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篆刻线条的选择与应用(陈博君)---摘抄
尽管对所有门类的艺术都须用综合的眼光来欣赏评判,而并无单一的标准,但是不同的艺术又都有着自身最基本的审美要素。比如篆刻,其最基本的一个审美要素就是线条。
-;认识线条要注意“全”'质’“通”
  说到篆刻的线条,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印面的文字。不错,印面的篆文的确是篆刻最重要的线条,因此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篆法(或曰字法)。我们考量一件篆刻作品的质量,最通常的作法往往是从印面文字线质入手,这并无不妥。但是,如果仅以此去认识篆刻的线条,那就有失偏颇了。作为一件完整的艺术作品,篆刻的线条不仅仅是指印面文字的线条,还应包含边框,界格乃至花押,肖形印图案等的线条,甚至还有边款文字的线条,都应纳入通盘考虑的范畴。在实际创作中我们可以发现,印面文字非常出色,但却因边框,界格等处理不当。而导致作品气韵大失的遗憾这作并不鲜见。因此。我们对篆刻线条的认识首先要立足于一个“全”字。
 篆刻的线条往往承载创作者独特的审美意趣和情绪表达。不同的线质传达给受众的信息是迥然不同的,如吴昌硕的篆刻常用粗糙直线,传达的是雄浑苍劲的情感;齐白石的篆刻多用刚劲的直线和斜线,表现的是爽利和坚毅的风格;陈巨来的篆刻喜用优美的朱文曲线,展露的是生动妩媚的气息;王福庵的篆刻好用细长婉转的曲线,呈现的是文雅婉约的风貌。所以,认识篆刻的线条还必须高度重视一个“质”字,要通过加强自身的修养,要学会赏析线条的质量。既要考量篆刻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曲直等直观表达的精准度,从中判断出线质的优劣高下;更要“透视现象看本质”,懂得透过线条所呈现出来的直观形象,认识其背后所蕴藏的艺术情趣,以及笔意,刀法的纯熟度。
  人们评判篆刻作品的优劣,通常会从篆法,章法和刀法三个方面进行考量。而在通常的理解中,似乎只有篆法是与线条直接相关的,章法关注的是印面空间的布局,刀法关注的则是刻印时的运刀技巧。事实上,这样和理论太过机械。篆刻的三法其实都是建立在线条基础上的,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和实现篆刻线条之美的途径。篆法的基础就是线条,不同质地线条直接构成了不同风格的篆法,如对称流美的线条构成了小篆篆法。雍容华贵的线条构成了大篆篆法,粗犷豪放的线条构成了砖文篆篆法,等等;章法是线条的组合方式,不同的线条组合会形成不同的印面空间布局;刀法则是获取线条的具体方法,通过对该刀的运用和印石的控制来获得某种意向性的线条。由此可见,无论篆法,章法还是刀法,都离不开线条这个基本要素。因此,认识篆刻线条还是要把握一个'通’字,将“三法”融会贯通,才能从不同的视角和途径去赏析和获取优质的篆刻线条。 
二:选择篆刻线条,要坚持“准”“正”“纯” 
    “准”就是要力求准确表达艺术情感。一件成功的篆刻作品往往具有某种情感上的表达,这种表达尽管不能完全排除无心插柳的可能性,但绝大多数都应该是作者经过精心构思而设计创造出来的,正因为不同的线条本身表现着不同的审美特征,为了表达特殊的艺术情感,就必须在创作之前先对线条进行有征对性的选择。例如;“高风亮节”“清正廉明”“两袖清风”这类题材的印章,虽然都是以廉正为主题,但内容境界各有不同,在线条选择上也就不宜千篇一律。不妨沿习古玺之风,用硬朗,拙朴的线条来表现“高风亮节”的气度;效妨汉印的精髓,用沉稳,厚重的线条来营造“清正廉明”的气势;借鉴徐三庚风格,用洒脱,飘逸的线条来传达“两袖清风”的气质。然而有些爱好者在刚刚开始学习篆刻的时候,常常不重视打稿,喜欢边刻边修,这样就很难创造出有思想,有表达,有情趣的篆刻作品。只有在创造之前进行精心的构思设计,对篆刻线条的选择做到胸有成竹,才有可能将自己的艺术情感准确在表达出来。
  “正”就是要力求篆刻线条取法正统。篆刻线条的来源无外乎印章和篆书两大类,清末之前的印章文字和秦之前的所有书体文字都可以作为篆刻线条的基本取法来源。当然,还有古代陶器,砖瓦,石壁,青铜器上的图案也可作为肖形印线条的取法来源。不论哪种来源,基本原则是必须渊源清晰,取法正统,切不可随意生造。例如:需要选择端庄严谨的线条,可以秦汉印中取法,因为秦汉时期社会稳定,等级森严。当时的印章风格多呈现庄重,理性,规整的气;若需选择生动流丽的线条,则应从魏晋以后隋唐时期的印章上取法,因为六朝及隋唐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兴起,反应地当时的印章线条审美中已开始盛行流动圆转,生机盎然的新气象了,这样创造出来的作品才会有艺术的渊源和继承,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来的风格才是有
