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方在日本

1、麻黄汤

麻黄汤:麻黄15克,桂枝10克,杏仁70个,甘草5克。(方剂来自《伤寒论》)

这是《伤寒论》里的一首名方,流传到日本后,成为日本使用最多的汉方之一,在日本,这个药不仅仅用于成人的流行性感冒、关节痛、喘嗽的治疗,还用于婴儿感冒、鼻塞和哺乳困难等。

它的适应症为:恶寒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脉浮紧。

麻黄入肺经,有宣肺的作用。麻黄汤证之所以会出现无汗而喘,就是因为寒气束闭在皮肤下,毛孔都紧闭。而肺就是通过毛孔来发挥宣发功能的,毛孔闭阖肺气不宣,就会导致喘息急促,甚至出现哮喘的症状。

所以在使用这个药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它的辨证要点: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

2、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麻黄15克,桂枝15克,细辛10克,芍药15克,干姜15克,甘草15克,五味子10克,半夏10克。(方剂来自《伤寒论》)

这个方药现在被普遍用于治疗呼吸道疾患,因为它止咳平喘的效果非常好。《金匮要略》中定义小青龙汤用于“咳逆倚息不得卧”,意思就是咳嗽得很厉害,以至于无法睡觉。或者说,一睡觉就咳。而同时症状兼见咳喘,有痰,痰液清稀量多,或鼻塞流涕,而且流的是清水鼻涕。恶寒,背部有严重的冷感,有汗或者无汗,苔白滑。

在日本,此药还被用于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中肺寒者,过敏性鼻炎中喷嚏、鼻涕为水样者,效果都很显著。

在使用这个方剂的时候,辨证要点为:恶寒、喘咳,鼻涕痰液清稀,苔白滑。

3、葛根汤

葛根汤:葛根20克,麻黄15克,桂枝10克,芍药10克, 甘草10克, 生姜15克,大枣十二枚。(方剂来自《伤寒论》)

葛根汤证,症见:外感风寒表实,恶寒发热,头痛,项背强几几,身痛无汗,腹微痛,或下利,或干呕,或微喘,舌淡苔白,脉浮紧者。

在日本,葛根汤不仅仅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后出现的无汗、发烧、头身痛等,还常被用于麻疹、关节痛、腰背疼痛、头痛肩痛,肌肉痛,手痛等方面。

这药的一个显著功能就是止痛,尤其是腰背疼痛、肩颈疼痛。这种疼痛不是刺痛,也不是酸痛,而是僵直不能动弹,一动就疼的那种疼痛。

4、银翘散

银翘散:连翘30克,银花30克,苦桔梗18克,薄荷18克,竹叶12克,生甘草15克,荆芥穗12克,淡豆豉15克,牛蒡子18克。(方剂来自《温病条辨》)

此药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口干咳嗽,咽喉疼痛,小便短赤。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这个药在日本被广泛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尤其以清热解毒见长。也就是说,如果感冒后出现发烧,同时兼见口干、喉咙痛、小便黄等症状,就可以立即用银翘散进行退烧。

目前在国内,小青龙汤的中成药有小青龙胶囊,银翘散有银翘解毒片。但是葛根汤和麻黄汤都没有原方的中成药了,至少是我没有见过。所以很可惜。汉方在日本被传承的很好,这些都是可以随处买到的非处方药,还有很多汉方都被作为处方药,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5、麦门冬汤

麦门冬汤:麦门冬42克,半夏6克,人参9克,甘草6克,粳米9克,大枣6枚。(方剂来自《金匮要略》)

这个药的功用为滋养肺胃、降逆下气。它主要可以治疗两个方面的病症:一是肺有虚热。症见咳唾涎沫、短气喘促、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虚数。二是胃阴不足证。症见气逆呕吐,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数。

所以这个药主要就是滋阴的药,同时有降逆的作用。不管是肺阴虚还是胃阴虚,吃这药都很对证。方中重用了麦门冬,就是因为它甘寒清润,养阴生津,可以滋阴润燥,兼清虚热。

在日本这个药多用于治疗咽喉炎,气管炎和支气管炎。辨证要点为短气喘促、或呕吐、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数。

