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乐”到“德”———浅析《左传》之“礼”的现实转化

文:文史李先生

对于中国史学家而言,讲述历史是一方面的责任,其中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讲述历史事件表达出的作者的观点,换言之就是从作者的角度如何赋予历史事件史学家的意识形态,那就是史书的核心,《左传》也是如此。

一般文人的思想和意识形态大多都要受到当时时代的制约,受到当时外在环境和政治背景的作用,《左传》大致成书于先秦时期,因此其中主要的思想都与先秦儒家思想有关,与孔子的思想一脉相承。因此其中对于“礼”的理解也不同于西周时期的“礼”,它不再是确立贵族地位的制度,而是逐渐形成的一套伦理道德的政治体系。

《左传》的作者左丘明也是在用历史表达自己的志向,表明儒家子弟逐渐建立起自己的身份认同,同时渴望参与国家治理来实现大同社会。

西周时期“礼”是祭祀之礼,其的内涵是“乐”,表现了神的权威性,是凸显统治阶级地位和等级的政治统治手段

“礼”是儒家学说中重要的思想内涵,孔子认为复兴周礼是重新构建完美社会秩序的必要手段。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但是学士们也十分重视“礼”,自从西周衰落礼乐崩坏之后,他们就十分渴望能够重建礼乐制度。但是他们心中的“礼”和西周时期的“礼”其实是两个概念,是两个内涵完全不同的政治理念。

礼的来源非常早,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甲骨文中就有“礼”字。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曾经解释了“礼”字的来源

“履也,见礼记祭义。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故礼字从示。丰者行礼之器。”

礼的最初来源是祭祀的礼节,类似于巫舞祝祷,古老祭祀上肯定也会有音乐在一旁伴奏,因此在古代祭祀上祝祷词的诗文、舞蹈以及音乐三者是并存的,这三者按照礼来以此进行,才能实现祭祀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

而在古代,音乐也是巫术祝祷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是祭祀礼节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在所有的音乐史中,节奏都是先于旋律出现的,这是由于节奏是靠着简单击打就可以产生的,但是旋律需要人来吹拉弹唱各种乐器,过程更加的复杂。

在所有击打乐器,鼓又更加具有神圣性和庄严性,因为鼓声沉厚悠长,深含韵味。因此在祭祀活动中,鼓声一直是重头戏,用来烘托整个仪式的庄重性。

礼和乐两者是一体的,礼是祭祀活动的外在行为,而乐则是祭祀活动的内在,借音乐来烘托气氛的庄重,人们心中对于鬼神的尊重,是人们内心情感的外化,因此可以看出“乐”是“礼”的内涵。

礼、乐共同象征着祭祀行为的庄重,表现神的权威性,同时统治者也靠着这种崇拜虔诚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使得自己的统治更加合法。

等到周朝,祭祀甚至演变成一套系统的制度,在《周礼正义》中就有对当时相关规定的记载

“乃分乐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乃奏大簇,歌应钟,舞《咸池》,以祭地示。乃奏姑洗,歌南吕,舞《大磬》,以祀四望······乃奏无射,歌夹钟,舞《大武》,以享先祖。”

乐被分成了不同的等级来祭祀不同的神灵,因此逐渐乐就成为了等级的象征。乐从神灵的层面逐渐走下神坛,走进世俗,被不同等级的贵族使用,逐渐也就成为了贵族等级的标志,形成了等级制度。

这些都是为了强化人们心中的等级观念,维护皇帝神圣不可侵犯的至高地位,巩固贵族高人一等的地位,从而强化统治阶级的管理和统治。

在西周时期,“礼”不过是凸显统治阶级地位和等级的政治统治手段,是僵化的制度管理,其中并没有任何道德和思想因素。

春秋时期礼乐崩坏,《左传》借历史叙述重新描述礼的价值内涵,“礼”的内涵转变成“德”,成为伦理政治的统治手段

等到春秋时期,因为周王朝逐渐衰弱,王室也不再是权力的中心,因此逐渐出现礼乐崩坏的情形。

新声郑卫之音的出现打破了音乐仅仅作为祭祀工具的僵局。虽然音乐起源于神圣的祭祀活动,但是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音乐渐渐就不局限于作为表现对于神灵的敬仰的工具,而是增加了娱乐人们的功能,并且增加了审美意趣。

