军战胜,日本在在7月便把沉没的波尔塔瓦号打捞起来进行维修,并改名为Tango。随后该船被送到Maizuru Naval Arsenal (舞鶴海軍工廠,IJN直接拥有的四大海军船厂之一),修理工作一直持续到1907年11月。在整个修理过程中,IJN的造船经验有了很大提升,毕竟之前所有的大型战舰都是依赖于进口,而这些修理工作,也使得IJN以后有了自建的能力。改造中,主要火炮被保留,除了一些152毫米火炮被替换成日本国产的150毫米炮。

直到1911年,丹后号才加入舰队,次年被定义为一等海防舰。一战爆发后,丹后号参与了封锁围攻德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青岛的行动。

1916年,由于当时俄国和日本是一战盟国,出于外交考虑,日本将丹后号卖回给了俄国,这真是有点戏剧化。10年前还是敌人,10年后就是盟友了。由于丹后号的原名波尔塔瓦号已经给了另一艘无畏级战列舰,因此她只能被再次命名为Chesma(切斯马号)。最终切斯马号经历了苏联革命之后,在1924年左右被拆除。

旧日本军舰 波尔塔瓦号 卖回给俄国后的切斯马号 1921

她的一生也够传奇的了,不但死而复生,而且又回到了祖国,前后有过3个名字。

战列舰 周防号 迷之结局

Suwo(周防号),前身是前沙俄太平洋舰队Peresvet Class(别列斯维特级,前无畏级战列舰)的又一艘船,原名Pobeda(胜利号)。前一节提到过,该级舰还有一艘Oslyabya(奥斯利比亚号)属于沙俄第二太平洋舰队,在对马海战中直接沉没,因此不属于IJN。

技术参数和建造背景上和相模号几乎一样,不再赘述。

胜利号在旅顺口战役中曾经击中联合舰队主力之一的富士号战列舰一次,7人阵亡。在马卡洛夫被引出港口触雷沉没的那次行动中,胜利号也是行动成员之一,并且在马卡洛夫的旗舰沉没后,胜利号在逃回港口的途中也触到了水雷引起爆炸,所幸她依然靠自己的动力开回了港口修理。

在再次试图逃往海参崴而引发的日俄黄海战役中,胜利号身中11次大口径火炮攻击,包括吃水线以下部分,但是伤势都不算致命,靠自己的动力逃回了旅顺口。不过随着整个舰队被围,胜利号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命运,在日本陆军占领203高地后,大口径火炮的攻击就如雨点一样降落到胜利号身上。总计约30次击中胜利号并最终在1904年12月7日沉没于浅滩处。

约一年之后的10月,IJN将在浅滩处的胜利号打捞起来进行维修和重新装备,并且改名为周防号。一战前,周防号被定位一等海防舰。

一战爆发后,周防号作为IJN第二舰队的旗舰,由海军少将Katō Sadakichi (加藤定吉)带领对占领中国青岛的德国远东舰队进行封锁行动。并且和皇家海军HMS Triumph一同攻击了留在青岛的德远东舰队。在一战还未结束时,或许是相对过于老旧,周防号被改为炮术训练舰而退出一线。

由于1922年的华盛顿军备条约,周防号被迫退役拆除装备。有资料显示在拆解武装的过程中,周防号居然沉没了。但也有资料显示该船被再次打捞并服役到二战后。不过这一切都没有有力证据,因此周防号的结局是个迷。

战列舰 肥前号 名字还能再奇怪一点吗

Hizen(肥前),这又是一个很奇怪的名字,和之前我们提到的“吾妻”有的一比。有懂日语的朋友解释一下“肥前”是什么意思吗?无论如何,肥前是指日本古代肥前国。

肥前号,也是日俄战争的战利品,前身是俄太平洋舰队列特维赞号战列舰。列特维赞号的出身有点特殊,就在日本获得了大量清廷的甲午赔款而开始大量订购战列舰的时候,通过【三国干涉还辽】然后霸占辽东半岛和旅顺口的沙俄也在积极扩张海军以保护她刚刚得到的梦寐以求的不冻港旅顺口。这个积极的程度甚至高到沙俄本国的船厂已经没有多余的产能来建造列特维赞号,所以只能外包给远在美国的船厂William Cramp & Sons。而这个扩张也有一个很冠冕堂皇的名字:为了远东的需求(For the Needs of the Far East)。

论野心和胃口,沙俄一点也保守!

