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构建职高学生立体式道德教育体系(省三等奖05年度)
当前职高生的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加强职高生的道德教育势在必行。本论文的教育对策主要从学生的生活圈入手,提出了加强班集体建设和校风校纪整顿,通过与家长、社会的联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积极作用,形成以学校为主导,联系家庭与社会教育因素的立体式道德教育体系。
[关键词]职高学生     道德教育      对策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学校作为教育学生向善的主要阵地,德育是首位,因为做人做事做学问,首先是做人,做品德高尚的人。职业高中是大多数职高生走向社会的最后演练场,职高担负起对学生道德教育的重任。针对当前学生的道德现状及其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当前新形势发展对职高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迫切需要对当前职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对策进行探讨,促进其创新完善,以提高道德教育的影响力和实效性。
从学生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学生道德产生发展的规律可以看到,职高生道德品质是由学生所处生活圈的人际氛围、人际关系相互影响而成。职高生的人际关系由近及远受到四大要素的影响:近距离的人际关系是由同辈群体形成的班级即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和家庭里的父母代际关系。班级和家庭是职高生具体的生活空间,是职高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因此,近距离的人际关系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占绝对重要的地位,校园的文化环境、校风校纪,对职高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学生所处的较大、较远的人际关系则是社区环境,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循序渐进的。因此,在对职高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必须同时对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优化,建立以学校教育为核心、联系家庭与社会的立体式道德教育网络,保持道德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一股强大的道德教育合力,从而取得对职高生道德教育的最佳效果。
一、加强班级集体建设,形成健康向上的班级感染氛围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和开展各种活动的基本单位。学生在学校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班级里度过的,同学们朝夕相处在班级这个小环境里。小环境的优劣对学生的思想成长、学习进步和作风养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好的班风是一种强大精神力量,能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受到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教育是无声而有效的”。一个政治上健康向上、学习上刻苦努力,同学间团结友爱的班集体是一个育人的小熔炉,它能促进学生互相学习,积极进取,能制约不良风气的滋生和蔓延,保持纪律严明和精神文明,能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职高学生,只有生活在有正确舆论导向、有高度凝聚力的班集体,才可能产生合乎道德要求的意识和行为。但职高学生的班集体建设情况非常堪忧。加强班集体建设、共建良好的同辈群体感染环境的方法较多,概括起来主要有:
1、强化班级规章,增强班级约束力。
一个班级的风气好坏,直接与学生遵守班规的程度有关。班规,也就是班级公约,是学生在班级小环境里所必须遵守的准则,它是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要求,结合班级内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起来的。所以,在职高学校中进行班集体建设,一是健全班规制度,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班级公约,要求班级内的各个成员必须遵守班规,由班干部带头,从小事做起。二是建立班风建设委员会,选派责任心比较强的同学担任监督员,记录当天班内的好人好事,监督、维护班规的执行。三是不定期选出执行班级公约的正向典型和负向典型。如课堂纪律最好与最差的各三位同学,个人卫生仪表最好与最差的各三位同学,做操表现得最好与最差的各三位同学,迟到、旷课最多的五位同学,进步最快的五位同学等。好的典型得到班级的表扬或奖励,并作为评选学期先进的重要参考,差的典型则受到班级的批评、遣责甚至处罚,在班级内形成一股正气,引导班内同学逐渐形成良好的班级行为。
2、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增强班级吸引力。
职高学生正处于青年初期,精力充沛,在没有升学压力的情况,普遍感到生活空虚无聊。因此,职高学生过剩的精力需要宣泄,需要摆脱空虚无聊的状况,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并在其过程中满足成就感。如果职高学生宣泄的渠道不正常,以社会不允许的方式,如通过闹课堂、打架斗殴、欺负弱小同学、吸烟、酗酒等方式宣泄,则会给班级建设带来困难,影响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在培养班集体和班集体成员进行教育影响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尽量调动并发挥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为实现集体目标作出贡献,也就是要引导和帮助每一个学生在集体中找到一个既符合集体期望,又让他们感到满意的位置,扮演好满意的角度”。因此,在班级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精神需要,提出“开心地玩,认真地学”的口号,大力开展班级文体活动,使职高学生过剩的精力以社会允许的方式如体育、搏击、争论等形式宣泄。