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标题

在我们之前的文章《别只盯着高瓴!医健领域的冠军风投:拥有远见卓识的奥博资本,10年53家IPO!》中提到了,OrbiMed是一家能力圈覆盖了医疗健康领域全赛道的No.1机构,在二级的布局上它更钟爱港美股股市场,而今天,我们要说说奥博资本在A股唯一投资标的,国内伴随诊断龙头 —— 艾德生物


前几年,有媒体在采访奥博亚洲创始合伙人王健博士时,他曾提到:精准医疗是一种与基因组紧密相关的医疗科技。它如何做到精准呢?过去的医疗方法不会因人而异,量体裁衣,而精准医疗是以每个病人的独特基因信息为基础,给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就像一对一针对敌人的精准导弹,可以大大提高治疗成功率。”奥博投资的艾德生物分子诊断产品,就是为精准医疗提供“瞄准具”的。

一、奥博亚洲在艾德生物的介入和减持的操作
早在2014年底,奥博亚洲耗资4495万元收购了艾德生物4.495%的股权,随即奥博亚洲增资艾德生物5263万,获得4.775%股份,总计持有艾德生物9.27%的股份,介入成本估值在10.5亿左右。


2017年8月,艾德生物创业板上市,经稀释后奥博仍然持有艾德生物6.61%的股权比例。上市后,奥博亚洲一路减持,根据最新的中报数据显示,奥博目前仍持有艾德1.95%股份。

减持并不意味着不看好公司发展,对于PE来说,退出是必然的。奥博减持的手法是慢慢卖,中间有很多笔减持的交易,预估减持的总体市值在80-90亿之间,卖出部分实现了7倍以上的收益,而这个数字,在未来可能会继续提升(按当前股价,剩余股份实现15倍以上浮盈)。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让奥博实现了巨大回报的投资标的,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

二、好赛道:伴随诊断市场扩容的逻辑
我们知道,好赛道是孕育长牛公司的必要条件。就像芒格所说:宏观是你必须接受的,行业也是如此。如果选择了好的行业赛道,就如同进入了一个上升的电梯,而如果选择了一个下行的电梯,再怎么努力也难成为牛股。


艾德生物所处的伴随诊断行业,被称为个体化治疗的“卖水人”。肿瘤的发生是基因突变逐渐积累的结果,而当下火热的靶向治疗(又叫个体化治疗),让肿瘤患者更低花费、更舒服、更有效地进行治疗成为了可能。


这里就不得不提靶向药物,肿瘤细胞表面会有一些发生了变异的标记蛋白或基因片段,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上述致癌位点,又称靶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失去活性逐渐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而靶向药并不适用于所有癌症患者,我们上面提到的肿瘤细胞表面变异的标记蛋白和基因片段不是每一个患者都有,如果某患者不携带特定的蛋白或基因而盲用、错用靶向药物,很有可能会延误治疗、加速病程恶化。


所以,在做靶向治疗前,给患者做基因分型诊断是必不可少的,而艾德生物的伴随诊断,就是给靶向药物提供“瞄准具”。


为什么它是一个高速增长的好赛道?伴随诊断市场扩容的逻辑有三:
老龄化+不良生活习惯,癌症发病率和患者数量爬升:我国正在加速步入老龄化的时代,根据数据表明,随着人年龄的增长,收到癌症侵袭的可能性更大。2019年,我国老龄人口约1.6亿,预计到2025年,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老龄人口的增长,将带来高的癌症发病率和更大的癌症患者基数。除此之外,由于现代不良生活方式的发酵和环境的污染,癌症年轻化的趋势也在悄然发生。




靶向药的繁荣,更低的花费带来接受靶向治疗患者的放量:在国内医疗政策推动和资本助力下,吸引了更多的医药企业投身于创新药的研发,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靶向药物在国内上市,覆盖更多病患。我们从2019年全球药物销量数据来看,肿瘤靶向药占据了榜单的半壁江山,同时比对2019年的肿瘤药物销售榜单,发现大部分药物同比2018年都保持良好的增长趋势。这也足以证明抗肿瘤靶向药物旺盛的市场需求和产业的繁荣程度。

另外,随着医保的深入谈判,国内外更多的肿瘤靶向药陆续被纳入到医保当中,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负担,提升了药物可及性,未来接受靶向治疗患者数量提升是大趋势。


未来肿瘤成为慢病,定期监测成为常态:可以从下图看到,中国恶性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较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都更低,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在肿瘤变成慢病来管理的趋势和患者长期生存的情形下,单次基因检测会转变为持续检测,不断带来伴随诊断需求。

三、技术上的选择:投资机构扎堆NGS,PCR会被替代吗?


