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读研究(可作为小语培训材料或讲座)-紫竹-搜狐博客

2008-10-18 | 阅读研究(可作为小语培训材料或讲座)

                               阅读研究
 一、阅读和阅读教学的定义、区别、联系
 1、什么是阅读
 阅读是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的一种活动。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阅读的目的主要是获取书面语言中的信息,一定对人类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有了一定就有了沟通,一定就如同生活中的衣食,吸进前人积累的生活经验;要获取当代社会的文字信息与他人交际,与社会沟通也需要阅读,阅读可以凭借书本知识让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拓宽知识领域。总之,一个人的学习、交际、认识活动都离不开阅读。
 2、什么是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丰富语言积累,形成阅读能力,并在其形成的过程中,为表达奠定良好的基础语言活动。
 3、二者的区别
 (1)、目的:阅读是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的活动;阅读教学是要培养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
 (2)、活动方式不同:阅读是一种个体活动,是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在学生个体活动的基础上的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一种交流活动,中间有个体活动,但不单单是个体活动。
 (3)、活动的基本过程不同:阅读的基本过程是借助语言文字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而阅读教学并不以了解内容为终点,它含有领悟一定内容借助文字表达内容并积累语言,从而提高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学一篇课文。把理解内容作为教学的落脚点,是错误的,了解内容是阅读,不是教学,只重视内容,是怎样表达的,忽视语言积累是误区。
 二、阅读教学的意义和要求
 (一)、意义
 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点。因为在语文课时中,阅读教学占课时最多,人们在阅读教学上,投入的精力也比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语文教学的质量,语文课程的要求能否全面达到,关键在于阅读教学。学生写作水平不好,作文教学不行,与作文教学有关,但根本是阅读教学,语言积累少,阅读量上不去,相对知识面窄,积累的生活经验就少,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提高阅读教学,它关系到语文教学的全面。语文教学方法常常是语文阅读教学法,语文教学过程很大程度上往往是阅读教学的过程。语文教学改革,基本上等同于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习惯上,我们认为,阅读教学就是语文教学。从教育教学上讲,有以下意义:
 1、阅读教学是识字的重要途径
 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所谓识字,就意味着在大脑中建立起了字的音、形、义三者的联系,看到一个字段过程,就是正确判断字形、知其音、知其义的过程,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字义是核心,因为离开字义,字就成了毫无意义的符号,从掌握字义的角度看,阅读数识字最有效的途径。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识字方法有:集中识字、分散识字、注音识字、字族文识字、字理识字等。现在,我们主要是借助阅读教学识字------在语言环境中识字,与分散识字有共同之处,识字并不难,难在巩固识字比较有效的方式是把识字放在语言环境中,即阅读识字。另外,汉字一字多音,一字多义是普遍现象,多音字只有在词句中才能弄懂字义,字义在很多时候,只有在阅读中才真正理解字义。(如,花谢了,谢谢)
 2、阅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听话、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
 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理解书面语言能力提高。同时也必然会促进口头语言能力、听话能力的提高。阅读是吸收的过程,说话是表达的过程,提高表达能力,有赖于多方面的条件,最重要的是识字能力和语言修养,只有提高识字能力和语言修养,才能准确地表达,阅读教学中,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词语,多种表达方式,各种句式,就为表达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阅读是提高识字能力的途径,识字能力提高了,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俗话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在读书上下功夫,在写作中才有“神”。
 3、阅读教学是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包罗万象,再加上阅读,知识面更加广泛,阅读教学不以传授社会和自然方面的知识为主要任务,如何一篇文章都是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学生在阅读中,不可能负载其内容去单纯理解语言文字,阅读的过程在吸收语言文字的同时,又吸收其内容,反之亦然,在阅读中,开阔眼界,丰富内容,必然会激活其思维,就必然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如,蛇与庄稼,不仅认识了内容,也理解了事物之间的联系)
 4、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感染,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
 语文教材中大多数是文学性很强的作品,以深刻的思想、生动的情节,揭示人生的真谛,赞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往往以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受到美的享受,在教学中,如能正确处理好语言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关系,(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会在语文实践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二)、阅读的要求
 1、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力求认识世界、渴望求知、探索真理、带有情绪色彩的一项活动,兴趣是学习动机的表现。兴趣是学习动机在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无数事实证明,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有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才能倾注巨大的热情,保持旺盛的精力,不畏攀登的艰辛,无论是学习、工作,都需要有浓厚的兴趣。新课程中为什么要突出兴趣呢?