如建立“班前5分钟时事”,“周末时事报告会”,“七彩人生”等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演讲会,报告会制度;开展“英雄事迹读书周”、“我崇拜的优秀科学家”、“我知道的祖国之最”、“节俭之星评比”、“我帮你做一件好事”的读书、演讲、评比实践活动;在男生中组织小型足球队、组织班级男、女篮球队、排球队、乒乓球队,不定期进行训练及友谊比赛,在校运动会期间则代表班级参赛;举办班级棋类、牌类大赛,卡拉OK十大青春歌手比赛,组织各种郊游及野营活动,力求班级全体成员都有相应选择参加的机会,并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尽量满足每个学生合理的需要,满足学生的成就感需求,使学生旺盛的精力得到正当而有效的宣泄,学生也在活动中证明自己的自我存在,增进相互了解及友谊,培养合作及竞争意识,树立团队精神,对班集体产生浓烈的归属感。同时,在教育中寻找集体主义教育机缘,如在学生中开展帮学活动,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在生活中开展“手拉手”和“献爱心”活动,为家庭困难的同学分忧解难;在各项活动中开展“我为集体争光”的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强化班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狠抓校风、校纪的整顿,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良好的学校环境是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前提。鉴于职高学生生源的特殊性,职高学校加强校风、校纪的整顿,强化对学生的基本伦理道德教育和基础文化行为训练显得非常重要。
1、狠抓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营造良好校风。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基本要求,它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详细地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做了规定,为学生正确的言行提供了标准。职高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借鉴于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其核心内容是使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懂得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学会如何生活。它的许多要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学生日常行为方面的具体体现,是社会公德在学生日常行为中的具体要求。如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明确规定:学生行为要文明。文明的行为不仅要求人们在“行为外部表现上有风度、有礼节,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团结、互助的新型关系”。可见,文明行为体现着社会公德。因此,狠抓职高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有助于强化职高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意识;狠抓职高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有助于加强职高学生社会公德的培养;狠抓职高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有助于更好地约束职高学生不良道德行为的发生,促使有道德问题的学生转化。所以,职高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要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即坚持一手抓文化、技术课教学;一手抓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并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中心,把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与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结合起来,着力对学生加强道德教育,训练文明行为。
针对职高学生的特点与现状,对他们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和管理必须采用制度规范约束的方法,制止其错误思想的发展和错误行为的发生。职高学生进校时的道德起点相对低一些,行为习惯和表现状况相对差一些,他们己有的错误思想观点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改变并非易事。所以,在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时,以讲述道理,记忆条文为主的方式效果有限,他们的问题不在于学会条文而在于践行。因此,对职高学生而言,一味强调说服教育,不一定能达到效果。可用规章制度、纪律法规去规范约束他们的行为,指导他们的行为,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对职高学生进行日常行为的规范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和措施:
(1)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职高的“规”和“矩”,除了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规范》外,还应根据各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按照教育规律,制定出更细致、更全面的、更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如编写《XX职高学生手册》,提出“严、勤、实、进”的校训,制定《XX职高学生一日常规》、《XX职高学生文明礼仪八条要求》、《XX职高学生出勤制度》、《XX职高学生体育锻炼制度》、《XX职高学生奖惩制度》、《XX职高学生操行评分细则》等,使职高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做到有“法”可依。
(2)组织学生学习制度。职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按内容进行分类组合,通过分题讲述、座谈讨论、专题答辩、师生对话、知识竞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他们熟知领会行为规范、纪律制度的要求。使学生做到有“法”必知。
