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使人明智,珍惜春光,一起享受读书吧

今日看点

言之有范第一次读书分享已经发布了两期内容,共分享了14本不同领域的经典书籍。今天将为大家带来第三期书籍内容分享,涵盖文化、文学等领域,分别是《中国文化课》《中国通史简编》《吾国与吾民》《穿越丝路——发现世界的中国方式》《被讨厌的勇气》《冬牧场》。希望读者们也能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在评论里留下你的思考。

《中国文化课》

余秋雨 | 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分享人:丁岚

书籍简介

书籍背景

本书背景是余秋雨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为中国文化史专业博士生准备的必修课,结合喜马拉雅有声网络平台的合作,将其分为 97讲,外加一部分经典名篇的古文今译,最终成书。《中国文化课》是在《中国文脉》《极品美学》《北大授课》等学术著作基础上开辟的又一次有关“中国文化史”的脉络研究,作者以人代史、以文化观史,依旧采用惯常使用的文化散文笔体写作。全篇融学术性和故事性于一体,深入浅出,文笔精巧,每一篇章读起来都不失为一篇精美的文化散文。

书籍脉络

本书共有五个单元,书籍篇章逻辑为前四章节为一个整体:第一单元 引论·文化定义 ——对“文化”作出定义。第二单元 史迹·悠悠文脉—— 从人类进入文明的门槛、四大古文明的生命力的比较开始,从追索中国文化的“世界身份”出发,对老子、孔子、屈原、魏晋名士等人物以及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代作出文化意义上的解读。第三单元 大道·儒家佛家道家——作者将儒释道定义为中国文化的精神主干,阐释儒家的君子之道、佛家的《心经》以及道家的老庄路线和道教路线,同时从对历史的俯仰之间剖析儒释道文化的前世今生乃至未来的文化思维。第四单元 反思·利弊所在——站在世界角度品察中国文化的地位、特点、优势及劣势,回答“中国文化为何成为人类古文化的长寿者”这一哲学性的问题。第五单元 储心·必要记忆——在逻辑上又是一个独立单元,作者梳理归纳中国文化中应该被深刻理解、识记的经典名篇,将老庄、屈原、苏轼、欧阳修等名家名篇作出了古文今译,作为课程的“附赠资料库”,思路巧妙,文笔精美。

阅读体会

关于文化

文化是最软性也是最具韧性的一种力量。金银财富可以被侵吞、消耗或化为乌有,光辉的鼎盛王朝亦能被倾覆更迭,文化,却往往难以磨灭。这就好比当同时期的王公贵族早已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而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的名字以及他们创作的故事、人物、悲欢却还在流传和被后世敬仰;文化的力量最软也最强,就好像“那些著名的帝王,那些有名的战争,那些出名的转折,说来说去,无非都是在实践法家的刚烈雄伟、道家的清净生息和儒家的奋发有为。

伟大的文化往往出生在断裂的时代,产生自命途多舛的人。这并非说盛世没有文化,每一时代都需要找到她的文化主心骨。只不过如同余秋雨所说,“在好大喜功、轰轰烈烈的背景下,必然是群体话语鼎盛,个体话语冷落。而且,那种群体话语常常带有四个特性:排场性、雕饰性、虚夸性、近似性(如汉赋)”;生活在安逸中的人很难触到人生真正的基底——屈原、司马迁、阮籍、嵇康、李白、杜甫、苏东坡......他们都历经命运的曲折,以莫大苦难涤洗出生命的底色方才有了那些震荡灵魂的旷世名篇。

文化产生于特定的地域和群体,却能够突破地域限制,成为跨越世界的桥梁。我们熟知的大唐之所以成为同时光耀时间和空间的一颗璀璨明珠,就是因为她的诞生融汇了北方少数民族野性、活跃的文化血脉,在她的生活方式中,“世界性”是重要主题。想象漫步在长安的西市大街,沉浸在拜占庭建筑的华丽、波斯印度魔术的玄妙、胡姬酒肆的迷醉,那是真正的世界中心——“长安街头,外国人很多,三万多名留学生......留学生也能参加科举考试,仅仅唐代晚期,得中科举的新罗士子就有五十多名。”一个国家的强大历经政治经济地位的提升,最终体现在文化上,这对我们今天的一带一路和跨文化交流仍有借鉴意义。

