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黑格尔辩证法中,人作为个体生命的自觉性原理

毋庸回避的是,黑格尔辩证法中具有新教神学的因素,这一点为马克思所批判

辩证法,应具有理性的内容和意向对象

早在古希腊抑或古代中国,辩证法的原始质料就已存在,不过在黑格尔看来诸如老子的福祸相依,福祸转换的辩证方式,只具有辩证法的形式,也就是说只能作为辩证法或隐或显的自觉可能性。黑格尔辩证法是具有理性内容的和意向对象的,其意向的对象,也就是绝对理念,或绝对精神,而并非经验世界的吉凶之类的问题。

康德的二律背反,是理性自觉显现出了矛盾的特质

黑格尔认为康德哲学的一项贡献,就是显现出了辩证法具有理性的本质,并且这种理性本质使思维必须面对至上的绝对理念。因此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才会出现所谓的,当知性对超验对象进行判断时,会得出二律背反的先验幻相。在黑格尔看来,康德哲学所显现出的理性的二律背反,是出色的思维跃迁,因为康德使理性发挥出了辩证运动的本性,这种本性就是以二律背反的矛盾形态显现的。

黑格尔对于绝对理念或绝对精神的追溯,是具有神学本体论的无尽意向,黑格尔之所以不能同意康德关于二律背反的全部说法,因为如果按照康德将理性划分成理论理性(知性)和实践理性(道德自律)的方式,对绝对理念(上帝)、宇宙的追溯层阶就成了一种主观主义,主观主义很容易滑向虚无主义的窠臼。并且康德对上帝在实践理性上的树立,是将绝对理念与有限经验世界,通过自律的德性来完成嫁接,德性成了以自律为彼岸绝对自由的戒律,戒律的本质,还是一种充满算计的交换。黑格尔的神学背景,不允许绝对理念(上帝)成为道德悬设,绝对理念应该具有柏拉图理念论中的实存性和至上性,同时也有具有斯宾诺莎实体学说中的自因性特质。人作为上帝最高等,且具有理性的被造者,回归伊甸园的神学思想本身,即是对绝对理念的自觉、认识和自我实现。人,要在绝对理念自我开显的环节中,达成自我的自觉,从而才是克服传统形而上学神与人之割裂的二元矛盾。

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的实体学说,是黑格尔宝贵的思想资源

以“爱”的神学义理,推理出的人的自觉

《圣经》中上帝作为“道路”“真理”“生命”,就意味着绝对理念具有自为自因的主体性,而并非是只接受膜拜的清规戒律规范才能在神秘体验中感知的杂多的不确定性。道路与真理,应该是人通过理性思辨所能通往,并足以达到的自我意识的观念理论。在传统神学中,信、望、爱共同作为信仰者对上帝的情感表达,其中信与望,体现在人与上帝的直观体验中,而爱则作为耶稣基督道成肉身后,对信徒的训诫,所谓“有人打你的右脸,你把左脸送给他打。”因为耶稣基督具有圆满的神性和具足的人性,因而“爱”作为有限的人可以效法圆满的基督,进而通向真理的理性的情感。之所以说这种情感是理性的,因为“爱”所统一的,乃是己方与寇仇的异己分别,因此爱是具有普适性的,而又不是情感的失控泛滥。因此“爱”并非缺乏理性的普遍泛爱,也并非局限于信徒之内的有限关爱,而是以理性来统一二者矛盾的理性博爱。当然,从后天的哲学视角来看,这种博爱理念所反映的,是新教伦理诞生以来,信徒即祭司的自我意识觉醒的宗教观,对传统天主教以祭司来分离神与人关系的克服和统一;也不乏说,是强调个人财产独立性的新教伦理,在宗教观上的倒影。

绝对理念的普遍性,在万物的特殊性中,内化为人的个体自觉

吉林大学王天成教授援引马克思评价黑格尔哲学的论断,强调说黑格尔哲学是斯宾诺莎的实体、费希特的自我以及二者的结合。来自于低地国家的哲学家斯宾诺莎,其泛神论的实体学说,成就了神自为自因的实体主体性,神之实体不再作为只能被考察的思维偶像,但在此至大无外的实体中,同样是至小无内的,因为实体的圆满仅在自因的成就,而并未把人作为自因成就的个体环节。王天成教授把握住了黑格尔从对莱布尼茨的认同,进而扬弃斯宾诺莎实体学说的关键。在莱布尼茨的单子理论中,每个独立的单子,都具有自我决定的自因属性。斯宾诺莎的自因,来自于作为普遍性的实体——神的独具属性,而在莱布尼茨的实体学说中,每个独立的单子,都意味着普遍性要在特殊之中所完成的个体圆满。

由贺麟翻译的黑格尔的《小逻辑》,一直是上佳的译本

黑格尔的《小逻辑》,是绝对理念在概念阶段发展过程的辩证逻辑,作为实体的绝对理念要在本质论的必然性阶段,发展成为具有个体性的概念论,而概念论则作为将普遍性内化于特殊性中的个体觉解。在世间的万事万物之中,人是上帝最为完美的摹本,无他原因,乃是因为人具有理性。具有理性的人,就具有着自觉的可能性,人凭借这一点就与只靠本能生存的动物,和不具备觉知力的无情物拉开了距离。人,既作为圆满的受造者,又作为可以实现反思、统觉的自我意识的存在者,自觉的人是觉悟神的普遍性的自由个体,也是神的普遍性在人的特殊性中实现为个体生命的内容。

因此,黑格尔的实体理论,本身包含了自否定性的辩证的生命活动。作为绝对理念的实体的普遍性,以在特殊中建立个体性的方式开显和证明自身。作为个体生命的最佳的神学范式——人,既是绝对理念自证其本身的枢要环节,也是作为高级生命体的人以理性反思其自身灵性的自觉过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天成 | 黑格尔概念辩证法中的个体生命原则
哲思:李龙|本雅明的“当下性”思想与第三种现代性
第二季第5集: 形而上学在场:超越世俗与理念至上
西美尔:柏拉图式的爱欲与现代人的爱欲
王天成、李庆丽|重思黑格尔辩证法
唯物史观的阐释原则及其具体化运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