(3)用制度指导学生行动。学生了解了学校的“法”,明白学校的“规”后,职高要依据规范要求来指导学生掌握好做事情的度。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和训练中,从严要求,反复强化,使学生做到有“法”必依。如,在训练过程中,职高可结合学生不佩戴校卡、乱骂脏话、随地吐痰、乱抛瓜皮纸屑、不做清洁、不做作业、闹课堂、打架斗殴、旷课逃学、吸烟赌博等不良表现,一个一个问题地重点抓、反复抓。同时,加强自我教育,在老师的引导下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巡逻队,设立学生轮流值日的校“文明监督岗”,在校行为表现学生“自监督”等,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自我教育,强化学生的义务感、责任感、羞耻感,提高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逐渐达到引导学生能用法规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为最终目的。
(4)检查监督。制度规范到位、纪律执行到位、检查监督到位,职高学生的日常行为才会相应到位,道德意识才可能提高。因此,加大制度规范实施的检查、监督力度,能较好地杜绝学校规章制度流于形式。学校可组织三批检查小组,分别由学生、老师和学校领导担任,全天巡视检查,加强监督,并将检查结果于次日公布,见好人好事就表扬,见不良行为就提出警告,给予适当的批评并予指正,严重者及时给予行政处分,绝不手软。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并将巡视检查经常化、制度化、持久化,形成职高学校的一大特色。
(5)评先进、树榜样。职高在期中、期末时要求学生对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制度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标准,进行个人小结,并对每一位学生的操行进行自评、组评、班评。同时抓好文明班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文明学生、优秀团员的评比,在评比过程中,要公平、公正、实事求是,并将评出的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拍彩照、写事迹,陈列在厨窗里,为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
2、加强任课教师的育人责任,形成教育合力。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在对职高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要加强学科的渗透,强调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把道德教育贯于学校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从职高的学科教学来看,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文化课,二是专业课。但是无论哪门学科,其内容和目标中都包含道德教育的因素。如文化课中的文科教学,语文、外语、德育课等,内容上有对职高生进行互助友爱,诚实守信,恭谦礼让、爱国爱家、乐于奉献、正直坚强、爱护环境等的道德教育,文化课中的理科教学,如数学,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专业课则始终贯穿着职业道德教育,如敬业意识、竞争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法规法纪观念等方面的教育。职高开展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关键在于各任课教师之间的协调。无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文化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实事求是,一丝不苟,勇于探索,讲究职业道德,而且还要在教育内容方面抓住学科间德育因素的交叉点和联系点,加强学科间教育的横向联系,协调一致,同步要求,统一训练,最后形成一股教育合力。
加强职高任课教师的育人责任,让全校教师都参与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活动之中,具体做法要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任课教师把道德规范融入教学之中。职业高中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诸如《全校目标教学》、《情知教学》等方案,把道德教育作为一个目标纳入各学科教学。职高的任课教师自觉地有意识地按各科自身的教学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注意培训学生良好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意志、品格,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建立道德教育责任制,强化任课教师的道德教育责任。职高学生的道德教育不易做,在课堂教学中,时常会发生违规违纪的事情,如闹课堂、与老师顶撞,与同学吵架打架等。缺乏道德教育责任的任课老师,会把课上发生问题的学生交给班主任处理,客观上造成了教学与教育的分隔。建立道德教育责任制,提出“课上的问题任课老师管,班上的事情班主任管,谁碰到情况谁就主动管。倾向性问题全校齐抓共管”,强化课堂教学的道德教育功能。同时学校建立道德教育考核评估制度,定期检查各科教师制定的道德教育渗透计划,克服道德教育渗透学科教学的形式主义倾向。
三、加强家、校沟通,建立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的道德教育机制
皮亚杰指出:“人作为主体都具有可塑性,而青少年时期受到的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等外界刺激,往往会形成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由于职高学生离校后大多数时间在家里度过,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尤为重要。但从目前的调查和原因分析来看,职高学生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家庭道德教育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许多的家庭不但没有发挥家庭教育的正效应,相反,却由于许多客观原因而使许多家庭的负效应得以充分发挥。因此,要预防和矫治职高学生道德水平的下滑,学校必须主动出击,强调学校教育与学生家庭教育相结合,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改善家庭教育状况,发挥家庭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根据职高学生的家庭现状,建立家校沟通的道德教育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密切往来,加强家校联系。
