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庆 :米芾與黃誥交游考
米芾與黃誥交游考
——附:黃誥宦歷年表
(原文刊發于《書法研究》2020年第一期,附宦历未刊登)
摘要:米芾在宋代書法史中雖名列“宋四家”之一,但在官場上卻是無足輕重的小人物。其友黃誥官至太府卿,却歷來少人談及,甚至漸趨湮沒。本文通過對米芾與黃誥的交游考察,還原米、黃二人從初識至親密的過程,既展現出米芾不爲人知的另一面,也梳理出黃誥的宦迹。同時還確定了米芾《和君謨登壯觀帖》和數首詩文的繫年,推斷出劉涇“除職方郎中”具體時間。
關鍵詞:米芾 黃誥 交游 宦歷
北宋是一個“舉世重交游”的時代,薦舉制又使文人仕族熱衷於交游。“漫仕平生四方走,多與英才並肩肘”,這是米芾在《蜀素帖》的自我寫照。“平生與游多天下士,蜀劉涇、長安薛紹彭,好奇尚古,相與爲忘形交。”縱觀米芾的一生,交游廣泛,並以此爲傲。大家熟知的:蔡京﹑王安石﹑蘇軾﹑黃庭堅等都與米芾有交往,他們之間的交游故事也爲人所樂道。米芾曾言:在官十五任,薦者四五十人。薦舉者必是熟知其學識爲人的好友,餘者或藉藉無名,或乏趣聞軼事,不爲人注意,幾乎無人談及,漸趨湮沒。但稍加梳理歷史資料,還會有所發現。如米芾《成伯公帖》就記載關於米芾和陳侗交游的信息,类此尚有不少。
米芾贊王羲之《王略帖》爲天下第一法書,米芾不惜重金購得,欣喜之餘留下了《王略帖贊》,錄有好友劉涇﹑薛紹彭的贊詩。兩人之外,尚有黃誥詩贊,卻鮮有人提及。但他卻能與「米薛劉」一起品贊《王略帖》,並且還排列在薛﹑劉二人之前,應該在米芾朋友圈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那麼米﹑黃兩人的關係如何,他們背後的故事也就有考察的意義了。
黃誥,字君謨,平江(今湖南岳陽)人。熙寧三年(1070)進士,熙寧五年(1072)先授長沙簿,攝縣事代理本縣事務。按一任三年推算,熙寧八年(1075)前後知益陽。元豐三年(1080)任真定府路走馬承受,元豐七年(1084)任環慶路走馬承受公事。元祐四年(1089)以左朝奉郎通判潭州,其後廬父墓三年,因孝得哲宗詔獎“與堂除合入差遣一次”。紹聖二年(1095)以朝散郎起知歙州。明朝《南畿志》:“黃誥,岳陽人,紹聖二年知歙州,首謁先聖,升堂講周禮,諭父老遣子弟入學聽講,更立學舍。明年,登第者十餘人。”黃誥爲人正直,有才識,重教育。,爲官一任,造福一方。
紹聖間,黃誥先後歷任福建轉運司判官﹑提舉常平茶鹽公事﹑知建州軍州事。在當地有“明決如神,吏民信服”評價,爲官二十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爲官經驗,在福建任期内其治理才幹得到充分的發揮,頗有建樹。崇寧元年(1102)待淮西提刑(湖南提刑)九月召還,歲中自戶部吏部遷左司郎中,授直秘閣。大觀三年(1109)春季,黃誥同當時守﹑令﹑監司有行論奏朝廷, 遂得葆真觀額,黃誥爲記錄皇恩特爲之作《敕賜葆真觀記》。文中黃誥職務爲朝請大夫直秘閣知江州軍州兼管勾學事兼內勸農事,兼江南東路兵馬都監。
黃誥最晚的記錄,則以《全宋詩》收錄黃誥《賀吳樵登第》詩爲線索。查《岳州府志》卷二十一選舉有:“平江人,吳樵,政和辛卯進士,歷官知軍州。”因此知黃誥作此詩以賀同鄉後輩考取進士,時間是政和元年(辛卯,1111)。《一统志》云黄誥官至太府卿,据《宋代官制辞典》太府卿即太府寺卿,为本寺長官,掌管國家財貨之政令,總領庫藏出納﹑貿易﹑平准均﹑店宅等事。元豐改制之後從四品,位列七寺卿之末。可謂身居要職。
