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努力只是科研的最低要求,研究生们得摆正心态

1


晚上,正打算到办公室里看文献,却被伟哥拉到学校附近的串吧去喝酒吃串。

他是个非常勤奋的人,即使是周末,我们都不一定能把他约上去聚餐。今天倒好,还是工作日,反而把我拉去撸串了。


虽感到一点异常,我还是想活跃下气氛,问道:“今天有什么可喜可贺的事?”


他自个儿干了杯啤酒,才慢慢说道:“做科研不容易啊!即使你很努力了,也不一定能有好结果


已经看破这道理的我附和着:“科研就是这样。即使研究方向定了,研究思路有了,实验方案也设计好了,最终得到的实验结果却往往不是想要的,有时还糟糕得一塌糊涂。


朋友咕噜咕噜地喝了几口酒,便开始诉说:'你知道吗,小强最近又发了一篇高影响因子的文章了。”


“是嘛,哪天一起搓他一顿。”


他继续说道:“我俩本科时就在同一个大学,那时候大都是他羡慕我每年拿国奖,如今反而是我崇拜他了。”


“不用崇拜,你这么努力,你也会有的。”我小心安慰着。


“我读研前一直坚信,天道酬勤。从小学念书起,我只要努力拼搏,只要在学习上花时间和精力,基本都能拿到满意的成绩。然而,读研以后,却发现科研成果与个人努力程度完全是不成正比的我每天早早地到了实验室开始一天的工作,晚上几乎都赶在实验楼大门将要锁上前才离开。每次吃饭,只用10分钟就结束;每天大家都在午休的时候,我不是在办公室看文献,就是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周末也被我当成工作日,即使你们聚餐,我有时也会选择做实验。然而,即使如此争分夺秒,把大部分时间都耗在实验上,到最后还是两手空空。


我知道科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是一想着自己努力了这么长时间,还是一无所获,而身边同学却发表了一篇又一篇的牛文,自己心里难免彷徨与迷茫,开始怀疑起自己是否真的不够聪明不够努力,没有能力胜任科研的工作。


“兄弟,你足够聪明,更足够努力。只是科研不是买卖,不是付出了,就能得到相应的收获。这就是科研!


我们举起了手中的酒杯,用力碰了碰,一饮而尽。


2


其实,不少研究生都有这种痛苦的感受。


身边的博士同学,大都来自农村或小城镇,自小就被教育只有努力学习、吃得苦中苦,才能取得好成绩,以后才会有出息。所以,无论是在念小学、中学、还是大学,不少人坚信天道酬勤,一路上也的确依靠着努力的法宝,成为同班同学的佼佼者。


于是,我们便把努力拼搏作为人生信仰,在读研前依旧认为只要一如既往的刻苦,就一定也会在科研上有所建树,继续成为优秀者。


也许,我们读研前从来就没有怀疑过乌龟赛跑的故事。我们以为只要像乌龟那样努力向前爬行,争分夺秒从不停止前进的脚步,就可以比中途偷懒的兔子先到达终点,赢得人生中的每个比赛。


实际情况是,世上有不少兔子,它们和乌龟一样努力,有着一颗不到终点决不罢休的心。当努力的乌龟遇到拼命的兔子时,还想着单纯地拼努力,又岂能赶上兔子的速度



年少时候的努力可以让人获得好成绩,因为不是每个同学都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努力的学生比懒惰的拥有了更多的学习时间,而一般人彼此之间的智力又区别不大,谁只要学习时间越长,记住的知识点越多,谁就能大概率地在考试里略胜一筹。


然而,在博士阶段,你会发现身边每个人都很努力,都能全心全意投入到科研当中。


在中科院的研究所里,不少导师们都会在晚上到办公室去处理事务,更何况他们的学生?读研这些年,我基本没见过哪个学生能做到在一个星期里每天只是朝九晚五做实验的。


大部分人只要没事,都会到办公室、实验室里待着,一直学习到晚上,平均每天花在科研的时间都有10小时以上。这个时候,你还要和同学们拼努力,可能就只能在休息、锻炼的时间中再多挤出两三个小时而已,这能有多大帮助呢,还可能导致精神不足。


3


小强其实是我室友,他的努力和伟哥不分上下。我曾经问过他,为什么你的努力可以得到实际的可看得见的回报,而与你一样努力的一些人,却为什么一篇文章都还没有?小强淡淡地笑了:“你说的回报是指文章吧。要得到这个东西,除了要努力,其实还需要些运气。”


运气?不是在和我开玩笑吧!


是真的。我目前发的文章相对多一点,并不是因为我聪明,也不是因为你们不努力,感觉真的只是因为我运气好一些


选择的专业和方向都是现在的研究热点;

对口的期刊不但数量多,还大都是高影响因子的;

研究内容所要做的实验周期短,容易出数据;

导师在海外知名高校做了多年博后,才回国不久,正直年轻有为的阶段,精力充沛、责任心强、科研兴趣依旧不减当年;

不但每周召集组会让全组学生及时跟进研究领域的前沿资讯,还经常和学生一对一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验进展,指点我们研究思路与方向;

所有这些的因素搀和在一起,才让我们组里每个学生的努力没有白费。”


施一公在教导学生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时指出,“所有成功的科学家一定具有的共同点,就是他们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做一个优秀的博士生,时间的付出是必要条件。”


他明确地道出了半个真理,却隐藏了真理的另一半:在科研里,努力只是最低最基本的要求;千万不要以为努力了,就能在科研里获得应有的成绩。有些时候,即使拼搏了好几年,也很可能一无所获,甚至连博士毕业都成为问题。


科研的道路注定需要努力,但是这里的天道不一定酬勤,因此要懂得及时摆正心态,坦然面对科研道路上努力过后的每个成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研究生:基础扎实不如作风扎实
施一公: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博士生——时间的付出(1)
科研,论文,与国奖—— 读研失落
职场如是:如果兔子拼命奔跑,乌龟该怎么办?
李展飞——《从“你孩子不笨,就是不干”谈起》
国馆丨运气,也是一种实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