关于中国文化

面对“中国文化何以长寿”这一久经时间和无数学者拷问的问题,余秋雨给出了“体量巨大”“从未远征”“以统为大”“家国同构”“简易思维”“以德为帜”“避开极端”“科举制度”这八个原因,前四种是“宏观选择”,后四项涉及到“文化的本体内容”。此八项原因不失为这一问题的合理答案,然“中国文化何以长寿”本质上必然为一个繁复浩大的命题,越是考量这种问题就越需要“大道至简”的思维,将其化解为具有哲学意味的思考。

余秋雨将“文化”定义为“一种养成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的成果,是集体人格”。这项定义实际上同样也是将几百种繁复的文化定义精简为 “生活方式”“精神价值”和“集体人格”三个关键词,这其中的核心是“集体人格。”文化的核心是集体人格,因此可以推论出能够保障中国文化长久绵延的根本原因也是由于在这种文化下所产生的“健全的集体人格”。听到这里也许有人要质疑批判:就连鲁迅先生也创作了孔乙己、阿Q先生等形象批判国人的人格缺陷——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她的性格特征,这特征包括优点与缺点,共同构成立体的“人”——不能否定中国文化所孕育出的整个民族的人格光辉。

将这种人格光辉再进一步凝练就是“君子之道”。虽然“儒家和道家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思想重心”,而儒家的“君子之道”由于更容易接近、渗透至文化定义中的“生活方式”,使其成为中国人立世所追求的主要理想人格。书中第三单元余秋雨对“君子之道”展开了详尽解读。在我看来,君子人格的核心是“怀德”和“不器”。前者指的是君子人格要把“德”放在首位,后者是君子人格具有的包容性。

从周易的“君子厚德载物”到孔子“君子怀德”再到《大学》“君子先慎乎德”——“德行”一直是中国人格所要归至的核心坐标,在这个中心的附近,还毗邻着“仁”“义”等精神,这些精神共同指向了中国文化的高贵。这份高贵蕴含丰富,其中就包括中国文化的“非侵略性”:试想历史上无论是张骞出使西域,还是郑和下西洋,在他们背后不仅拥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军事实力,还有一份宝贵的和平思想,因此张骞走出了人类文化的第一通道“丝绸之路”,郑和也驶出了一条文化航道。

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和包容性体现在“君子不器”。余秋雨将“不器”概括为“不做器物的奴隶”(物化)和“不要让自己成为器物”(异化)。我将“不器”理解为“不为器所限囿”,即在保持自我意识独立性的基础上拥有“有容乃大”的胸怀。这种胸怀是中国文化历经朝代更迭、时代转换仍然存在的生命力,她体现在大唐李世民接受在欧洲颠沛流离的景教,并为其书写“道无常名,圣无常体,随方设教,密济众生”;体现在正是因为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一代伟大战神成吉思汗晚年对自己的征战开始反思,并为子孙立下不杀戮的遗愿,让后来的继承者成为了并非仅仅是占领土地的游牧人,描绘起又一个朝代的文化景观。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小就会听到的关于自身民族文化的评价。阅读《中国文化课》一书后,这种评价不再仅仅是宏观的、模糊的两个词汇,而是具体到一段段历史的文化气韵、一个个文人的文化气节和点点滴滴的犹如沧海拾贝的文化故事。它提醒今天的我们仍要发现、找到自己的文化坐标——中国文化的精神核心是一种健全的集体人格,今天的我们要大方地拾起这份客观的文化自信,并续接起文化传承的接力棒;它提醒我们塑造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性,犹如余秋雨慨叹“今天如果在外国展现中国文化,总是离不开舞龙、高跷、鞭炮之类......这其实并未惯常发生在中国大地上,而只是发生在外国唐人街节庆活动中的奇特文化,它们并不能代表中国文化最典型的美学特征。中国文化温厚平和、中国文化内敛含蓄——符合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意义和蕴含的国家形象有待我们进一步发现和确立。

《中国通史简编》

范文澜 | 著

商务印书馆

分享人:王硕祎

《中国通史简编》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的延安,作者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文澜。当时,全党上下逐渐形成了重视研究中国历史和实际的风气,党中央委托范文澜编写本书,正是为了方便广大读者更好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概貌,通过历史研究指导现实的革命工作。正如书名中所述,本书在内容叙述时的时间跨度极广,上至原始社会,下到鸦片战争,汇聚了中华大地数千载的历史。作者以丰富详实的历史资料为行文之基,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艺术等多个角度全面展现了中国历史变迁的脉络,以深刻的理性分析和激荡的文字为读者展示了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画卷。全书共分为三编:第一编为远古到秦朝,叙述了从原始公社到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开始成立;第二编为秦汉到南北朝,主要叙述了这期间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成立后对外扩张到外族内侵;第三编为隋朝到鸦片战争时期,叙述了封建制度社会螺旋式的继续发展到西洋资本主义的侵入。

