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滹沱布衣文集1杨氏太极拳之技击

滹沱布衣文集

杨氏太极拳之技击

原著杨鸿晨(原作刊登於1986年精武时在不惑之年)

                            编辑注释武备斋

       太极拳是我国武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他的发源地是河南陈家沟.在很长时间之内此拳仅仅在陈氏家族中流传,很少向外人传授,直至河北省永年人杨露禅,向陈氏十四世陈长兴学习了此技,此拳才首传河北.再传至京都,直至威震全国,誉享海外.因此,可以说杨氏祖孙三代对太极拳的发扬光大是起了重大历史作用的.故清末民初的武术名家杨敞写下了:"谁知豫北陈家技,却赖翼南杨氏传".的赞诗.

      百年来太极拳为了适合各种不同的需要逐渐形成了多种流派,有打法骁勇,灵活多变的李(端东)氏拳,有动作灵活,步伐轻捷的武(禹囊)氏拳,有刚柔相济,快慢相间的陈氏拳,有柔和紧凑,大小适中的吴(全佑)氏拳.以及郝氏,氏,常氏等多种太极拳.但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还应是轻缓松柔,舒展大方的杨氏拳.各家太极拳虽动作快慢,套路结构上略有出入,但其原则要领和锻炼是相通的.

      近年来,由于杨氏太极拳在推广中强调了艺术性和健身性一面,忽略了其技击性的一面,就引起了一些人的误解.有的人说太极拳是老人拳,是医疗体操,毫无技击作用,还有的说是陈氏太极拳才保持了太极拳的原貌,这都是对杨氏太极拳缺乏了解而产生的偏见.

      不管何家太极拳,名之以拳,就说明不是一般的健身体育,养生是习拳之目的,技吉是养生的提高.所以,杨氏太极拳的精华所在仍是技吉.众所周知,明清之际,许多拳种日趋完善,代表拳法高深阶段的,以求得完整身法下的整体劲为主要目的内家拳术:如形意拳,八盘拳,鹤拳相继而兴.但太极拳尚无所闻,直至杨露禅先师在京任旗营教师才初露锋芒,当时北京为京城所在地,豪杰芸萃,高手如林.杨先师只身一人,首次传艺,要想将一个新拳种独树武林,没有真杀实作的过人技击本领是根本不可能的.

      太极拳之所以首震京都,广为传播,其主要原因,是因杨先师的出神入化的技击真功夫未遇敌手所致.而其子杨班侯的搬拦锤更是威震华夏,到杨氏第三代时,虽然杨澄甫先生于养生方面多有建树,将太极拳推广为益寿延年的健身套路,但其推手功夫仍是高深莫测的.尤其是杨少侯先生继承杨氏衣钵,以搬拦捶和如封似闭(八卦称为双撞掌,形意叫虎扑)等绝技在实战中战胜了其他拳派的很多名家和各家太极的代表人物而独立武林.时至今日,澄甫先生的推手和少侯先生断手仍未失传.掌握杨氏太极实作精华者大有人在,笔者相信,当前神州振兴,国术发扬的大好形势必然会使杨氏太极拳的精华-----技击重放异彩.

      笔者自幼从杨氏太极拳名家张志雨先生学艺,现将张师传授的杨氏太极拳的要义简述如下,不足之处,尚望精子此道者指教.

一 杨氏太极拳技击法根本所在:

   同其它内家拳法一样,杨氏太极拳的技击首先必须具备完整身法下的整体动力,就是人们常说的内劲,内劲也称爆发力,弹簧力和缠丝劲和自然力,它不同于外家拳的局部后天力,它是一种经过千锤百炼而求得一种威力无比的劲力.有人说太极是绵拳,软拳是不对的,拳太软无力,太刚则脆,正如拳论上所说:刚柔相济,快慢相间"才是要义.内家拳法如无深厚的内劲就只能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还有的说太极拳是化拳,技击时靠的是四两拔千斤.这更是失之片面了.当然太极拳的战术讲究引进落后和和舍己从人,但并不是处处被动,专等对方来攻而后在化.如一昧执此教条,如若双方都是内家拳手,岂不等到年底?又如数十人,或更多的人一齐来攻,岂不是坐失良机,被动残败?

      实战的攻守,进退,虚实,硬得机得势,处处力争主动.即使后发,也应力在彼前.而深厚的内劲作后盾,任何战术,招法都将成为毫无威力的形势.即使化劲成功,无内劲也打击无效.先师于这方面早有名训:"练成千斤力只用四两功,四量功不就,千斤功法成."所以,欲技击,必先求得一触即发的整劲.

