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回得去的故乡还有多少?

这是《醋溜唐诗三百首》的第13集。上一集酒喝差不多了,这集整个饭后小甜点。喜欢的朋友请分享到朋友圈。

公元744年,八十六岁的诗人贺知章,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还乡。这时,据他离乡已经五十多个年头了。无情的岁月已经衰老了人的容颜,未曾改变的只是自己的说话的口音。

我们都有这种感觉,踏上故乡的土地,最感亲切的是乡音。乡音对于出外的人来说,平常乃是一种稀缺资源,毕竟在外很难听到。

基于自己回乡的感受,贺知章写下了《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摧。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本身不难理解,妙在落笔的角度。先是说自己小小年纪就出门,直到很老了才返回故乡。那真是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正是因为老大归来,家里没见过面的孩子误把诗人当成远来的客人,微笑而有礼貌的询问,您是从哪里来的啊。

诗人写得很诙谐,写出了自己对于儿童的询问先是很惊讶,马上又觉得很好笑。但笑的背后却又生发出无限感慨。

喻守真说此诗做法:首句“少小”至“老大”,即说“久客他乡”。二句“鬓毛摧”紧承“老大”,三四句即从二句生发,“鬓毛摧”故“不相识”,“不相识”故“问”自有一定层次。

贺知章应该算的上荣归故里,但他没有写那种庸俗的为世俗所羡慕的眼光,而是写了一种普通的久客归乡的老人的真实情感。

在前几集我每每说,唐人写诗就喜欢把平常的日子搞得像节日一样隆重。但贺知章却是返璞归真,褪尽浮华,反而给人一种质朴和感动。

不自觉联想到白居易的一首《知足吟》,其中几句是这样的:

不种一陇田,仓中有余粟。

不采一枝桑,箱中有余服。

官闲离忧责,身泰无羁束。

白居易这里俨然就是一些老干部姿态,反聘回去挂个闲差,不坐班也不打卡。退休金老高,司机厨师保健医生都给配备,没事上个老年大学啥的,优哉游哉的。

俗话说的好,人可以做过头的事,但不能说过头的话。白居易这种嘚瑟,终究让人生厌,到底逊贺知章一筹。

《回乡偶书》还有第二首: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这首诗不及前一首蕴藉,用沈祖棻的话就是因缺乏含蓄和机趣,因而不如第一首之为人推重。”

但这里面有一个细节让人非常嫉妒,那便是镜湖水,五十多年了啊,依然没有改变。这样看来,贺知章他们是多少幸运,无论你什么时候归来,故乡都在那里。

现在,很多人的故乡环境更加恶劣。本斋主前几年的时候,还总想着以后回老家种几亩田地,但现在越来越感觉,爱情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故乡不是你想回想回就能回。

那一泓湖水,早已经不再了。

(本集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诗词日历 | 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一》
唐诗三百首其071:少小离家老大回
贺知章86岁高龄所写的《回乡偶书》,你们可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贺知章最经典的一首诗,人人都会背,但真正能理解的却很少!
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原文、鉴赏和解析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注释及翻译、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