总之,最后美国人依照俄国的要求,以俄国战列舰波将金号为基础(Potemkin),在1898年定下了最终设计,合同金额美元$4,360,000。排水量12,985吨,功率12,760千瓦,最高18节航速,最大续航8,000海里(10节航速),主炮两座双联装305毫米口径。

列特维赞号 建造中 1900年10月

列特维赞号 一直觉得白色涂装很酷

1902年5月完工开回波罗的海的途中加煤的时候,一个锅炉发生爆炸,有几名锅炉工被炸死。1903年5月,装备之后的列特维赞号和几艘友舰开到了旅顺口。

列特维赞号 开往旅顺口

1904年2月8日,在承担探照任务的列特维赞号,正巧成了当天发动偷袭的联合舰队的靶子。一枚鱼雷击中了她并导致了一个20平方米左右的大洞,在注入大量海水后(2,235吨),才将倾斜角度缩小到5度。最大时一度达到11度倾斜。在慢慢驶回港口时,由于大量海水导致船底触到了海底。不过这么一触底也客观上阻止了联合舰队试图封锁港口的意图。一个月后,列特维赞号被打捞起来进行了快速修理以便和队友一起逃往海参崴。不过那次逃跑行动是失败了。

黄海战役中,列特维赞号的305毫米主炮被击伤而无法发射。在之后的战斗中,列特维赞号舰长很勇敢的主动吸引正在击中攻击旗舰太子号的联合舰队的火力并有效保护了太子号。整个战斗中,列特维赞号被大口径火炮击中18次之多。不过最终在失去203高地后,列特维赞号也被日本陆军的大口径火炮击伤并在浅滩处搁浅。

列特维赞号 搁浅于旅顺口

1905年9月22日,列特维赞号被打捞起来并改名为肥前号,在佐世保经过修理后加入了第一舰队。肥前号被派往英属哥伦比亚以支援盟国皇家海军。随后又寻找过从青岛逃离的部分德国远东舰队的船只,不过并未有重大战果。再之后又参加了干涉俄国十月革命的行动,在海参崴进行监视和巡逻任务。

旧日本军舰 列特维赞号 已经被俘虏并改名为肥前号

1922年的华盛顿军备条约,使得IJN不得不将肥前号退役,之后的肥前号作为靶船被击沉。

或许,舍身救主是列特维赞号唯一的亮点。

战列舰 石见号 被打的一片狼藉

Iwami(石见号,名字源自石见国,位于今日本岛根县地区),前身是沙俄著名的第二太平洋舰队的成员鹰号(Oryol)。鹰号则是俄国波罗迪诺级前无畏战列舰。对比她的几个姐妹,例如波罗迪诺号等,她的命运算是善终。而她的3个姐妹则都在对马海战中沉没了。

事实上所有5艘波罗迪诺号战列舰都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为了远东的需求计划(For\n the Needs of the Far \nEast)而建造的,因此其中的四艘都被派往远东参加了对马海战。最后一艘斯拉瓦号(Slava)在1905年10月服役的时候日俄对马海战已经结束,因此没有成为远东舰队成员。波罗迪诺级战列舰是以太子号(法国设计)为蓝本进行设计修改而来。沙俄当时的造船水平还是有点实力的,对比同期的日本是有很大优势,因为此时的日本,只能将搁浅的俄舰队战列舰进行修修补补而不是进行全新设计制造大型战列舰。

鹰号是位于圣彼得堡的Galernyi Island Shipyard船厂建造,1904年10月才服役,离开对马海战才半年左右,加上长途航行到远东,可以说鹰号服役后马上就投入了战争。换句话说,沙俄只拥有了鹰号半年,然后就被IJN拿去了。

鹰号排水量14,378吨,功率11,782千瓦,18节极速,续航有点坑只有2590海里(10节航速)。火力也达到了当时的主流305毫米主炮加152毫米副炮若干。除了续航,基本就是当时战列舰最高水平。不过在1904年5月开始准备安装其装甲的时候,鹰号居然进水沉没了,算是一个大乌龙。所幸没有什么损伤并被打捞起来。