 (1)、阅读是从文学作品中提取运用信息的过程,是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人类的学习活动是多方面的,所谓学会学习,首先是学会阅读,没有学会阅读,谈不上学会学习,在现实生活中,不会阅读,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不会我终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活动是学生读书,过去教师讲,学生读,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必须发生质的变化,学生的自主读书的形式要占领课堂,小学生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读一篇课文能达到正确至少需要七、八遍,我们知道,学生读完一遍就不感兴趣了,这就必须老师培养兴趣,激发兴趣。
 2、初步的阅读能力(具体要求6条)
 (1)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3)、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4)、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阅读其他文章,稍作准备,能正确、流利的朗读。
 (5)、学会默读,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并能边读边思考。
 (6)、学会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有关的材料。
 以上是就整个小学阶段而言的,小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要求,因此,应该分阶段逐步要求,逐步提高,怎样为达标做铺垫:
 低年级:主要是学习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默读,(从二年级开始训练)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阅读浅显的儿童读物,大致了解内容,能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美。
 中年级:能联系上下文或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语言材料。
 高年级: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中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及其感情色彩,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能借助工具书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三)、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早期的培养,对人的一生有极大的影响,能造就一个人,叶老说,教育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他看来,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一个人良好的习惯。
 一般说,一个人阅读能力的养成,大体经历三个阶段:兴趣------习惯------能力。
 先对阅读产生兴趣,后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形成能力。没有阅读习惯,要培养较高的阅读能力是不可能的,在小学阶段,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
 1、认真阅读习惯(阅读时注意力集中,不囫囵吞枣,不马虎草率)。
 2、阅读时边读边想,口到、眼到、心到。
 3、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随时圈、点、批、画,画出重难点,标出不理解的地方,批注自己的见解、体会)。
 4、阅读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5、课外阅读的习惯(能经常自觉的阅读有益的书报)。
 (四)、较丰富的语言积累
 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语言积累和语言能力,二者是什么关系呢。语文能力是语言积累的主要目标,如果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能力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能力无从谈起,语言积累是基础,语言积累包括:
 1、字的积累,掌握读写必须的足够数量的字。
 2、词典积累,掌握丰富的词汇。
 3、名言佳句的积累,掌握大量的脍炙人口的佳句。
 4、典范诗文的积累,背会一定数量的精美的诗文。
 在这几种积累中,最重要、最高级的积累不仅是词语积累,更重要的是文化积累。积累的途径就是熟读,背诵。
 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160)篇外,还需要阅读相当数量的文章,由于常用词汇、句式在文中经常出现,其用法、意义、句式在文章中自然就进入了学生的积累,积累必须是变成了学生自己的东西,即记住了。
 基本方式:背诵、熟读,另外,听写、抄写、默写一些词句或段落,也是语言积累常用的方法。a
 三、阅读教学的过程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丰富语言积累,形成阅读能力,并在其形成的过程中,为表达奠定良好的基础的语言活动。它可以指整个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是泛指,可是一篇一组,我们所讲的阅读教学是指一篇课文。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一个整体,阅读教学是整体的一部分,就阅读教学而言,又是一个相对的整体,各年段的阅读教学是其中的一部分。阅读教学的目标这个任务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逐步的呈螺旋上升。