同时各种丝竹音乐也逐渐获得了人们的喜爱,于是快速发展,这也为郑卫之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这时人们的音乐审美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钟鼓之声,于是热情奔放的郑卫之音的出现填补了原本音乐审美的空缺,流行起来,成功地取代了原本雅乐的主体地位。

雅乐是指更为庄重的音乐,大多用于祭祀活动。但是郑卫之音拥有更加优美的旋律,更加符合人的审美,因此也更加打动人心。

在《礼记》中曾经记录了一项趣事,魏文侯听古乐时就怕卧倒,这样就会越听越疲乏,但是听郑卫之音就完全不会觉得疲倦,这就表现出了在娱乐方面,郑卫之音的长处。

同时从中也可以看出贵族们对于礼乐制度的僭越,乐舞本来是用于祭祀神灵的,但是贵族们毫无忌惮地用乐舞来娱乐自我,滥用乐舞。

可以看出贵族们对于周礼的轻视和逾越,随着周王朝的没落,周礼的礼乐系统也走向了崩溃,用乐的严肃性也严重降低,因此乐不再具有等级制度标志的属性,真正出现了礼乐崩坏。

礼乐崩坏首先表现了贵族文化的衰弱,同时对于礼乐崩坏,一大批人又希望可以重建礼乐制度,因此社会的不同阶层都在讨论礼、尊敬礼,《左传》也不例外。

《左传》借历史叙述重新描述礼的价值内涵,但是其中构建的礼的内容已经和西周时期的礼完全不同。

在《左传》一书中,礼的叙述贯穿始终。甚至在全书中,“礼”字出现了四百多次,多次作者借历史人物之口来阐述自己对于礼的理解。在作者的笔下,礼不再是祭祀制度中的准则,而是个人行为的和治国安邦的准则。

于是在这其中表现了在春秋时期,礼的内涵的转变,它不再是神圣庄严的乐舞祭祀,而是合人性合国情的价值导向。礼逐渐褪去了神性,转变成理性人文的一部分。

在处理国家大事时,礼是各种政治行为的最好指导;在面对人生大事时,礼是各种个人行为的最好约束。

在这一过程中,礼的内涵逐渐转变为“德”。其实早在西周时期,周公就强调德政,但是当时的德政和天命紧密联合,其中神圣性超过了理性,于是就是出现了浓烈的天命神秘色彩,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层天命神意的外衣终于得以脱去。

在《左传》中对于礼的内涵的转变,其实是对于周礼的世俗化,把礼、乐区分开,将礼和德结合起来,德为内涵,礼为外在,把德政作为君王合法性的来源。

《左传》中包含代表性的儒家礼治思想,内涵就德政。在书中曾经表达出了左丘明对于德政的推崇

“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

意思就是周王朝之所以得以建立流传,是在于周王朝以周公为代表的德政。

《左传》一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建立儒生的身份认同以及传达对于统治阶级的道德要求,表现以德政为核心的礼治思想

《左传》虽然是史书,但是其根本目的并不在于言史,而是为了言志,就其根本来说就是服务于左丘明自己的思想和主张。

在《左传》一书中,表现出了当时春秋时期,诸侯纳言的良好社会风气,一个国家往往因卿士一言而兴,因卿士一言而衰,有时候甚至一场大战就在谈笑间灰飞烟灭。

在这本书中集中地描写了当时卿大夫的雄才大略,他们严谨遵守礼治思想,在各国政治上占据了重要的位子,他们在各国博弈中为自家的国家博取利益。

因此在史书的记载中,甚至给人的印象就是,卿大夫们才是国家权力的决定者,是带领国家走向胜利的决定性人物。因此这种刻画便给予了儒生们极强的身份认同,给予他们更加清晰的政治抱负和理想。

与卿大夫相对应的是国君的角色,和他们相比,国君的人物形象则要逊色很多,对于卿大夫的建议他们往往只是一再地附和和赞同。

其实这是作者想要国君呈现出的姿态,一个理想的君王应当是具备品德和礼节的,既能遵循礼节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也是关注人民生活,积极纳谏,实现德政,这就是左丘明渴望君主们具备的道德和品行要求。

参考历史文献:

《左传》

《礼记》

《说文解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讲案|第三篇八佾之第1第2章
孔子学说,政治思想
周礼的内涵——天命、民意和道德
子居:清华简十一《五纪》解析(之四) | 中国先秦史
春秋时期“礼”概说
甲骨文台历第二十一字——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