黃誥生卒年無法詳考,今據有限資料不妨做一番分析。首先根據宋制弱冠方許應舉,至於未達年齡之人,則另設有童子試,一般應舉之時都達到20歲。其次黃誥熙寧三年進士,觀其之後宦歷,耿直自負,無屢經磨難之城府,應屬於少年得志。最後黃誥入仕之初長沙任中與米芾友情深厚,年齡應相差不會太大。綜合以上,推測黃誥約生於皇祐年初。職位最後記錄官太府卿,按考取進士足二十歲計算,到政和已滿花甲之年,考慮政和之後又無七十致仕記載,其卒於政和中比較合理。
另據《岳州府志》黄誥有子曰子山,廕歴知鬱林州。
米芾與黃誥兩人首次交游在熙寧八年(1075)。
《寶真齋法書贊》着錄有《與通判朝奉君謨書》云:
黻頓首再拜,相從之樂,自卯及巳,十五年矣。自武林失恃,遂髪白齒落,頺然一老翁。若與公相遇他處,宜不相識耳。比來慶侍下起居何如,偶浛光同官劉穆之行奉書,千里相望,何日會合,臨風悵然。黻頓首。通判朝奉君謨兄。
受書人“君謨”即黃誥。米芾熙寧三年(1070)補校書郎,這一年黃誥進士,雖同年入仕,但兩人未有交往。熙寧五年(1072)黃誥長沙主薄在任,熙寧八年(1075)前後知益陽。而此時米芾得長沙掾任,與黃誥同處長沙範圍任職共事,開始交往熟識。書啟“自卯及巳”即乙卯熙寧八年(1075)至己巳元祐四年(1089),連頭帶尾正好十五年。從書啟可見米黃二人過往緊密,相從甚歡。
兩人第二次交游則在元祐四年(1089)。元豐八年(1085)米芾武林失恃,元祐四年(1089)轉潤州州學教授,獲悉黃誥通判潭州,恰逢當年浛光同官前往潭州,二人多年未見,相隔千里,米芾奉書問候,期待重逢。在米芾於黃誥書啟之後不久。
兩人第三次交游在紹聖二年(1095)。黃誥知歙州,時“歙州之父老不愛財力,而愛其子弟,不違庠序之教”,黃誥遂祭拜先聖孔子,升堂講《周禮》,勸諭父老送子弟入學。更創學舍,一年後登第者十餘人。此時黃誥邀家居潤州的米芾游歙州,黃誥更作“歙州徙學記”,並請米芾書寫。全文如下:
先聖廟及學,自唐至宋在城東北隅。太平興國三年,知州事蘇德祥羅城東門內街南烏聊山上;嘉祐四年,以山高地陿,徙於南園;熙寧四年,又以瀕江地異,常有泛溢之患,復遷烏聊山;元祐初,再徙南園;所謂南園者卽南門內,後改爲江東道院,又兩易其地,改爲紫陽書院者也;紹聖二年,復徙東北隅。  郡守黃誥記,禮部米芾書。
元符三年(1100)米芾任真州江淮荆浙等路制置發運司管勾文字。真州城北原上北山之巔之“壯觀”,吸引着米芾。其作爲真州官員曾多次陪同上司﹑好友登山覽古,吟唱抒懷。至崇寧元年(1102)丁憂去職,米芾在真州約一年半,時間雖短,卻留下了多首吟詠“壯觀”詩賦。黃誥也曾来游,米芾陪游並和詩。清人卞永譽撰集《式古堂法書》卷七,刊刻有米芾《和君謨登壯觀五律》帖。(圖一)
君謨登壯觀,要我賦新詩。
鬢逐年光老,詞縁大作奇。
江山一世斷,風雅六朝卑。
對酒勸不飮,撡懐誰与知。
此詩帖無落款,書寫風格字法極類《淮山帖》《司勳帖》。詩中米芾感叹歲月流逝,兩鬢漸白。透露出其滿懷抱負,無人賞識的惆悵沮喪情緒。而元符三年(1100)米芾至京遍謁權要,痛失小女,類似感慨亦存《衰老帖》。次年中秋又得悉蘇軾卒。親人與前輩摯友接連失去,這給米芾巨大的打擊,使他無比失落,也讓一向注重未來的米芾進行人生反思。適逢老友游真州登壮觀,筆下就自然流露出來。因此黃誥游真州,米芾“和君謨登壯觀五律帖”應書於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中秋之後。
