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摄影创作系列(上) 摄影大师们的创作思想

 摄影创作系列(上) 摄影大师们的创作思想




摄影靠镜头,更依靠镜头后面的那颗头。

(封面作者:Eric Johansson)





目录:

1. 摄影到底是啥?

2. 我有一颗热爱绘画的心

3. 我有一颗热爱玄学的心

4. 为了什么而拍照?

5. 为了自己的幻想而拍照!

6. 如今的艺术摄影

7. 新生代混血儿:媒介混合派

8. 新生代幻想家:实景构建派

9. 举起相机,记录身边的艺术

10. 一些身边的小人物


    摄影靠镜头,更依靠镜头后面的那颗头。像这样的大道理我们都懂,但是为什么就是拍不出惊世大片呢?那么不妨让我们一起来回首过去,看一看那些影响历史的大师们都在想什么。或许,我们也能从中悟出摄影的“真谛”呢。

    在阐述大师们的“事迹”之前,不妨对我们这个时代的观念做个总结。

    相信在我们这些普通摄影师或者摄影爱好者群体之中,绝对不乏以下这些想法

    狂妄源于无知,装逼源于无能。且不说那些自以为审美高于常人的,那些高呼“我有一颗热爱摄影的心”却对摄影过去一无所知的就不胜枚举了。我们需要的或许不是更多的技术,而是对摄影本身的思考。

1. 摄影到底是啥?

    人们对于新事物总是充满疑虑和误解。

    自摄影诞生之后,人们就对它的本质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或将其视为艺术,或单纯当做一门手艺。

    就像Lightroom和PS横行的今天,人们又不由地要去争论“后期了到底是不是摄影?”这样的问题。

2. 我有一颗热爱绘画的心

    于是就得有人站出来,尝试着解决这一问题。

    “如果你们觉得摄影不是艺术,那么我们就拿摄影来创造你们熟悉的艺术吧!”或许这就是绘画主义摄影师的想法吧。

    在绘画主义这一潮流中,有一位领军人物叫奥斯卡·雷兰德,他曾经苦学绘画,却最终拿起相机拍摄“画作”。当然,他不是做翻拍画作这样无趣的工作,而是用绘画的标准和想法精心布置一个真实的场景,找来真人站到镜头前面出演宗教剧情,然后用相机记录这一画面。

Oscar Rejlande

    上面这张奥斯卡·雷兰德拍摄的“Two Ways of Life”便成为了绘画主义摄影的代表作之一。这也是一张用多张照片拼接而成的“Panorama”(全景照)。再后来,当人们提起奥斯卡·雷兰德这个名字的时候,总是不会忘记他就是艺术摄影的爹。

    随后,拍摄“像绘画的照片”一时间成为潮流。经典的作品有亨利·佩奇·鲁滨逊拍摄的“Fading Away”。

Henry Peach Robinson:fading away 1858

    值得注意的是,照片中每个人物身上的光影特征都不同,让人难以琢磨摄影师是如何布光。

    实际上,亨利分别拍摄了画面中的三组人物和场景,然后将底片拼接在一起制造了最终画面,这也就是胶片时代的“后期合成”了。

    绘画主义时期还有另一位代表人物Edward Steichen。虽然他没有按照绘画的方式去布置场景,但是根据绘画的原则也创作出了许多巨作。

例如Edward拍摄的烫斗大厦

Edward Steichen

还有下面这张拍卖成交价292万美元的作品

Edward Steichen

The Pond Moonlight

    在绘画主义时期,艺术家期望让摄影向艺术靠拢以获得认可。那么用一张图总结一下:

3. 我有一颗热爱玄学的心

    在绘画主义逐渐巩固地位的过程中,另一群人开始了新的思考:摄影为什么要依附于绘画呢?

    Alfred Stieglitz 率先将相机拍摄的画面视为一种“符号”或“比喻”而不是“内容”

Alfred Stieglitz


Alfred Stieglitz

在看过这组画面之后,有人问:老哥你拍的是云么?

Alfred:无所谓啊~~

问:哦,那么你拍的到底是不是云呢?

Alfred:是不是云,有什么关系呢

问:你特喵的到底想说什么!

Alfred:它的意义,在你心中...

    这就是分离主义,他们试图给摄影赋予新的历史意义。而他们又引发了摄影界更多的思考。

4. 为了什么而拍照?

    这也是如今让许多新人感到困惑的问题。摄影到底是为了“记录现实”还是“自我表达”呢?

    当年的大师在这个问题上也忍不住“撕”了一把。

    直接摄影(又称为纯摄影)的代表人物Paul Strand 认为摄影就应该是用最小的修饰记录最真实的场景。对于一个持有直接摄影信仰的人来说,他们更追求技术上的完美,拍摄高反差高清晰度的画面,“多余”的修饰(包括裁剪)都是作弊。

Paul Strand

Paul Strand

作者:Paul Strand

    或许直接摄影这一信仰太过追求“纯粹”有些观念在我们今天看来已经显得过时了。

    例如Sadakichi Hartmann对于直接摄影的评论:按你所希望的构图拍摄下来,底片绝对完美,不需要或只需要稍加处理。我并不反对整修、遮挡或加光,限度是不能损害摄影技术固有的特征……我认为画意摄影应该被看做艺术……但我同样坚信它也应该用直接摄影的方法去完成。

    这些言论给人的感觉是:一方面他们追求纯粹的摄影技术,另一方面在“到底什么事纯粹的摄影技术”上面的定义又模棱两可。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摄影技术的不断提升,他们的定义也难以与时俱进。那么难免让人对他们产生这样一种感觉:


    而如今还抱着直接摄影这一老观念的人,或许更多的只是单纯的对器材的盲目崇拜和对新技术的逃避吧。

毕竟“纯粹”的另一面往往是“狭隘”。

     而相反,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的新的思潮着实调侃了一把“摄影”。这批人称自己为“达达艺术家”。“达达(Dada)”一词并没有实际意义,就像他们的艺术形式一样。达达摄影师并不在乎摄影技术在作品中的分量,只是把相机看做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工具,他们更倾向于使用照片拼接来完成作品。

     在这个潮流中不得不提的一个名字是Marcel Duchamp和他长了胡子的蒙娜丽莎。

Marcel Duchamp

以及他在艺术馆展出的小便器

Marcel Duchamp

还有那些拼接起来的照片。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发问和讽刺。

Marcel Duchamp

5. 为了自己的幻想而拍照!

