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胜寺水神庙元代壁画的艺术特点,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
userphoto

2023.10.22 湖南

关注

山西省洪洞县霍山南坡,距洪洞县城17公里,与广胜上下寺“两寺一庙”共同组成广胜寺,一九六一年被列为国家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化遗产。

由于壁画是一种非流动的文化遗产,因此展览中所展示的壁画大多是复制或数字复制。

中国水利博物馆和山西省文博公司共同举办了《洪洞之雩———北方的水利与祭祀》展览,采用数字打印的高精度数字打印技术。

将古代水神殿中以求雨、行雨和酬神为主要内容的内容进行了最大程度的再现,并通过数字印刷和场景复原等手段,对山西洪洞地区的传统文化进行解读和展示。

它为大众观众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观察舞台,无需亲自去观看,就可以观赏到精美的艺术品,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挖掘壁画的价值。

现有的有关水神殿壁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壁画的主题和与水神文化信仰、戏剧艺术甚至是元朝的风土人情等方面,而对壁画自身的绘画艺术特征的研究则很少涉及。

因此,在这篇文章中,笔者主要从壁画的构图、线条和色彩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从而对广胜寺水神庙壁画作出艺术方面的研究。

广胜寺水神庙壁画的构图特点

在这座水中庙的壁画,大多采用了一种对称的格局,即以水神像为核心,呈左、右两个方向的对称布置:

西壁《祈雨图》和东壁《降雨图》,各居东西两壁的正中央,主题的表现手法相互呼应,由求雨到下雨的全过程,在墙壁上一一呈现出来。

两张图,一尊是水之神祇,另一尊是应王水之神,左右是宫女,周围是文武百官,都是一脸恭顺之色,讨论着求雨之事。

除此之外,山水、树木、石头,都点缀在其中,让整幅画的密度都达到了平衡,让它看起来既有内涵,又不会让人觉得复杂。

这两幅壁画,都以应王这位水之神祇为轴心,凸显了应王这位伟大的水之神祇的形象,两边的人物与景物各成一章,却相互呼应,主题都是雨水,给人一种水之女神祈福的感觉。

此外,在神龛两边的壁画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构图特征:《王宫司宝图》与《王宫尚食图》,它们在构图、色调、环境内容等方面都有相近的表现,都是宫廷中的生活题材。

这两张画像上,都有一道黄色的帷幔,帷幔两侧,以中间的线条为中心,两侧展开,可以看到红色的窗棂,同时,廊檐、帷幔、朱门、方桌,都是对称的。里面的侍女也是单数,分别代表着“尚食”和“司宝”,都是珍贵之物,显示了画家们在细节上的精益求精。

点线透视,也叫“多点透视”或者“动透视”,是中国传统的一种透视方法,与西方的聚焦透视方法不同,是画家利用不同视角的变换,例如仰视、俯视、平视等不同视角对画作中的景色进行描绘,以此展现出作品的整个空间的层级布局。

如《祈雨图》、《行雨图》等,其人物均采取了并联的视点,使得显示画面由中心点继续延伸,同时也在不断地使用上、下两个空间来表现出层次,更加注意在各个方位的人从横向观看时的横向透视。

而《园林梳妆图》、《渔翁贩鱼图》等作品,都是以仰视的方式,将人的侧影及建筑顶部以45度的倾角表现出来,使得建筑及庭院呈现出俯仰之势,让整幅庭院的画面显得广阔无垠,气势磅礴,突破了自然与视线的限制。

与此同时,画者还将山石、树木、云朵等元素穿插在画作当中,将整个作品的每一处都进行了有机的组合,这不仅增加了时空上的自由,让观者在绘画中感受到了视角的移动和变化;

也让物体和物体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而不是被隔离开来,让艺术家和观众都像是在这片天地中的云彩中奔跑,别有一番趣味。这就是宋朝著名的画师郭熙所谓的““可视””、“可游”、“可居”的境界。

中国古典绘画自唐朝以来呈现出一种“主大从小,尊大卑小”的鲜明特征,其中也包括了这一特征。它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又体现了中国古典审美观念。

水神殿的壁画正是以轴线的视角布置与视觉重心来凸显上下尊卑。例如:《祈雨图》,主尊明应君王坐在画面中央,前面是朝奉的官员;后有各种侍女,神仙护法;

左右都是文臣武将,宫女和官员的体型都比明应王要小一些,明应王戴着高帽,脸上的表情很少,他的想法和动作可以用前后、左右、上下等各种东西来体现,而他却能坐在这幅画的最上面,显示出他的尊贵身份。

除了“主”以外,其余的人物像,树木,石头,都是依照大小顺序,由大到小、由远及近、近大远小。远近的透视关系均服务于总体构思与意象的立体感,二者的使用使画面层次分明,意境深远。

广胜寺水神庙壁画的线条特点

水神殿的壁画着重于用线来表达物象的质地,如用铁线勾勒出头冠法器、香炉金鼎等;运用轻淡的笔墨,以虚实相生的手法,将花卉和毛发等质感表现出来。

线条在表达上的造诣,已经到了极致——可硬可软,可轻可重,可静可动,在加上颜色。

从这些线条和颜色的叠加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水神殿的墙壁上,大多都是用彩线交织而成的,它们先是用颜料涂抹上去,最后才完成的。一些大型人物过稿即勾墨线,着色后复勾墨线一遍