米﹑黃難得一次交游高潮在崇寧二年(1103)。米芾於崇寧二年三月轉太常博士,典衣購得《王略帖》立即手裝,旋即邀請好友黃誥﹑劉涇﹑薛紹彭等前來分享新藏。眾人品賞唱和,米芾詩贊一首,黃誥次韻一首﹑劉涇一首﹑薛紹彭兩首,跋於《王略帖》後。
(附圖二)時黃誥於崇寧元年九月由淮西提刑“遷左司郎中直秘閣”。米芾崇寧二年所作《適意帖》提及黃秘閣既是黃誥:(附圖三)
百五十千,與宗正爭取蘇氏《王略帖》(旁注:右軍),獲之。梁、唐御府跋記完備。黃秘閣知之,可問也。……      米芾《適意帖》
劉涇則於崇寧元年下半年獲職方郎中任。米芾跋記崇寧元年五月劉涇尚爲坊州使君,而《王略帖贊》作於崇寧二年季春(三月),劉涇已除職方郎中。那就說明劉涇除職方郎中時間只能在崇寧元年下半年。
米芾﹑黃誥與劉涇三人均獲新職,由米芾獲寶獨樂樂,變成四人賞品唱和眾樂樂。但是歡樂終是短暫的,米芾於崇寧二年五月被降劾,我想如若在此時老米亦再無此等心情了。而《王略帖》在米芾手上時間亦並不長,據《鐵圍山叢談》卷四記載:
(徽宗)即大位,於是酷意訪求天下法書圖畫。自崇寧始命宋喬年掌御前書畫所。喬年後罷去,而繼以米芾輩。殆至末年,上方所藏率舉千計,實熙朝之盛事也。吾以宣和歲癸卯,嘗得見其目,若唐人用硬黃臨二王帖至三千八百餘幅,顏魯公墨跡至八百餘幅,大凡歐、虞、褚、薜及唐名臣李太白、白樂天等書字,不可勝會,獨兩晉人則有數矣。至二王〈破羌〉、〈洛神〉諸帖,真奇殆絕,蓋亦爲多焉。
此《破羌》即《王略帖》,也就說讓米芾盛贊的《王略帖》則在宣和歲癸卯之前已入內府。想必是米芾被劾降後,書畫進獻以求復官。《王略帖》南宋期间又爲岳珂收藏。
附:米黃交游一覽表:
時間
米芾任職職所
黃誥任職職所
交游史實
備註
熙寧八年(1075)
長沙掾任
知益州县
《寶真齋法書贊》與通判朝奉君謨書
浛光同官刘穆
元祐四年(1089)
潤州州學教授
通判潭州
《寶真齋法書贊》與通判朝奉君謨書
浛光同官刘穆
紹聖二年(1095)
家居潤州
知歙州
《徽州府志》
歙州徙學記
元符三年(1100)
真州發運司管勾文字
待淮西提刑
《式古堂法書》
和君謨登壯觀帖
崇寧二年(1103)
太常博士
在京
左司郎中直秘阁
京官
《王略帖贊》
《適意帖》
職方郎中劉涇
薛紹彭
米芾一生官職最高不過正七品禮部員外郎,而黃誥進士及第,一路升遷,最終官至太府卿從四品。與米芾“從仕數困”相比較,可謂仕途得意。黃誥性情純孝,篤與友愛。在其《臨湘縣君子堂記》一文裏,黃誥直抒對君子的理解:
君子畏天命,居易以俟之; 小人不畏天命,行險以僥倖之。故曰'道之將興也歟,命也; 道之將廢也歟,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夫是之謂知命。始於不慍,終於知命,然後可以稱君子,此述作之微意歟!  ……
……道德仁義,在我而不在人; 爵祿軒冕,在人而不在我。在我者,吾知慕之; 在人者,吾知任之。慕之至於樂,所以不慍; 任之至於無憂,所以知命。
黃誥在爲官上,剛毅正直,不畏權貴,敢於直言爲百姓謀利。凡其爲官之地,皆治理有方。極力推行儒學,拜先賢建學舍,教化地方,爲百姓稱頌。黃誥曾評太宗、真宗兩朝名臣張忠定公云:“公風烈如此,而不至於宰相,然有忠定之才,而無宰相之位,於公何損?有宰相之位,而無忠定之才,於宰相何益?公雖老死,安肯以此易彼哉︕”可見其發潛德之抱負,足以看出黃誥是一位忠孝仁義的好官。
