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字之差,胭脂红和胭脂虫红有何不同?

胭脂红与胭脂虫红是常见的食品着色剂,仅仅一字之差的它们到底有何区别呢?

01

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

胭脂虫红与胭脂红虽然仅有一字之差,但两者的性质却有本质的不同。前者是天然色素,而后者是人工合成的色素

1.1 胭脂红的物理化学性质
胭脂红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用量较大的单偶氮类人工合成色素,国际标准代码为124。

胭脂红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23g/mL(20℃),0.1%的胭脂红水溶液即呈鲜艳的红色,且具有较好的耐光和耐热性 (105℃)。

胭脂红的耐还原性、耐氧化性及耐细菌性较差,对柠檬酸和酒石酸稳定,遇碱变褐色。 对Al3+和Ca2+基本稳定,而Mg2+对胭脂红有明显的增色效果。

1.2 胭脂虫红的物理化学性质

胭脂虫红是一种从雌性胭脂虫中提取的天然红色素,国际标准代码为120。

胭脂虫红显色的主要成分是胭脂虫红酸,胭脂虫红酸本身的染色强度不大,但与Al3+结合形成铝色淀后色价会提高,也就是通常说的胭脂虫红。

胭脂虫红是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最好的天然色素,分解温度为250℃,微溶于热水,在酸性状态下呈现橙红色,中性时为深红色,碱性下呈紫色,遇Fe3+变黑。

从物理化学性质来看,二者在原料来源、稳定性、着色能力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02

质量标准的差异

胭脂红的质量标准《GB 1886.22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胭脂红中》规定了胭脂红的相关质量要求。

但是目前我国尚没有胭脂虫红的相关质量控制标准,研究人员根据国际标准及相关文献,研究制定了胭脂虫红的质量标准并得到国家质检总局 的审批。

03

毒理学差异

3.1 胭脂红的毒理学性质
胭脂红属于偶氮类色素,在体内可代谢生成芳香胺类化合物。芳香胺类化合物的代谢产物既可以与DNA和RNA结合而诱发突变。又可以产生活性
氧自由基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ROS攻击DNA造成其损伤。

同时,胭脂红的毒理学实验显示其具有一定的致癌性。根据毒理学研究,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制规定胭脂红每日容许摄入量 (ADI)为0-4mg/kg·bw

3.2 胭脂虫红的毒理学性质

英国生物工业研究院对胭脂虫红色素进行了毒性研究,发现这种天然的色素无致癌致畸等慢性毒性,对后三代也无遗传毒性。

但有报道,少数人会发生过敏反应,这可能是由于残留在胭脂虫红色素中的蛋白质成 分成为人体过敏原,但是胭脂虫红导致的过敏反应发生率较低,不影响其使用。

目前,胭脂虫红已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药品等多种行业,是FDA允许的惟一一种既可用于食品又可用于药品和化妆品的天然色素。

04

使用范围和限量的差异

根据 《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生物规定,胭脂红可严格限量用于糕点彩妆、果酱、冰淇淋、果汁饮料等 31类食品。

而胭脂虫红(以胭脂红酸计)作为一种理想的食品添加剂,由于具有良好 的抗氧化和遇光不分解等特性,可用于风味发酵乳、熟肉制品、坚果、糖果等22类食品。

因此二者在适用的食品品种上有显著差异。且胭脂虫红的最大使用量普 遍高于胭脂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星巴克咖啡里“混入”的胭脂虫到底是什么?
星巴克用胭脂虫做着色剂 遭6500名顾客联名抗议
今日食普: 胭脂虫红你怕吗?这个发展历史与昆曲吻合的艳丽色彩
西洋红与胭脂介Dactylopius?coccus?Costa
吓死人的多肉蚧壳虫,居然能吃?
BBC又来惊爆:你抹口红,就是在亲吻上万只昆虫尸体?美丽背后这么血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