在画像上,相方平显得有些平坦,但轮廓分明,表情生动,栩栩如生,细节之处,更像是一个普通人。

譬如卖鱼者画中的渔,佝偻着身子,穿着朴素的衣服;而那些官老爷们,个个都是肥头大耳,红光满面,衣着光鲜。

图中的景物与霍山当地的风景没有什么区别,都是用一种近乎于现实主义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在绘画中,人们的服饰风格和颜色反映出了不同的阶层,以及下层的工人和当官的官员的不同,这也是元朝时期的社会生活的一个真正的反映。

通过对水神殿的绘画,我们可以看出画家对铁线描、兰叶描、高古游丝描等各种粗细不一的线描技法进行了创新的运用。

比如《园林梳妆图》中的角色,运用了各种线描手法来表达女子温柔的个性特点:对人物的线条进行了合理的选择,用笔的圆转而强劲,准确地刻画出了女角色的丰满身体特点与平静的脸部神情。

衣服的线条使用也是疏密有致,以长线为主体,并根据衣服的质感特征,使用高古游丝描和兰叶描,将长裙的飘逸、罗纱的柔软、衣纹的灵活巧妙的表现出来,将女子的丰满曼妙形象展现在壁画之上,具有了唐宋时期的风格。

东西两壁《祈雨图》、《降雨图》中各种不同的角色,均为“兰”字描与“铁线”相融合的作品。

画家以简单而有力的线条来描绘角色的脸部神情,以繁密的线条来描绘头冠的衣纹,以平滑柔软的线条来描绘宫女宫女的美丽,以粗糙刚劲的线条来表达天将的勇猛;

这样的粗柔并行的处理画面,使得作品中的人物的气质各有特点,同时也将画家的主观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广胜寺水神庙壁画的设色特点

古代画家经常用朱砂与靛蓝来描绘,故画家也被称为“丹青”。所谓的绘画,其实不只有朱丹和靛青两种颜色,还有红黄白青黑五种颜色。这五种色彩构成了中国传统的五种色彩,这种五种色彩的组合与运用被称为“五色谱”。

这五种颜色在水神殿的壁画上到处可见。洪洞水庙壁画的色调以朱砂和赭石等暖色系为主,并配以石青和石绿等冷色系的平涂。热与冷的颜色给人一种很大的视觉冲击,但是如果颜色太浓,就会让作品变得不那么和谐。

所以,在元朝,画家们会采用减少颜色的纯度,用朱砂、石青等低纯度的颜色来处理画面,并用土黄、石黄等中间色来做对比色,然后用一些小的白色和黑色来勾线平涂,使整个画面看起来更加的丰富与和谐。

红、青两种颜色在中国古典书画中处于色环相对的地位,是一种反差较大的色彩。在元朝,蒙古族以红、蓝为贵族之色,将都城命名为“青城”,将皇帝居住的地方命名为“青宫”,而在日常生活中,则以绿色为主。

蒙古族自古就有崇拜火焰的习俗,人们把火焰看作是吉祥和成功的标志,因为它的红光照亮了大地。

在明应王的《祈雨图》、《行雨图》中,主角明应王穿着一件大红官服,衣领、袖口、腰带上的饰物都是蓝绿色的,而明应王背后的王座也是绿色的,和他的红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红青相衬的绘画手法,不仅提高了作品的审美效果,而且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更加凸显了明应王雄峻威严的形象。明应王身侧的百官侍女也都是红绿相间,蓝色为辅

需要注意的是,屏幕中的蓝、青、绿等都是一种类似的颜色,它们是红色的补缀色,这些颜色可以相互结合,起到一种过渡的作用,让它的颜色更加的一致和变化。

黑白对人体、建筑、祥云等线条的勾勒,以及服装、服饰、器具等的色彩平涂抹起到了调整的效果。《王宫珍宝图》和《园林梳妆图》的主要人物服饰,均采用墨勾平抹加白的画法。

当涉及到比较大的、色彩比较多、内容比较复杂的画面时,还可以使用重色来进行装饰,以达到使整个画面的稳定性。

比如《降雨图》中明应王的后脑勺上的饰物,以及文臣们的袖子上的黑线,都是以一种厚重的色彩来衬托整体的,而这一层的黑色,则让整个画卷从明度高,而对较弱的中、高亮度的高亮度色调,变成了明度比较高的高亮度色彩。

而白色可以提升画面的亮度,通过黑白的组合,不仅可以调整整个画面的颜色,还可以让局部的复杂区域得到稳固,让它的颜色鲜艳,杂而不乱,主次分明。

结语

它是一门综合了建筑、美术、文化等多个方面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美术形态,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文化与美术发展史的一个基本基础。

山西洪洞水庙的壁画,故事内涵丰厚,构图比例合理,人物形象生动,绘画技法精湛,色彩搭配考究,显示出元朝画家在绘画上的精深造诣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其特有的生命氛围与乡土色彩,体现了其在政治、思想和艺术上的诸多时期特色,集写实与意境于一体,展现了中国古典绘画艺术的深刻意蕴,为我们研究元朝的壁画提供了珍贵的影像材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代  佚名《祈雨图卷》山西洪洞水神庙壁画
洪洞广胜寺壁画
洪洞水神庙元代壁画
山西洪洞: 水神庙壁画
祖国风光(1010)洪洞广胜寺水神庙
5旃檀精舍 | 徐岩红:洪洞水神庙元代壁画的制作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