米芾與劉﹑薛的交往側重於書畫鑒藏,與黃誥的交往則有志同道合的意味。米芾入仕之初即遠赴浛光,南官五年,求便養輾轉得長沙掾,入仕即領略到仕途艱難。但此時的米芾是《催租詩》裏的爲百姓疾苦奔走,一仿先賢掛冠去職的薄禄縣令;是《露筋之碑》裏大贊貞女﹑痛斥小人的中嶽外史。米芾同大多數文人一樣,也想有一番作爲,也有爲民做主之心。與黃誥兩人志同道合滿懷抱負,交往也就必然了。由同僚惺惺相惜,發展到視爲知己。
米芾於書畫詩文上較自負,以書名,而詞章亦豪放不羣。黃誥爲之傾倒,從其邀書作記可知一斑。而黃誥仕途順達也給米芾提供了除傾述交流爲官之道以外的薦官升職機會。《米芾集》中收有米芾兩首詩:
鄙詩上呈通判朝奉大夫二首
不是同侯貴,還容貢禹彈。
只應好形制,自己愧凋殘。
簪玳尚誰繼,切雲那可看。
自曾許持送,談笑未嘗乾。
此詩當呈通判朝奉黃誥,亦應作於元祐四年(1089)前後。米芾借漢朝王吉貢禹彈冠的典故,向黃誥表示都有崇高志向的人,要互相幫助。米芾這些話也只有對知己好友纔能說得出,這不爲人知的一面也衹在黃誥和蔡京這樣密友前展現。
從以上分析來看,在米芾的薦官人員中必然少不了黃誥,其在米芾宦歷升遷過程中,也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僅次於結交于布衣的好友蔡京。米芾一生都在其壓抑的環境中生活,衹能以近乎瘋癲的形象,嘩眾取寵引人注意,並以此與世俗抗爭。這雖讓他爲顛名所累,终因書法高超而在歷史舞臺上占有一席之地。
附:黃誥宦歷年表
黃誥:字君謨,平江人。
約生於皇祐年初。(约在1049年左右)
根據宋制弱冠方許應舉,一般應舉之時都達到20歲以上。其次黃誥熙寧三年進士,觀其之後宦歷,耿直自負,無屢經磨難之城府,應屬於少年得志。最後黃誥入仕之初長沙任中與米芾友情深厚,年齡相仿應相差不會太大。
熙寧三年(辰戌1070)進士。
熙寧五年(壬子,1072)授長沙簿攝縣事。十一月章惇開梅山,請增稅役,誥力請罷之。
《岳州府志》卷二十二人物志(郡贤)第一页:黄诰,字君谟,平江人。熙宁三年进士,授长沙簿摄县事。
《神宗本紀二》“熙寧五年十一月,經略司章惇開梅山,置安化縣”。
欽定大清《一統志》卷二百七十九第三十九頁:授長沙簿,章惇開梅山,請增稅役,誥力請罷之。
熙寧八年(乙卯,1075)知益陽縣。中使采木至益陽,遣二卒句典押而無引牒,誥杖而遣之。
欽定大清《一統志》 卷二百七十九 第三十九頁:後知益陽縣。中使采木至益陽,遣二卒句典押而無引牒,誥杖而遣之。
同年結交時任長沙掾米芾。
元豐三年(庚申,1080)任真定府路走馬承受。
《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三○三,神宗元豐三年三月丁酉,真定府路走馬承受,黃誥言:本路差禁軍采泥  城粘草,妨礙教閱,踩踏民田。下詔以常平倉購粘草。
元豐七年(甲子,1084)任環慶路走馬承受公事。
《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三四五,神宗元豐七年五月丁未,環慶路走馬承受公事黃誥乞令諸州軍城、寨積石,以備守禦。詔下陝西、河東路實行。
元祐四年(己巳,1089)以左朝奉郎在通判潭州任,(約九月)丁父憂歸,廬墓守孝。
《新安志》卷第九66頁:黃誥,字君謨,岳陽人,親喪廬墓致毀,有芝草之瑞,因賜官。其謝表雲:白髮三千何嗟及矣,靈芝六十孰爲來哉。四方傳誦。
元祐七年(壬申,1092)九月二十六日詔黃誥令本州支賜絹伍拾疋,與堂除合入差遣一次。