作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运用了历史学研究的全新角度。作者否定了旧时代的以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为主角的历史观,不再将历史研究的视角局限于少数人,而是将笔墨投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肯定了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可以说,本书是一部学术研究新范式的开山之作。就本书的内容而言,作者怀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目的,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进行了较为系统完整的评述与分析。作者在研究经济发展状况时广泛关注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行业的变迁,同时客观梳理了不同时期的国内政治形势与外交情况,并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思想、艺术等的发展概况进行了单独的研究与叙述。总体来看,该书将视角投向人民群众,也兼顾了对于中国历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使得其中学术研究的价值历久弥新。

由于本书写作时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和作者鲜明的阶级立场,其在从事学术研究时也有着明显的倾向性,部分内容与观点在七十多年后的今日看来或许值得商榷,但书中的真知灼见仍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实际上,今人对于类似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经典的重新审视也正体现出相关学科研究的发展与进步。另外,范文澜在进行史学研究时体现出的严谨负责的治学精神对于后辈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吾国与吾民》

林语堂 |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分享人:郝兰芝

简介

本书作者林语堂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曾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 ,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

《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又名《中国人》,是林语堂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与代表作。该书用坦率幽默的笔调、 睿智通达的语言娓娓道出了中国人的道德、精神状态与向往,以及中国的社会、文艺与生活情趣。将中国人的性格、心灵、理想、生活、政治、社会、艺术剖释得非常美妙,并与西方人的性格,理想、生活等做了相应的广泛深入的比较,在海内外引起轰动,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广泛流传。

这部作品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中华民族的素质”除了闲话开场,包括中国人民、中国人之德性、中国人的心灵和人生之理想这四章。第二部分包括中国人民的生活、妇女生活、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文学生活、艺术家生活、生活的艺术和收场语。全书初版之始,向英语世界读者全面介绍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特别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民族特性和生活风尚,内容丰富,传播了许多有关中国文化的知识。文化信息量之大超过以往介绍中国的书籍。林语堂的写作立场是 :“真诚的批评态度,配合以精密之鉴定眼光。用心灵来观察,用精神来思虑,心灵与精神,合二为一。”

个人感悟

从大的历史背景来看,《吾国与吾民》的出版深刻影响了很多美国人观察中国的态度。

1934年,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应时而生。100多年前,中国一个特殊的内忧外患的时期,当时人们讨论如何向外国人介绍中国与中国的国民性,推动文化差异比较和理解,此书一经出版,并在1935年成了美国的畅销书。《纽约时报》上有书评说,“我非常感激林先生,读他的书使人得到很大启发。只有一位优秀的中国人才能这样坦诚而又不失偏颇地论述他的同胞”。

书籍的观点极尽所能理智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但也有因时代和个人和主观的限制。这本书的幕后人事赛珍珠评价,所有人在叙述中国的时候,不是太包庇中国,就是太苛责中国人了。她觉得能够跳出这两种态度,能够持平而宏观地来看中国,并且有很好英文能力的人,非林语堂莫属。但是林语堂眼中的中国和中国人也受到作者主观性的制约和时代的制约,尤其是第二部分对中国人生活这种艺术家形象的塑造更多的是乌托邦式的中国形象。书的最后,作者为未来的中国和人类提示了一个浪漫而理想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乐活”、“慢活”的概念,可在当时是很难被理解的。

林语堂一生致力于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文化,向西方人介绍中国人文,成绩卓著,轰动中西文坛。《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继《吾国与吾民》之后创作的又一成功作品,这本书是从《吾国与吾民》的一个同名章节中延伸出来的。将旷怀达观的中国人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充分传达,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一个可供效仿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

林语堂曾在《吾国与吾民》的序中写道:“写了这本书,我将冒犯许多阐述中国的著作家,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祖国的同胞和一般大爱国家。此辈大爱国家——鄙人与之实互不干涉,因为他们的偶像,不是我的偶像,他们的爱国思想也不是我的爱国思想。说不定我也同样爱我的国家,可是我常小心翼翼在他们面前隐藏起来。”

