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位钢琴大师的教学笔记,真的是听他一席话,胜看数月书

一.音色与触键

音色

1.听觉能力。两种耳朵——主观之耳:凭它,想象着要弹奏的声音,越是具体逼真,弹奏效果越好。客观之耳,指钢琴家对自己指尖触键所发出声音的调控能力。客观听觉是永恒目标,全神贯注地听自己在钢琴上弹出的每一个音符。

2.在优质钢琴上练习。它能对触键的细微差别有足够反应。

3.没有符合任何场合的绝美音色,但有适合特定风格、乐句或乐段的音色。演奏者演奏作品时,他对音乐风格的认知表现在对速度、节奏、乐句划分和触键法的恰如其分的选择上,而且,这种风格上的认识也必须与特定音色的运用想匹配。

4.将某一类型的音色保持一个乐段或一个乐句长度的能力,并将其进行随心所欲的变换是至关重要的。

触键

两种类型:“持续”和“轻快”。或者:“进”和“出”。

进:手指要在键盘上“蔓延”。两个重要特色:①触键要以深挖般的方式进行,“蔓延”要以缓慢的步伐进行。②整个过程的持续性,“蔓延”不会在某点上停止。

进为缓慢渗透:尽管声音已产生,动作仍将持续进行,仿佛触键的那一刹那被忽略。落到琴键上的重量呆在原地不放掉,然后被“灌移”到该乐句的下个音中。

出:相反,声音由快速击键产生,仿佛在声音未听到前手指就离开了键盘。竖琴家拨动琴弦后,几乎是在声音响起前就离开了弦,否则声音会因为手指和琴弦的接触而受抑制。

这种演奏方式,不该垂直向下触键,而应该沿弧线(切线)运动,就好像只是经过键盘而并不停下。类似体育里的击球的圆弧运动,在通过击球点后继续前进(随球动作)。钢琴家把此动作导向自身,把声音从键盘上“抓住”并带出来。(圆弧运动弹奏发可由任何一个手指、手或小臂来实施,这取决于钢琴家莫个特定时段决定使用哪种杠杆。)

出的方式不是要我们垂直向下打击键盘,而是以某个角度触键。

两个动作皆可解释为抚键,手指在琴键上滑动(滑动在获取连音的平稳度上非常有用)。将双手向自己身体方向移动比向外推更切合实际。

不同类型的音乐要使用不同的音色和相关的触键方式。内向性格的作品,用”进”;坦率、具有外向特质的用“出”。 需要以洪亮声音弹奏时,不能用“进”。要“打一下就跑”(爆发式力量)。要发出的声音越大,动作就得越快。如果音符必须持续,手指便不能离开键盘,但手上的重量只是用在击键的瞬间,并不留在琴键里。

除了具有“主观之耳”,还要知道哪种肢体动作会对声音产生影响。

要发出丰满且细腻的音色,先提一个不可缺少的肢体常态:灵活的手腕。(手腕会对声音加以缓冲,并吸收多余的力量。)

(运用)

1.重量

施到琴键上的重量越多,声音越发饱满(洪亮)。运用手指、手、小臂及上臂的力量。明白如何在柔缓音时不使用重量。

由大关节把重量“灌”到手指上,使得手指有重量(不是压力),然后逐渐收回重量以回到原来的轻巧状态。这个实践能提供的技巧:在特定的乐段能恰如其分地使用所需的重量。

身材矮小,不能聚集力量,常用“进”的方式补偿,但“进“不适合强奏片段,这种压力会造成生硬、逼迫。要杜绝使用触键后额外的压力。换成”出“并加快触键速度(就像收回惯性或反弹力)。

2.运力

声音产生过程中,身体重量参与的多少。

手指;由手掌所支撑的手指;由手掌连同小臂共同支撑手指;此基础上加上上臂的支持。参与的关节越大,运力越大,声音就越饱满。

寻求大关节的支持,而不是让它们太过主动对参与。 应该培养一种“长手指“的感觉,或是想象所有来自手臂的”果汁“正流向手指。用”长脖子“来帮助自己感觉耳朵与脖子之间的肌肉毫无阻隔的连贯性,这种连贯性进而延伸到上臂,并向下通道指尖(与下章的”延伸“原则作比)。音色过于单薄且有”骨感“而需要加点气韵时,放松臂肘。想象自己的肘上绑了一个降落伞能让你受益匪浅。

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区分运力和重量的不同。

3.速度

击键速度能改变音量和清晰度。只有通过一定的距离才能产生速度,即手指要从一定的高度下落,除非想弹得非常轻柔。 希望产生的速度越快,手指就必须抬得越高。某些特定点上,钢琴家不能只靠手指下落的能量,还必须加入手的帮助。(见“演奏技巧”一章)

“出”的基本动作是必须快。然而落指的速度的等级可以给这种触键方式带来较多的变化。

速度不仅能够补偿重量的不足,同样也能与运力互换角色。一种力度水平既可以用较大关节以较慢的速度到达,也可以用小关节以较快的速度到达。这取决于对声音的感受,以在风格上与某一特定的乐曲相匹配。

4.深度感知

触键深度,差异很小,因此更多取决于钢琴家的想象力。

错误:弹奏强音时加深深度,而在表现轻柔时用较浅的触键法。

发展深度触键的感知:首先以缓慢的速度弹奏某乐句(词句最终要弹得极弱),感觉声音触到琴键的底部,并用中强的力度弹奏。之后用感觉到的同样深度再弹一遍,但要非常轻柔。在这两种弹法间不断切换尝试。

一个乐句或一个乐段间,触键的深度应保持不变。当相邻的音以不同触键深度演奏,不稳定的触键易被察觉。 对于每一个特殊的旋律线或乐句,我们应该将触键掌控在某种程度上。而且至关重要的是,要将此深度保持下去,知道音乐需要不同的表现力时。

5.手型

手指的第一关节面接触琴键的范围越小,声音就越硬越钝;相反,范围越大,音色就越饱满。

声音的不同,取决于手指肉垫部分还是指尖触键。 清晰度需求,通常将手指弯曲,最小关节与琴键几乎垂直。 为了获得充满温暖且歌唱的声音,手指要呈平放姿势,像拍一团泥胚。为了避免肌肉紧张,手指的伸张不要超过自然弯曲的程度。

不论什么手型,指尖的敏感度都很重要。任何时候,指尖必须保持“机敏”和主动。

结:钢琴演奏的方法,最主要的目的是帮助演奏者具备创造幻想的能力。 乐器本身发出的声音远比我们所做的事情重要。(如,要产生连音,并非我们手指做出连奏的动作就能产生连奏的效果)

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后续还会继续更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钢琴大师鲍里斯·贝尔曼谈音色与触键
诠释:影响钢琴音色的5个方面
怎样演奏好钢琴的音色
正确的触键方法是奏出高质量音色的关键
钢琴演奏怎样发出美妙而又富于变化的音色?
关于几种钢琴音型演奏方法的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