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是内科中非常严重的危重病,主要是因为长时间的严重的心肌缺血或供血障碍而所致的部分心肌细胞迅速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类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的升高以及心肌急性损伤与坏死的心电图进行性演变。现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的趋势,现在心肌梗塞是临床上危重病,现在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治疗[1]。 
  1 临床资料 

  2005年2月—2010年的20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20例,女性患者80例,普遍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9±9.5)岁。 
  1.1 中医辩证分型。中医的辨证分型是对疾病基本证治规律的揭示。辨证,即是分型,有辨证论治,就必有辨证分型,也只有辨证分型,才能体现辨证论治。中医的辨证分型是对中医辨证论治经验的总结,是中医临床治疗的结晶,凝聚历代中医学家的智慧。从病因病机,到治法方药,无不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精髓所在。可以说,疾病的辨证分型,就是对某一疾病基本证治规律的揭示。具体分型如下: 
  阴寒凝滞:卒然心痛如绞,形寒,甚至手足不温,冷汗自出,心悸气短,或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舌苔白,脉沉迟或沉紧。 
  痰浊闭阻:胸闷如室而痛,形体肥胖,肢体困重,痰多气短,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乏力,纳呆便溏,口黏,恶心,咯吐痰涎,舌苔白腻或白滑,脉滑。 
  心肾阴虚:心肾阴液亏虚,以心悸心烦,失眠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气阴两虚:又称气阴两伤。在热性病中常见,热在气分,汗出不彻,久而伤及气阴;或热盛耗伤津液,气随液脱;或温热病后期及内伤杂病,真阴亏损,元气大伤。主要临床症状为口渴、气短,治宜益气生津养阴。 
  气滞血瘀:是指气滞和血瘀两种病理状态同时存在。其病变机理是:由于气运行不畅,导致血液瘀滞,首先气滞,然后血瘀,也可由离经之血等瘀血阻滞,影响气的运行,这就先有瘀血,由瘀血导致气滞,也可因闪挫等损伤而气滞与血瘀同时形成[2]。 
  1.2 治疗。中医用药主要分为有静脉中药,口服中成药和口服煎剂。西药常规治疗同时配合中药和中成药口服治疗。 
  中医治疗从以下方面入手: 
  益气活血化瘀:阴寒凝滞治宜辛温通阳,开痹散寒。可选用苏合香丸等辛香宣痹散寒类中成药。 
  益气除痰活血化瘀:痰浊闭阻治宜通阳泄浊,豁痰开结。气滞血瘀治宜活血化瘀,行气通络,可选用丹参片、麝香保心丸等活血通络类中成药。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气阴两虚治宜益气养阴滋养心脉,可选用参脉散等益气养阴类中成药。心肾阴虚治宜滋肾益心,活血通络。阳气虚衰治宜振奋心阳,温煦心脉,可选用右归丸,金匮肾气丸等益气温阳类中成药[3]。 
  2 结果 
  经过调查分析发现,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平均年龄是(59±9.5)岁,老年人居多,同时还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在中医辩证本虚症中气虚者最多,其次为阴虚。标实证中血瘀、痰阻患者最多,其次是血瘀和痰阻患者。 
  静脉中药共11种药物,其中血栓通注射液、参脉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使用最多。口服中成药中使用最多的分别是复方丹参滴,通心络胶囊。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中药的使用主要是以化痰、活血化瘀主,其次是益气中药。 
  3 讨论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塞的的治疗方法有了很大进步,但要求条件过高,尤其在基层医院,由于技术、设备有限,往往受到限制,但是很多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有显著疗效[4,5]。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中的很严重的的危重病类型之一,常有动脉硬化的基础病变。急性心肌梗塞在中医学中属胸痹、真心痛范畴,常为外感六淫、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等因素所诱发,在中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6]。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观察及护理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已经在临床上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对医护人员和护理人员有较高要求,最重要的医疗人员一定要具备丰富的中西医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能够根据经验判断出患者疾病的情况,已得到及时的治疗,同时得到优质的护理,使病人早日康复。

来源:健康养生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明渊 > 医论
冠心病(秘方数:20)
中医妇科方剂学精华笔记(中医中西医辅导)中西医
益气活血方治疗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的中医辨证
冠心病(六)郭士魁–冠心病的临床治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