 低年级学生,特别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其刚开始学习阅读,在阅读能力的培养方面,着眼于打好基础,理解词句是理解课文的基础,低年级课文篇幅短,内容浅显,重点理解词句,从一年级开始,要重视朗读,把朗读作为理解词句的重要手段,把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作为重要任务,先读正确,再读得流利,最后读出感情。二年级开始训练默读,朗读是默读的基础,没有朗读,默读形不成能力,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在培养读时,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认真、专心。低年级练习查字典,先解决字音,用部首检字法,低年级机械记忆好,采取多种积极有效的形式,多背诵诗文。
 中年级:中年级学生认识的常用汉字较多些,遇到一般读物,基本上没有障碍,重点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包括: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通过工具书理解词语,指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继续重视朗读的同时,重视默读,这些训练都是在读的过程中进行的。中年级是学习习惯由不自觉向自觉主动转化的关键时期,要通过读书实践,逐步培养查字典的习惯。要通过多种途径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高年级: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读书兴趣,同时要把学生只爱读童话、故事的兴趣转化到广泛涉猎上。对扩大学生的读书面有好处。在阅读能力上,在继续重视词句教学的同时,把理解的重点放在整体课文上,在词句教学上,重点指导有一些内涵的词句上,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我们所说的表达方式,不是指一般的表达方式,(一般的表态方式指记叙、描写、抒情、议论)我们所说的表达方式外延广泛,包括表达涉及的各个方面。如:立意、选材、谋篇、布局、潜词造句等。对小学生讲,领悟表达方式,一般说,能悟出文章在表达上的突出的地方,一般集中在潜词造句上,如:修辞手法产生的效果、词句的运用、不是让老师讲写作特点,强调领悟,是学生自己领悟,能达到什么程度就算什么程度,不提硬性要求,主要途径是读,充分地读,只有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才会悟出好在哪里,妙在哪里,为什么这样写,不那样写,高年级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而且要准确表达出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既要提高阅读水平,又要提高阅读速度,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熏陶。
 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
 教材是教学的凭借,教师要凭借一篇篇课文,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进行一篇课文教学时,教师要明确这篇课文在单元教材乃至全册中的思想内容,语言运用上同其它课文的联系,从而使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成为全册教学中的一个有机部分,成为培养阅读能力承前启后的链条。
 一篇课文的教学方法及过程是怎样的呢,这里说说一些普遍性程序,课文类型、题材、体裁不同,教师与学生实际不同,进行教学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设计讲求实效的教学程序。
 (一)安排一篇课文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
 都不可缺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程序、方法、处理这几个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教学目标上突出自学能力,叶老“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固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
 最终目标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以上为阅读教学培养的自学能力。即最终目标。自学能力在语文课上就是独立阅读的能力,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每一年级、每一课文都应把培养自学能力视为主要目标,教师要培养自学能力,教师的教要着眼于学生的学,教法服从学法,教法渗透学法,用教法指导学法,对目前游行的学法指导,既不应一概排斥,也不宜盲目搬弄,因为有些学法指导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符合语文课的特点,当然可以学习、借鉴,但也有一些所谓学法指导,脱离学生学习语文的客观规律,牵强附会,凑上几条,冠上学法,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应该防止。
 最好的学法指导是产物一般规律,学习是个体的智力活动,不是集体活动,每个人学习必然打上个性的烙印,尊重个人的独特体验。
 2、在教学内容上突出重点、难点