此书作为中国文化的经典读物,值得去深思和学习。但是读书也要有逻辑和科学精神,可和其他读物一并思考,在众多文化大家的肩上尽可能构建自己思维中的中国文化图景。

《穿越丝路——发现世界的中国方式》

李伟 | 著

中信出版社

分享人:洪欣言

2015年,《三联生活周刊》将“丝绸之路”作为年度选题,组织多名记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前往与中国西边接壤的多个丝绸之路上的国家进行了探访和拍摄,并作为封面故事专题逐一在杂志上发表,这本书即为六期封面故事的汇编版本。本书有五个章节:第一章《中国发现世界:丝绸之路》,第二章《中西风物:文明的交融》,第三章:《从长安到罗马:融合之路——民族、宗教、科学与艺术》,第四章《中国人的海洋之路》,第五章《古老丝路与现代崛起:“一带一路”背后的大国战略》。

这本书的内容涵盖广泛,围绕着中国人探寻世界、西方人探寻东方的故事,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城市、物种、商品的交流,文化与宗教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21世纪丝绸之路所带来的影响等内容,进行了分章节的阐述。书中有的引经据典,用“说故事”的方式阐述历史,引导读者,有的用游记的方式记录寻访过程以及作者自己的所思所想,也有采用采访的方式,将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在经济、国防安全等方面的影响与意义阐述予读者。

《穿越丝路》可以说是一本关于丝绸之路的融合性的科普书籍,包括丝绸之路的路线、丝绸之路路线的历史、丝绸之路上的文化科技以及宗教等的交流、物种交流,还包括“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概述。丝绸之路在很多人心中是熟悉又陌生的,而我们对于很多与中国西部接壤的国家也都缺乏认知,这些中亚国家成为了“世界发展的洼地”。我们关注欧美、关注与中国东面接壤的日韩、关注远在南半球的澳洲,却甚少关注身处中国西边、身处亚欧大陆中间的中亚国家,这些国家在过去从各方面听起来,都“太遥远”了。这本书正是一本将这些国家的概况介绍给读者的一本引导,或许不够深度,但也足够广泛,也或许不够严谨,但作为“科普”也足够了。

书中将存在于我们脑海中的“丝绸之路”的概念,用简单轻松的语言方式,搭配了图片,具象的告诉了读者们,告诉了我们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什么,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上有些什么,过去它对于中国乃至其他周边国家的意义是什么,甚至还包括了过去的那些国家们是如何看待,与接触中国过去进入他们国家的使臣、商人、战俘,包括其中所带来的文化、宗教、科技、艺术的交融等;它也告诉我们“一带一路”这个“新丝绸之路”是什么,现在这个丝绸之路上又有些什么,它的意义在哪,又为什么如此重要而成为国家发展乃至世界发展的一个重大且重要的倡议。

《穿越丝路》将普通群众脑海中关于“丝绸之路”的模糊概念具象了起来,那些“又近又远”的中亚国家的形象也在作者的共同书写下具象、亲近了起来。对于初步想了解丝绸之路却有些无从下手的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算是一个不错的相关“启蒙”书籍。也许书中对于相关的主题探讨的不够深入全面,甚至可能有不够考究而有错误的地方,也没有很多人爱看的“跌宕起伏”,但胜在对于“丝绸之路”的内容,它足够综合,能满足读者整体性认识丝绸之路的需求,并且文字平铺直述、平易近人,读者容易理解,也能顺着参考文章,在书外继续探寻有关知识。

《被讨厌的勇气》

[日]岸见一郎 古贺史健 |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分享人:巩仪

书籍内容

《被讨厌的勇气》又名《“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是2015年出版的心理学与哲学著作。书籍的作者是日本的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其中岸见一郎是阿德勒心理学研究专家、哲学家,而古贺史健则是擅长对话体的自由作家。古贺史健曾多次拜访岸见一郎探讨阿德勒心理学,并以二人为原型创作了《被讨厌的勇气》一书。该书颠覆常识,以阿德勒心理学为基础,向居于主流的弗洛伊德心理学发起挑战,为如何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提出了全新的思路。

本书以哲学家与青年人的对话为内容,分为五个主要章节:“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要有被讨厌的勇气”、“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从因果论博弈、烦恼来源、课题分离、自我定位、他人信赖等几个方面对阿德勒的心理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

书中提出了许多颠覆常识的观点。作者提出,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阿德勒在这一点上否定了弗洛伊德的“因果论”,提出了“目的论”。阿德勒认为,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无论是否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只要人在人际关系中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因此要寻求幸福就必须分离自己与他人的课题,不为他人的期待与敌视所累。