积极和学校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协调教育步子,引起家长对学生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职高学生家长把对子女教育管理的责任几乎都推卸给学校。但学校教育毕竟不能完全替代家庭教育。学生一天只有8个小时在学校度过,在家的时间大多为12个小时左右,家长不仅要在生活上关心子女,更要在心理上做子女的导师,在行动上指引子女正确的道德行为,家长的教育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因此,职高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应积极和学生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如请学生家长来校进行谈话、交流,开家长会,或以家访、信访、校访、电话联系等方式,向学生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表现,如课堂纪律与出勤状况,文明礼仪状况,劳动卫生状况,体育锻炼及学习状况等,并及时向家长传达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标准,使家长明白学生的缺点和长处,并配合学校教育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保持与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行为的一致性。
同时,通过与家长的联系,如通过谈话或家访,学校也能了解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了解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状况,了解学生在家庭里的表现和行为习惯等,使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更能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接受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
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是进行家校沟通的基础。为了使学校与家庭献配合教育落到实处,避免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流于形式,必须进行经常性的家校联系,而且使这种联系制度化。做到学生有问题及时通知家长;学生有进步及时让家长知道。对问题学生周周与其家长联系,大多数学生月月与其家长联系,期中期末家长会按时召开,并作好相关记录,以备监督和检查,关键是为更好地教育学生积累经验和教训。
2、平等对待,争取家长支持。
职高学校要求教师在与家长联系的基础上,悉心体谅学生家长的心情,尊重家长,争取家长配合。首先真诚地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不管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成绩是好是坏,表现是优是差,都一视同仁,把关心和爱护学生,全心全意教育培养好学生,视为自己的神圣义务,和家长成为心心相印的“知已”。其次,对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家长(如:疾病、夫妻离异、生活困难等)给予更大的同情和体谅,让这些家长感受到更多的社会温暖,让他们的子女得到成长中所需要的特殊的“父爱”、“母爱”——人民教师深沉、无私、宽厚的爱。第三,教师与学生家长以交往要以礼相待,互相尊重。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是平等的、同志式的关系。教师要让学生家长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学生家长,所以教师在与家长交流和联系的过程中,不但要有高度的教育机智,善于掌握教育分寸,避免有伤学生家长尊严和威信的事发生,而且要虚心倾听学生家长的批评意见和教育建议。学生家长是教师教育工作的有力助手,通常对学生的特点和情况有更深刻的了解。教师要倾听学生家长的各种批评和建议,特别是对批评意见,要虚怀若谷,有自我批评精神,积极吸取其中合理的东西,改进自己的工作。在职高学生家长的批评意见中,有善意的建议,也有恶意的挑剔。对待学生家长恶意的挑剔,教师要以尊重家长的态度耐心听完,并委婉地向学生家长说明,使学生家长改变对学校、教师的态度和看法,以此赢得学生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对教师建议的听从和配合,争取学生家长对教师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3、传授教育知识,提高家长育人能力。
家庭教育是整个学校的重要基础。职高学生的家长文化层次较低,缺乏教育子女的知识和技巧。学校可通过各种途径,如组织学生家长听报告,集体听课,个别辅导或同有关部门联合创办“家长学校”,聘请专家或有丰富教育经验的教师,以及校外教育工作者担任教学人员,向学生家长传授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宣传国家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帮助家长确立正确的教育观点,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谐一致,互相配合,共同教育学生。如:让家长克服对子女的“盲目溺爱”,建立“家庭服务制岗位”,鼓励子女承担相应的家务劳动,培养子女自我生活的能力,而且让子女在被爱与索取的同时,懂得爱人与奉献;转变家长对子女“简单粗暴的爱”,克服“巴掌加物质刺激”的教育方法,向家长指出其中的危害,建议家长建立家庭图书角,选择有教育意义录像和电视节目观看,创造家庭文化氛围;提高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意识,强调家长教育子女的责任,让家长克服不教不管,让子女自生自灭的教育方式,引导家长加强与子女的沟通,“与爸爸妈妈交朋友”,增加情感交流;引导并鼓励学生家长在子女面前作道德行为的表率,成为子女良好的榜样。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家长不仅可能通过经常参加家庭教育讲座,系统学习家庭育人知识,还可以定期与班主任、任课教师沟通,共同寻求解决子女成长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方式方法,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为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学校还可以组建家长委员会,设立家长德育楷模奖;实行“教学开放日”、“校长接待日”,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使学校与家长的思想认识,教育方法上统一起来,完成学校道德教育的连续性。
四、联系社会,优化校园周边育人环境,发挥社会教育功能