 任何一篇课文,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内容上或叙述事件或阐明道理,或抒情或介绍知识,形式上最明显为字词句段当中渗透字、词、句、段、语、修、逻文知识,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因此,语文课最容易面面俱到,任何学生的学习都不从零开始,学生真正掌握语言,也不是在学习一篇课文中得来。什么是重点,既包括内容方面的,也包括语言方面的,一般说,文章内容方面的重点,也是语言运用比较精彩的地方,二者是一体的,语言运用精彩的地方,也是应在文章上下功夫的地方,文章重点的训练,也是突出语感训练的地方,难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只要多读几遍课文联系上下文融汇贯通地思考,自己就可以解决,文中大部分词语勉励都是通过这个方法。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来理解消化,百分之八九十的词语借助上下文理解,对词语的理解,懂,不是词语怎么解释,对学生而言,汉语里的一些词语只要意会就可以了,要求学生讲解词语,会把学生引导到背诵词语上来。
 3、在教学安排上,突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在学习上一要自主、二要合作、三要探究。这里要强调的一个是自主,一个是实践。为什么要强调自主,教学归根到底得学生自己学习,讲只有通过学地能起作用,必须明确,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知识智能的发展,品格的形成与改变等。都是无法通过教师的教直接实现的,而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实现。换言之,只有学会的,没有教会的,教师只是帮学生学会而已,离开学,教就毫无意义,可以说,没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教就无法进行,教学目标,就无法顺利实现,所谓自主学习,不是说学生可以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学生应该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主动的积极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从教师的角度讲,让学生真正自己学习,应做到:
 第一: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就得把教师的教压缩到最低限度,非教不可的教。
 第二:给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思考的权利,尊重学生自主思考的结果,如果把学生自主思考的结果一棒打死,就再也激不起思考。
 第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跟教师、同学、教科书不同的见解要敢于交流,教师要鼓励。
 学生的自主学习,从阅读的角度出发,就是读、背、说、写的活动。一篇课文的教学,把大量的时间不用在学生读背说写的实践活动上,不让学生自己读书,就不是阅读教学。
 4、在教学方法上,突出启发诱导。
 这是一条教学原则,从广义上讲,这种教学方法,是与注入、灌输的方法相对立的,通过种种方法和手段促使学生通过积极思维,自己去理解所学的内容,而注入灌输法是教师直接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要求学生接受和记住现成的结论。从学的角度讲,是接受性的方法。改变教学方式,把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启发诱导的学生方法应做到:
 1、充分了解学生实际,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的重点,深度和广度。老师们的反映常常是启而不发,其原因是主要是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脱离学生的实际。
 2、教师的提问、讲解、点拔都要富有启发性,使学生能积极思考,探索,启发并不排斥讲解,关键在于讲解是否起到触发学生思考的作和,必要的好的讲解,也能触发思考,促进积极性、主动性。
 (二)低年级一篇课文教学的一般程序
 低年级是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这个阶段,课文内容浅显,篇幅矮小,一般说来,学生只要正确、流利地读出课文,也就大体上了解了课文,因此,低年级的新闻记者教学就是朗读,低段一篇课文的朗读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初读、熟读、理解读。
 1、初读
 要求读正确,是能用普通话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读清楚,还要不丢字,不加字,不颠倒不重复字句,不唱读,不顿读。初读做为一个教学环节,主要做以下几项工作:⑴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可以以生动的导语创设情境等激起学生读文的愿望。⑵指导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上几遍,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读出课文。⑶在学生读过二、三遍课文,基本上能在课文里准确地读出生字的基础上,按课后生字表自学生字,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检测生字的认读情况。⑷在学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让几名学生按自然段或指定段读课文。如果通过检查,大部分学生都能读正确,这个环节可以结束,初读阶段,教师要不要范读,领读,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如果学生的拼音很不熟练,基本上不能较迅速地拼读音节,在学生拼读之前范读,初读时领读,如果教师的范读可以激发学生读的兴趣,拼音熟练也可以范读。
 初读阶段要不要分析字形、讲解字义?
