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有考生,考爸考妈这三件事做不得

  话题: 家庭教育


  虽说高考是应试教育,孩子的未来很大一部分依赖于高考,但过多的“分数教育”无疑会增加孩子的压力,使其心灵和成绩都遭受很大的影响,那么,到底哪些事情家长是做不得的呢?


  一、围着“学习”唠叨


  相信很多考生都常听到这样的话“时间这么紧,你怎么还在看电视,赶紧去学习”、“你学的怎么样了”、“你还有时间玩游戏”……听到这样的话,我们最多的是无奈,似乎我们已经被“学习”这个字眼绑架了,除了学习就是学习。但现在讲究的是素质教育,高校在对考生进行考核时,不仅考核他们的考试成绩,还考察学生的社会实践等等。


  二、强制孩子脱离社会生活


  有这样一种家长,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你只要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其他事情都不要你操心”,当孩子想要做个家务,妈妈立刻阻拦“不用不用,你快去复习吧”;想去倒杯水,家长立马小跑去倒好……在高三以前的孩子看来,这是件多么幸福的事,但对考生而言,这就是剥夺!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并没有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恰恰相反,在他们的心里压了一座石头,将关照转化为巨大的情感压力。


  三、唯“分数”是从


  我们最常见的就是家长把孩子的考试分数当成家里的“晴雨表”,当成绩考好时,家里一片其乐融融,父母笑颜开;而成绩稍有差池,家长就会呵斥、苦口婆心、声泪俱下。分数只是阶段性的测试成果,一次的考试并不能代表高考,另外,考试的成绩也会受到试卷难度、考生心理、知识点掌握程度等等的影响,所以,家长要看分数更要看孩子的进步。


  (录取啦独家,文/鹿小妞,转载请注明出处!)


  想了解最新的高中升学教育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录取啦(微信号:luqula)。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6岁高一男孩发来一条短信,我看了后,对他的父母真的很无语!
最后一名也需要鼓励
家长过分看重的“两点”真的对吗?
培养孩子学习习惯,小心掉进这两个坑!
2016年全国卷Ⅰ作文题及例文
北京家长更要重视高考志愿的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