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些年,我们都会拉风箱

那些年,我们都会拉风箱



  前些日子,重访京杭大运河名城临清市的古镇魏湾,看到一位卖风箱的大娘,风箱上贴有匠工姓名“蔺德勤”,另有一张红纸上印有“临清县魏湾人民公社东魏湾大队木业组专造风匣保用十年”,看字迹显然是刻板。我问她临清县早就改成了临清市,为何还这样印?她答到:“这表明我家是老字号啊 !”



  风箱曾经是乡下每户人家必有的灶台工具。小时候母亲做饭时,我经常帮母亲烧火,也便经常坐在灶台下拉动我家那台不知用过多少年的风箱。风箱前后各有一进风口,推拉之间,随着呱嗒声响,空气就通过侧面的出口进入灶膛,里面的火苗也就明或暗了,童真的脸被火苗映的通红,到了夏天便成了最难受的事情了,经常会满脸流汗。冬天里灶膛是猫咪最爱的休息场所,它总是钻到里面睡觉,第二天出来白色的猫咪几乎变成了灰猫。最喜爱的莫过于金秋丰收时节,做完饭,火堆还未燃尽,通红通红的,丢一块地瓜,或者是鲜嫩的未剥皮的玉米棒子,埋在火堆里,过上一阵子就能吃。箱的呱嗒声,灶膛的火红灰烬和其中的红薯玉米,依然意蕴未尽。 ■东昌府 张文兴

  本文发表在【风俗报第三十三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情美文:风箱
【散文】:又见炊烟
淡出视野的生活用具
灶头间里的川沙乡谚
粘豆包
童年陪伴我们长大的,老锅灶,大铁锅,风箱,现如今已成为过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