1904年10月15日,装备完成的崭新的鹰号跟随舰队司令罗杰斯特温斯基开往遥远的远东去和IJN开战。次年5月,在尼古拉二世搞笑的第三太平洋舰队和罗杰斯特温斯基汇合后,一起战战兢兢地试图开往海参崴(因为此时原计划要救援的俄太平洋舰队已经战败被消灭,因此增援队伍不得不开往海参崴)。然而,由于为了长途航行而堆积如山的物资和燃料煤使得鹰号不但超重1,814吨,而且使得船体中心过高而稳定性下降,另外由于超重导致了最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吃水线装甲带被淹没了。

5月27日,对马海战开始后,鹰号排在由舰队司令罗杰斯特温斯基直接领导的第一战队的末位,而整个第一战队就是由4艘波罗迪诺级战列舰组成的。结果整个俄舰队被打乱,鹰号跟着大姐波罗迪诺号变成排在第二位了。但是很快波罗迪诺号被击沉,于是鹰号接替了波罗迪诺号的指挥权。傍晚时分,鹰号加入了涅伯加拖夫的第二战队。但是第二天,IJN还是发现了残余的俄舰队,并迫使俄军投降。

战斗中鹰号被击中多次,虽然一侧无装甲部分被击穿,炮塔被毁,整体上她的伤势还是属于中等以下。因此被IJN接手之后,在朝日号战列舰的护送下,鹰号被送到舞鹤海军工厂修理,并被改名为石见号。之后石见号也参加了一战的青岛战役,干涉俄国革命等。在华盛顿军备条约签署后,作为老舰石见号也被确认拆除。

值得一提的是,在1924年中,石见号最后被新兴的海军航空队作为靶船而炸沉的。

战列舰 乌沙科夫级 硬着头皮上战场

海军上将乌沙科夫及(Admiral Ushakov-class),总共包括了3艘船,分别是乌沙科夫号、谢尼亚文号、阿普拉克辛号。当然请在前面或者后面加上海军上将。这三艘船都是以沙俄第三太平洋舰队的成员身份参加了支援远东的日俄对马海战,其中乌沙科夫号是直接中了日本人的鱼雷沉没了,而后两者在投降后成为了IJN的成员,因此本节只讨论后两者谢尼亚文号(Mishima,見島号,见岛号)和阿普拉克辛号(Okinoshima,沖ノ島,冲之岛号)。

先讲下这个级别的综合技术参数。极速16节,成员400人稍多,功率4,290千瓦,主炮254毫米3门或者4门,副炮4门120毫米火炮,续航3000海里左右。怎么看这个级别只能是近海防护而不能做远洋攻击。另外,该级舰艇建造年代也是在189X年,早于对马海战10年左右,可以说和其他新型战列舰相比是一个代差的存在,但是她依然属于前无畏级战列舰。

旧日本军舰 谢尼亚文号 1901

原本这个级别的3艘船都被沙俄第二太平洋舰队司令罗杰斯特温斯基(名字太长,简称罗杰)排除在远东增援的队伍,因为正常来说这个级别的船不能胜任如此远距离征战。但是后来沙皇的一意孤行,硬是将以乌沙科夫级之类的老船弱船拼凑了一个第三太平洋舰队去“支援”罗杰的第二太平洋舰队。事实上,这个第三舰队不但没有起到增援效果,反而还成了第二舰队的累赘,因为为了等待这个第三舰队,第二舰队等待了很长时间,对于部队的士气是个不小的干扰,再加上老旧舰队的慢速和短续航,无疑又增加了额外的各种问题。