續資治通鑒長編卷四百七十七:元祐七年(壬申,1092)九月丙午,岳州言:「左朝奉郎、前通判潭州黃誥廬父墓三年,生芝草甚眾。」詔黃誥令本州支賜絹伍拾疋,與堂除合入差遣一次。
紹聖二年(乙亥,1095)以朝散郎知歙州,到任歙州首謁先聖,升堂講周禮,諭父老遣子弟入學,聴講更立學舍。明年,登第者十餘人。《南畿志》《江南通志》歙州有葉氏女因孝道太守黃誥應詩序。
新安志:新安志卷第九66頁,紹聖二年,以朝散郎知州事。
作《歙州徙學記》邀米芾書碑
先聖廟及學,自唐至宋在城東北隅。太平興國三年,知州事蘇德祥羅城東門內街南烏聊山上;嘉佑四年,以山高地陿,徙於南園;熙寧四年,又以瀕江地異,常有泛溢之患,復遷烏聊山;元祐初,再徙南園;所謂南園者卽南門內,後改爲江東道院,又兩易其地,改爲紫陽書院者也;紹聖二年,復徙東北隅。
郡守黃誥記,禮部米芾書(全宋文卷二一○八 黃誥 歙州新學記 二三)
游廬山,訪棲賢寺,作《三峽橋》《雙劍峰》詩。
《全宋詩》北京大學出版社,第十五冊,10217頁10218頁分别收錄兩詩:
三峽橋
橋壓神龍三四秋,良材應是鬼神搜。
猿猱爭飲澗中水,草木不知天下秋。
隱士閑行隨白鹿,道人長往駕青牛。
靈源自與天河接,誰信江淮是末流。
雙劍峰
瀉成神劍倚雙峰,天地爲爐造化工。
萬丈虹霓連碧落,一聲霹靂走豐隆。
拂開嵐障千山秀,削盡妖魔六宇空。
應笑鏌鋣爲小器,延平津上合雌雄。
紹聖四年(丁丑1097)福建轉運司判官,提舉常平茶鹽公事,徙知建州軍州事。
福建通志卷二十一,職官【二】【紹聖間任】福建轉運司判官,提舉常平茶鹽公事,知建州軍州事。
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中秋後,米芾作陪游真州,登壮觀並賦詩。
和君謨登壮觀--米芾
君謨登壯觀,要我賦新詩。
鬢逐年光老,詞縁大作奇。
江山一世斷,風雅六朝卑。
對酒勸不飮,撡懐誰人知。
崇寧元年(壬午,1102)待淮西提刑(湖南提刑)。九月召還,歲中自戶部吏部遷左司郎中,授直秘阁。
《新安志》義民-敘-張擴:崇寧中,黃誥待淮西提刑,擴謂曰:大夫食祿不在淮西,行且還朝矣。然非今日,宰相所謂宰相者猶未起,起則有召命,不滿歲當三遷。又曰:大夫不病而細君病,憂在九月。及蔡京當國,誥被召還,歲中自戶部吏部遷左司郎中,而妻劉亦適以九月卒。
《楚紀》卷三十六:黃琪字君謨。知建州,移湖南提刑。(按琪誤,當為誥)
《湖南历代人名词典》32页:…累迁湖南提刑,升左司郎中,官终太府卿。
案:《宋史》卷四七七列傳“元年六月,改元崇寧召蔡京爲左丞”乃指蔡京當國。
米芾《适意帖》云:百五十千,与宗正争取苏氏《王略帖》(旁注:右军),获之。梁、唐御府跋记完备。黄秘阁知之,可问也。……
崇寧二年(癸未,1103)三月與劉涇﹑薛紹彭聚於米芾處,欣賞《王略帖》並和詩。
王略帖赞----左司郎中黄诰隋珠荆玉烂生光,际天蟠地射八荒。嗟我一见犹激昂,而况好古真元章。不买金钗十二行,以彼易此归华阳。天公六丁气焰长,雷电取去宜深藏。
《樂邦文類》卷第五,四明石芝沙門宗曉編次。錄有:直秘閣黃誥詩一首 贈彌陀道者(即喻彌陀) 淨公他日號良醫,一悟真空便決疑。孝行未應忘父母,信心無複念妻兒。鹿門羞比龐居士,蓮社欣逢遠法師。更作西方清淨觀,白毫常現五須彌。
黃誥曾評張詠(946年-1015年,忠定公,宋太宗、真宗兩朝名臣)云:“公風烈如此,而不至於宰相,然有忠定之才,而無宰相之位,於公何損?有宰相之位,而無忠定之才,於宰相何益?公雖老死,安肯以此易彼哉!”