 一般说,学征购是刚感知字音、字形、字义,在些阶段硬性去分析字形,往往事倍功半,至于字义学生只要能把课文读熟,大多数的字义就可以理解了,无须加以讲解,个别比较生僻的字词,可以放在理解读的这一环节进行,必须明确,初读是一个环节,是一个阶段,不意味着读一遍课文。
 2、熟读
 要求读流利,读得通顺、流畅,比较熟练,熟读阶段应是这样的:
 ⑴借助各种方法和手段,使学生读课文的兴趣经久不衰,熟读这个阶段,学生不感兴趣,在此阶段,要保持兴趣就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策略,使之有读下去的欲望。
 ⑵可限定时间,让学生反复课文,读的遍数越多越好。
 ⑶通过多种形式,检查学生是不是读熟了课文。
 3、理解读
 要求: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调、重音、停顿、速度等表达出来。这个环节应该把指导学生朗读、理解字句,体会感情紧密结合,融为一体,一般做到:
 1、可让学生提出自己反复阅读后,仍不理解的内容,对这些问题,大多数让学生解答,做出结论,少数问题教师点拔,个别问题,教师做简明、扼要、富有启发性的讲解。
 2、指导学生个人练读
 3、指导学生试读,采取分段,分角色读等形式,对学生读得不理想的地方,让学生先理解含义,反映什么感情,体会,找生或师做示范,凡是学生没有读出课文感情的地方,让学生理解,感悟,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入境才能有情,也可以给学生在阅读技巧上的指导。比如:哪些字词读得重些,轻些,快些,慢些等。切忌硬性让学生没理解的基础上去感情读,只有理解了才可以。
 4、大多数学生比较有感情地读之后,说明理解课文了,可以学生进行生字字形书写指导,字形分析,书写指导是低年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识字的重要步骤。一定要安排足够的时间。总之,低段阅读教学要以读为主,寓讲于读,不要求教师专门安排讲解内容,分析内容,只要求教师指导有感情地读,其过程实际上是理解词句,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过程。(如:“小壁虎爬呀爬”为什么这样说,而不说“小壁虎爬到小河边”(路长、时间长)这亲写,学生能体会到这是在表达时间长,在读的过程中,来理解词句。如果学生读不出相应的感情时,教师加以指点,即可以把指导理解和指导朗读统一在一起,双避免了无的放矢的自费留学分析和讲解。
 当然了,教学程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三)中高年级一篇课文教学的一般程序
 中高年级的学生,已认识了相当数量的字,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应更加放手,所谓放手,就是让学生自读自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见解,给学生充分显示自己的舞台,中高年级一篇课文的教学大体分为:
 自读自悟、交流讨论、读背说写三个环节
 自读自悟:
 基本要求是: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基本上读懂课文,并能提出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难以理解的问题。在全部课时中,占全部课时的1/3到1/2,教师在此环节的主要工作是:
 ⑴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⑵指出自读的基本要求,提示阅读的步骤、方法。
 ⑶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揣摩文章的思路和表达访求,可从学生和课文的实际出发,划分为若干个小部分:首先有激发学生阅读本课兴趣扭语,或其他方法,并提示阅读要求,然后让学生朗读,次数从实际出发定,必须读到正确、流利,并能达到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的程度。再让学生逐段精读,着重理解课文的内容,词句,等,通过这样的几步,大部分问题已解决,最后质难问题。重点是自读自悟。“悟”什么,不同的学生悟出的内容不同是允许的,但基本要求是:一悟词句,通过充分地读,理解词句;二悟思路:了解文章表达的顺序,三悟内容,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要强调的是要求学生自悟,悟得不全面,不正确不要紧,关键引导学生在读中自悟的过程中,千方百计提兴趣,养成习惯,提供自学的指导方法,提示具体方法,当学生自读自悟时,老师干什么,有的不甘寂寞,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学生听,有的无所事事,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此时,正是因材施教的好机会,千万别错过了。
 2、交流讨论
 基本要求:交流读书心得,突破重点、难点,进行语感训练,课程标准提出:提供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组织中,讨论、交流。为什么安排这一环节:⑴交流讨论有助于深化学生阅读的感受,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有许多感受,感受是朦胧的,而交流就表达出来,把朦胧的感受组织成清晰的语言,这个过程,实质是深化学生阅读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思维升华的过程,提高阅读的过程。
 ⑵可以变师生的双向交流为师生、生生、文本之间的多项交流,可以发挥课堂教学优势,互帮互学,取长补短。
 ⑶有助于调动学生认真读书的主动性,激发兴趣,如果不给学生提供展示读书感受体会的平台,久而久之,就会打消学生读书的热情。
 ⑷可以避免教师自费留学的分析和讲解,交流讨论使全班这生都参与,提出的看法,难点,集中起来的见解,很可能比教师讲得更充分,更全面,交流讨论的内容,基本上涵盖了教学的重、难点。
 注意几点:
 ⑴要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学生读得不3充分,不充分思考去将门,很可能会离开课文乱说一气。
