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趣味地理|二十四节气与地球运动


当地时间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与地球绕太阳公转有着密切的关系。“节”的意思是“段落”,“气”是指气象物候。节气是根据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划分的,并描述了由于地球在公转轨道位置上的不同而呈现出来的自然现象。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年转360°,将360°分为24等份,每份就是15°。因此,每15°为一个节气,每个节气约15天,这就构成二十四个节气了。最初划分二十四节气时,将正午时石圭上的最长日影和最短日影24等分,每一份就是一个节气。猜一猜,“最长日影和最短日影”出现的节气分别是什么?


没错,“最长日影”是冬至,最短日影是夏至。

每个节气的名称均含有气候变化、物候特点和农作物生长情况等重要信息。二十四节气依次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人们为了便于记忆,把二十四节气按顺序各取一个字,编成了歌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处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如下图所示:




小伙伴们现在明白为什么两个节气的交节日期与公历对应了吧?二十四节气和公历都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在轨道的不同位置划分的,所以节气交节日期与公历日期基本对应,最多相差一两天。例如,“清明”总在4月4日或5日。


“二十四节气”的划定是我国古代天文和气候科学的伟大成就。两千多年来,它在安排和指导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这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节气故事 |2020年的立春,有啥不一样?
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
二十四节气——中华文化之瑰宝
二十四节气缘何成“中国第五大发明”(图)
时空坐标系的建立:二十四节气与立杆测影和太阳黄经的关系 易学数理探源之36
关于农历那些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