从技术层面划分,伴随诊断市场可细分为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 FISH(荧光原位杂交)、IHC(免疫组化)、NGS(高通量测序)等,其中 PCR、FISH、 NGS 是分子诊断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ICH 属于免疫诊断方法。 目前PCR以高灵敏度、高准确性、操作简便稳定的特点,成为行业中主流的检测手段。

机构扎堆投资NGS企业


今年,与艾德同赛道的对手燃石和泛生子纷纷在纳斯达克上市,两家企业成立以来都总计完成了10亿元以上的融资,不仅如此,昨日国内测序龙头华大智造已备案辅导,也证明了这个赛道越来越热。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未上市的NGS项目获得了市场风投的投资。


那么,这意味着NGS技术将在未来替代当下主流的PCR技术吗?


NGS还不能替代PCR


PCR目前已基本完成了院内的覆盖,但可检测基因数量有限是PCR技术最大的缺点。NGS技术正好与此相反,其能实现对大量未知基因变异信息的检测,但由于实验操作复杂、无法完全避免酶扩增错误率和化学反应不彻底等问题,该技术的推广程度和准确度明显逊于PCR。


所以,在NGS技术实现质的飞跃以前,PCR与NGS两种技术将会长期共存,相辅相成。未来,NGS技术产品作为检测的“排头兵”被首先使用,当突变信息被检测出后,医生会根据所得信息接着使用PCR技术产品来做进一步的确认或是更加准确的筛选。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PCR技术都不会被NGS完全取代。就拿伴随诊断行发展历史更为悠久的美国来看,目前伴随诊断产品仍然是PCR占据主流。




艾德和燃石两家龙头,不同的路径选择
在这个赛道上,艾德生物和燃石这两家龙头已经走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路径。


燃石从成立之初就制定了主攻二代测序的发展策略,而NGS当前的特点(高昂的检测费用、较复杂的检测流程)决定了,其不能通过传统的IVD模式来进行市场的推广,必须通过送检到中心实验室(ICL)的方式来实施,而在没有基础现金流业务支撑的情况下,持续烧钱亏损成为了必然的结果。这也是公司登陆纳斯达克市场的原因,不会有太多财务数据上的束缚,继续快速烧钱ALL IN研发及推广。

艾德截然不同,目前公司在院内的PCR业务已经成为了国内的龙头,其不仅在获批的注册证数量和覆盖的靶点是最多的,且其在NGS领域的拓展也丝毫不输燃石和泛生子等企业。郑立谋博士稳健的管理理念,是以发展PCR业务稳定的现金流来输血NGS,所以我们既能看到艾德在每年的业绩报表中展现出稳健喜人的增长,同时整体的技术布局也在层层推进。但这也有缺点,稳定的利润增长显然是束缚公司放开手脚拼研发的因素,这就要看公司如何用较小的研发费用代价去做更高效率的事情。

更多行业数据,详见《肿瘤治疗产业的“卖水人”:年增速30%+的伴随诊断,能诞生出伟大的公司吗?》。

四、商业模式的稳定性,孰优孰劣


从商业模式来看,艾德生物的主要销售区域注重于院内市场,而燃石和泛生子均以院外市场(ICL和IDT)为主要营收来源。

院内市场的好处在于合作对象都是医院的检验科,下游客户的渠道黏性较好,合作比较稳定,院外市场的好处在于可以满足个性化诊断或科研需求。


无论是院外还是院内市场,都会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控受到不同的影响,由于院内市场的终端收费归口到医院,受到物价局管理,因此检测单价方面可能会受到医保的影响,从而压低上游试剂企业的利润空间;而我国的院外市场目前准入的门槛较低,竞争格局较差,如果未来国家加强监管政策,那么院外市场业务可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另外,从艾德和燃石2017-2019年的销售毛利率来看,艾德目前受到的影响并不大,从稳定性和壁垒的角度,艾德更胜一筹。


艾德生物毛利:2019年90.4%、2018年91%、2017年92.4%。
燃石医学毛利:2019年71.6%、2018年64.7%、2017年64.5%。

五、艾德硬实力,产品与核心财务数据分析


伴随诊断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研发、产品、销售缺一不可,我们接下来从这三个方面来解析艾德的数据。

艾德历年的营收及利润盘点


从2019年营收结构看,艾德生物检测试剂收入4.79亿元,占比83%;中央实验室检测服务业务收入0.8亿元,占比14%,技术服务收入0.19亿元,占比3%;试剂收入是绝对的大头。

从2012-2019年这8年的营收数据来说,营收已经翻了15倍,年年保持正向高速增长,实在难得。

利润数据除了2013-2015年之间有所波动外,上市以来均保持高速增长,2018-2019年放缓主要考虑到股权激励的摊销,刨除这个费用的影响,艾德连续四年净利润增长速度不低于30%。
研发投入