读书感想

在很多普通人的认知中,弗洛伊德早已成为了心理学的代名词。但是心理学领域还有更多闪烁着思想光芒的体系与论断,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就是其中之一。相比较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阿德勒更加注重社会文化环境和外在因素,强调意志与人际关系在个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他的观念中,个人的发展不再是消极而单一地被个人的经历所影响,而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宰,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存在的方式与状态,在这其中对于情绪的主观控制与正确地认识人际关系成为一个人获得幸福的重要方面

这本书对我个人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它鼓励我们放下对他人眼光与评价的担忧,完成自己与他人“课题”的分离,更专注于自己的选择、感受与存在的意义。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生活的美好,从而对未来和自己充满信心,十分推荐缺乏自信、经常为他人的期待所困与更加想要活出自己的人阅读。

《冬牧场》

李娟 | 著

新星出版社

分享人:隋缘

分享原因

受到疫情影响,大部分人都是2020的冬天宅在家中,所以为大家带来可读性非常强、愉快又少不了思考的书籍。《冬牧场》一定可以让你快乐的书。作者笔触非常幽默、轻松自然,推荐!我们常常以为自由轻松地放牧生活的真实是什么样子?

身处少数民族地区,常常会对少数民族文化产生深深的好奇,我们自以为的旅游和体验往往不过是少数民族的日常和逐渐舍弃的生活,而我们所摈弃的生活,有一定程度上是他们所向往的。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之中,我们很少能有机会心平气和的去过重复的无聊的生活。面对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文化冲突又有何解?文化产业或者文化旅游是否真的能为人的生活带来切实的变化?或许这本书不会给我们答案,但是我们透过笔者的眼睛看到心灵的平静与纯真。

故事内容

2010年冬天,李娟跟随一家熟识的哈萨克牧民深入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场、沙漠,度过了一段艰辛迥异的荒野生活。李娟是第一位描写哈萨克民族冬牧生活的汉族作家,她以饱含深情又不失节制的文字,呈现出阿尔泰最后一批“荒野主人”冬季转场时的独特生存景观。

作者简介

1979年生于新疆。高中毕业后一度跟随家庭进入阿尔泰深山牧场,经营一家杂货店和裁缝铺,与逐水草而居的哈萨克牧民共同生活。1999年开始写作。出版有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请放声歌唱》,在读者中产生巨大回响,被誉为文坛清新之风,来自阿勒泰的精灵吟唱。

推荐关键词

牧场、哈萨克民族、草原、柔软、有趣、平凡生活的美

摘录

有一天我的手机从挂在墙上的背包里掉到了地上,小牛默默地啃了一夜。本来一直关机的,硬是被啃得开了机。居麻说:小牛想妈妈了,想给妈妈打电话了。

总之,在阿克哈拉村,我实在是个扑朔迷离的人物。主要有四大疑点:一、不结婚;二、不工作;三、不串门;四、不体面。

太阳未出时,全世界都像一个梦,唯有月亮是真实的;太阳出来后,全世界都真实了,唯有月亮像一个梦。

思考

1.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碰撞

对撞后往往是汉化的结果,继而丧失了本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往往是对即将消失在世界上的精神文化财产进行保护。在文化的激荡交汇过程里是否少数的就是最最珍贵的?在少数民族文化自主性消失的趋势下,是否应当保护,又以何种方式是正确的?

2.人与动物的关系

牧人们为了牲畜甚至会丧失生命,人与动物远非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动物与人都在相互进化。自然是极为残酷的,“你不因有罪而死,我们不为挨饿而生”。动物是变相的财产,但我们永远不能仅仅为了物质的丰腴而过活。

3.我们应当生产什么样的文化产品

观众群体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文化需求,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下,不同的文化产品具有明显差异性。本书中有提到很多牧民聚集在一起看汉语节目,虽然听不懂,但坚持每天都看。当今牧民的生活好上了许多倍,但是文化产品的缺失以及教育问题确实造成了进一步的不平等。文化作品不仅仅可以弥补民族差异的鸿沟,也有着很强的教育意义。

END

待到山花烂漫时

如何“宅”的更有意义?这场别开生面的线上文化活动告诉你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关于城市与经济,这些书目值得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丝绸之路历史文化记载教程
人格 典范
谁的人生不论语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发展
当一个人开始早睡早起,抽空健身学习,走路挺胸抬头,一心向钱,你猜他是为了什么?
我们新疆好地方系列二——喀什古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