 ⑵要有教师的指点,内容内容教师要提供,交流什么,讨论什么,学生的独到见解要肯定,交流讨论中明显的错误倾向教师一定要指出。
 ⑶交流讨论要围绕重点难点,对讨论中离开重难点的发言,教师要正确引导不要伤学生。交流讨论内容要兼顾内容和语言两个方面,既讲内容,又讲语言,怎样做到在自读自悟前教师提供自学要求,如果每次自读学生能找出好的词句,从语言上理解,教师在引导时,注重强化语感的地方,要品味、感受,对学生提出的独立见解,与教材不同的,除了明显的以外,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的精神,小组讨论先在小组定,4人或16人均可,教师在小组讨论时,充分了解情况,只有了解了,选得发言才能有的放矢,便于把小组讨论引到重点难点来,郊游讨论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
 3、读背说写
 基本要求:有感情地读文、积累、运用做到⑴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读全文,也可以是片段,还可以朗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⑵指导学生背诵,背诵全文、片段
 ⑶让学生抄写、听写、默写、段、词语、句子
 ⑷指导学生复述
 ⑸结合课文指导学生练读
 ⑹字形分析、书写指导
 ⑺指导学生做一些有助于积累运用的其基地练习
 上以根据实际适当运用
 五、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与过去相比,变化很大,如分段:过去是重要的,现在重视的是语言积累,语言实践、学习方法和能力。基本的方法和原则可与时俱进,继续用,要点:
 词句教学
 1、词语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
 ⑴正确读出,写同学过的词语
 ⑵愎词语的意思
 ⑶注意积累词语并能在口头、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有些词语是由暂不要求掌握的生字组成,这类词语低年级较多,多认少写。
 2、词语教学的基本方法
 ⑴直观方法(实物直观、动作直观、表情直观、手势直观)
 ⑵联系上下文:最经常、最重要的理解词义的方法。可以说人们理解词语大部分是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学会的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学习,如《蜜蜂引路》中“向导”一词,讲就错了,一步步引导,让学生理解,联系上下文,学生经常受老师的引导熏陶,会逐步掌握。
 ⑶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词语积累
 课文中有些词语只有联系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才能理解。如“悠扬”一个学生从字典中查出来的,不如举例子。问:解放军进行曲悠扬吗?一个学生说:“不悠扬,雄壮等。类似这些没做具体解释,学生也理解了。
 ⑷比较辨析法
 对一些课文里运用准确恰当的词语,引导辨析会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如《小蝌蚪找妈妈》迎、追、游,通过看图引导说明三个不同的词语,显现了词语的不同意思。
 3、句子教学的重点
 一篇课文包含若干句子,没有可能逐个教学。
 ⑴内容:距离学生生活经验较远,难以理解的句子。如《草原》——老舍:那些小丘的线条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⑵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一般说,长句子的定语、状语需理解。
 ⑶有一定内涵的句子:从字面上看一种意思,里面包含着更深一些的句子,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要引导学生透过文字表面体会其内涵。
 4、理解句子的主要方法
 主要有两种:
 ⑴联系上下文(基本方法)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一段: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呆爱的地方。《小马过河》一文中这样一句话:“原来,河水既不象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象松鼠说的那样深。”
 ⑵联系生活实际:才能准确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篇章教学要点
 1、指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最主要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在阅读时,把心放到课文中去,设身处地去想象作者那样身临其境,有感情地朗读也是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指导学生领悟课文的一些表达方法:
 领悟表达方法的要求不要太高,能揭示主旨的突出之处;一般集中在遣词造句方面。如:词语的运用,修辞的效果,词语的运用从一年级开始培养,涉及语感问题。
 3、指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
 既包括词句的积累,又包括词、片断的积累。主要方法:赏析、熟读、背诵。赏析是教师抓住一些语段问题,反复诵读,体会其精美之处,当感受到精美之后,自然会产生读书,背诵的愿望,如《桂林山水》: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另外,抄写、听写、默写句子或语段,也是积累语言句子的重要方法,也是一种语文技能。
 总之,语文训练包括字、词、句,标点段写的训练,能提高语言积累和能力。
 七、朗读训练的要点
 1、指导学生读正确
 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给予指导,对学生朗读中丢字、添字、一字一顿、重复、拿腔拿调等现象,教师具体分析,个别指导。