学生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对职高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力。国际社会在研究讨论对下一代的教育中,“强调学校教育的开放性,强调社区的发展,把学校、家长和其它社区力量看成促进人的发展和提高社区生活质量的共同因素”。在《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宣言》中明确指出:“不仅家长而且整个社会都应担负起同所有教育系统的工作者以及非政府组织一起工作的重大责任,一起全面实现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之各项目标并以此方式对可持续发展及和平文化做出贡献……寻求所有可能的合作伙伴的合作,他们能帮助教师将教育过程更紧密地同社会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将教育过程变为实践宽容与团结以及尊重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活动。”所以,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来关心职高学校的健康成长,是职高学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1、加强学校与社会各部门的联系,优化校园周边教育环境。
职高的道德教育其主要目的是让没能升入普高的初中毕业生在踏入社会工作之前接受就业的职能训练和做人的道理,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但是学校教育又不可能单独完成这种任务,它必须依赖于社会的力量。在现实社会中,对职高学生的道德形成而言,既存在积极因素,也存在消极因素,作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必须协调社会各方的力量,选择社会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对学生进行道德培养。一方面争取宣传部、文化部的支持和配合,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等途径和手段强化正面的道德教育,舆论引导,大力宣传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精神和道德规范。另一方面,积极消除社会主要娱乐市场的“垃圾”和“病毒”等,把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其毒化学生的思想。这就要求学校配合社会治安管理部门,花大力气对学校的周边环境和生源社区环境进行整顿,一要严禁学校200米内设立电子游戏室、录像厅,对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加强监督和管理,对于扰乱学校正常教育秩序的行为及时给予打击,同时整顿音像书刊市场,规定一些场所如游戏机室、录像室、营业性歌舞厅、酒吧、迪吧等挂牌营业,禁止在校学生出入,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消极文化给学校道德教育带来的负面作用。二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创造多姿多彩的健康文化环境,为职高学生提供健康丰富的精神食粮,使学生在休息时间有地方可去,有地方可玩,净化社会道德空气。
2、协调社会的教育力量,发挥社会的育人功能。
针对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脱节的问题,学校不但要向政府部门和社会大力宣传发展社区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还应主动与社会取得密切联系,发挥社会的教育功能。一是聘请退休老干部、老工人,建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劳模先进工作者、解放军或武警战士、司法人员、公安人员,以及妇联工作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组织报告会,开办普法讲座,接受法律咨询,进行国防教育,人口知识宣传,环保知识问答等,或者向学生介绍一些社会上涌出的优秀人物、先进人物事迹,从正面加以引导。二是结合职高学生的特点主动选择那些具有教育潜力,热心支持教育的单位挂勾,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地采取共建、联谊、协作选等方式争取有关方面对学校工作的理解、配合和支持,如开展军民共建、厂校共建等,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考察,勤工俭学,社会调查,参加生产劳动等实践活动,使学住能从不同侧面了解社会,提高认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服务社会的强烈责任感。三是主动与社会上各种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烈士纪念建筑物、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教育机构取得联系,组织学生观察学习,并在此过程中感受社会,认识社会,以典型的、活生生的事例教育学生,比单纯大道理说教更有力。四是与社区建立密切往来。社区是直接开展社会教育工作的基层单位。学校应积极争取社区组织对教育工作给予支持和帮助,同时积级参与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如主动为社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搞好双向服务,在学校与社区间纺织成一条精神互惠、情感相连的金色纽带,并定期了解和通报学生的情况,共同研究加强学生道德教育的措施和方法,共同组织各种生动活泼的德育活动,如义务活动,读好书活动,假日夏令营等,共同建设和维护良好的社会环境,共育“四有”新人。
综上所述,对职高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配合,共同进行教育,形成立体式道德教育体系,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如果忽略、轻视某一方面的力量,都可能会对职高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造成阻力。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形成一股强大的道德教育力量,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职高学生健康发展,最终成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校德育工作经验交流(发言稿)
中职后进生不良心理现状及矫正方法探索
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小学生劳动教育及其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应对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个性品质养成机制的研究》结题报告--钱进教育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