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追捧的海东青,到底做啥用?打猎只是小道,东珠才是真正原因

我们读到中国古代历史,尤其是辽金史以及清史时,总会听到一个词:海东青。辽金时期,女真人因为屡次被辽国压榨海东青,忍无可忍,最后反抗一把,一举灭辽。清朝作为女真继任者,满清子弟飞鹰走狗的形象深入人心,而这个鹰,正是海东青。

那么,海东青是做什么的?

也许有人立刻批评我:这还用说?打猎的啊!

那我再追问:猎什么?

这个问题,可能就没有那么好脱口而出了吧,至少,真正的答案跟我们脑中臆想的,颇有出入。

01 何为海东青

什么是海东青?

简单说,海东青是一种猎鹰,出产于东北等地,是鹰中第一等。

不过,这跟它的名字“海东青”有什么关联吗?

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中记载:“鹘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

似乎,在李时珍看来,海东青是出产自辽东的一种鹘,最厉害的那种就叫海东青。

我们通常认为,辽东就是辽河以东,如今的辽宁省全境,但事实上,当时的辽东应是更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了东三省,连韩鲜半岛部分地区也包括在内

《契丹国志》中则记载:“女真东北与五国为邻,五国之东临大海,出名鹰。自海东来,谓之‘海东青’。小面俊健,能擒鹅鹜。爪白者尤以为异,辽人酷爱之,岁岁求之女真。”

这里的五国,指的是东北地区黑龙江流域的五个部落。

辽金发生大战,起因便是海东青,女真部落一直向辽国进贡海东青,被勒索得狠了,便起兵反辽。但事实上,这女真部落,也并非海东青的原产地,真正出产海东青的地方,是在“海东”。

所谓海东,指的正是朝鲜半岛,即当时的高丽。

《金史》中记载:“往者,岁捕海狗、海东青、鸦鹘于高丽之境。”

这说明,女真人也前往高丽国内捕捉海东青,以此作为贡品。

海东的称谓,从唐代开始,通常指朝鲜半岛上的政权,比如高句丽、新罗、百济等,都被统称为海东三国、海东二蕃等。

《旧唐书·新罗传》则记载:“海东三国旧结怨隙,递相攻伐。”

宋代沿习了这一称谓,将当时朝鲜半岛上的政权高丽称为海东。

连高丽人自己,都称呼自己为海东之国,连自铸铜钱也命名为“海东通宝”、“海东重宝”。

如此说来,海东青的名称来源,便解决了一半,因为它原产自“海东之国”,能够隔海飞渡,非常神竣,被视为猎鹰中的第一等。

海东青名字中的“青”,则可能来自颜色。

宋代庄绰《鸡肋编》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兖州太守王仲仪,送了五只“海东青”给孙威敏,结果都是皂颊鸦,根本没用,反而被孙公写诗嘲笑。

《鸡肋编》记载:“鸷禽来自海东,除青鵁最嘉,故号‘海东青’。兖州王仲仪龙图以五枚赠威敏孙公,皆皂颊鸦,不堪(抟)博击,公作诗戏之曰:‘海东霜隼品仍多,万里秋天数刻过。狡兔积年安茂草,弋人终日望沧波。青鵁独击归林麓,皂颊群飞入纲罗。为谢文登贤太守,求方逐恶意如何。’后辽国求于女真,以致大乱,由此鸟也。”

由此可知,海东青还真不是什么鸟都能当得起的,遇上高仿的皂颊鸦,看上去差不多,实则差远了!

02 海东青做什么

我们弄清了海东青的由来,接下来还要弄明白一个问题:海东青用来做什么?

打猎?那猎什么呢?

有人说猎兔子,这未免太大材小用,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弄到的名鹰却只是猎兔子?除非那是月宫玉兔,否则铁定是亏。

其实,海东青的作用,在《契丹国志》的记载中已经说得很清楚,“小而俊健,能擒鹅鹜”。

这里的鹅,不是一般的鹅,而是天鹅。鹜,则是野鸭子,也有人认为可能是指的大雁。因为鹜又叫野凫,而古代凫雁通常是合称连用,有时候也单指野鸭子或者大雁。

海东青猎捕天鹅、大雁的记录,古已有之,辽代的皇帝尤其热衷于此。

《辽史·营卫志》中记载:“皇帝正月上旬起牙帐……冰泮,乃纵鹰鹘捕鹅雁……皇帝每至,侍御皆服墨绿色衣,各备连槌一柄,鹰食一器,刺鹅锥一枚。于泺周围,相去五七步排立……有鹅之处举旗,探骑驰报,远泊鸣鼓,鹅惊腾起,左右围骑皆举帜麾之。五坊擎进海东鹘拜授,皇帝放之。鹘擒鹅坠,势力不加,排列近者,举锥刺鹅,取脑以饲鹘。放鹘人例赏银绢。皇帝得头鹅荐庙,群臣各献酒果,举乐。更相酬酢,致贺语,皆插鹅毛于首,以为乐。赐从人酒,遍散其毛。”