旧日本军舰 阿普拉克辛号 1902

Mishima,见岛号,名字源于对马海战附近的山口县的见岛。Okinoshima,冲之岛号,名字源于福冈宗像市的一座小岛,这个小岛也是离开对马海战现场不远。两船分别于1892和1894年就开始建造,1896年见岛服役,而1988年冲之岛号服役。见岛由俄国圣彼得堡的Baltic Works建造,排水量小于4,500吨,冲之岛由New Admiralty Works建造,该工厂也是位于圣彼得堡。两船服役后加入俄波罗的海舰队。对马海战的第二日,也就是1905年5月28日两船被俘虏后,均被定义为二等海防舰,看来日本人还是比尼古拉二世沙皇思路清晰不少。两者还都参加了一战,例如对德国在青岛的海军基地的攻击。由于吨位有限,1922年的华盛顿海军条约甚至都没有影响到她们的存在,不过却在1921年就被改为潜艇母舰,见岛直到1935年被作为靶船,并于次年被击沉。而冲之岛则在1922年就被出售给了私人公司,并且作为纪念船纪念对马海战的胜利一直被保存到1939年,被一场暴风雨给破坏,随之被拆除。

这小身板开到远东的时候已经力不从心,还让她们和以逸待劳的IJN打架,纯粹是被逼着硬着头皮上啊!

日本  渔猎之兽

       明治维新后日本依靠着在亚洲率先完成工业化的先发优势,制定了所谓的“大陆政策”,想着兼并朝鲜然后征服中国和东南亚建立所谓的大日本帝国,并在此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付诸实践。对于日本二战的野蛮侵略行为,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认为这是明治维新后自信心爆棚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创造,其实不然,这个政策从历史角度上它是400年前丰田秀吉“帝国梦”的延续。

1591年9月1日丰田秀吉发兵6万余人向最后一个不效忠他的日本割据势力九户城发起了猛攻,9月4日九户城主九户政实挂起白旗举族投降。至此丰田秀吉结束了日本长达数百年的战国时代,在天皇之下建立了大统一的日本幕府政权。然而这位从战国死人堆爬出的日本领袖有一颗能争日月的“野心”。当他君临日本千里疆土时口中不时念道“远远不够!”,他将目光看向西方,跨过了茫茫大海窥视中国、朝鲜乃至于印度,他要将窥视所得统统纳入“大日本帝国”。1592年4月,丰田秀吉经过1年的调兵遣将集结了约20万大军跨过朝鲜海峡,向一衣带水的朝鲜发起了猛攻,丰田秀吉的“大日本帝国梦”进入实践阶段。且在战争初期就嚣张的直言朝鲜你只是我的跳板“吾欲假道贵国,超越山海,直入于明,使其四百州皆入我俗”

由于参战的日本士兵刚刚经历完战国时期的血雨腥风,正值战斗力最佳状态,而迎战的朝鲜军队在中国的庇护下已歌舞升平超过百年,因此“秀才兵”遇到百战之兵注定一击即溃。好在作为宗主国的中国此时担起了责任,当日本士兵兵围朝鲜北部重城平壤时,中国辽东总兵李如松在明神宗的示意之下遣派4万辽东精锐驰援。值得一提的是那年5月2日,日本并攻占朝鲜首都汉城,曾在城中举行了大规模庆功宴,宴会上除了常规赏赐,酒足饭饱之后的丰田秀吉决定趁着大胜的势头宣布自己要迁都北京。

当然丰田秀吉未能如愿,1593初朝鲜军队会和大明援军向日本军队发起了大规模反击,先后历经平壤之战、碧蹄馆之战的大胜,将日本逼退于朝鲜半岛南部沿海地带。1595年日本为了防止被全歼和中国进行和谈,然而在1597年正月双方谈判破裂,丰田秀吉再次遣派10余万大军兵进朝鲜,朝鲜、中国、日本再次陷入混战之中,互有输赢的拉锯之中。直到1598年10月丰田秀吉病逝,日本因群龙无首主动撤兵,且随即日本再次陷入权力内战。因而丰田秀吉的“帝国梦”随着他的去世随风消失,直到明治维新后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找到它,并用它给亚洲人民带去了无尽的伤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旧日本军舰史(十九):战列舰 朝日号 确定不是啤酒?
日本 大和号 IJN Yamato 战列舰
金刚级战列舰
如果没有偷袭珍珠港,日军靠传统的战列舰对决战术,就能取得战争胜利吗?
危楼高百尺,曾创下三项世界第一的违章建筑,却终究难逃拆迁
饱受期待却默默无闻的次品——日本扶桑级战列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