 2、把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二者有机结合,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
 ⑴范读:可以由教师范读,也可欣赏录音或学生中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读。
 ⑵领读:学生水平低,教师一句一句读,遇到长句子,分开部分一部分读。
 ⑶齐读:这种方式使很多学生有机会读。缺点:不便于边读边想,容易唱读,可用但不可过多采用。
 ⑷个人读:包括自由读,指名读。好处:全班都有机会读
 ⑸分角色读:
 八、默读训练的要点
 1、在学生具有一定朗读能力的基础上,逐步掌握默读的技能。默读和朗读关系密切,默读能力的形成经历两个阶段:小声读和无声读。
 2、指导学生边读边想,逐步训练学生的三到:眼到、心到、手到,看清每个字,对读物中的字句,分析综合,理解意思,提出自己的看法,手到边读边划,进行批注。
 3、逐步提高学生的默读速度
 规定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教师必须加强指导,训练提高速度,要眼睛看得快,学会扫读,扩大视角的范围,由原来的一字一词地看,变为一眼就扫过一行或几行,由眼入脑想得快。
 4、指导学生学会浏览
 也是一咱默读,浏览的目的在于搜集有关材料,拿小学生来说,基本方法是扫视,无关材料一扫而过,浏览一本书,先看目录。
 九、复述训练要点
 1、意义:可以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语言的理解,也有助于帮助学习运用语言的能力。
 2、方式:⑴详细复述:是一种接近课文原文的复述,较多地运用课文的词句,能促进学生细致地阅读课文,训练记忆,一般低中年级采用较多。
 ⑵简要复述:概括说出课文主要内容的复述,要求学生把课文内容运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⑶创造性复述:是依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运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丰富其想象力,促进语言发展。
 十、各类课文的教学
 精读课文:
 要求与特点:精细研读的课文,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内容和感情的表达形式,积累语言,从而培养其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它强调教师的指导,是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
 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主动性。
 ⑵设计组织调控整个教学过程
 ⑶提示阅读要求指点读书方法
 ⑷通过示范点拔,精要的讲解,解决学生读书中的疑难问题。
 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一般内容比较简单,文字比较浅显,易于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适于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略读课文的教学,要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加以运用。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要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借助“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不要逐段讲读,不要把略读课文当作精读课文来教。要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通过略读课文的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古诗教学:
 古诗的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低年级重点放在朗读、背诵、识字、写字上,只要借助图画和教师的描述使学生大体知道诗歌所讲的内容就可以,切不可讲得过多,中、高年级可以引导学生揣摩一些古今词义的变化。如:朝——早晨,还——回,舟——船等。还要注意古今异义如:可怜。
 重点仍是朗读和背诵,大体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述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从而入情入境地背诵、朗读,不必做过细的讲解,更不要逐字逐词的讲解。
 一般的教学程序:读正确、明诗意、悟诗情、得习法
 总之,要记住语文姓语名文,学语习文是语文教学的首当其中的任务。小学语文是学习语文的起步阶段,特点是“小”除了具有工具性的性质,还有基础性的特征。阅读教学是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阅读是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有效的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的根。这就需要教师们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精心进行教学设计;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
 目前,整个小学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不高,其原因:
 1、教学目标中的年段语言学习目标不明确(课程标准)
 2、教学内容取舍不当,(教师课堂)
 3、教学实施中,非语文活动多,冲击了语文训练。工具性萎缩,忽视语言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读学写,了解文章写法等。强调一点,我们主张学生个性化的理解,独到的见解,但前提是不偏离文章的主旨。
