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游戏精神”在小学教育课程教学中渗透的策略

                                               孤山子镇明德小学 王树忠

(一)将“游戏精神”纳入主要的教学目标

第一,教师可借用儿童文学作品的导读,提高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欣赏“游戏精神”的能力。第二,用朗诵、讲故事等训练方式,训练师范生表现“游戏精神”的能力。训练师范生模仿儿童的语言、动作、心理、思维,将儿童的生活形态和生命体验逼真地展现出来,以便于师范生在小语课堂上,“蹲下来”,尊重儿童,与儿童平等相处、对话和交流,提高教学效率。第三,加强小语教学实践的指导,培养师范生运用“游戏精神”的能力,引导师范生能将“游戏精神”引入小语课堂,营造自由、快乐、幽默、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氛围,顺应儿童的天性,寓教于乐。

(二)将“游戏精神”的训练列为必要的教学内容

1.撰写赏析文章、自创儿童文学作品,欣赏“游戏精神”。儿童文学的读者不是仅限于儿童,还拥有成人读者。儿童文学的读者群具有的是一种双重结构[2]。这种结构下,师范生不能只是成人读者,而且要做儿童读者,发现儿童的“游戏精神”,体验“游戏精神”。在小学教育专业的儿童文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布置师范生创作儿童文学作品、撰写一定数量的赏析文章。创作和赏析是体验儿童文学“游戏精神”的间接途径。在欣赏和描述儿童生活的过程中,师范生自然会回忆其曾经的童年生活,唤醒早已沉睡的游戏精神。随着创作量的增多、阅读视野的扩大,他们对儿童“游戏精神”的内涵和外延会有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会发现儿童“游戏精神”的独特之美。值得注意的是,在布置这样的任务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在阅读的篇目和体裁、撰写的规范上要作出明确的要求。第一,在阅读的数量上要适量。儿童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师范生在短时间内不可能穷尽。要根据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能力等客观因素,给学生安排不同体裁的经典作品进行摘录和赏析,既要保质又要保量。第二,教师要对读书笔记和赏析文章进行及时评价,还要做好示范,让师范生有学习的“图式”,经过反复的训练和改进,师范生经由“同化—顺应—平衡”的不断循环,定能会对“游戏精神”的内涵和不同表现形式有个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2.课前三分钟讲故事或朗诵,表现“游戏精神”。儿童戏剧表演是表现儿童文学“游戏精神”的最好方法,准备耗时费力,需要舞台、道具、音乐、绘画、服装等条件,师范生对此表演往往较为抵触。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可以降低表演的难度,利用每堂课的前三分钟,安排一个师范生朗诵一篇短小的儿童文学作品或是讲一个短小的儿童故事。具体的程序是,一位学生朗诵或讲述,另一位学生对朗诵或讲故事进行点评,教师最后总结。在朗诵或讲述时,教师要将训练重点定位于能否模仿儿童的语言、口气、情感、神态等内容上;对学生的点评要委婉、有分寸;训练要有序,针对学生的缺点,要多次反复训练,直到基本纠正为止。

3.进行模拟教学,运用“游戏精神”。对小学语文出现的儿童文学体裁,每一类抽取一篇课文为代表,让师范生进行片段模拟教学,其他学生观摩,然后教师和师范生展开讨论,进行评价。评价的主要标准是能否用儿童的眼睛去看、感受用儿童的眼睛去听、特别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能否将“游戏精神”带入小学语文课堂,让小学生在自由、轻松的情境中学习,能否训练他们的想象能力[3]。这里的“游戏精神”并不一定是指具体的游戏,而是一种氛围和心态。师范生对儿童“游戏精神”的认同和欣赏,表现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讲述、关爱的眼神等方面,这些能营造出自由、快乐、充满幻想的“游戏精神”氛围。

4.将“游戏精神”纳入考核对象。教学评价是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一定的评价方法和技术为手段,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模拟教学、课前三分钟、撰写读书笔记和赏析文章等多渠道、多样化的训练方式,对师范生掌握“游戏精神”是比较有效的,但如果不计入师范生的成绩,也很难保证训练的实效性,因此必须将之列为考核对象。考核应将笔试和面试相结合,在笔试中考核“游戏精神”的相关知识,面试中评价“游戏精神”的相关能力;既要进行结果考核,又要进行过程考核。只有综合运用考核方式,才能对师范生的“游戏精神”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进行科学的评价,促进师范生对“游戏精神”的掌握,提高儿童文学素养,为他们的职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之,鉴于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的密切联系,目前我国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必须重视“游戏精神”的教学渗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学校管理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儿童文学课程教师自身过硬的儿童文学素养,是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向高端 创造样本——江苏省南通市名师工作室述评
游戏为什么吸引人,对教育有什么启示?
拒绝“揠苗助长”,正视孩子童心
为孩子入学做好充分准备
加拿大课堂教学“让思维可见”
小学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建构和实施策略初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