艾德生物2017-2019年研发费用分别为0.51亿元、0.78亿元、0.94亿元,该费用占总收入比重分别是16%、18%、15%。


燃石医学2017-2019年研发费用分别为0.5亿元、1.05亿元、1.57亿元,该费用占总收入比重分别是41%、50%、45%。


虽然艾德生物研发费用占比在IVD行业A股上市公司中尚可,但对比燃石医学放开手脚的投入,显然逊色不少,这成为投资者对公司能否持续高速发展的核心担忧。


销售费用


艾德生物2017-2019年销售费用分别为1.56亿元、1.97亿元、2.9亿元,该费用占总收入比重分别是50%、45%、47%。这个费用水平同比同行如何呢?

拿燃石的数据比较,2017-2019年销售费用分别为1.44亿元、1.91亿、2.85亿元,其费用占总收入比重分别是75%、91%、130%。


虽然历年的销售费用金额上相近,但是明显可以看到燃石为了快速推广,花费了较大的代价,市场投入占总体收入比重非常大,但总体转化效率明显弱于艾德,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艾德生物销售能力较好。

技术与产品实力


截止目前,艾德生物拥有22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拥有32项国内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30项;核心发明专利同时获得美国、欧盟、日本、中国授权。拥有行业内国际领先、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ADx-ARMS、Super-ARMS、 ddCapture、Handle技术,国内首批获得NMPA和欧盟CE认证的最齐全的肿瘤精准诊断产品线。


公司通过适应不同标本类型(组织标本、血液、体液)、基于不同技术平台(液体活检、NGS、有FISH、IHC、核酸提取)的单基因、多基因检测产品实现肿瘤患者治疗过程的全程化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艾德生物仍是国内获批NGS产品最多的公司。对比燃石医学,在技术平台和实验室水平层面上,两家公司应该不分伯仲。但在伴随检测产品线的丰富程度,获批注册证产品的覆盖广度上,艾德生物更胜一筹。

六、投资逻辑总结


长牛赛道,赛道天花板远远没到
伴随诊断赛道可说是肿瘤精准治疗的“攀枝花”,它的逻辑推导和CRO有点类似,即:肿瘤患者日益增加 → 更多的靶向药上市满足治疗需求 (→ 医保不断纳入 )→ 伴随诊断市场不断扩容、快速增长。这是一个天花板可以不断拆掉提升的市场,因为随着靶向药的研发不断深入,潜在的靶点越来越多,而伴随诊断试剂与靶向药绑定,短期难言其天花板在哪里(百亿起步),但确定的是,赛道高速增长在未来5年将会持续。
NGS赛道集中度高,投龙头赢面很大


拿NGS癌症分子诊断领域来说,国内企业共有300多家。头部企业在部分产品上拥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但大体上头部的各家产品都不存在显著的区别,竞争具有同质化的特点。在该前提下,头部企业的优势主要依靠广铺渠道、抢占市场份额来构建。从燃石招股书上看,市场格局已经趋于稳定,前10家企业占据整个NGS市场84.3%的份额,其中前5就占到了67.7%,市场集中度非常的高。燃石、世和基因、泛生子、华大基因、艾德生物占据前五把交椅。同样,在肿瘤基因检测的PCR领域,行业集中度较高,格局也将持续深化。
所以,投资者抓住行业龙头进行布局,胜率非常大。


艾德生物PCR、NGS产品布局全面,继续拓展领先优势


上面提到,目前在NGS和PCR产品注册证获批和覆盖的靶点数量方面,艾德是数量最多而且布局最为全面的,尽管燃石在NGS领域发展迅猛,也是在切入该领域的时候看到了艾德在PCR领域的强大,ALL IN NGS是避其锋芒的选择。艾德生物财务上有稳定的利润输出,相对于燃石来说投资者更容易把握未来的走向。但两者发展路径孰优孰劣,目前还没有答案。


总结:梳理下来,艾德生物在其所处的领域有着独特的领先优势,如此优秀的行业龙头难怪奥博资本在A股唯独青睐于它。


艾德生物,能不能在未来3-5年,交出依然靓丽的成绩单呢?我们拭目以待!

欢迎关注我们!

相关证券:
  • 艾德生物(30068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艾德生物——肿瘤精准分子医疗诊断龙头
年复合增长率近50%的公司!
百亿伴随诊断市场争夺战:最难的不是技术
艾德生物 长标
比迈瑞还要好?我最看好的一家IVD细分龙头,长牛潜质凸显
艾德生物: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永远不会被市场抛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