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度睡眠:科学家发现睡眠中消除痛苦记忆新方法
userphoto

2015.05.07

关注
摘要在监测受试者睡眠时,对其痛苦记忆过程进行干预,即在慢波睡眠下进行伤害性记忆线索暴露,从而消除痛苦记忆。

  人类在遭遇重大灾难性事件后,如痛失至亲、地震、车祸等,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和无助感,引起焦虑、抑郁、自伤或自杀行为,进而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这类疾病容易反复发作,不易根除,危害极大。目前,临床上对此类疾病的治疗方法,都是使患者不断地暴露于痛苦记忆,使其慢慢适应直至“脱敏”。但是,这个过程会加剧患者的心理创伤,很可能导致病情复发甚至加重。为此,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唐向东团队合作,研究发现了在睡眠中消除痛苦记忆的新方法,该成果日前已在杂志《睡眠》上发表。

  研究发现,在监测受试者睡眠时相的同时,对其痛苦记忆的巩固过程进行干预,即在特定的睡眠状态(慢波睡眠)下进行伤害性记忆相关线索暴露,从而消除痛苦记忆。据介绍,研究人员分别向受试者呈现两种不同声音,当其中一种声音出现时给予轻微电击,让受试者将这种声音与一定程度的恐惧关联起来。当受试者进入深睡眠时,对其痛苦记忆的巩固过程进行干预,即再次播放声音,同时进行轻微电击。结果发现,此种方法可显著降低受试者清醒后的恐惧反应,且整个操作过程并不影响受试者的睡眠结构与质量。这种治疗方法突破了传统治疗手段的瓶颈,使无创伤、无痛苦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成为可能。

  另悉,此项成果获得了国际睡眠医学领域专家的高度肯定,德国图宾根大学教授在同期杂志上发表了专题评论,认为该研究在睡眠中消除恐惧和痛苦记忆,就如同在麻醉状态下切除肿瘤,为源于病理性记忆的精神疾病和行为障碍治疗开辟了全新视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梦境交互:做个现代灵媒,考虑一下?
催眠-hypnosis
人在睡眠中也会倾向于聆听有意义的声音
学生在考试前为什么要睡足觉呢
睡好觉 | 《盗梦空间》里在睡梦中植入记忆的场景,竟然真的可以实现......
梦中的内容来自哪里?我们为什么会做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