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12月23日下午,王步高教授追思会暨大学生古典文学教学座谈会在清华大学甲所第三会议室举行。王步高教授于2017年11月1日仙逝,亲人朋友、同事学生伤悼至深,感怀无尽。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举办追思会,在座嘉宾、师生共寄哀思,回顾了王步高教授充实而光辉的一生,决心继承其诗教理想,一同推动古典文学教学与通识教育的发展。


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教务处处长彭刚教授首先发言,介绍了自己所观所感清华师生与王步高教授的深厚情谊。他认为,清华大学于2014年明确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理念,高水平教师的言传身教是此“三位一体”最彻底的体现,王老师无疑正是这样的教师。王老师课堂上的精彩讲授与课堂外一言一行的感染将成为同学们今后思想世界的一部分,风骨永存。王老师作为师者与学者是令人羡慕的,他丰满完美的形象将被长久追忆怀念。


中华诗词学会原常务副会长梁东与王步高教授相识多年,因为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诗词而心意相近。梁东提出,王老师在清华的时光是王步高、清华、中华诗词三者的相合。清华具有由历史上许多学者共同造就的人文思想与学术氛围,多年来卓有成效地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这样的环境促成了一位有作为、有理想的教师发挥了难以想象的作用。梁东为王步高教授写下挽联:“赓续人文,金声木铎,难得风柔雨润;燃烧生命,国运诗心,唯期薪尽火传”。他期望,“王步高 清华”在中华传统文化沃土上洒下的种子能够继续生根发芽,带动形成传承、普及中华文化精髓的合力。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乔光辉教授感佩了王步高教授在东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创立与人文学科发展中不可磨灭的功劳,及其对“大学语文”通识课程精益求精的要求。他认为,王老师将中国古代文学这一中华文化之载体与当代大学生的通识教育天然地结合在一起,将科研与课堂教学育人结合在一起,在教学中利用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给予学生人格的滋润。王老师的教学科研经历引导我们思考如何在大学做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

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原常务副主任李树勤教授当年的邀请成就了王步高教授与清华结缘的佳话。李树勤谈到,王步高在清华的八年做到了三个极致:讲课讲到极致;爱学生爱到极致;爱清华爱到极致。通过他的例子,我们能够确认学生的反应才是评价一位教师是否合格、优秀的标准。在文学成就方面,王步高教授54度易稿的《清华百年赋》实属文坛极致精品,内容极其丰富深刻,应该成为清华师生的必读。在教学实践上,王老师的课堂启发我们高度重视清华大学量大面广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坚持名师授课。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王丹介绍了“王步高教育基金”的成立情况。该项基金由一位入学二十年的清华校友匿名捐资百万发起成立,于11月13日举行了成立仪式,为留本基金,将主要用于支持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与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此后的大量捐赠来源于在校学生,一位理工科老师也匿名将教学奖项的奖金捐入基金,清华人通过各种形式怀念着王老师。

《中华辞赋》杂志社副主编王改正见证了王步高教授写就人生中最后一篇文章。王步高教授的绝笔是其于《中华辞赋》新栏目“校园诗赋”首期刊登清华学生诗词之际所著开栏跋文,其中倾注了王老师对清华学子的情意与期望,以及对清华讲坛的珍重。

《新华每日电讯》编委张修智是最后一位有缘采访王步高教授的媒体记者。他回顾了逐渐了解、敬佩王老师的过程,以及王老师在最后的采访中镇定的气度与清晰的思路。张修智也转述了王步高教授对选择清华“我不后悔”的态度,令人动容。

清华校友高士元是王步高教授生前的忘年交。高士元以丰富动人的细节说明了为何王老师的课能够在清华广受欢迎且备受好评。这既得益于王老师丰富渊博的古典文化知识,更是由于王老师的每一堂课都能使人深刻鲜明地感受到情感与人格的教育,其中蕴含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及对传统文化的强烈热忱与忧虑意识。同时,王老师的教学所贵在“严”,既严于律己也严肃对待学生作业和课堂表现;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教学相长。