(宋)洪邁《容齋隨筆》卷第五十七則。
崇寧五年(丙戌,1106)八月訪平江道岩十八日作《題道岩二十韻》。随后守令监司有行论奏朝廷, 遂得葆真观额。
《全宋詩》北京大學出版社,第十五冊,10217頁收錄《題道岩二十韻》
《題道岩二十韻》道士元周其姓胡,朝來遺我仙岩圖。一堆磐石東西向,鑿破混沌中心虛欲知地面深且廣,架屋百楹端有餘。天池高下相灌溉,四柱卓立擎香爐。席帽近南猶仰視,雲蓋一峰蟠北隅。前岩後岩爲表裹,直過可以肩籃輿。吳許遺留試劍石,葛艾棄置燒丹爐。當時俗眼固不識,一旦脫屣朝清都。至今丹井泉源湧,下接三江連五湖。春來桃李開錦繡,宛在武陵溪上居。人間酷熱不能到,清風白水搖芙蕖。霜飛雪落萬木死,玉葉青青長不枯。三清殿前拜章夜,香繞真儀七十軀。月光射入嵌空內,皎皎寒冰在玉壺。老龍耽睡忽驚覺,一霎萬頃沾膏腴。物無疵癘年穀熱,有感則通如合符。本朝圖經自該說,厥後荒廢成丘墟。元周抵掌來必葺,十四年間復古初。崇寧天子降明詔,廢者使興傳聖謨。郡邑何時能剡奏,畢封之祝相歡呼。
大觀二年(戊子,1109)十一月作《臨湘縣君子堂記》
君子堂,在臨湘邑治北,大觀二年,丘公允建,左司黃誥爲之記,曰: “經傳稱君子者,惟《論語》爲詳,始於'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終於'不知命,無以爲君子’,其故何也? 蓋人之常情,好其所同,惡其所異,榮其所通,醜其所窮,能不慍者鮮矣。故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夫是之謂不慍。君子畏天命,居易以俟之; 小人不畏天命,行險以僥倖之。故曰'道之將興也歟,命也; 道之將廢也歟,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夫是之謂知命。始於不慍,終於知命,然後可以稱君子,此述作之微意歟!臨湘知縣丘君儒林,經行修明,達於爲政,投刃皆虛,恢恢乎其有餘地。乃作君子堂,日欲與同僚清談於其中。其意若曰'道德仁義,在我而不在人; 爵祿軒冕,在人而不在我。在我者,吾知慕之; 在人者,吾知任之。慕之至於樂,所以不慍; 任之至於無憂,所以知命’。孔子之言,若合符節,非深造於道,何以臻此! 他日,儒林以書來乞言,姑誦所聞於孔子者以遺之,我無加損焉,亦儒林之意也。後之君子登斯堂者,早夜以思,皆欲其行如孔子之言。然則儒林之作,不獨爲己,又將爲人,豈非無窮之利哉! 若夫山川奇秀,風月清明,協氣橫流,歡聲震動,凡有耳目者皆自得之,非予言所能道其仿佛也。”大觀二年十一月記。
(明)姚广孝解缙等《永乐大典》北京,中华书局,1986。2923
大觀三年(己丑,1109)春季,以朝請大夫直秘閣知江州軍州兼管勾學事兼內勸農事,兼江南東路兵馬都監。
五月二十作《敕賜葆真觀記》