   从古至今,不论是何种艺术形式,大师们总是在寻找意义。

      在经历了从模仿到解放再到刻板和戏谑的过程之后,一部分大师开始意识到现实内容已经难以满足他们的艺术追求了,于是他们开始对自己的潜意识进行挖掘和思考。

     想必大家都早已见识过这一时期著名艺术家Dali的作品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作者往往会用一种写实的手法描绘不可思议的场景,这种思路也就奠定了超现实派的特点。

     而那些摄影师呢,他们同样相信人类最真实的情感潜伏于思维深处,于是他们也找到了两种表达潜意识的创作方式。拍摄真实场景,或者利用摄影和暗房技术来构建纯粹幻想中的画面。

Dali

除了Dali之外,Man Ray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Man Ray

Man Ray

     似乎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加倾向于作者的自我表达,而并不是非常在意观众是否能够理解。倘若你对超现实作品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或许这就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吧。

6. 如今的艺术摄影

     摄影自出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技术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要曝光8小时才能获得一张照片到如今先拍摄再对焦的“黑科技”,或许在很多人心中,艺术也被“革命”了。



     如果非要做个分类的话,我们可以从创作手法上将其划分为“媒介混合派”“实景构建派”和“快照美学”当然如今还流行着称为“动态图片”的艺术创作领域,不过就不放在咱们今天的讨论范围内了。

7. 新生代混血儿:媒介混合派

     和早期做照片拼接的摄影师们类似,这个流派的艺术家主要是把拍摄的照片和其他艺术形式(或者媒体内容)组合在一起,构建出一副新的画面。甚至会有人在呈现画面的基础上加入“非视觉内容”比如声音。说的再通俗一点,好比拍了一张照片然后用美图秀秀往上面添加各种笔刷特效,再写上一句感人至深的话语,然后配上背景音乐。

     当然,这个玩笑只是方法上类似,而在艺术表达上完全不可相提并论。

     常见的媒体混合艺术往往是将绘画和摄影相结合,例如Aliza Razell Aliza Razell 。

Aliza Razell

Aliza Razell

     以及Ben Hecht(作品多基于海浪的照片,用绘画的手法将照片塑造为3D的画面)

Ben Hecht

Ben Hecht

以及大多数表情包


8. 新生代幻想家:实景构建派

     这一批艺术家大多是受超现实以及达达派的影响。也正如同超现实摄影,实景构建派摄影艺术家会选择是用实景搭建出拍摄所需画面还是利用Photoshop来做合成和特效(如同早期的暗房拼接技术)

     Sandy Skoglund擅长利用前期搭建场景来拍摄幻想中的画面。他的作品中充满了色彩之间的碰撞以及自然和动物。在他的作品中,人类仿佛才是这个世界的“客人”。

Sandy Skoglund

当代还有Oprisco

Oprisco

以及Milan Vopalensky

Milan Vopalensky

也有人更倾向于利用Photoshop来后期处理照片。

例如Eric Johansson

Eric Johansson

9. 举起相机,记录身边的艺术

     或许对于刚开始学习摄影的人来说,前面的艺术形式都看似遥不可及。而当代流行的“快照美学”似乎以一个亲民的形式登场并广受欢迎。

     不需要复杂的场景布置,不需要高超的后期技术,只要一双发现“美”的慧眼和一个最基本的拍照器材。你或许能够成为一名摄影艺术家呢!

    例如喜欢拍日常用品的Wolfgang Tillman

Wolfgang Tillman

Wolfgang Tillman

    还有喜欢拍裸模的Ryan McGinley

Ryan McGinley

Ryan McGinley


    信心十足,举起手中的相机,脱下模特的内衣,你,就是下一位艺术大师!

     快照美学似乎给与了人们一条便捷的成名之路,但是当某些抱团法师和网红举起相机的时候,可曾想过自己对“美学”理解多少呢?倘若这堂课里面的如此浅显基础的流水账内容对于你来说都过于陌生,那么你何来的胆量把自己和艺术挂钩?

     当一种艺术形式的实现手段看起来不那么高大上的时候,想搭便车出名牟利的人自然接踵而至了。

     不信?请回忆一下“新锐”是如何从一种摄影新思潮转变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我想你就明白了。

10. 一些身边的小人物

     除了那些影响了历史的大艺术家,这里也顺带提一下当代正在朝艺术摄影方向努力的一些小人物。

     譬如带有浓厚快照美学特点的梵晓高 (微博自动水印就很烦...这里说明一下,所有图片作者以文章正文和图片备注所提到的为准)

作者:梵晓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摄影是艺术吗?
无忌版的《摄影构图学》(第一章)作者:原上草
?画意摄影|你会用相机绘制优雅国画吗?
摄影,难就难在它太容易了!
摄影及绘画的9个灵感源泉 |摄影世界
《摄影艺术二十讲》读后整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