6、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汤:柴胡20克,桂枝7.5克,芍药7.5克,黄芩7.5克,人参7.5克,甘草5克,半夏10克,大枣6枚,生姜7.5克。(方剂来自《伤寒论》)

此药主治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关节酸疼不适等症。因此这个药除了可以用来治疗感冒以外,也可以治疗肝气不舒、胃气不降引起的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食欲不振、腹痛等症状。

柴胡桂枝汤在日本被用于治疗癫痫而特别引人注目(黄煌《中医十大类方》)。因为这些癫痫患者在发病时,都有胸胁苦满和腹部肌肉拘挛等症。由于胆囊炎、胆石症、肝炎都很容易出现上述症状,日本医家还常常用它来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

7、竹茹温胆汤:

这个竹茹温胆汤出自《万病回春》,并不是我们平时说的去痰湿常用的那个温胆汤,它其实是温胆汤里加了柴胡、人参、黄连、桔梗、麦冬和香附。

所以它的功效也发生了变化,主治感冒数日后,发烧不退,梦寐不宁,心惊恍惚,烦躁多痰。

在日本,这个药被用来治疗感冒,病毒感冒,肺炎等恢复期时出现的长时发烧,以及烧退后身体感觉不轻松,咳嗽痰多无法安睡等症状。

8、五苓散

五苓散:猪苓9克、泽泻15克、白术9克、茯苓9克、桂枝6克。(方剂来自《伤寒论》)

此药的功效为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主治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蓄水证。症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入水即吐。二是痰饮。症见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三是水湿内停证。症见水肿、泄泻、小便不利等。

在《伤寒论》中,五苓散被特别标注为可以治疗孕期的吐水,包括口水过多等症。而现在临床上,除了用它来除湿以外还多用此药治疗小便不利的问题,比如尿频、尿急。

在日本此药被用于治疗水样腹泻,急性肠胃炎,中暑,头痛,浮肿,宿醉带来的口干尿少、头晕、想吐、呕吐、腹痛、浮肿等症。

9、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汤:半夏30克,厚朴15克,茯苓20克,苏叶10克,生姜25克。(方剂来自《金匮要略》)

此药的功效是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主治梅核气,症见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或咳或呕。现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慢性咽炎,声带水肿,声带麻痹,胸闷,腹胀,嗳气,痰多,咳嗽等。

10、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连、黄芩、干姜、甘草、大枣、人参。(方剂来自《伤寒论》)

此药为和解剂,具有调和肝脾,寒热平调,消痞散结的功效。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症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中气虚弱,寒热错杂者。

在日本,这个药被用来治疗神经性胃炎、胃灼热、打嗝、慢性肠胃炎、急性腹泻、消化不良、胃下垂、慢性胃功能虚弱、宿醉、口腔粘膜炎等。

这个药的辨证要点就是寒热错杂、呕吐泻利。

11、甘草汤

甘草汤:甘草6克。(方剂来自《伤寒论》)

甘草汤就只有甘草这一味药,它功效就是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在日本此药被用于治疗剧烈咳嗽、咽喉痛、口腔粘膜炎和声音嘶哑。

12、安中散+芍药甘草汤

安中散:玄胡索、良姜、干姜、茴香、肉桂、牡蛎、甘草。

功效为散寒止痛。主治脾疼翻胃,症见口吐酸水,停积不消,胸膈胀满,恶心呕逆,面黄肌瘦,四肢倦怠。

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

功效为调和肝脾,柔筋止痛。主治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失濡所致诸证。症见: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临床用于治疗血虚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腹痛、坐骨神经痛、妇科炎性腹痛、痛经;以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性乳腺炎。

在日本,这两个药的合方做成的中成药可以治疗胃消化不良,胃部不适,胃炎,胃痛,打嗝,食欲不振,腹部胀,胸痛,烧心,胃酸过多,腹痛,反胃恶心呕吐。

不管什么药,在购买前务必仔细阅读用药说明,尤其是一些高血压、高血糖、身体虚弱的老人及孕妇,请一定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倪海厦 259 个方剂
《伤寒论》方药组配特点与规律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稿2
倪海厦259个方剂
您确定您认识“经方”吗?
陈瑞春教授经方应用浅议(转)经方医案--- 铁杆中医论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