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尽快实施“农村教学点振兴计划”
  

  近年来,各地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大胆创新农村教师补充、交流、培训与激励机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大量教学点普遍存在校舍破败、经费短缺、师资匮乏的问题。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改变农村教学点的生存状态,农村弱势群体子女“上学难、上学远、上学贵”的问题将进一步恶化,城乡教育差距将进一步拉大。从新型城镇化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背景出发,建议国家尽快实施“农村教学点振兴计划”,扭转教学点边缘化状态,深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赋予农村教学点独立身份

  农村教学点弱势地位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独立身份和法律地位。唯有教育管理体制创新,将教学点视为与其他学校具有同等法人地位的学校,在人、财、物方面给予同等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农村教学点才有可能可持续地发展。

  确保教学点校舍安全

  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村教学点校舍安全问题,谨防因麻痹大意、人为疏漏而让学生付出惨痛代价。建议“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安工程”应涵盖农村教学点,确保每一所学校,无论学生人数多寡,都是安全的学校。

  提高公用经费拨款权重

  2010年11月财政部提出:对不足100人的农村小学、教学点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此项改革旨在提高农村教学点的拨款权重,保障其日常运转,但此项政策对100人以下的学校采取一视同仁的做法,难以照顾不同类型教学点的独特需求。建议以学生为基数,提高教学点学生的拨款权重,比如按照生均拨款的4—5倍拨付给教学点。

  以班师比为基础测算教师编制

  将班师比作为农村教学点教师配置的基本依据。建议农村小规模学校班师比最低应保持在1.5—2的水平,只开设一个班级的小规模学校则最少应配2名教师,以满足基本教学需求。

  实施倾斜性的师资政策

  (1)实施倾斜性师资配置政策,在优秀师资的配置上,划定一定比例优先保障教学点需求;(2)改善农村教学点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在工作条件、津补贴、食宿条件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3)强化对农村教学点教师的在职培训,在“国培”计划中单列指标用于教学点教师培训;在培训课程中安排复式教学科目。

  以信息化手段

  大力提升农村教学点质量

  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大力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利用信息技术帮助教学点开好规定课程,提高教育质量,满足边远地区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

  建立专项督导评估机制

  加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力度,建立区域内农村教学点电子数据库和监控网络,遏制地方政府盲目地“撤点并校”行为。以省为主制定“农村教学点标准化建设标准”,将农村教学点发展好坏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及政府问责的重要依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促进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教育均衡发展的四个着力点
关于我区农村小学义务教育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与分析
拯救农村学校靠教育公平
如何应对城镇化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挑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