史料中提到的猎鹅雁工具,比如连槌、杀鹅锥,都是海东青捕猎时的辅助工具。

当鹅群被鼓声惊起,皇帝便放出海东青,与鹅雁在空中博击。海东青个头不大,却能以高速突袭几倍于自己体重的天鹅、大雁,将其拖拽到地面。当天鹅气力不足、从空中坠落时,早已排列站位的侍卫们,便用连槌或刺鹅锥等工具“补刀”,再给猎物重击。

连槌,是一种短柄猎槌,另一头为铜铁,可以槌杀猎物,一击便死

杀鹅锥,则是辽人惯用的一种捕猎工具,可以方便快速杀死鹅雁而不伤其毛羽,也是皇室贵族们经常佩带的装饰物。

比如,在内蒙古奈曼旗青龙山辽圣宗开泰七年(1018)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中,便曾发现一枚银制杀鹅锥,锥体末端中空,嵌入玉柄,并配有鎏金银鞘,非常珍贵。

辽人习惯打猎,皇帝常年不在京中,而在打猎的路上,因此,打猎小能手海东青,也就成为辽主们的好伙伴,珍之重之。

辽国公主墓出土的杀鹅锥

03 海东青价高之谜

海东青的珍贵之处,在于它勇猛异常,而且通过训练后,能够放飞博击,任其翱翔,而不需要拴足。

我们读苏轼《江州子》里,总醉心“左牵黄、右擎苍”的气派,实际上,苏轼带的猎鹰一点也不豪气,是用链子拴住的,只能小范围活动,跟“鹰击长空万里”的海东青相比,逊色不只一点点。

海东青不仅能翱翔高飞,更能以小博大。

《黑龙江外记》中记载:“海青,一名海东青,身小而健捷异常,见鹰隼以翼搏击,大者力能制鹿。”

能搏鹰、制鹿,这货可真值了!

不过,海东青最被人称道的,还是它与北珠的神秘联系

也许有人要说,北珠?不就是一种珍珠吗?能跟一只鸟有什么联系?难道海东青还能下海捕蚌,采集珍珠?

其实,这二者还真有点有趣故事。

北珠,又叫东珠,也就是东北地区所出产的珍珠,每年十月是最佳的采珠季节,这时候北珠的质量最好,但因为北方天寒,此时已经冻结了厚厚的冰层,如果凿冰采珠,虽然能有所收获,但采珠人往往因此而生病,愿意从事这职业的人不多。

因此,北珠售价极高,非常昂贵。

不过,除了凿冰采蚌,也还有一种获得北珠的办法

传说,天鹅以蚌为食,吞下的蚌肉里常有珍珠,而海东青却擅长捕捉天鹅,人们因此而得到珍贵的宝珠,自然便以海东青为贵。

《三朝北盟会编》中记载:“北珠,美者大如弹子,小者如梧子,皆出辽东海汊中。每八月望,月如昼则珠必大,乃以十月方采取珠蚌,而北方冱寒,九、十月则坚冰厚已盈尺矣。凿冰没水而捕之,人以病焉。又有天鹅能食蚌,则珠藏其嗉,又有俊鹘号海东青者,能击天鹅,人既以鹘而得天鹅,则于其嗉得珠焉。”

当时的辽、宋皆喜爱这种北珠,北宋官方曾多次向辽国采购,数量极大,而辽国更借此向女真索要海东青,开辟所谓鹰路,最终导致亡国。

元代方回《桐江续集》中有一首《北珠怨》,便将辽国、北宋的灭亡,归咎于利用海东青取北珠之事。

“北方有奇蚌,产珠红晶荧。天鹅腹中物,万仞翔冥冥。此贪孰能致,俊鹰海东青。钩戟为爪喙,利刀以为翎。采之肃慎氏,扶桑隔沧溟。无厌耶律家,苛取不暂停。中夏得此珠,艳饰生芳馨。辽人贸此珠,易宝衔□軿。东夷此为恨,耻罍嗟罄瓶。渡兵鸭绿水,犁扫黄龙庭。夹山一以灭,河朔无锁扃。幽燕及淮江,赤地战血腥。徒以一珠故,百亿殃生灵。两国失宗社,万乘栖囚囹。旅獒戒异物,圣人存为经。徒以一珠故,天地生虫螟。此事有本原,獾郎柄熙宁。力行商君法,诡勒燕然铭。延致众奸鬼,坏败先乾廷。焉得致渠魁,轘裂具五刑。钟山有遗瘗,漾这江中泠。我作北珠怨,哀歌谁忍听?”

小结:辽、宋未必全因海东青而亡,但作为鹰中灵物,海东青却一直受到游猎民族追捧,尤其是辽、金、清等朝帝王,非常看重海东青,非贵族不能饲养。

《步步惊心》里八阿哥因为一起“毙鹰事件”,便失去父皇宠信,一位皇子,竟还比不过一只海东青?人不如鹰,恐怕是那个时代,太多人的感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强大的契丹人是如何被一种鸟类整垮的?堪称历史界的蝴蝶效应
从“贵族玩宠”到“飞来禽祸”——契丹人与海东青
海东青训养史话
“诗忆赤峰”系列十五:有俊鹘号海东青
万鹰之神海东青:曾挑起女真族与辽国的战争,满族的最高图腾!
历史界的蝴蝶效应:强大的契丹因喜欢一种鸟类,而被女真蚕食鲸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