牢固根基的。这便是我们通常说的“路子要正’。否则,随心臆造出来的文字或图案线条尽管也许会呈现出某种视觉上的美感,但始终难成艺术大器的。
 “纯”就是要力求作品线条风格一致。篆刻线条的取法不同,决定了篆法线条的风格也是绚烂多姿的;或长或短,或直或曲,或润或驳,呈现出安静,飞扬,端庄,奔放,沉稳,险绝,疏朗,局促等各种妙不可言的姿态,都能篆刻作品中得以体现。然而,篆刻毕境存在于方寸之间的小型艺术,每一件篆刻作品所呈现给受众的一般也只能是一种风格,因此我们在选用线条进行创作的时候,必须注意所用线条风格的统一,要使线条顺应作品的形象特征,试想,若一方篆刻作品中的线条,忽而又呈现出汉晋凿印的雄健生辣之状,忽而又呈现出玉印朱文的妩媚婉约之态,那该多么令人抓狂!因此在篆刻线条选择时千万不能贪大求全,诸体杂陈,将多种不同风格的线条都壅塞到一件作品之中,必会使作品的线条显得繁乱驳杂。最终导致作品风格分裂,意境涣散。
三:运用篆刻线条,要力求“挺”“劲”“动”
  人贵气节,字贵筋骨,篆刻亦是如此,上乘之作,其线条必然是圆润通畅,筋骨挺立的。因此在动刀创作时,首先要牢记刀下的线条必须时刻呈现一个“挺”字。如何使篆是刻线条变得挺拔有神?我们可以从书法艺术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书法和篆刻是一脉相承的姊妹艺术,同样都立足于线条之美,同样讲究线条的挺拔有力,而书法在营造线条的筋骨方面已经有相当成熟的技法,最基本就是起笔回锋运笔,这样制造出来的线条始终保持着一种中锋束的体积感,线条呈现的便是一种圆浑劲挺的姿态,而不会扁薄无力。篆刻虽然无法像书法那样直接用笔一步到位地解决线条挺立问题,但还是可以通过动刀将书法中的起笔回锋和中锋运笔的效果表现出来。同时在线条的弧度上稍加处理,让笔线的两端微微收起,中段略呈外凸,便可形成富有圆润醇厚,筋骨挺拔之象的线条。
  书法十分讲究线条的弹性和力度,篆刻同样如此。不论我们选择什么风格的线条入印,在实际运用到创作中的时候都必须体现一个“劲”字,也就是要使线条变得遒劲有力。篆刻线条的力度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并非只是粗犷豪放的线条才有力量。纤细沉静的线条同样充满力度。众所周知,吴昌硕的篆刻用刀不羁,形成的线条粗糙耿直,形态高古,自然是充满了雄浑苍劲的力量;齐白石的作品单刀直冲,勇往直前形成的线条干脆利索,无疑也充满了阳刚坚毅的力量。但是韩登安的篆刻尽管使用细长的曲线,谁又能说其不秀挺,含蓄,蕴含着力量之美?其甚至方介堪的鸟虫篆作品用刀如此秀婉细腻,线条如此盘曲回转,不是照样透露着浓郁的阴柔华美之劲力?关键是要在实际操作中把握动刀与印面阻力的对抗,便可获得线条之力。正如韩天衡所言:“动刀之际,受阻不进则滞,破阻而入则劲。似无阻力而横冲直撞必流于浮滑。”而有些篆刻爱好者没有养成正确的动刀习惯,喜欢通过披,刮,削不断地将线条修饰到自己理想中的形态。殊不知。这样形成的线条往往柔弱造做,疲软松弛,毫无力度可言。
  篆刻是一门奇妙的艺术,表面上看,它呈献给受众的是一种静态的美,但是一旦你真正深入到作品中去,又会感悟到另一番灵动之美,因此,创作者在制造篆刻线条时还要始终心怀一个“动”字,不仅要注意线条的挺拔和力度,更要注重线条的活力,要努力让刀下的线条灵动起来。如何才能使线条精神饱满,充满动感?如果说注重篆刻的刀法运用是线条获得力度感的有效方式,那么多关注篆刻的章法则是提振篆刻线条活力的最佳途径。在印面布局上运用线条的时候,要时刻牢记每一
根线条都有所指向,有节律,有生命,不能状如算子机械排列。更不能僵硬无序,壅塞罗列,应力求达到东晋卫夫人在《笔阵图》中所描述的“横如千里阵云,点如高峰,撇如陆断犀象,折如百钧弩发,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雷奔,钩如劲弩筋节。”之境界。作品中的篆刻线条自然就会活起来,动起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摶泥堂 [http://289891774.qzone.qq.com]
《中国篆刻》第39期 本期人物——朱培尔(三)
赵明:古玺印式的临摹与创作
印社巡礼 | 六合印社
明清文人篆刻的兴起与流派繁衍(二)
石安印话(第08期):何震“笑谈间气吐霓虹”印品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