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安文化强县建设调研报告 河南省统计网
新安文化强县建设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  2007-05-28     来源: 新安县统计局     编辑:  管理员     发布人:      访问次数: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八次党代会精神和市九次党代会精神,实现国家级社会文化先进县的目标,根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该县从33日起在全县组织开展了文化资源普查和创建国家级社会文化先进县大型调研活动,这次普查调研活动分六个方面进行,一是文化资源普查;二是文化事业调研;三是文化产业调研;四是文化体制改革调研;五是文化政策调研;六是创建国家级社会文化先进县有关问题研究。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新安县位于河南省西部,东接古都洛阳,西邻渑池,南交宜阳,北界黄河。全县总面积1160平方公里, 辖五镇六乡,298个行政村,总人口51.2万余人。


新安秦时置县,距今已有二千余年。灿烂辉煌的中原文化,源远流长的黄河文明,为新安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


二、该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该县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群众性文化活动日益增多,文化事业逐步走向繁荣,文化产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一)该县建设文化强县的优势


1、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新安地处中原,位于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河流域。两千多年来,受黄河母亲河的洗涤和中原文化的熏陶,新安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境内有仰韶文化遗址8处,龙山文化遗址4处,仰韶、龙山共存遗址16处,密度之高为它处少见。据古籍《山海经》记载,中华民族的帝祖轩辕黄帝曾在新安的青要山居住,并设下自己的“密都”行宫;新安城东的汉函谷关,扼古代东西两京之要,为洛阳八关之首;“石刻唐书”千唐志斋是研究唐代文治武功、翰墨文章、书法艺术的资料宝库,为国内学术界所瞩目;西沃石窟犹如一幅佛界天国图,向世人展示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新安地灵而人杰,人才辈出,文者如:吴少微、赵弘智、钱若水、孟化鲤、吕维祺、吕履恒、李绿园、王广庆等。将者如:杨仆、韩擒宪、张钫、韩钧。左思的《三都赋》说:“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新安正当其道,这里是历代帝王活动之地:武王经此伐纣,项羽在此坑秦卒,后燕皇帝慕容垂屯兵怀山,唐李世民与王世充激战磁涧,武则天龙涧颁诏。还有唐代大诗人杜甫写下的史诗名篇《新安吏》,汉代“终童弃儒”的故事和唐代骆宾王避祸漏明的传说,以及境内的古栈道、古瓷窑、古冶铁等遗址(在黄河漕运史、中国陶瓷业史、冶铁业史,都有特殊地位),无不为厚重的新安增添了一层层绚丽的光环。


2、文化资源丰富。新安县是洛阳市文物大县之一,2006年荣获“全国文物先进县”称号。境内不仅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和丰富的传统民间艺术,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秀美的人文景观;不仅有众多的艺术团体,而且有珍贵的文化艺术品;不仅有国家级的郁山森林公园和千唐志斋博物馆,而且还有世界级的黛眉山地质公园等。


3、文化品位高。新安境内的文化资源大多具有品位高的特点。千唐志斋为我国唯一一座墓志铭博物馆,内容博大精深;黄河澄泥砚、黄河奇石造型奇特,泽如美玉,为文人志士所喜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融自然美景与科学研究于一体,具有极高的价值;民间艺术“九莲灯”、“黄河神龙” 表演堪称国内一绝。


4、文化基础设施较为齐全。随着新安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文化事业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新安县宣传文化中心、广播电视中心、世纪广场、西区金融广场、游园的相继建成和投入使用,使新安的文化基础设施面貌焕然一新,这为新安建设文化强县创造了有利条件。


5、经济实力增强,为建设文化强县创造了物质条件。目前,新安县域经济实力已跃居河南省前十强,2006年县财政收入已达6.57亿元,这为进一步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供了经济基础。


6、具备建设文化强县的浓厚氛围。2003年以来,新安相继开展了文明县城、卫生县城和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并且已经实现了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城市和全国卫生县城的创建目标。这些为该县建设文化强县提供了借鉴,积累了经验。


(二)存在问题


该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不少的差距。特别在文化产业发展上,还处于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级阶段,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全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不够开阔,办法不多。在抓经济工作和文化工作方面,部分领导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现象。尤其是由于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一些领导对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够深刻,导致工作的主动性不强,组织实施的力度不够大,因而文化产业开发力度小、质量低、步子慢、效益差。


2、体制落后,机制不活。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国有文化单位活力不足,缺乏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建设的激励机制。特别是县里缺少一个主管文化的领导机构,缺乏发展文化的一系列政策。


3、文化产业发展投入不足。文化产业项目综合性强,工程量大,资金需求量大,由于缺乏专项资金投入,同时,现行投融资体制不利于产业资本扩张,特别是社会性投融资渠道不畅,又缺少吸引外资,致使文化产业项目发展缓慢。


4、缺乏各类文化专业人才。文化产业离不开高素质的经营管理、策划、营销等方面的人才。而目前,该县缺乏一大批既有开拓能力又有经营能力,既懂文化又懂市场,善于运作企业的文化专业人才。同时,也存在人才流动不畅、使用不合理现象。


三、针对该县建设文化强县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认识,树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新观念。文化的需求也迅速增长。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和文化的关系,把文化的发展切实摆到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树立抓文化产业就是抓经济建设、抓社会发展的观念,正确处理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扭转过分强调文化意识形态属性、忽视文化商品属性的思想观念。


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加大改革力度,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制。要解放思想、拓宽视野,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重塑文化市场主体,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坚持“宏观管好、微观搞活”的原则,实行政企分开和管办分离,实现政府职能逐步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逐步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起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运行机制。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点带面、统筹兼顾”的方针,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3、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出台优惠政策。 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加强和改进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关政策,同时结合该县实际,研究制定出产业组织政策、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分配激励政策、用地政策和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等政策,逐步使文化政策法规覆盖文化产业的主要领域。


4、加大对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在整合现有文化资金的基础上,设立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采取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扶持有发展前景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项目,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规范和拓宽投资、融资渠道,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5、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要切实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力度;要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和引进高水平文化经营人才,各类文化专业人才、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在户籍、住房、职称、家属随迁等方面要以给予政策倾斜。完善用人激励机制,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积极创造有利于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


6、创设载体,为繁荣新安文化提供发展平台。发挥艺术团体的作用,积极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利用重大节日组织各种竞赛;创设《新安文苑》文艺刊物,推动文艺创作,为新安经济发展服务;建设“古玩、字画、奇石”文化市场一条街,促进文化市场繁荣。


7、充分发挥文化团体的核心作用。发挥文化艺术协会的辐射带动作用,以“黄河文化研究会”、“楹联协会”、“书法协会”、“作家协会”、“摄影协会”等文化团体为核心,推动楹联、书画、文艺创作、古玩等文化艺术市场的发展,提高群众文化艺术水平,促进文化消费。


8、努力创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创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重视正面引导,坚持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方向,积极扶持面向大众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项目,引进、开发新的娱乐品种;规范音像市场经营秩序,提高正版音像制品的市场占有率;研究制定绿色网吧、商务网吧、公益性网吧的标准,引导建立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阳光网吧”;鼓励品牌娱乐企业向规模化、连锁化的方向发展。强化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打击各类非法经营活动,净化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加快发展我市现代服务业的建议
调研报告:关于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省政府参事室调研组来梅调研原中央苏区发展情况 精准对接政策加快振兴发展
主席在中原茶旅小镇调研时指出:要做好茶产业和茶文化两篇文章
培育龙文化产业助推文明河南建设
关于加快我市电子信息与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