 所以,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期望教师们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大道至简”简单教语文,实在不简单,需要我们下气力进行不懈的探索。
 今后一个阶段,改革阅读教学建议要抓住两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语言”
 要紧紧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
 读出情,阅读教学第一要务是读,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要反复诵读,如古人所说:“读之而喜,拍案叫绝,起舞旋走;读之而悲,涔涔泪落,脉脉欲诉。斯时不知古人为我,我为古人,但觉神入文,文入心,永不失矣。”要加强读的指导,该读出画面时读出画面。该读出感情时读出情感,该读出见解时读出见解,该读出方法时读出方法……边读边想,边画、批、注,是阅读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读书要从整体入手,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品出味:即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怎么个丰富,怎么个优美,怎么个生动,怎么个形象,怎么个有特点,怎么个有魅力,要有感觉、有心得。譬如同是幽默,老舍有老舍的幽默,(如《猫》)鲁迅有鲁迅的幽默(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在品味语言中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悟出效:即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味词句的表达效果,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不少词句形象传神:“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夏天,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早晨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习得法:包括作者的表达方法,如:遣词造句的方法,常用句式,构段的方法;叙述、说明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习的方法,如读书的方法,理解词句的方法。
 激活思:即激活思维,发展思维,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课堂充满思维的张力。既要有个人的静思默想,又要有同学之间的思维的碰撞,既要发展形象思维(读文章,想画面),培养想象力,不要发展创造思维(在不误读的前提下鼓励个性化乃至创造性的解读)培养创造力(如:你还知道或想发明什么样的新型玻璃);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读、思、议不仅要展开民事行政之间 的对话,而且要组织好引导好生生之间的对话,要围绕有价值的问题,抓住交流中的闪光点,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进行思维碰撞,展开真实的对话,交流,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语习文的舞台成为老师培育和绽放创新思维之花的沃土。
 第二个关键词“多元模式”
 要摒弃单一模式,提倡多元模式教学,但无论哪种模式,都要围绕学生学会,会学,越学越聪明感兴趣来设计。
 阅读教学的呈现方式很多,如⑴自学——指导——练习的学、导练教学模式⑵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的“整合整”的教学模式,我们提倡的小意思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等。但有一点,阅读教学要因文而异,因需而异,如:针对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可以采用以情境体验为核心,以朗朗指导为重点的“导读、练读、评读、赏读的教学手段。
 对于童话,寓言,可以采用”初读,知顺序,熟读,记语言再读,演一演的教学模式。
 对于有值得探究的问题的课文,可以用少量的整合的问题为导向,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对于适合习得某些学法的课文,可以采用“方法渗透,方法领悟,方法小结,方法运用”的教学模式。
 对于略读课文,选读课文,可以采用“一读读通课文,二读粗知大意,三读交流感受”的教学模式。
 对于“综合性学习”应体现体验、合作、探究的精神,抓好设计文字、分组活动、辅导交流、展示成果,小结收获几个环节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通过这次教学活动,同行们互相切磋,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进一步加强对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把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注: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研究》————丁培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年级语文下册(下学期)教学计划,学科教学方案大全
以读为本 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课题研究方案
《培养农村小学生读书能力的策略研究》阶段性总结
丽群小学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识字写字教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