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程钢是王步高老师来到清华的“引荐人”。程钢介绍了王步高教授编著《大学语文》教材的贡献和其中的教学理念,即“大学语文”之“大”体现在阅读量与难度之大。他同时提到,在清华之外,王老师为“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担任评委,其精彩绝伦的现场点评为华北地区和北京市的大学生带来了教学上的新思潮。王老师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应抓德脉、文脉、语脉的观点与志向也值得研究与发挥继承。

中央民族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曹立波教授即与王步高教授结缘于“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回首往昔向王老师问学、互相切磋的诗情暖意,她感慨王老师的一生确实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辛苦,但也有“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无悔。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张梅副教授与王老师同样因人文知识竞赛相识。张梅阐释了“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和教学原则,提出王老师的课堂风格值得借鉴,其所编教材是学生足以珍藏一生的财富。王老师不带表演性的赤子之心令所有学生受益、感念。

高教出版社文科事业部主任迟宝东与王步高教授相识较早,多年来始终敬佩王步高教授有情有义、有始有终的品格以及书生报国的情怀。迟宝东先生期望,王老师未竟的《诗词鉴赏与写作》等书稿能够在共同努力与推动下完成并出版,不留遗憾。

清华大学学生处思教办主任兰旻因《清华学生诗词选》的出版与王步高教授结缘, 在出版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同学们对王老师的爱戴,以及王老师以学生为荣的大家风范。王老师对诗词选的出版亲力亲为,其留下的包括诗词选在内的诗教余音将永远为大家带来力量。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何平是王老师的第一届硕士。他认为,王步高教授在清华教书育人是以诗教的形式传承德脉、文脉、语脉,蕴含了以培养社会中坚、行业领袖而振兴国运的志愿,同时也获得了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实现知识分子社会担当的满足。何平代表王步高教授在南京的学生向清华大学的领导、老师、同学表示真诚的感谢,感谢清华园让王老师在最后八年绽放出最绚烂的人生光华。

王步高教授事事以育人为重,处处为学生着想。在他生病期间,一批又一批学生自发到南京探望;生前身后,学生们不断地述说着他的赤子之心。追思会也以学生发言与诵读为线索,串联起王步高教授的诗心师德。杨晋焱、吕一铮、周圣凯三位同学作为清华大学学生代表分享了与王老师在课堂内外共度的年年岁岁、分分秒秒。师生一室而其乐无穷的场景如在目前,王老师温柔敦厚而狷介刚正的君子之风则见于言外。同学们也表达了在王步高教授言传身教的感召下继承诗教事业,认真对待人生的决心。来自清华大学好读书协会与清莲诗社的同学们先后朗诵了王步高教授孜孜矻矻而就的第54版《清华百年赋》,悼念王步高老师的同学诗作,王步高教授的《永遇乐》以及吕一铮同学撰写的悼念诗词,满堂肃然。

追思会最后,王步高教授的外孙王子航代表到场家属王步高教授夫人刘淑贞、女儿王岚以及其他所有家属发言。王子航感谢清华大学给予王步高教授的殊荣,回忆外公的爱护与期许,立意继承遗志,找寻中华文化自信,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他介绍了王步高教授的故乡江苏省扬中市改造先生故居,筹建纪念馆的情况,在座嘉宾均表示了鼎力支持的愿望。

追思会结束后举行了大学生古典文学教学座谈会,与谈嘉宾纷纷表达了对王步高教授教学理念的认同及共同传承的决心。

追思会与座谈会分别由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常务副主任王巍及基地副主任程钢主持,到场的还有江苏省作协会员徐复兴、北京大学出版社魏冬峰、清华大学出版社文化与传播工作室主任纪海虹、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崔琳琳、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蔡文鹏、王步高教授友人潘金陵、赵磊。

绵绵哀思,岂能尽抒。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追思会哀而不伤;与会者心愿相同,不诉别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岳霖的人生:近代中国哲学泰斗,他教出的这些学生皆是人中龙凤
张信刚: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缙云山下话雨僧 ——吴宓先生西南旧事
清华美院教授李睦荣获“新百年教学成就奖”:学生的天性是艺术创作的无价之宝
大学教授的工资有多高?清华教授收入流出,网友看后不敢相信
清华大学教授晒出工资单,看到真实数字让人惊讶,网友:我不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