二:杨氏太极拳技击同养生训练的异同:

概言之,总的要领是一致的,如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胯,分虚实,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呼吸轻柔细均长等,这里只讲不同之处.

功法不同:

       如欲健身病,按要领认真练习套路即可,但如若技击,只练套路就会受程序观念的影响,产生不了技击时所必需的整体劲力和反映.尚需苦练桩功,单操和步法.桩功是产生内劲的重要功法,各家拳派都重站桩,如八卦桩,三体式等,站桩是产生和增加内劲必不可少的功法.武林中有百练不如站的说法,太极桩分罗汉,浑元,大力,伏虎,降龙等,均应苦练不可忽视.

      桩功是求取内劲,而有了内劲而无单操就是空有功力而不能技击.何谓单操,乃简单的动作做反复的练习.各家拳派皆重单操,如弹腿,形意通臂等.现在一些拳派毫无技击作用,其主要原因就是单操和步法失传,艺贵精不贵多,任何单操只要能练至劲力完整,顺达,得心应手,自能千着会不如一把精.

      如郭云深的半步崩拳,董海川的削掌,杨班侯的搬拦锤.太极以前称为十三势,最早叫老三刀,并无今日繁多套路器械,学者如欲习技击之术,应首在单操上下功夫,可根据自己的爱好,习惯选择云手,十字手,五锤等任意一项反复操练.

      待桩功,单操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尚需进行步法训练,武术中历来有手腿,身法步的说法.其中步居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功法.无论何门拳术,如没精熟步法,甚至步稍踩慢,皆难出奇制胜.杨氏太极拳更以步法为先,包括磨擦步,踮步,里外八字步,逍遥步,疾步等,皆应苦练不可忽视.若不习此步法,任凭手能断石,力举千斤,也须陷于被动,坐失良机.双方格斗往往取胜于数秒之中,故步法是技击的必操功法.

                意念不同:

内家各拳以意念为主要内容,如健身只需以意念神领动作即可.以松静虚无舒适无妄为主.但技击功法的意念却不相同,无论操各种功法,主要意念需有的放%,手不空出,意不空回,处处如临敌手.这就是"练时无人似有人,用时有人似无人"的意念.千万不可意守丹田.因为实战需要极灵敏的反应.如像一般人讲的一味守所谓丹田,如同枯木顽石一般,岂不荒唐?不但练功,日常生活应行坐卧不离拳意,甚至走路还可以假象有敌来袭击作用本能反映.这就是杨氏太极所谓的"无处不太极".

                具体要求不同:

一般来说,内家名拳锻炼的方法是大同小异的,但有一些关键性的要领是从不轻传的.如松肩沉肘,是大家熟知原则.但杨氏太极真传则是松肩横肘.提肛吊顶也不尽然.一般来说是要求全身放松的,松肩垂肘,头顶脚蹬和提肛吊顶,只是技击(或推手)发力时瞬间要求,

另外诸如松紧刚柔,长短虚实也不是死守教条,应根据实作时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根节松,梢节紧!梢节松,根节紧,上虚下实,下虚上实,点上松,身上紧,身上松,点上紧等等,只有随意自然地掌握,才能作到周身无处不是点,无处不弹簧,无处不发力,无处不技击.

三:杨氏太极拳技击法要:

技击时应作到处处主动,意在敌先力发彼前,首要作到"已顺莫管他人背",举手抬足得机得势,使自己重心稳定,然后才能谈的上彼实我虚,彼虚我实,实者忽虚,虚者忽实,不丢不顶,化中有打,打即是化,发力点对,随机应变,舍己从人.前辈留下散手二十字诀兹录于下:

二十字诀:

披闪担搓谦,

粘随勾拿搬,

软绷搂摧掩,

撮坠继挤摊.

五字经解二十字:

披从侧方入, 闪展无全空. 担化对方力, 搓摩试其功.谦涵力蓄使,

粘沾不离宗 .随进随退走, 拘意莫放松. 拿闭敌血脉,扳挽顺势封,

软非用拙力, 棚臂要园撑. 搂进圆活力, 摧坚戳敌锋,掩护敌猛入,

撮点致命攻, 坠走牵挽势 ,继续勿失空. 挤他虚实现,摊开便成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术精华:杨氏太极拳之技击
看了快架就知道慢动作不是太极拳的代名词
杨氏府内派太极拳起源及拳法介绍
杨式太极拳大架、小架、长拳简介
转载 郭正勋太极随笔---要是没有这三道气圈,这些基本概念及三道气圈的皆无法巧妙结合、应用,揉手就无法有所成就
《太极拳密门功法汇宗》目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