右朝議大夫,知嶽州軍州管勾學事兼管內勸農事,輕車都尉 ,借紫摯捧奏請觀額並立石。朝請大夫,直秘閣,新差知江州軍州兼管勾學事兼內勸農事,兼江南東路兵馬都監,上國柱黃誥撰。大觀元年秋九月,天子祀神宗於明堂,澤及四海,乃降敕書,以岳州平江縣道岩爲葆真觀,此千歲一遇也。去幕阜山四十裏有岩石焉,蟠地而大,插天而高,其中空虛,了無一物,東西透徹,車馬往來,其廣可架屋百楹,岩之上下,流水灌注,源源不絕,此天池也。繞岩四柱,森然相望,若有所獻,此香爐峰也。南一峰仰視漢宵,有軒昂不可屈之式,此席帽峰也。北一峰深入煙霞,與星斗爲鄰,此雲蓋峰也。有試劍石,此許、吳真君,驅邪斬蛟之故事也。有燒丹爐,此葛、艾先生,修煉飛升之遺跡也。有井深不可測,故神物贄藏於其中,每歲閔雨,鄉人祈禱,頃刻而應。至於名花茂草,珍禽奇獸,開落飛鳴,千狀萬態,非筆墨所能盡,覽者自得之。風俗相傳,謂之道岩,或謂之崇仙觀,其興廢本末不可得知。而其岩石,蓋自開闢之初,已融結剖判如此,埋沒當年,顯煥今日,謂之千歲一遇,非過論也。先是洪州西山逍遙觀道士胡元周經歷岩下,徘徊不忍去。乃披荊棘,具香火,作章醮,爲人祈福。信善之士,翕然歸向,爭出財力與之興建。凡十五年,自門庭至於殿宇,自殿宇至於堂奧,莫不完備。守令監司論奏朝廷,以葆真觀爲額,可謂幸矣。昔者東郭順子人貌而天,緣虛於葆真。物無道,正容以悟之,使人之意也消。人以言其偽,天以言其真也。凡人之情,莫不緣物而動。目緣色,耳緣聲,鼻緣香,舌緣味,心緣奢欲,五者交戰,則人偽長而天真滅矣。此緣虛所謂葆真也。德行不足,語言有餘;物無道,正容以悟之,不待語言而自化也,無意則真,有意則偽,使人之意也消,莫不真也。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多矣,而南華老仙獨稱東郭順子,豈非葆真之士不易得哉?使郡邑之中,山林之下有如東郭順子,則人人舍偽而從真,不煩號令之督責,刑罰之驅除,而內外治矣,然則朝廷美意何謂深切着明,而冠褐之徒安得不免以報萬份之一呼?大觀三年五月二十記。
-----全宋文卷二一○八 黃誥 敕賜葆真觀記 二四
政和元年(辛卯,1111)平江人吴樵进士及第,作《賀吳樵登第》诗。
《岳州府志》卷二十一選舉:吳樵,政和辛卯進士,歷官知軍州。平江人,
《全宋詩》北京大學出版社,第十五冊,10218頁收錄:
賀吳樵登第     連雲山下鳳凰兒,何幸今朝見白眉。     父子傳經無異說,弟兄題塔又同時。     北堂偕老椿千歲,南國聯榮桂兩枝。     青史他年書茂實,一門忠孝是鎡基。
政和间,卒,累官太府卿。
有子曰:子山,廕歴知鬱林州。
《岳州府志》卷二十一選舉(七十八頁)恩蔭:黃子山,誥子廕歴知鬱林州
張慶
2019年9月13日定稿於深圳必有餘齋
张庆
字善之。安徽无为人,别署必有余斋、蒲盦。启蒙于阮良之先生,师从曹宝麟和潘良桢两先生。研究方向为北宋书法史及米芾书艺。
现为: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深圳巿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曹宝麟书法工作室精英班成员、深南道书画群落成员。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梅州黄氏开基祖僚公祖屋考
卷四百十二
入蜀記
​宋史卷三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
宋詩鈔
卷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一百0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